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温度关系初探——以通辽市开鲁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凯 李健民 +3 位作者 董永义 张宏宇 赵艳琴 李媛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于2007-2016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结合当地气象数据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内蒙古通辽地区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始见期在6月初(6月5日左右),高峰期在6月下旬(6月26日左...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于2007-2016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结合当地气象数据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内蒙古通辽地区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始见期在6月初(6月5日左右),高峰期在6月下旬(6月26日左右),终见期为7月中旬(7月14日左右),整个成虫期有效温度累积范围在150.0℃~750.0℃之间,高峰期集中在350.0℃~450.0℃的范围内。总的来看,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与高峰期与吉林省中部地区大体相同,终见期稍晚于吉林中部地区但早于黑龙江哈尔滨地区。通辽与吉林中部地区越冬代成虫期(均40 d左右)约比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短10 d。可见,各地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的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因地而异,同一地区受年份间的气温变化其也会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越冬代成虫 发育有效温度 通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抗寒性与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玉霞 丛百明 +3 位作者 王显国 张庆昕 杜晓艳 田永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探究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与低温胁迫下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科尔沁沙地种植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越冬前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30℃低温... 为探究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与低温胁迫下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科尔沁沙地种植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越冬前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30℃低温胁迫处理,以低温(4℃)贮藏为对照,测定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利用相对电导率值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半数致死温度(LT 50),进行LT 50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其中紫花苜蓿‘北极熊’品种抗寒性最强,‘骑士T’品种最弱。LT 50与不同温度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在—30℃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与LT 50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苜蓿通过提高SOD,CAT活性增强抗寒性,—30℃处理下的SOD活性和-10℃,—30℃处理下CAT活性可以作为衡量苜蓿抗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苜蓿 抗氧化酶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优质株青贮玉米生产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柴爽 韩润英 +2 位作者 陆拾捌 贾伟星 郑海英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3期41-44,共4页
现代青贮户玉米青贮的概念,是选择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生物产量高,籽实产量在5千kg/hm2以上的全株青贮玉米种子,科学的栽培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利用科学合理的青贮技术提高全株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
关键词 全株青贮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标志雌性系的光温敏感性研究
4
作者 李金琴 何智彪 +4 位作者 朱国立 李晓娜 李靖霞 张智勇 乔文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6,共3页
通过异地种植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蓖麻标志雌性系材料的单雌性状对光照、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Lm型雌性系18 573株群体的标志雌性性状表现稳定,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其标志雌性性状表达不受光照、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蓖麻 标志雌性性状 光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模态PPT教学研究
5
作者 郭闯 郭猛 +1 位作者 王思珍 高金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369-370,共2页
在介绍多模态的基础上,分析多模态PPT教学的优缺点,探讨如何有效将多模态PPT教学应用于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教学中,对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建设意义。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