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王宝侠 赵金香 宋德伟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通过对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的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栽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了通辽市杨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通辽市 杨树 人工林 栽培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分生长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文斌 王晶莹 +2 位作者 王晓江 刘立城 魏永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该文对科尔沁沙地雨养条件下杨树(白城41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与林木胸径、株高、冠幅、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随林龄增大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林木的生长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木材蓄积... 该文对科尔沁沙地雨养条件下杨树(白城41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与林木胸径、株高、冠幅、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随林龄增大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林木的生长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大.6龄以后,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并随着林龄的增大,密度小的林分较密度大的林分的林木胸径、单株材积量逐年显著增加.大约在11年生之前,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受密度的影响而相互变化,其后趋于稳定,以密度为825株hm2的林分的最大,可达153.39m3hm2,其他依次为540>420>1215株hm2(35.18m3hm2).密度在400~1000株hm2的杨树人工林干、枝、叶量比例合理.同密度时,充分发挥林木边行优势的行带式配置结构的林分比均匀分布的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快,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显著增加.造成行列带林分生长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显地出现了一个土壤水分主要利用带及其外侧的高含水率的土壤水分渗漏补给带,确保水分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密度 配置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提高树木抗旱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秀丽 贾桂霞 牛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外生菌根提高树木抗旱性机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认为外生菌根主要通过形态特征的变化,生理生态特性的改变,以及酶活性的提高来增强林木在干旱胁迫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提出在积极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库...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外生菌根提高树木抗旱性机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认为外生菌根主要通过形态特征的变化,生理生态特性的改变,以及酶活性的提高来增强林木在干旱胁迫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提出在积极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库,开发优良乡土菌株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适应性强的优良外来菌根真菌,或采取基因重组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抗旱性菌株的思想,这将为菌根技术在西部极度干旱及退化的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抗旱性 菌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杨派树种雌蕊柱头可授性及最佳授粉时期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君 康向阳 +2 位作者 刘立成 姜鹏 付贵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提高青杨派树种有性杂交和多倍体诱导效率,以小青杨、小叶杨和哲引3号杨等青杨派树种及杂种为材料,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测试结合授粉观察的方法对其雌蕊柱头可授性及最佳授粉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青杨派树种... 为提高青杨派树种有性杂交和多倍体诱导效率,以小青杨、小叶杨和哲引3号杨等青杨派树种及杂种为材料,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测试结合授粉观察的方法对其雌蕊柱头可授性及最佳授粉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青杨派树种花序可授期持续4~5 d;花序不同部位雌蕊柱头获得可授性的时间不同,基部雌蕊柱头最早获得可授性,而顶部雌蕊柱头获得可授性最晚;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在具有可授性的柱头表面呈现蓝色阳性反应,在育种实践中,可以应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快速、有效地对青杨派树种雌蕊柱头可授性进行检测;3种青杨派树种雌花序柱头最佳授粉期为花序顶部露出芽鳞84~96 h,以此为参照点,对于适时施加理化处理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选育青杨三倍体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派 柱头可授性 过氧化物酶试纸 最佳授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科技服务林改与成果转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燕 张秉尧 +1 位作者 盛永波 吕海波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4期83-85,共3页
阐述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成果转化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但科技的注入是确保林改长期有效健康持续发展,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兴林富民"目标的法宝。如何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广科技成果,使科技... 阐述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成果转化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但科技的注入是确保林改长期有效健康持续发展,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兴林富民"目标的法宝。如何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广科技成果,使科技与林业生产有机结合,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林权改革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