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体外胚胎对移植受胎率及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立芹 陈大勇 +4 位作者 周云 陈莹 林嘉鹏 吴阳升 黄俊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为了在不影响后代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体内、体外胚胎移植效率,从而为体外胚胎在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从移植胚胎数量方面着手,比较其对体内、体外胚胎移植受胎率和产羔率的影响;并以常用的胚胎移植作为对... 【目的】为了在不影响后代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体内、体外胚胎移植效率,从而为体外胚胎在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从移植胚胎数量方面着手,比较其对体内、体外胚胎移植受胎率和产羔率的影响;并以常用的胚胎移植作为对照,研究体外胚胎与其生产效率存在的差距;并对不同来源的后代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对比体外胚胎在生产中的生产效率。【结果】(1)移植2枚体外早期胚胎的受胎率(60.42%)显著高于移植1枚胚胎的结果(48.54%)(P<0.05),前者的产羔率也极显著高于后者(74.68%vs 41.96%,P<0.01);(2)移植单枚体外胚胎的受胎率和产羔率皆显著低于体内胚胎(P<0.05);(3)受体移植双枚体内或体外胚胎,受胎率和产羔率都没有差异(P>0.05)。(4)体外胚胎移植后代的公羔比例与体内胚胎没有差异,但显著高于自然繁殖(P<0.05)。(5)体外胚胎的后代虽然初生重要显著低于体内胚胎(4.98 vs 6.2,P<0.01),但其3月龄体重和存活率与体内胚胎后代皆没有差异(P>0.05),且与自然繁殖组间都没有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早期胚胎,体外胚胎移植2枚,体内胚胎移植1枚的生产效率较高。并且对后代生产性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体外胚胎 胚胎移植 受胎率 产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B基因在5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喇永富 李发弟 +5 位作者 杨勤 石红梅 李俊龙 王钢 张小雪 王维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藏羊、蒙古羊及阿勒泰羊群体中仅存在B+和++两种基因型,多浪羊群体中仅存在++基因型。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及多浪羊群体中BB、B+及++基因型频率依次是0.69、0.28、0.03,0.00、0.13、0.88,0.00、0.08、0.92,0.00、0.08、0.92和0.00、0.00、1.00;B等位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多浪羊。湖羊、藏羊、蒙古羊和阿勒泰羊中该位点He和PIC分别为0.29、0.25,0.12、0.11,0.08、0.07和0.08、0.07,且在以上4个品种中BB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基因型个体高(P<0.01),BB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之间无差异(P>0.05)。由此可推断,FecB或许是决定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亦或是与其存在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可助力绵羊产羔数性状MAS技术和为多胎绵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 湖羊 蒙古羊 藏羊 阿勒泰羊 多浪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的表达可促进NIH3T3细胞增殖 被引量:5
3
作者 杜方原 陈大勇 +3 位作者 张宇飞 孙晓林 郭文庆 刘淑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ex JSRV Env)对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完整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ex ISRV-env)的重组质粒pc DNA4/myc-His/ex JSRV-env,并鉴定其正确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pc DN... 目的研究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ex JSRV Env)对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完整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ex ISRV-env)的重组质粒pc DNA4/myc-His/ex JSRV-env,并鉴定其正确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pc DNA4/myc-His/ex JSRV-env瞬时转染NIH3T3细胞,利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nv的表达,利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nv表达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含ex JSRV-env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4/myc-His/ex JSRV-env;以重组质粒瞬时转染NIH3 T3细胞,检测到JSRV Env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染pc DNA4/myc-His/ex JSRV-env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及阴性)细胞。结论 NIH3T3细胞表达的JSRV Env蛋白可促进NIH3 T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腺瘤病毒 囊膜蛋白 细胞增殖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泊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大勇 汪立芹 +3 位作者 范利宏 仇春娟 李俊龙 黄俊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7,共5页
为了将绵羊体外胚胎发育技术应用于生产,采用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的方法,对准备淘汰的杜泊羊进行外源激素处理,并对可能影响体外胚胎发育及移植后受胎效率如FSH剂量、公羊个体、获取卵母细胞方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每只供体注射F... 为了将绵羊体外胚胎发育技术应用于生产,采用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的方法,对准备淘汰的杜泊羊进行外源激素处理,并对可能影响体外胚胎发育及移植后受胎效率如FSH剂量、公羊个体、获取卵母细胞方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每只供体注射FSH 240IU或420IU剂量对获得卵母细胞数、胚胎数及体外受精卵裂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2)不同公羊个体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率有显著影响,但胚胎移植后受胎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3)活体采卵与屠宰场采卵方式相比,对卵母细胞的回收没有影响(12.24vs 13.84,P>0.05),但活体采集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平均胚胎数显著低于后者(7.50vs 11.17,P<0.05),卵裂率极显著低于屠宰场采卵方式(60.92%vs 81.75%,P<0.01);(4)上述几组试验对受胎率都没有影响(P>0.05)。由此可见,供体使用240IU的FSH,选择受精效率好的公羊,能显著提高杜泊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离体采集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效率高于活体采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体外胚胎生产 卵母细胞 卵裂率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钠对酵母菌发酵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俊祥 齐景伟 +3 位作者 安晓萍 刘娜 罗旭光 陈大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7,共4页
试验通过在种子液培养基中添加腐植酸钠,探讨腐植酸钠对酵母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将腐植酸钠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酵母菌种子液培养基中,以活菌数为指标筛选腐植酸钠的最适添加量;再将含有最适比例腐植酸钠的酵母菌种子液接种到稻壳粉、精... 试验通过在种子液培养基中添加腐植酸钠,探讨腐植酸钠对酵母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将腐植酸钠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酵母菌种子液培养基中,以活菌数为指标筛选腐植酸钠的最适添加量;再将含有最适比例腐植酸钠的酵母菌种子液接种到稻壳粉、精料、豆粕和统糠4种固态培养基中,测定发酵产物中的活菌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真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为:种子液中添加1%~4%的腐植酸钠对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当腐植酸钠添加量为2%时,酵母菌活菌数最高(P〈0.05)。种子液中添加腐植酸钠可明显改善酵母菌在固态培养基中的发酵特性:种子液中添加腐植酸钠可显著提高4种固态发酵基质中酵母菌的活菌数,且在豆粕中提高量最大(P〈0.05);可显著降低精料、豆粕、统糠发酵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稻壳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统糠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最为明显(P〈0.05);可显著提高精料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0.05),对稻壳粉、豆粕和统糠三种培养基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可显著增加稻壳粉、精料、豆粕和统糠4种培养基中真蛋白质含量(P〈0.05),其增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壳粉、精料、统糠、豆粕。结果显示,种子液中添加腐植酸钠可显著影响酵母菌固态发酵的特征,进而提高发酵效果,改善发酵饲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钠 酵母菌 发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奶牛精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向敏 齐景伟 +3 位作者 安晓萍 刘娜 罗旭光 陈大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16,共4页
为研究奶牛精饲料的最佳发酵条件,本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方法,研究菌种的接种比例、腐植酸钠添加量、麸皮含量、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精饲料最佳发酵... 为研究奶牛精饲料的最佳发酵条件,本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方法,研究菌种的接种比例、腐植酸钠添加量、麸皮含量、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精饲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比例为3∶7,种子液中腐植酸钠添加量为2%,发酵底物中腐植酸钠添加量为2%,麸皮含量5%,含水量50%,接种量2.5%,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4℃。在此条件下,真蛋白质含量可达19.94%,与未发酵组相比显著提高了4.63个百分点(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菌 奶牛精饲料 发酵条件 真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发酵奶牛精饲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向敏 齐景伟 +3 位作者 安晓萍 刘娜 罗旭光 陈大勇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8期44-47,共4页
主要探讨混菌发酵奶牛精饲料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方法,研究种子液中腐植酸钠添加量、发酵底物中腐植酸钠添加量、麸皮含量、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中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主要探讨混菌发酵奶牛精饲料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方法,研究种子液中腐植酸钠添加量、发酵底物中腐植酸钠添加量、麸皮含量、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中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接种比例3∶7的前提下,奶牛精饲料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种子液中腐植酸钠添加量2.0%,发酵底物中腐植酸钠添加量2.0%,麸皮5.0%,含水量50.0%,接种量5.0%,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4℃。在此试验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产品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可达48.00亿CFU/g,酵母菌数量可达4.96亿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精饲料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菌 发酵条件 腐植酸钠 复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精饲料混菌固态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普春 齐景伟 +3 位作者 安晓萍 刘娜 罗旭光 陈大勇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20期28-32,共5页
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奶牛精饲料,比较不同菌种比例、接种量、腐植酸钠添加量、含水量、麸皮含量和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以3∶7,按5%的接种量进行发酵后,与原... 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奶牛精饲料,比较不同菌种比例、接种量、腐植酸钠添加量、含水量、麸皮含量和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以3∶7,按5%的接种量进行发酵后,与原料相比,还原糖的含量增加1.7倍。在培养基和种子液中腐植酸钠的添加量均为2%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原料的2.44倍。当含水量为52%,麸皮含量为10%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原料的2.47倍;在发酵时间为60 h取样时,奶牛精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由原料的1.48%提高到3.79%,增加2.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精饲料 混菌发酵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