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拉善盟3个旗牧民草地生态观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黎 龙瑞军 +1 位作者 邓波 张茂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0-744,共5页
以内蒙古阿拉善3个旗牧区为调查地点,通过调查采访,研究当地牧民草地生态观特点,从草地资源使用者角度对阿拉善的草地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个旗受访牧民40岁以下人群多数注重经济收入,51... 以内蒙古阿拉善3个旗牧区为调查地点,通过调查采访,研究当地牧民草地生态观特点,从草地资源使用者角度对阿拉善的草地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个旗受访牧民40岁以下人群多数注重经济收入,51岁以上人群注重生态保护,41~50岁人群处于2组之间;文化水平对受访牧民草地生态观影响较小;受访牧民对国家、地方所制定的生态政策认识不同,牧民对阿拉善草原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部分受访牧民的生活愿景对减缓未来草地压力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蒙古族 牧民 生态观 草地退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阿拉善盟孪井滩引黄开发区荒漠草地及牧草营养水平的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春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5,共3页
对孪井滩荒漠草地的主要牧草进行了营养水平的研究及铁、锰、锌、铜、钴、钼、硒等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孪井滩开发区草地营养水平居中等,为这一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荒漠草地 微量元素 牧草 引黄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草原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团荣 保平 +3 位作者 陈善科 张宝林 郭建成 于萍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2期45-47,共3页
近年来阿拉善荒漠植被害虫连年发生,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防治,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目前阿拉善草地大面积发生的害虫... 近年来阿拉善荒漠植被害虫连年发生,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防治,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目前阿拉善草地大面积发生的害虫主要有僧夜蛾白刺叶甲、巨膜长蝽、柽柳条叶甲和胡扬天幕毛虫,每年发生面积达400多万km2,严重发生区,造成荒漠植被连片死亡。为了有效的保护草地生态,通过研究,对不同害虫的治理提出了四点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草地 生态 害虫 防治对策 生物学特性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禁牧对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阿拉坦达来 张金福 +1 位作者 包根晓 达呼尔巴雅尔 《内蒙古草业》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根据对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地禁牧前后的跟踪调查与监测数据分析,结合本旗的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价了草地长期禁牧后受到的影响,并对本旗的天然草地能够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禁牧 休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变化 被引量:79
5
作者 周志宇 付华 +5 位作者 陈亚明 吴彩霞 李雪瑞 朱兴运 甘红军 爱东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阿拉善极度退化的草原化荒漠区为研究对象,对放牧与围封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着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以阿拉善极度退化的草原化荒漠区为研究对象,对放牧与围封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着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随着围封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而生态优势度变化趋势则相反。2)围封导致荒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的主导因子是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围封使荒漠群落恢复的生态机制在于消除牧压后不同种群繁殖对策的实现,拓殖能力的增强和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3)围封第3年草原化荒漠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短花针茅大量生长,群落发生恢复演替的结果使群落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草地 放牧 围封 恢复演替 植物多样性 生产力 退化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6
作者 马斌 周志宇 +3 位作者 张莉丽 高文星 陈善科 张宝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99-6106,共8页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植被样方调查,研究干旱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样方数据的群落生活型构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结合CCA排序和地统计方法,结果表明:(1)在该区域植...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植被样方调查,研究干旱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样方数据的群落生活型构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结合CCA排序和地统计方法,结果表明:(1)在该区域植物物种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起伏较大。(2)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由西向东呈增高趋势,而灌木的丰富度则呈降低趋势;随纬度的增加,草本植物丰富度呈现下降趋势,而灌木丰富度则显现出上升趋势。但是,38°~39.2°N之间出现了一个灌木和草本物种丰富度都相对比较低的异常区域。(3)α多样性与经度正相关,但与纬度存在负相关关系。β多样性显示,随着经度的增加,自西向东样方间物种构成的相似性降低,物种替代速率升高。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组成呈现逐渐单一化的趋势。(4)Shannon-Wiener指数和Shimpson指数的C0/(C0+C1)都在0.25~0.75之间,α多样性为中等空间相关性。CCA分析的结果表明,地理因素对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经度的影响大于海拔的影响。研究阿拉善左旗荒漠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为认识和保护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梯度变化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金洪 高润宏 +1 位作者 庄光辉 谢君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绵刺在不同环境胁迫下 (干旱、盐碱化、贫瘠化和随机干扰 )所形成的独特构型特征 ,即克隆性 ,是了解绵刺生态适应性的关键 .绵刺的克隆性是由根部劈裂形成间隔物较短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及枝条自然压枝形成间隔物较长的游击型克隆生长... 绵刺在不同环境胁迫下 (干旱、盐碱化、贫瘠化和随机干扰 )所形成的独特构型特征 ,即克隆性 ,是了解绵刺生态适应性的关键 .绵刺的克隆性是由根部劈裂形成间隔物较短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及枝条自然压枝形成间隔物较长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所构成 .该文对绵刺两种克隆生长构型的分枝数目、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等克隆格局参数进行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并结合绵刺种群格局分析 ,指出绵刺克隆格局在绵刺生存对策中所表现的对异质性资源响应的方式 ,这种响应方式在克隆生长构型改变、风险分摊、营养扩散和种群增长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 ,从而表明绵刺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 绵刺 克隆生长构型 生长格局 生态适应性 克隆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善科 保平 杨惠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6,50,共4页
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阿拉善草原大面积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白刺夜蛾、白刺粗角叶甲、巨膜长蝽、柽柳条叶甲和胡杨天幕毛虫 ,每年发生面积达 4 0 0万 hm2 ,严重发生区 ,造成荒漠植被... 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阿拉善草原大面积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白刺夜蛾、白刺粗角叶甲、巨膜长蝽、柽柳条叶甲和胡杨天幕毛虫 ,每年发生面积达 4 0 0万 hm2 ,严重发生区 ,造成荒漠植被连片死亡。为有效保护草地生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草地 草原害虫 特征特性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候春玲 陈善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1,共3页
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是一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阿拉善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域辽阔,有天然草场175348万hm2,是我国白绒山羊和双峰驼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荒漠草场缺乏科学认识,忽视管理,粗放经营,... 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是一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阿拉善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域辽阔,有天然草场175348万hm2,是我国白绒山羊和双峰驼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荒漠草场缺乏科学认识,忽视管理,粗放经营,超载放牧,掠夺利用,使草场几乎全部沙化,退化面积达333hm2,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笔者就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加强草原法制,深化牧区改革,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退化沙化草场治理提出了可行性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 植被 退化 沙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危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善科 保平 +1 位作者 庄光辉 王长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8-20,共3页
对阿拉善荒漠草场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特征、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害鼠 4月份开始活动频繁 ,危害多种沙生灌木 ,严重发生区洞群地面覆盖率高达 4 6 % ,是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 4~ 5月份是害鼠的防... 对阿拉善荒漠草场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特征、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害鼠 4月份开始活动频繁 ,危害多种沙生灌木 ,严重发生区洞群地面覆盖率高达 4 6 % ,是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 4~ 5月份是害鼠的防治适期 ,采用投放灭鼠毒饵、烟雾炮熏蒸和生态防治均可取得良好灭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害鼠 危害 生态特性 预测预报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休牧是阿拉善荒漠草地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善科 庄光辉 保平 《内蒙古草业》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阿拉善荒漠草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亚洲荒漠区最东部 ,总面积 2 7万km2 ,天然草地面积 175 3470 0hm2 。针对阿拉善草地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 ,通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试验得出 :在阿拉善荒漠草地特定的自然、地理... 阿拉善荒漠草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亚洲荒漠区最东部 ,总面积 2 7万km2 ,天然草地面积 175 3470 0hm2 。针对阿拉善草地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 ,通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试验得出 :在阿拉善荒漠草地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资源的制约下 ,实施禁牧、休牧是恢复和保护这一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唯一途径。将阿拉善地区植被覆盖度在 5 %、年降水量在 80mm以下的天然草地 ;贺兰山、龙首山 ;梭梭林分布区 ;飞播区 ;三大沙漠内分布的湖泊区及其沙漠周边直径 10km地带一律进行禁牧。阿左旗的中、南部 ;沿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冲积平原 ;额济纳河沿岸等一律进行休牧或季节性轮牧 ,第一次休牧时间不得少于 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休牧 阿拉善荒漠草地 生态环境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草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根晓 敖腾岱 +1 位作者 敖登高娃 段秀梅 《内蒙古草业》 2007年第2期53-55,58,共4页
本文就阿拉善左旗草地资源利用、畜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草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建设存在的“三大矛盾”是本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种子休眠破除方法初探 被引量:50
13
作者 胡小文 武艳培 +2 位作者 王彦荣 余进德 张宝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73,共6页
对9种常见豆科植物种的适宜休眠破除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硫酸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最佳处理时间因种而异,处理时间过长可引致死种子数增多.在采用的60℃、80℃和95℃热水处理中,以80℃效果最好,60℃仅破除少部分种子休眠,而95℃则... 对9种常见豆科植物种的适宜休眠破除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硫酸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最佳处理时间因种而异,处理时间过长可引致死种子数增多.在采用的60℃、80℃和95℃热水处理中,以80℃效果最好,60℃仅破除少部分种子休眠,而95℃则引致大部分种子死亡;除60℃外,延长热水处理时间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加.液氮处理效果与种子大小有关,可显著破除苜蓿等小粒种子休眠,对中粒种子如印度田菁的休眠破除没有影响,但显著伤害苦豆子等大粒种子;液氮破除休眠与种子浸入液氮的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热水 液氮 豆科 物理性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3
14
作者 鱼小军 王彦荣 +1 位作者 曾彦军 苏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3-887,共5页
研究了无芒隐子草 (Cleistogenessongorica)和条叶车前 (Plantago lessingii)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和水分渗透势的响应。温度在 10℃恒温至 5 0 /2 0℃变温范围内设 11个处理 ,水分渗透势在 0~ - 1.8MPa区间以 0 .2 MPa为间隔设 10个处... 研究了无芒隐子草 (Cleistogenessongorica)和条叶车前 (Plantago lessingii)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和水分渗透势的响应。温度在 10℃恒温至 5 0 /2 0℃变温范围内设 11个处理 ,水分渗透势在 0~ - 1.8MPa区间以 0 .2 MPa为间隔设 10个处理。结果显示 :无芒隐子草鞘内小穗的种子具有很高的生活力 ,其萌发温度幅较宽 ,在 10~ 5 0 /2 0℃温度区间 ,较高温度促进萌发 ;条叶车前种子萌发温度幅较窄 ,在 10~ 30℃温度区间 ,较低温度促进其萌发。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分别为35 /2 0℃变温和 2 0℃恒温 ,在此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 94 %和 6 1% ,后者发芽率低的原因是种子存在生理休眠。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低水分阈值为 - 1.6 MPa,发芽率皆随渗透势降低而呈直线下降趋势 ,但条叶车前较无芒隐子草下降缓慢。发芽率 (y)与渗透势 (x)的回归方程 ,无芒隐子草为 y1 =- 10 .976 x1 +98.4 (r2 =0 .95 4 ) ,条叶车前为 y2 =- 5 .90 9x2 +6 0 .2 (r2 =0 .96 4 )。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 ,供试种胚芽长呈逐渐下降趋势 ,但胚根长呈先增加 (无芒隐子草在 - 0 .6 MPa,而条叶车前在 - 0 .4 MPa)而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 温度 水分 无芒隐子草 条叶车前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鱼小军 王彦荣 +2 位作者 张建全 孙建华 董强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5-49,共5页
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休眠特性和破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20℃变温可有效破除无芒隐子草种子的休眠,20℃恒温条件下,0.02%,0.05%和0.10%GA3都可有效破除条叶车前种子的休眠,二者休眠均属于胚休眠类型;而25/10,25/1... 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休眠特性和破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20℃变温可有效破除无芒隐子草种子的休眠,20℃恒温条件下,0.02%,0.05%和0.10%GA3都可有效破除条叶车前种子的休眠,二者休眠均属于胚休眠类型;而25/10,25/15,30/20,40/20和50/20℃变温都不能破除无芒隐子草种子休眠;20/10,25/10,25/15和30/20℃变温,0.2%KNO3和60%,70%,80%,90%H2SO4浸泡处理均不能破除条叶车前种子休眠。0.02%GA3处理不同时段的条叶车前种子а 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培养24h相差最大,为对照的11.3倍。GA3诱导条叶车前种子大量萌发前48h出现а 淀粉酶活性高峰,而对照出现在大量萌发前108h。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标准发芽初次统计时间分别在第3和第3天,末次统计时间应分别在第10和第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休眠 无芒隐子草 条叶车前 变温 GA3 a-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王果翅及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余进德 胡小文 +2 位作者 王彦荣 杨磊 张宝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霸王果翅对其种子萌发及果翅浸提液对霸王、红砂与无芒隐子草3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翅可完全抑制霸王种子的萌发,具有完整果翅的霸王种子萌发率为0;剥去果翅后霸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1%;果...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霸王果翅对其种子萌发及果翅浸提液对霸王、红砂与无芒隐子草3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翅可完全抑制霸王种子的萌发,具有完整果翅的霸王种子萌发率为0;剥去果翅后霸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1%;果翅刺破后其发芽率为40%;而将种子与剥离后的果翅一起培养,其发芽率为88%。(2)果翅浸提液在低浓度条件下(0.025 g/mL)对3种供试种子的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浸提液(>0.025 g/mL)则均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不同浓度浸提液均显著降低3种种子的萌发速率,对其胚根生长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但对胚芽生长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0.025 g/mL)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具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霸王果翅可引起种子休眠,其浸提液中的萌发抑制物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翅 浸提液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对干旱与播深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65
17
作者 曾彦军 王彦荣 +1 位作者 庄光辉 杨鬃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29-1634,共6页
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霸王 (Zygophyllum xanthoxylum)分别是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重要的超旱生小灌木和灌木。试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两种灌木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 (以 PEG模拟干旱条件 )和播深的响应。干旱胁迫设 0、 - 0 .3、- 0... 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霸王 (Zygophyllum xanthoxylum)分别是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重要的超旱生小灌木和灌木。试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两种灌木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 (以 PEG模拟干旱条件 )和播深的响应。干旱胁迫设 0、 - 0 .3、- 0 .6、- 0 .9、- 1.2、- 1.5、- 1.8、- 2 .1、- 2 .4、- 2 .7MPa共 10个处理 ,播深设 0、0 .3,0 .5 ,1.0 ,1.5 ,2 .0 ,3.0 ,4 .0 cm共 8个处理。结果显示 :模拟干旱条件下 ,供试种的发芽势 (3d发芽率 )皆从 - 0 .3MPa起即开始显著下降 (P<0 .0 5 )。发芽率红砂从 - 0 .9MPa渗透势、霸王从 - 0 .6 MPa开始显著降低 ;种子萌发的最低渗透势阈值红砂和霸王分别为 - 1.8MPa和 - 1.5 MPa。干旱胁迫对种子胚芽生长有抑制作用 ,但轻度干旱可促进初生根生长 ,重度干旱胁迫抑制初生根生长。播深实验表明 ,红砂和霸王种子均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一般情况下 ,供试种随播深增加胚芽长度呈增加而初生根呈下降趋势 ,但霸王在播于土表时初生根生长受到抑制。实验室条件下 ,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为 0~ 0 .5 cm,霸王为 0~ 2 cm。在适宜条件下 ,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的最低需水量分别为 110 %和 90 % ,初始萌发时间分别为 4 0 h和 4 8h。红砂种子发芽势低 (2 8% )、萌发持续而分散 ;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干旱胁迫 吸水率 播种深度 荒漠草地 红砂 霸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武艳培 王彦荣 +1 位作者 胡小文 张宝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98-2305,共8页
于2004~P2005年对不同退化程度围栏内外无芒隐子草根系、茎基部和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其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无芒隐子草主要储藏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淀粉,主要贮... 于2004~P2005年对不同退化程度围栏内外无芒隐子草根系、茎基部和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其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无芒隐子草主要储藏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淀粉,主要贮藏部位为茎基部,属中等耐牧型牧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2年均表现为7月最低(3.10%和7.67%),10月最高(12.22%和12.58%),说明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易受季节因素影响。(2)围栏封育显著促进了轻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根系和茎基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而对叶部无显著影响;围栏封育对重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根系淀粉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茎基部和叶淀粉无显著影响。说明围栏可促进轻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但对重度退化区的含量影响甚微。(3)相关分析显示,在轻度退化样地无芒隐子草根系和茎基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分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在重度退化样地放牧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分盖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但在围栏区却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单纯利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评价无芒隐子草草地生长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结合草地的初始状况、利用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围栏封育 无芒隐子草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生态因子对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5
19
作者 曾彦军 王彦荣 +2 位作者 保平 塔拉腾 苏勒德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24-31,共8页
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土壤温度、水分、播深及覆沙地境对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拟阵雨期(人工洒水)覆沙和未覆沙试验小区白天播种层土壤温度均较高,尤其中午(14:00)覆沙小区1和4 cm播种层土壤温度平均值分别高... 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土壤温度、水分、播深及覆沙地境对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拟阵雨期(人工洒水)覆沙和未覆沙试验小区白天播种层土壤温度均较高,尤其中午(14:00)覆沙小区1和4 cm播种层土壤温度平均值分别高达43.2和37.3℃,未覆沙小区分别高达38.0和33.6℃.高温引发种子次生休眠是该期红砂和霸王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而且播种层土壤含水量日内下降十分明显,其中覆沙和未覆沙小区1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下降至0.11%和2.62%,也会引发种子产生次生休眠,成为红砂和霸王种子不能萌发的另一原因.自然连续降水期2种试验小区播种层平均土壤温度适宜,播种层土壤含水量高而稳定,满足了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较高水势的条件.因此,在干旱荒漠区进行荒漠草地的人工辅助建植,需要依靠连续性降水过程.自然条件下霸王发芽率最高的播深处理在覆沙小区为2 cm、未覆沙小区为1 cm;在2种试验小区内霸王幼苗生物量最大的播深处理均为2和3 cm.覆沙较未覆沙地境有利于霸王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播种当年霸王地上生物量为红砂的75~1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播深 覆沙地境 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袁帅 付和平 +3 位作者 武晓东 兴安 甘红军 岳秀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795-4806,共12页
放牧被认为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放牧影响了啮齿动物的个体条件、繁殖、种群动态、群落组成及群落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由于受传统统计学方法的限制,这些研究只是单独的对放牧作用进行假设检验,而没有将多个假设... 放牧被认为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放牧影响了啮齿动物的个体条件、繁殖、种群动态、群落组成及群落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由于受传统统计学方法的限制,这些研究只是单独的对放牧作用进行假设检验,而没有将多个假设放在同一个框架内进行验证。2006—2011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不同放牧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的数量进行研究并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将可能影响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的环境因子(气候条件、土壤硬度、植物隐蔽、植物生物量等19个指标)与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动态结合后进行多假设检验,旨在找出不同放牧干扰下制约优势啮齿动物环境因子的发生途径。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五趾跳鼠和三趾跳鼠有直接不利影响,隐蔽对于两足活动的五趾跳鼠有负效应,而对四足活动的子午沙鼠有正效应。植物生物量对五趾跳鼠有正效应,但对子午沙鼠有负效应。土壤硬度的增加间接的有利于五趾跳鼠,对子午沙鼠有直接的正效应。因此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动态是多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条件是驱动啮齿动物种群动态的根本原因,而放牧会因为改变植物隐蔽而影响啮齿动物在群落中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种群动态 放牧干扰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