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析哲 孙义 +2 位作者 宋健楠 周琪 马淑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6,共2页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快通道”麻醉国内已经开展,术中常用芬太尼。瑞芬太尼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理论上优于芬太尼,实际临床应用是否如此,尚存争议。为此,我们设计、实施了瑞芬太尼的“快通道”麻...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快通道”麻醉国内已经开展,术中常用芬太尼。瑞芬太尼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理论上优于芬太尼,实际临床应用是否如此,尚存争议。为此,我们设计、实施了瑞芬太尼的“快通道”麻醉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麻醉的对比研究,旨在为瑞芬太尼在OPCAB“快通道”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芬太尼麻醉 “快通道” 瑞芬太尼 临床应用 OPCAB 不良反应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Gs蛋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 被引量:6
2
作者 薛朝霞 胡古月 +1 位作者 师瑾 吕晓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8),均做切口痛模型。对照组(I组)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实验组(R组、C1组、C2组、U1组和U2组)均制备瑞芬太尼痛敏模型。R组:单... 目的: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8),均做切口痛模型。对照组(I组)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实验组(R组、C1组、C2组、U1组和U2组)均制备瑞芬太尼痛敏模型。R组:单纯泵注瑞芬太尼;C1、C2组分别静注小剂量和中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瑞芬太尼;U1组:小剂量CTOP+κ受体激动剂(U-50488)+瑞芬太尼;U2组:中剂量CTOP+U-50488+瑞芬太尼。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2 h热痛刺激潜伏时间(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及给药后大鼠脊髓Gs蛋白mRNA水平。结果:(1)行为学结果:与给药后I组相比,R组PWL明显缩短。与R组相比,C1、C2、U1和U2组PWL均延长,其中以U1组最为显著。(2)Gs蛋白结果:R组Gs mRNA水平较其余各组均高,C1、C2、U1和U2组Gs mRNA无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Gs mRNA表达增加。给予μ受体拮抗剂可使Gs mRNA水平降低,对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敏效应。联合κ受体激动剂可获得更为明显的抗痛敏(或镇痛)效应,小剂量μ受体拮抗剂和κ受体激动剂较中等剂量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G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战海燕 周琪 +3 位作者 张析哲 梁晓东 宋健楠 孙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IHR患儿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6~12岁,体重20~32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IHR患儿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6~12岁,体重20~32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TEAS组麻醉诱导前30 min取两侧合谷和内关穴行TEAS至手术结束,设定频率2/100 Hz疏密波交替,电流强度6~10 mA为患儿能够耐受,有较强震颤感但无刺痛感。C组不贴电极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PACU期间躁动发生情况。若患儿出现不能安抚的躁动,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芬太尼使用及PONV发生情况。术后l周进行行为量表(PHBQ)评分,记录行为改变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TEAS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ACU期间使用芬太尼例数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PHBQ量表中术后行为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AS可减少LIHR患儿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PONV发生率,但对患儿术后行为改变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患儿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术后行为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气道患者肺隔离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超群 张析哲 孙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近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内镜设备的改进,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技术需要良好的肺脏塌陷,即肺隔离技术(lung isolation technique,LIT)。所谓肺隔离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导管或方法将左、右肺分隔开,实施单肺通气(on... 近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内镜设备的改进,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技术需要良好的肺脏塌陷,即肺隔离技术(lung isolation technique,LIT)。所谓肺隔离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导管或方法将左、右肺分隔开,实施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即一侧肺通气,另一侧肺不通气,目的是阻止血液、痰液或脓液等污染物由患侧肺进入健侧肺,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发生健侧肺“淹溺”,导致双肺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技术 肺脏 困难气道 应用 电视胸腔镜技术 患者 微创外科技术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罗比卡因输注方式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金国庆 李秀军 +5 位作者 陈铁奇 丛滋宏 丁海燕 姜志文 郑晔 齐海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输注方式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