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审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浅谈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爱清 陈亚峰 +1 位作者 刘茂林 邢秀云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5期75-76,共2页
在对乌审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报的及时性,进一步完善监测预报工作。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监测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乌审旗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清 万俊华 +1 位作者 任春 郝耀光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1期61-62,共2页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针对乌审旗现阶段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情况,叙述了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的重要性,为更好保护乌审旗森林资源,进一步协调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等发展,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对策。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可持续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乌审旗国有林业场站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
3
作者 王华 王爱清 +1 位作者 刘晓荣 康冬梅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就乌审旗国有林业场站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国有林业场站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国有林业场站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提出国有林业场站改革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林业站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刍议
4
作者 王爱清 刘晓荣 柴彦军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9期80-81,共2页
根据乌审旗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现状,分析了检疫执法程序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进一步规范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林业植物检疫 执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5
作者 王爱清 万俊华 +1 位作者 高秀莲 邬旺宇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乌审旗地处蒙陕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优越,随着经济贸易交流往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传出的可能性增加,检疫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此针对乌审旗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抓住机遇,提出新形势下的植物检疫工作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林业植物 检疫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主要林业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6
作者 王爱清 呼木吉勒图 +2 位作者 刘晓荣 张丽 铁木尔巴格那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随着造林绿化面积的增大,苗木、花卉的引进,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有所改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有所提高和改进。同时,对本地区的有害生物防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防治实践,提出了几种林业害虫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爱清 王誓强 +2 位作者 格古楞 陈亚峰 翟晓琼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乌审旗2010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每年新造林、未成林以及征占用林地等的变化,详细论述了乌审旗现有森林资源情况和消长变化,现有林地面积45 338 hm2,比上一年增加849 hm2,全旗活立木总蓄积量1 318 755 m3,比上一年增长18 6... 在乌审旗2010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每年新造林、未成林以及征占用林地等的变化,详细论述了乌审旗现有森林资源情况和消长变化,现有林地面积45 338 hm2,比上一年增加849 hm2,全旗活立木总蓄积量1 318 755 m3,比上一年增长18 634 m3,2014年森林覆盖率为32.53%,林木绿化率为32.64%。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现状分析 乌审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2001~2010年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爱清 边春雷 +2 位作者 王广平 郝耀光 吴凤爱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6期64-65,共2页
利用乌审旗2001~2010年的气温、降雨、日数时数、无霜期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乌审旗近1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关键词 气温 降雨 日数时数 无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防护林现状及保护与发展对策
9
作者 王爱清 邢秀云 +1 位作者 乌兰乌都 斯庆图雅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59-60,共2页
阐述了乌审旗防护林现状,全旗林地总面积为379 746hm2,防护林面积为371 886hm2,防护林树种面积较大的有8种,主要有以杨树、旱柳、榆树、樟子松、油松和云杉为主的乔木和以沙柳、柠条、杨柴、柽柳为主的灌木,分析了防护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乌审旗防护林现状,全旗林地总面积为379 746hm2,防护林面积为371 886hm2,防护林树种面积较大的有8种,主要有以杨树、旱柳、榆树、樟子松、油松和云杉为主的乔木和以沙柳、柠条、杨柴、柽柳为主的灌木,分析了防护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防护林保护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爱清 邢秀云 +2 位作者 张星 塔娜 边春雷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6期87-88,共2页
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增多且危害猖獗,要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需从造林、营林技术入手,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以减少林木损失量。文章通过论述营造林措施和技术种类,分析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 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增多且危害猖獗,要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需从造林、营林技术入手,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以减少林木损失量。文章通过论述营造林措施和技术种类,分析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结合乌审旗实际深入阐述了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郝蕾 张国盛 +5 位作者 穆喜云 韩胜利 王颖 宁瑞些 白玉荣 张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2-1021,共10页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方法,以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库内13个居群的494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柄长、叶长、叶宽、长宽比、开枝角度、株高和地径)比较分析,探讨居群...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方法,以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库内13个居群的494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柄长、叶长、叶宽、长宽比、开枝角度、株高和地径)比较分析,探讨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分化程度、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为北沙柳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北沙柳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17.64%~28.79%,平均为22.53%。(2)在13个居群中,居群P2的Simpson、Shannon和Brilliouin平均多样性指数最高,居群P13最低;表型性状中分枝角度多样性指数最大,地径多样性指数最小。(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0.265 4,即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间表型变异为26.54%,居群内表型变异为73.46%。(4)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柄长和叶宽对分组的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将13个北沙柳居群可划分为四组;Mantel检验表明,地理距离与表型距离(欧氏距离)相关性不显著(r=0.192 3,P=0.082)。研究认为,居群内不同无性系的选育是北沙柳定向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边缘居群的表型性状具有形成地理变异的趋势;遗传多样性高是北沙柳适应性强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柳 居群间 居群内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拟欧亚大陆气候变化下叉子圆柏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爱君 路东晔 +4 位作者 张国盛 黄海广 王颖 呼斯楞 敖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55,共13页
【目的】叉子圆柏是欧洲、亚洲和美洲石质山坡、河谷及覆沙丘陵地区的重要防沙固土树种,对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叉子圆柏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气候变化下叉子圆柏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叉子圆柏资源管理与恢复提供... 【目的】叉子圆柏是欧洲、亚洲和美洲石质山坡、河谷及覆沙丘陵地区的重要防沙固土树种,对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叉子圆柏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气候变化下叉子圆柏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叉子圆柏资源管理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欧亚大陆叉子圆柏267个现有种群分布地理信息以及环境变量(气候、海拔),采用MaxEnt、BioClim、DoMain 3种模型,模拟叉子圆柏潜在适宜分布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方面积(AUC值)和Kappa值对3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与筛选。基于MaxEnt模型比较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前及未来(2070年)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制约叉子圆柏地理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1)基于MaxEnt模型综合环境变量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刀切法检验的结果表明,叉子圆柏地理分布主要受年均温、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3个环境变量影响。2)基于MaxEnt模型气候变量模拟的欧亚大陆叉子圆柏当前适宜生境面积为663.115×10^(3) km^(2),集中在30°~50°N之间,山地是叉子圆柏主适生区。3)基于MaxEnt模型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预测的叉子圆柏适宜生境面积表明,亚洲是叉子圆柏的主分布区。亚洲的适生区面积在末次盛冰期占86.9%、全新世中期占87.0%、当前时期占57.8%、未来2070(RCP2.6)和2070(RCP8.5)时期分别占84.1%和79.2%。从末次盛冰期到当前至未来叉子圆柏适宜生境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分布中心具有从北到南再到北的迁移趋势。【结论】叉子圆柏地理分布不仅受气候环境变量(温度、降水)影响,也与海拔相关。分布区范围符合柏科分布带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叉子圆柏种质资源管理、修复与重建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子圆柏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13
作者 王爱清 武赫 +2 位作者 朱小刚 铁木尔巴格那 张永忠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0期20-21,共2页
通过对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的分析,运用DNDC模型模拟出土壤表面CO2的排放量,从而分析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土壤表面CO2排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CO2浓度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 通过对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的分析,运用DNDC模型模拟出土壤表面CO2的排放量,从而分析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土壤表面CO2排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CO2浓度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使土壤表面CO2排放量增大,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土壤表面CO2排放量增加,CO2浓度增加利于农业各产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变化 土壤表面CO2排放量 农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