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进化支持向量机的轧制力预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桂梅 刘伟 +1 位作者 张帅 王磊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88,共6页
板带材热连轧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精确控制对改善带钢板形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B钢厂2250热连轧轧线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10%)的问题,建立基于线性(Linear)核函数、多项式(Poly)核函数、高斯(RBF)核函数3种支... 板带材热连轧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精确控制对改善带钢板形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B钢厂2250热连轧轧线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10%)的问题,建立基于线性(Linear)核函数、多项式(Poly)核函数、高斯(RBF)核函数3种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分析3种核函数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选用拟合效果最好的RBF核函数支持向量机(RBF_SVM)为基础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最优参数搜索,提高预测模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轧制力预测值与轧制力实际值误差在±5%的准确率为99.16%,可解决实际轧制过程问题,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预测 核函数 支持向量机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 mm厚的700L汽车大梁钢热轧卷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维宇 王建钢 +2 位作者 张智刚 宿成 薛兴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5-158,共4页
为了解决14 mm厚的700L汽车大梁钢热轧卷板强度偏低的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研究板坯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偏低或均热时间太长是试验钢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 为了解决14 mm厚的700L汽车大梁钢热轧卷板强度偏低的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研究板坯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偏低或均热时间太长是试验钢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板坯加热工艺实现了铌、钛碳化物的充分固溶,充分发挥铌、钛的析出强化效果,解决了强度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L汽车大梁钢 加热工艺 固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m厚的700L钢热轧卷板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维宇 刘妍 +1 位作者 宿成 张智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2,共5页
16 mm厚的700L汽车大梁钢热轧卷板-20℃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板1/2厚度处晶粒粗大是导致-20℃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热轧工艺温度控... 16 mm厚的700L汽车大梁钢热轧卷板-20℃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板1/2厚度处晶粒粗大是导致-20℃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热轧工艺温度控制范围,提高中间坯厚度等措施,钢板厚度方向上晶粒更均匀,热轧卷板-20℃低温冲击性能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L汽车大梁钢 低温冲击韧性 晶粒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0MPa级汽车轮辋用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4
作者 杨维宇 刘妍 +1 位作者 宿成 张智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89-92,共4页
采用Nb-Ti微合金化的低碳成分设计并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生产了4.5 mm厚的650MPa级汽车轮辋用热轧钢带。首次工业生产的试验钢横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61、712 MPa,伸长率为25.0%。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显微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大小不均... 采用Nb-Ti微合金化的低碳成分设计并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生产了4.5 mm厚的650MPa级汽车轮辋用热轧钢带。首次工业生产的试验钢横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61、712 MPa,伸长率为25.0%。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显微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大小不均,尺寸为2~10μm,珠光体呈带状分布。通过降低Mn、Ti含量和终轧温度对试验钢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第二次工业生产的试验钢横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71、716 MPa,伸长率为26.0%,铁素体晶粒大小均匀,尺寸为2~5μm,珠光体呈点状分布,车轮动态径向疲劳通过100万次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0MPa级高强钢 热轧钢带 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