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藻肥对土默川平原盐渍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慧欣阁 陈士超 +1 位作者 段鹏程 蔺方春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共10页
[目的]探究3种微藻肥及其不同施用量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土默川平原盐碱地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计了3种微藻肥(分别记作W_(1),W_(2),W_(3)),每种... [目的]探究3种微藻肥及其不同施用量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土默川平原盐碱地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计了3种微藻肥(分别记作W_(1),W_(2),W_(3)),每种微藻肥设置3个施肥水平(15,30,45 L/hm^(2),分别记作N_(1),N_(2),N_(3)),以不施藻肥作为对照,共计10个处理。[结果]①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未施用微藻肥的对照处理相比,施用微藻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容重,降幅为4.11%~12.34%;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增幅为10.82%~38.31%;土壤pH值和含盐量呈现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1.82%~9.90%和17.12%~47.66%。②在玉米生长方面,与未施用微藻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微藻肥处理下的玉米株高、茎粗以及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了1.12%~18.47%,1.15%~29.02%和22.50%~74.14%;百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6.02%~48.31%和15.73%~41.31%。玉米产量与土壤容重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指数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施用Ⅱ号微藻肥30 L/hm^(2)(W_(2) N_(2)处理)对改良盐渍土和提高玉米产量的效果最好,在选择施用微藻肥对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改良时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肥 盐渍土改良 玉米 土默川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藻肥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农田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印 陈士超 +4 位作者 郭富强 周彦心 段鹏程 孟燕辉 李慧欣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50-57,64,共9页
微藻活性细胞生物肥作为新型绿色环保肥料,为探究微藻肥对盐渍化土壤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化农田开展田间试验,以“博发3号”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 L.)为试材,通过监测不同生育时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 微藻活性细胞生物肥作为新型绿色环保肥料,为探究微藻肥对盐渍化土壤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化农田开展田间试验,以“博发3号”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 L.)为试材,通过监测不同生育时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向日葵的农艺、光合、产量性状指标,系统评估3种微藻肥(Fa、Fb、Fc)不同施用量(0、15、30、45 L/hm^(2))对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微藻肥的向日葵各生育时期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不施微藻肥(P<0.05),最大分别提高65.1%、78.08%、66.07%;随施肥水平升高,向日葵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施肥水平为30 L/hm^(2)时表现较好;(2)施用微藻肥的向日葵各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指数均高于不施微藻肥,最大分别提高54.01%、53.09%、31.67%;随施肥水平提高,3类指标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施肥水平为30 L/hm^(2)时表现较好;(3)施用微藻肥显著提高了向日葵的花盘直径、单盘粒重、结实率、百粒重以及产量,降低了空壳率和秕粒率,提升了籽粒品质,其中30 L/hm^(2)的Fc微藻肥增产效果最优。微藻肥通过对“农艺-光合-产量”三级指标的调控,实现盐渍化农田向日葵增产增效目标,为微藻肥在盐渍化农田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藻肥 向日葵 生长 产量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微藻肥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河套灌区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周彦心 陈士超 +1 位作者 张印 段鹏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43-49,共7页
为探究施用微藻肥种类和用量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微藻肥(F1、F2)及3组施用量(15、30、45 L/hm^(2)),以不施加微藻肥(CK)作为对照,共设置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微藻... 为探究施用微藻肥种类和用量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微藻肥(F1、F2)及3组施用量(15、30、45 L/hm^(2)),以不施加微藻肥(CK)作为对照,共设置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微藻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升了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同时,微藻肥的施用有效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玉米生长方面,施用微藻肥显著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玉米的出苗率、株高和茎粗。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微藻肥F1,施用量为30 L/hm^(2)时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提高玉米生长发育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渍化土壤 微藻肥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生态沟与湿地削减农田排水污染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霍轶珍 曾祥 +3 位作者 郭富强 陈辉辉 胡振 徐红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7,共8页
为探索农田排水污染物治理模式,基于河套灌区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系统示范建设项目,于2023年7—9月份开展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农田排水污染物拦截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主要测定总氮(TN)浓度、总磷(TP)... 为探索农田排水污染物治理模式,基于河套灌区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系统示范建设项目,于2023年7—9月份开展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农田排水污染物拦截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主要测定总氮(TN)浓度、总磷(TP)浓度等水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模式的生态排水沟和人工湿地对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采用斜茎黄芪、黄花草木犀、紫花苜蓿、生物球基质和生物片基质处理的生态排水沟对TN和TP的消减效率分别为21.09%和23.84%、12.06%和26.67%、20.08%和34.15%、23.65%和20.56%、19.92%和25.83%;挺水植物区对TN和TP的消减效率分别为24.28%和17.89%,沉水植物区对TN和TP的消减效率分别为10.21%,其中紫花苜蓿处理模式与生物球基质处理模式的生态排水沟分别对TP和TN去除效果较好,挺水植物区和沉水植物区分别对TP和TN去除效果较好。生态排水沟-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37.55%和11.47%,能够较好实现对污染物的逐级拦截吸附净化,进而对氮磷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去除净化效果,有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排水沟 人工湿地 污染物 净化效果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生勇 霍轶珍 +4 位作者 郭富强 兰海今 曾利彬 胡振 曾祥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05-107,共3页
本文根据河套灌区地理特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发生和发展的特征,以及造成乌梁素海水污染形成的成因,提出对河套灌区排水沟旁侧低洼地进行工程改造以形成表面流人工湿地沟塘系统,探索人工表面流湿地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并对表面流湿地... 本文根据河套灌区地理特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发生和发展的特征,以及造成乌梁素海水污染形成的成因,提出对河套灌区排水沟旁侧低洼地进行工程改造以形成表面流人工湿地沟塘系统,探索人工表面流湿地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并对表面流湿地构建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农田排水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最大程度削减当地农田排水中的排入乌梁素海的污染物总量,从根本上改善乌梁素海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乌梁素海 污染物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盐碱土土壤理化性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蔺方春 陈士超 +3 位作者 郭富强 段鹏程 李慧欣阁 王举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默川平原是内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盐渍化区域,也是内蒙古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碱土作为极为敏感和脆弱的土壤资源,其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程度...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默川平原是内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盐渍化区域,也是内蒙古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碱土作为极为敏感和脆弱的土壤资源,其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土壤类型。为深入了解微藻肥对盐碱土的影响,明确改良作用,优化施肥方案,揭示微藻肥改良盐碱土的机理,促进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法】以微藻肥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的方式,测定农田地和改良地不同土层深度理化性质指标,分析不同浓度梯度下的微藻肥对盐碱土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1)10#样方(微藻肥2,施用浓度:30L·hm^(-2))的土壤密度较CK对照区降低0.146g·cm^(-3)。12#样方(微藻肥3,施用浓度:45L·hm^(-2))的土壤孔隙度较无植被对照区增大11.158%。(2)10#样方(微藻肥2,施用浓度:30L·hm^(-2))的pH值较CK对照区减少了0.76,土壤全效氮含量较CK对照区增大0.167g·kg^(-1)。9#样方(微藻肥2,施用浓度:30 L·hm^(-2))的土壤全效磷含量较CK对照区增大0.194 g·kg^(-1),全效钾含量较CK对照区增大了6.63g·kg^(-1)。(3)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可得,土壤pH值与土壤全效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10,P<0.01),全效磷与全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9,P<0.01)。【结论】微藻肥的施用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微藻肥的施用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助于优化土壤养分结构,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川平原 微藻肥 盐碱土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