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退化原因简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郑淑华 黄国安 +4 位作者 王烨 宝力道 杜森云 胡永祥 陈喜梅 《内蒙古草业》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东乌珠穆沁旗草原退化原因,通过分析表明,东乌珠穆沁旗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为降水减少和打草场的掠夺性利用;而过度放牧、煤炭和石油的开采、铁路和公路的修建、畜产品价格的增长等都是加速草原退化的原因。
关键词 草原退化 降水 掠夺性利用 过度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系统变化浅谈 被引量:10
2
作者 包学明 春花 金国 《内蒙古草业》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东乌珠穆沁旗是牧业强旗,东乌珠穆沁草原是全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目前为止保护较好的草原之一。然而,近几年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原因的影响东乌珠穆沁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天然草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牧民稳定增收的基... 东乌珠穆沁旗是牧业强旗,东乌珠穆沁草原是全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目前为止保护较好的草原之一。然而,近几年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原因的影响东乌珠穆沁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天然草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牧民稳定增收的基本保障,建设与保护草原是草原人民的宗旨,所以,我们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三牧"制度和实现草畜平衡,恢复这片"天堂草原"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草畜平衡 草原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东乌珠穆沁旗鹰架招鹰防治草原鼠害试点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萨仁高娃 包学明 牧兰 《内蒙古草业》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鹰是草原鼠类的主要天敌,架设鹰架招鹰灭鼠不仅可有效控制鼠害蔓延,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积极意义。既保护草原植被和生态平衡,又避免化学药剂灭鼠所造成的草原污染,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通过2006年东乌珠穆沁旗鹰架招鹰防治草... 鹰是草原鼠类的主要天敌,架设鹰架招鹰灭鼠不仅可有效控制鼠害蔓延,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积极意义。既保护草原植被和生态平衡,又避免化学药剂灭鼠所造成的草原污染,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通过2006年东乌珠穆沁旗鹰架招鹰防治草原鼠害试点对60杆鹰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点调查区鼠类有效洞口数量明显减少,防治效果达到了62.53%,并改善了植被盖度、产草量,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进入了恢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架 防治鼠害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永祥 高颖 咏梅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本文对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主要害鼠的种类、鼠害发生情况及对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综述了该旗18年草原灭鼠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成就,总结了综合治理的探索性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 本文对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主要害鼠的种类、鼠害发生情况及对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综述了该旗18年草原灭鼠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成就,总结了综合治理的探索性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今后的可行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防治 对策 东乌珠穆沁旗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改良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丽丽 白振军 萨仁高娃 《内蒙古草业》 2012年第3期37-46,共10页
本文主要以东乌珠穆沁草甸草原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分析草甸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的改良方式,对其各种改良处理进行分析。分别进行了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结果得出:1.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都能够显著... 本文主要以东乌珠穆沁草甸草原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分析草甸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的改良方式,对其各种改良处理进行分析。分别进行了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结果得出:1.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都能够显著(p<0.05)增加草地生产力,浅翻轻耙改良效果最好,其次是围封封育改良技术;2.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都对植被群落产生了显著(p<0.05)的影响,优势植物的优势度进一步加强,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种群丰富度增加;3.围栏封育改良技术主要对多年生丛生禾草改良作用较大,多年生丛生禾草一直处于建群种的主导地位;浅翻轻耙改良技术主要对多年生根茎禾草作用大,改良后多年生根茎禾草持续增加,一直处于建群种的主导地位;4.围封封育改良技术、浅翻轻耙改良技术都显著(p<0.05)影响群落生活型功能群的生产力,改良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场 改良技术 功能群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啮齿动物群落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久 袁帅 +5 位作者 郭乾伟 苏佳楼 崔志刚 金国 张恒 付和平 《草原与草业》 2021年第2期27-31,59,共6页
2014~2018年,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区,选定试验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个处理,即过度放牧(OG)、季节轮牧(QG)和禁牧(GE,对照样区),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下啮齿动物群落的演替和优势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 2014~2018年,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区,选定试验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个处理,即过度放牧(OG)、季节轮牧(QG)和禁牧(GE,对照样区),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下啮齿动物群落的演替和优势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下出现了啮齿动物群落在不同年度的动态演替,表现为群落组成、结构明显改变和优势种替代,共同特点是典型草原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经过4~5年,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均被布氏田鼠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群落 人为干扰 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出生的布氏田鼠繁殖发育模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飞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李宁 郝伟丽 田林 杜森云 刘晓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7,共7页
布氏田鼠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本研究于2013年采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繁殖盛期(6-7月)和末期(8月)的布氏田鼠,比较了种群组成和繁殖器官的季节特点。结果表明,从繁殖盛期到末期,越冬鼠比... 布氏田鼠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本研究于2013年采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繁殖盛期(6-7月)和末期(8月)的布氏田鼠,比较了种群组成和繁殖器官的季节特点。结果表明,从繁殖盛期到末期,越冬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当年鼠比例逐渐上升。不同年龄、性别的布氏田鼠存在明显的繁殖状态上的差异:与当年出生个体相比,越冬鼠参与繁殖时间长,在整个繁殖期都参与繁殖,是繁殖期尤其是繁殖早期种群繁殖的主力;与雄鼠相比,当年出生雌鼠会更多参与繁殖,在6月中旬的繁殖盛期,当年生雌鼠的怀孕率达39%,而当年雄鼠未参与繁殖。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时期出生的布氏田鼠采取了不同的繁殖策略,体现为各自在种群繁殖中的贡献不同,因此在分析其暴发成灾机制时应考虑种群中性别和年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越冬鼠 当年鼠 繁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