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狭颅田鼠集群数量与被捕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贾举杰 李锋 +6 位作者 倪亦非 徐云虎 青格勒图 贺兵 毕力格巴雅尔 朝格吉勒玛 乌日格木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28-8135,共8页
2005年9月15日—3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典型草原上研究了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冬季集群与来自艾虎(Mustela eversmanni)的捕食风险。采用鼠洞口数量作为狭颅田鼠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艾虎对不同大小狭颅田鼠集... 2005年9月15日—3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典型草原上研究了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冬季集群与来自艾虎(Mustela eversmanni)的捕食风险。采用鼠洞口数量作为狭颅田鼠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艾虎对不同大小狭颅田鼠集群的捕食优先选择偏好。对实验样地内狭颅田鼠的洞群洞口数进行了调查统计(样地内总共涉及102个狭颅田鼠有效洞群),并计数此期间的艾虎粪便堆数以及攻击掘开狭颅田鼠洞群的情况。运用非参数的Mann-Whitney U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艾虎遗留的粪便痕迹来看,没有被艾虎访问过的田鼠洞群与被艾虎访问过的洞群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从狭颅田鼠洞口被艾虎掘开的痕迹来分析,没有被艾虎挖掘的洞群与被艾虎挖掘的洞群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另外,随着田鼠洞群洞口数量的增加,出现艾虎粪便和掘洞的频次和概率就越高。表明艾虎对狭颅田鼠集群洞口数的选择差异性非常显著,明显倾向于选择在洞口数量多的狭颅田鼠洞群停留,同时也更倾向于掘开洞口数量较高的狭颅田鼠洞群作为捕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颅田鼠 艾虎 捕食风险 集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虫害连年发生草原生态持续恶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格希格都仁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4期250-250,共1页
在内蒙古地区,草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北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的破坏,草原鼠虫害频繁发生,其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影响... 在内蒙古地区,草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北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的破坏,草原鼠虫害频繁发生,其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虫害 草原生态环境 危害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茅及羊草对亚洲小车蝗生活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未仲 贺兵 +4 位作者 曹广春 张泽华 乌亚汗 刘世超 王海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2-309,共8页
亚洲小车蝗是内蒙古草原主要优势种害虫,主要取食针茅、羊草等禾本科植物,植物种类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可反映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笼罩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生境亚洲小车蝗3个密度处理生活力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亚洲小车蝗是内蒙古草原主要优势种害虫,主要取食针茅、羊草等禾本科植物,植物种类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可反映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笼罩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生境亚洲小车蝗3个密度处理生活力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针茅喂养的亚洲小车蝗雌虫相对生长率高于羊草。植物盖度和虫口密度是影响亚洲小车蝗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当针茅盖度<25%时,亚洲小车蝗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缓慢增长,当针茅盖度>25%时,生活力增长较快。当羊草盖度<25%时,亚洲小车蝗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羊草盖度>25%时,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增长,且在针茅样地的生活力高于羊草样地。当亚洲小车蝗密度<18头/m2时,生活力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在牧草布局时应合理调整针茅、羊草盖度,监测蝗虫密度,预防蝗虫爆发。以上结果为草场植被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减少亚洲小车蝗危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适合度 不同生境 定量分析 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抗凝血杀鼠剂对布氏田鼠种群控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普阳 彭真 +4 位作者 王勇 徐云虎 贺兵 王玉梅 赵景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193,共8页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杀鼠剂对该地布氏田鼠种群增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月不育剂组布氏田鼠的家系大小较杀鼠剂组的家系更大且差异显著(P<0.05),6月差异不显著,杀鼠剂组布氏田鼠种群恢复速度比不育剂组快。贝奥不育剂改变了布氏田鼠种群的性比,其幼体出生率比杀鼠剂组低。因此,贝奥不育剂对布氏田鼠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剂 灭鼠剂 布氏田鼠 种群 年龄结构 繁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苜蓿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萨如拉 张志强 +1 位作者 伟勒斯 特木尔布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81-1887,共7页
为了明确具有极强抗虫特性的‘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CaoyuanNo.4’)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该研究选择具有抗蓟马特性较强的‘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 Martin.‘CaoyuanNo.2’)为对照,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两品种... 为了明确具有极强抗虫特性的‘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CaoyuanNo.4’)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该研究选择具有抗蓟马特性较强的‘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 Martin.‘CaoyuanNo.2’)为对照,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两品种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特征,为揭示‘草原4号紫花苜蓿’抗蓟马特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草原4号紫花苜蓿’根部解剖结构的皮层薄壁细胞厚度、内皮层厚度、形成层厚度、木质部厚度和木射线宽度等5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P<0.01)‘草原2号杂花苜蓿’,其中木射线宽度(159.37μm)是‘草原2号杂花苜蓿’的1.82倍。(2)‘草原4号紫花苜蓿’的茎部厚角组织厚度(21.4μm)极显著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而韧皮部宽度、髓直径却均极显著低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3)‘草原4号紫花苜蓿’叶片解剖构造的7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其中栅栏组织层数(2~3层)极明显地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1~2层)。研究表明,‘草原4号紫花苜蓿’的组织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抗虫特征,且其组织的抗虫特征比‘草原2号杂花苜蓿’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2号杂花苜蓿 草原4号紫花苜蓿 营养器官 解剖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小车蝗在不同生境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未仲 吴惠惠 +3 位作者 刘朝阳 曹广春 张泽华 格西格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0,共6页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蝗虫危害种,为了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动态规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用野外剪样方和扫网的方法,研究了亚洲小车蝗发生时,不同生境中植物与蝗虫种群结构的变...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蝗虫危害种,为了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动态规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用野外剪样方和扫网的方法,研究了亚洲小车蝗发生时,不同生境中植物与蝗虫种群结构的变化,并进行了室内食量验证。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数量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70 8,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905 2,P<0.01),草场中蝗虫多样性同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R=0.588 4,P<0.05);蝗虫总数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59 3,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859 7,P<0.01);羊草为优势种的样地中蝗虫数量少于针茅为优势种的样地;室内饲养表明,小车蝗对羊草的消耗量大于针茅(P<0.05);以上结果说明,亚洲小车蝗选择草场时优先选择合适的栖境而不是食料植物。亚洲小车蝗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适合小车蝗栖息的地点,而不仅是食料植物为主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不同生境 食性 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