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市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路径
1
作者 陈慧鑫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5期22-24,共3页
昔日荒芜沙土地,今朝翠绿富生金。通辽市现有55个国有林场,其中市直属国有林场1个,旗县国有林场54个。总经营面积601.57万亩,有林地面积425.28万亩,森林总蓄积量497.72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林场职工14020人。近年来,全市国有林... 昔日荒芜沙土地,今朝翠绿富生金。通辽市现有55个国有林场,其中市直属国有林场1个,旗县国有林场54个。总经营面积601.57万亩,有林地面积425.28万亩,森林总蓄积量497.72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林场职工14020人。近年来,全市国有林场在完成场内造林的同时,承担着科尔沁沙地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三北”工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年均造林16万亩,占全市人工造林任务的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通辽市 造林 国有林场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多维发力 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2
作者 陈慧鑫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8期11-13,共3页
2025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林草产业,力争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的目标。这一战略部署为通辽市林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内蒙古东部生态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通辽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林草产业,力争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的目标。这一战略部署为通辽市林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内蒙古东部生态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通辽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构建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木材加工、林草种苗五大产业集群,全力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成为北疆生态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银山 生态经济走廊 林草产业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全面推进防沙治沙 提升科尔沁沙地治理质效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鑫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土地严重沙化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现有沙化土地2714.32万亩,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1390.12万亩。为应对风沙危害,通辽市长期以来坚持把防沙治沙、保护生...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土地严重沙化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现有沙化土地2714.32万亩,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1390.12万亩。为应对风沙危害,通辽市长期以来坚持把防沙治沙、保护生态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土地沙化实现良性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科尔沁沙地 土地沙化 风沙危害 沙化土地 生态环境 系统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林果产业谱新篇
4
作者 陈慧鑫 李想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近年来,通辽市果树经济林产业蓬勃发展,总面积达45.5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8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有黄太平(沙果)、葡萄、梨、李、塞外红苹果等。其中,塞外红苹果作为本土科研创新的新产品,尤为引人注目,全市栽培面积高达38万亩,年产量超10万... 近年来,通辽市果树经济林产业蓬勃发展,总面积达45.5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8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有黄太平(沙果)、葡萄、梨、李、塞外红苹果等。其中,塞外红苹果作为本土科研创新的新产品,尤为引人注目,全市栽培面积高达38万亩,年产量超10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 林果产业 栽培面积 通辽市 果树经济林 谱新篇 塞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宝侠 包敖民 +2 位作者 韩永增 姜鹏 韩连喜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2期35-37,共3页
“塞外红”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寒地小苹果新品种,201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认定;2017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是内蒙古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寒地苹果品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塞外红”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寒地小苹果新品种,201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认定;2017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是内蒙古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寒地苹果品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抓手,系统提升森林和草原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审定 苹果新品种 内蒙古地区 质量和效益 保护和修复 一体化 系统提升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着力推进“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工作
6
作者 李云翔 李宝源 +1 位作者 李彤 刘颖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走好“生态优先...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美丽通辽建设,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认真总结经验,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对“十四五”时期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抓机遇 草原保护 科尔沁草原 生态区位 战略机遇期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优先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寒地苹果选育 促进沙区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包敖民 王宝侠 +4 位作者 姜鹏 韩永增 宁夏 闫盟 包木林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6期29-31,共3页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沙地腹地,位于抗寒落叶果树带的北部,土壤以草甸土、风沙土为主。近年来,通辽市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适度规模发展以塞外红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为沙区科学治理探索出了新的...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沙地腹地,位于抗寒落叶果树带的北部,土壤以草甸土、风沙土为主。近年来,通辽市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适度规模发展以塞外红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为沙区科学治理探索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沙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通辽市 沙区 可持续发展 寒地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8
作者 谷琳琳 崔莹 张少凤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7期23-24,共2页
科尔沁沙地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实施治沙、复草、保水、退耕四大重点工程,科学、系统、全面地治理科尔沁沙地,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关键词 歼灭战 科尔沁沙地 治沙 复草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塞外红’苹果花期冻害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1 位作者 聂彦君 王宝侠 《北方果树》 2023年第3期45-46,共2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集中,秋季短暂凉爽、气温下降快、霜冻北早南晚。年平均气温6.3~7.5℃,极端最低气温-39.4℃,极端最...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集中,秋季短暂凉爽、气温下降快、霜冻北早南晚。年平均气温6.3~7.5℃,极端最低气温-39.4℃,极端最高气温43.7℃,无霜期129~196d,年平均降水量379mm,日照充足,入秋以后昼夜温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科尔沁草原 春季干旱 防御措施 大陆性季风气候 极端最高气温 干旱半干旱 年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明海 敖宝成 +3 位作者 韩凤英 敖特根 白雪松 包全生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6,28,共4页
用2年时间,在通辽市美国白蛾发生区研究了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和赤眼蜂防治该害虫的效果和种群数量调控情况。结果表明:林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为69%、天敌总寄生率为92%、防治效果为87.4%,林间释放赤眼蜂对... 用2年时间,在通辽市美国白蛾发生区研究了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和赤眼蜂防治该害虫的效果和种群数量调控情况。结果表明:林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为69%、天敌总寄生率为92%、防治效果为87.4%,林间释放赤眼蜂对美国白蛾卵的防治效果为78.7%。利用天敌防治美国白蛾方法有利于其他天敌种群自然繁育,无抗药性、无环境污染,可以实现长期调控美国白蛾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种群数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绿化 打造生态宜居通辽
11
作者 刘颖超 李彤 黄泽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1期31-32,共2页
重点区域绿化是通辽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地方形象的窗口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快通辽市重点区域绿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 重点区域绿化是通辽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地方形象的窗口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快通辽市重点区域绿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高度重视重点区域绿化和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化 林业生态建设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 通辽市 林长制 全面推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筑屏科尔沁 共守北疆绿韵长
12
作者 陈慧鑫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1期12-15,共4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辖9个旗县(市、区),总土地面积达到892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为1720.5万亩,森林覆盖率19.49%,草原面积为2624.09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4.01%。为了有效防范森林和草原火灾,通辽市在2013年根据火险等级和...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辖9个旗县(市、区),总土地面积达到892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为1720.5万亩,森林覆盖率19.49%,草原面积为2624.09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4.01%。为了有效防范森林和草原火灾,通辽市在2013年根据火险等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10个市级重点火险区和26个县级重点火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面积 火险等级 森林覆盖率 科尔沁 重点火险区 植被盖度 通辽市 森林和草原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共助北疆生态繁荣
13
作者 陈慧鑫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5期6-8,共3页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为改善科尔沁沙区...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为改善科尔沁沙区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辽市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林业草原建设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不断强化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启动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五个千万亩”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生态工程建设 草原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 退牧还草 生态环境 科尔沁沙地 巴彦淖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科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Ⅳ:寒地苹果助力东北振兴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学森 伊凯 +6 位作者 王宝侠 张宇明 王楠 张宗营 毛志泉 胡大刚 姜远茂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大力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升的寒地苹果,助力东北振兴,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全面总结寒地苹果生态气候特点和果实品质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苹果抗寒机理、抗寒育种... 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大力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升的寒地苹果,助力东北振兴,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全面总结寒地苹果生态气候特点和果实品质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苹果抗寒机理、抗寒育种、抗寒品种、寒地苹果栽培区划等发展现状,以及包括重茬障碍绿色防控技术、品种选择与区划、高效建园技术、果园生草地力培肥技术及防冻抗病综合技术等在内的寒地苹果抗寒栽培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高类黄酮苹果酒加工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既含有类黄酮成分和浓郁果香,又具有白酒口感,为减少白酒加工粮食消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苹果 抗寒机理 抗寒品种 栽培和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枫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哈森高娃 恩和 +3 位作者 吴志萍 郑铁军 韩明海 敖特根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1期84-85,共2页
文章对通辽地区元宝枫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模式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元宝枫繁育、无性系体系建立及人工造林技术提供参考。为加快推进通辽地区元宝枫良种化进程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元宝枫 播种育苗 嫁接育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粉对‘塞外红’苹果果实品质及发育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永增 包敖民 +4 位作者 闫盟 华佳文 宁夏 包木林 王宝侠 《北方果树》 2023年第6期8-10,共3页
为提升‘塞外红’苹果果实品质,提高果园科学管理水平,作者开展其果实品质及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授粉情况下,其坐果率达91.50%,比自花授粉提高84.50%,比自然授粉提高82.00%;单果重达60.25 g,比自花授粉提高90.91%,比自然授粉... 为提升‘塞外红’苹果果实品质,提高果园科学管理水平,作者开展其果实品质及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授粉情况下,其坐果率达91.50%,比自花授粉提高84.50%,比自然授粉提高82.00%;单果重达60.25 g,比自花授粉提高90.91%,比自然授粉提高58.68%;人工授粉的果个增大;果型指数变小,但仍然高于1,没有变扁;果肉硬度变低,但仍然较硬;维生素C含量虽然低于对照,但在苹果属中还是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授粉;8大类香气物质中有7大类高于对照。说明在建园过程中一定要配置授粉品种,或采集花粉开展人工授粉。其果实在5月底增长最为迅速,6—8月初均匀生长,8月底以后停止生长进入品质提升期,应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追肥,促进果实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外红’苹果 人工授粉 果实性状 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