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市综合施策 精准发力 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颖超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举旗定向,把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明确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举旗定向,把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明确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将“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对于林草系统来说,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长城 工程建设 生态安全屏障 防沙治沙 科尔沁沙地 通辽市 精准发力 综合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坚持“七个突出” 高效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昊丹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2期4-7,共4页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全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沙地面积5490.92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61.9%。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摆脱风沙危害,通辽市坚持以“三北”工程为依托,将防沙治沙、保护生态摆在突出位置,以大项目带动大治理。
关键词 风沙危害 科尔沁沙地 防沙治沙 项目带动 高效推进 保护生态 沙地面积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整装上阵 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3
作者 李向峰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春三月乍暖还寒,但仍阻挡不了通辽人民防沙治沙的脚步。人勤春来早。3月16日以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积极统筹各类项目资金,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项目结转建设等方式,由南向北陆续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战役现场,各种装... 春三月乍暖还寒,但仍阻挡不了通辽人民防沙治沙的脚步。人勤春来早。3月16日以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积极统筹各类项目资金,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项目结转建设等方式,由南向北陆续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战役现场,各种装备齐亮相,铲车、挖掘机平整土地、挖树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土地 防沙治沙 科尔沁沙地 春来早 歼灭战 以工代赈 结转 挖掘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主力 做先锋 打主攻 通辽市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4
作者 李向峰 李想 +1 位作者 王雪美 高昊丹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全市沙地面积4104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1/2以上,其中未治理沙地面积996.62万亩。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宝贵发展机遇。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全市沙地面积4104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1/2以上,其中未治理沙地面积996.62万亩。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宝贵发展机遇。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以来,通辽市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立即行动,全力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工程 科尔沁沙地 全力推进 战略部署 歼灭战 沙地面积 通辽市 攻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5
作者 哈斯巴特尔 张秉尧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通辽市果树栽培总面积35355 hm^(2),总产量69451.5 t(单位面积产量低)。其中‘塞外红’苹果栽培面积达23333 hm^(2)(占总面积的60.0%),结果面积9398 hm^(2),年产量60300 t(占水果产量的86.8%)。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资... 通辽市果树栽培总面积35355 hm^(2),总产量69451.5 t(单位面积产量低)。其中‘塞外红’苹果栽培面积达23333 hm^(2)(占总面积的60.0%),结果面积9398 hm^(2),年产量60300 t(占水果产量的86.8%)。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基地基础设施落后、果品贮藏保鲜库建设相对滞后、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果品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主要是稳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着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做大做强做优‘塞外红’品牌、加大金融扶持、建立特色果树扶持资金专项预算、做好建设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审批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外红’苹果 果业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扎鲁特旗草原 筑牢通辽市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被引量:2
6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7期18-20,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是科尔沁草原和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全旗草原确权面积1828.67万亩,草原植物种类丰富,天然草原植物有93科378属854种,是目前科尔沁地区保留完整的草原之一。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天然草原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屏障 草原植物 扎鲁特旗 科尔沁地区 水源涵养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特金罕山站 构筑祖国北疆绿色长城 被引量:1
7
作者 宝金山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1期11-13,共3页
内蒙古特金罕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特金罕山站”)隶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依托单位为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建设单位为扎鲁特旗罕山林场(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 内蒙古特金罕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特金罕山站”)隶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依托单位为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建设单位为扎鲁特旗罕山林场(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距扎鲁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鲁北镇120公里。特金罕山站于2011年11月通过专家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4年3月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总投资为52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长城 人民政府所在地 罕山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依托单位 定位观测 扎鲁特旗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颖超 李彤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8期31-32,共2页
塞外红苹果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小苹果品种,已经纳入国家优质特色小苹果种质资源库,并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2021年,塞外红草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通过中国森林认证的经济林树种,在通辽市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塞外红苹果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小苹果品种,已经纳入国家优质特色小苹果种质资源库,并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2021年,塞外红草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通过中国森林认证的经济林树种,在通辽市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栽培区域遍布全市各旗县(市、区)。塞外红苹果口味香甜、果色艳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裁范围广、效益优势突出,深受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优势 种质资源库 林木良种审定 经济林树种 苹果品种 栽培区域 小苹果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抒写防沙治沙新篇章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昊丹 王雪美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6期4-7,共4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科尔沁沙地横跨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沙地面积7760万亩,其中内蒙古通辽市境内沙地面积为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占通辽市国土面积的44.5%。全市138个苏木乡镇321万...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科尔沁沙地横跨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沙地面积7760万亩,其中内蒙古通辽市境内沙地面积为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占通辽市国土面积的44.5%。全市138个苏木乡镇321万人口中,有90个苏木乡镇近200万人口生活在风沙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防沙治沙 风沙环境 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通辽市 苏木乡镇 沙地面积 新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砥砺奋进 推动通辽市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刘颖超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新蓝图,为林草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以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新蓝图,为林草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以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加快林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林草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通辽、美丽通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国土绿化 绿色转型 林草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全力推进湿地保护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11
作者 刘颖超 李彤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2期7-8,共2页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最多的盟市之一,湿地总面积为92491.35公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3个、自治区湿地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奈曼旗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于2020年通过国家试点验收。有湿地小区73处,面积465...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最多的盟市之一,湿地总面积为92491.35公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3个、自治区湿地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奈曼旗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于2020年通过国家试点验收。有湿地小区73处,面积4652公顷。有大、中、小型水库123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104座。有面积1公顷以上的自然湖泊约500处。持续推进湿地分级管理,认定市级重要湿地8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屏障 湿地保护 湿地自然保护区 国家湿地公园 小型水库 中型水库 大型水库 湿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着力推进“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工作
12
作者 李云翔 李宝源 +1 位作者 李彤 刘颖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走好“生态优先...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美丽通辽建设,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认真总结经验,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对“十四五”时期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抓机遇 草原保护 科尔沁草原 生态区位 战略机遇期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优先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推动 绿富共赢 绘就科尔沁草原壮美画卷
13
作者 高昊丹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9期8-10,共3页
盛夏的科尔沁草原天蓝云淡、悠远辽阔,山川、平原焕发出勃勃生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通辽,守护绿水青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的重要实践,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 盛夏的科尔沁草原天蓝云淡、悠远辽阔,山川、平原焕发出勃勃生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通辽,守护绿水青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的重要实践,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通辽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特色优势,突破短板瓶颈,奋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草原生态修复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优先 特色优势 显著成效 共赢 绿水青山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剂、穗材及基质对蒙古栎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廷武 朱健 +4 位作者 马悦 张扬 井丽杰 尚晶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蒙古栎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阔叶用材树种,扦插生根能力差是制约其利用扦插育苗技术繁殖优质苗木的瓶颈问题。该研究以当年生蒙古栎枝条为试材,采用多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测定了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及穗材部位对蒙古栎插穗... 蒙古栎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阔叶用材树种,扦插生根能力差是制约其利用扦插育苗技术繁殖优质苗木的瓶颈问题。该研究以当年生蒙古栎枝条为试材,采用多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测定了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及穗材部位对蒙古栎插穗生根的影响,旨在建立蒙古栎扦插育苗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轻基质为蒙古栎扦插生根最优基质,平均生根率、根数、最长根长和根粗分别达到34.44%、1.77条、4.62 cm和1.18 mm。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为ABT1号生根粉和吲哚丁酸钾,最佳质量浓度均为10000 mg·kg^(-1),生根率、根数、最长根长和根粗分别达到23.33%和24.44%、1.67条和1.73条、8.69 cm和8.76 cm、1.20 mm和1.33 mm。蒙古栎扦插时可选中段穗材,平均生根率、根数和最长根长分别为22.59%、1.49条和10.00 cm,ABT1号生根粉10000 mg·kg^(-1)处理蒙古栎中段穗材,生根率最高达40%。该研究初步建立起蒙古栎扦插育苗技术体系,为采用扦插技术繁育蒙古栎优质苗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扦插 生根剂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通辽等你来
15
作者 华维光(文/图) 李吉人(文/图)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5期12-13,共2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和草原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头戏。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林草旅游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19年,全市林草旅游游客总量达1.5亿人(次),综合产值达2.5亿多元。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中心地带,林业和草原旅游...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和草原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头戏。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林草旅游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19年,全市林草旅游游客总量达1.5亿人(次),综合产值达2.5亿多元。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中心地带,林业和草原旅游资源丰富,可供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景区景点众多,且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产值 生态旅游 景区景点 草原旅游资源 科尔沁草原 游览观光 内蒙古通辽市 林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抒写通辽防沙治沙新篇章
16
作者 何志伟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9期23-2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鼓舞人心,激励着通辽市广大干部群众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鼓舞人心,激励着通辽市广大干部群众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把通辽大地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绿色长城 歼灭战 科尔沁沙地 绿色屏障 通辽 鼓舞人心 新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绿化 打造生态宜居通辽
17
作者 刘颖超 李彤 黄泽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1期31-32,共2页
重点区域绿化是通辽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地方形象的窗口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快通辽市重点区域绿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 重点区域绿化是通辽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地方形象的窗口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快通辽市重点区域绿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高度重视重点区域绿化和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化 林业生态建设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 通辽市 林长制 全面推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的治沙“愚公”
18
作者 贾红梅 王红丽 高昊丹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3期35-36,共2页
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9%在通辽市境内,50年前,近200万通辽人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牛在房上走,屋在沙里埋,一年种三茬,还是吃不饱”的现象是常态;30年前,“黄沙漫天、遮云蔽日”的场景令许多人记忆犹新;如今,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9%在通辽市境内,50年前,近200万通辽人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牛在房上走,屋在沙里埋,一年种三茬,还是吃不饱”的现象是常态;30年前,“黄沙漫天、遮云蔽日”的场景令许多人记忆犹新;如今,科尔沁沙地重披绿装的壮美景象,体现了通辽人防治荒漠化的智慧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荒漠化 科尔沁沙地 通辽 三尺土 恶劣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下的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尧 张鹏 +3 位作者 井丽杰 王继红 董桂君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挖掘高固碳树种,选育高固碳林木良种是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为了梳理我国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的进展,该文对高固碳树种的选择、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挖掘高固碳树种,选育高固碳林木良种是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为了梳理我国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的进展,该文对高固碳树种的选择、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林木 良种 高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外红’苹果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永增 王宝侠 +3 位作者 伊凯 包敖民 姜鹏 王雪美 《北方果树》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果园,属农家品种[1,2]。当地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有诸多问题,一是幼树日灼、抽条严重,特殊年份出现干梢甚至枯死;二是结果晚,常规管理五...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果园,属农家品种[1,2]。当地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有诸多问题,一是幼树日灼、抽条严重,特殊年份出现干梢甚至枯死;二是结果晚,常规管理五六年才见果,丰产期来得慢;三是丰产后大小年严重,比当地常规品种‘黄太平’‘金红’等小苹果表现突出;四是腐烂病、蛀干害虫(吉丁虫)危害严重。因此,在当地只有零星栽培。1990年,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市果树调查,在开鲁县果园发现该品种,在该园主任吴永俊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对该品种进行选育研究,摸清了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蒙东地区开展区域试验。2012年,科研成果“优质小苹果‘塞外红’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鉴定,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品种认定并命名(编号:内蒙古R-SC-MP-002-2012)。2017年,又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编号:国S-SV-MP-009-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审定 农家品种 区域试验 常规品种 小苹果 蛀干害虫 丰产期 吉丁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