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完善淤地坝结构是根治黄河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红武 刘广全 +2 位作者 侯琳 李琳琪 张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3,共7页
黄土高原大规模修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是消除黄河下游水患的治本之策。在剖析淤地坝拦沙减蚀机理基础上,认为淤地坝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增强坡沟系统的水沙调控作用和稳定性,从而成为拦减入黄泥沙最为显著的工程措施;在分析归纳传统... 黄土高原大规模修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是消除黄河下游水患的治本之策。在剖析淤地坝拦沙减蚀机理基础上,认为淤地坝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增强坡沟系统的水沙调控作用和稳定性,从而成为拦减入黄泥沙最为显著的工程措施;在分析归纳传统淤地坝溃决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后,认为只有创新完善淤地坝工程结构,才是根治黄河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钢混预制管板桩组合法修建与除险加固淤地坝新技术,利用钢混预制板桩、管桩、挡护体的协同承压结构,组成混合结构体系,建成管板桩组合淤地坝,是一种全新的坝工技术。板桩坝或管板桩坝是承压体系的核心,可避免土坝因渗流破坏而导致的失稳问题,还有利于病险老旧淤地坝的提质增效,确保工程安全和持续拦沙。此外,由钢混板桩组合而成的排水建筑物、溢洪道,可针对性地克服传统工程的缺陷。最后通过典型淤地坝构建和除险加固设计实例,阐释了新技术的实施要点,充分体现出淤地坝新技术工程基础深、防洪能力强、施工进度快、拦沙滞洪库容大、造价低、管护压力小等优点,还能明显减小淤地坝建设占用坡耕地或林草地的面积,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水土保持 管板桩组合 工程结构创新 黄河治理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振婷 包雪源 +3 位作者 郭建英 杨振奇 苗平 张铁钢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8-16,23,共10页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十大孔兑流域内生态系统健康(EHI)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探索。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VOR)评估框架来评估十大孔兑流域...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十大孔兑流域内生态系统健康(EHI)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探索。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VOR)评估框架来评估十大孔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其在2000、2010、2020年的时空特征。健康水平较高的区域面积占比较大,说明十大孔兑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采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法,探讨了生态系统健康对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十大孔兑流域内多数地区处于高敏感度水平,敏感性低的区域集中在北部地区;采用生态系统健康与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协调分析,识别出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水平较低的区域;2000~2020年十大孔兑流域的协调程度基本保持稳定,北部地区变化较强。研究可为生态系统管理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土地利用 生态敏感性 耦合分析 十大孔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