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北段森林死亡梯度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1
作者 赵鹏武 管立娟 +3 位作者 周梅 舒洋 乌艺恒 陈佳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青山保护区是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北段的典型区域,了解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北段森林死亡梯度下植物多样性特征,为科学保护和利用森林自生植物群落,探索更适宜森林发展的植物群落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山保护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 【目的】青山保护区是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北段的典型区域,了解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北段森林死亡梯度下植物多样性特征,为科学保护和利用森林自生植物群落,探索更适宜森林发展的植物群落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山保护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死亡梯度林下植物组成进行调查,使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系数对植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北段不同死亡梯度下样地植物有45种,其中,乔木9种,灌木5种,草本31种,样地内的植物物种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轻度死亡样地、重度死亡样地、中度死亡样地。不同样地内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轻度死亡林分、重度死亡林分、中度死亡林分。中度死亡样地的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轻度死亡样地内的群落差异最大。Sorensen群落相似系数(SI)为55%-61%,不同死亡梯度林分内共有种为13种,乔木层和灌木层对SI的差异影响并不大,草本多样性的降低效益明显,导致不同死亡梯度林分SI差异变大。总体而言,随着山杨死亡程度的增加植被组成差异性也不断增加。【结论】森林死亡导致植物多样性总体趋于降低,森林大量死亡抑制了草本植物多样性,但是促进了乔木和灌木的更新。研究区山杨优势度出现衰退,林内更新能否形成混交林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罕山次生林 植物多样性 群落 森林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娇宇 周梅 +6 位作者 舒洋 赵鹏武 乌艺恒 田金龙 杨磊 管立娟 肖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南为依据,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生物量数据,计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计量参数,结果表明:1)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平均值为0.92t/m^3,生物... 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南为依据,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生物量数据,计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计量参数,结果表明:1)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平均值为0.92t/m^3,生物量扩展因子(BEF)平均值为1.39;根茎比(R)平均值为0.14;木材基本密度(WD)平均值为0.61t/m^3;2)回归分析发现:BCEF,BEF,WD均与林龄(A)、平均胸径(DBH)呈负相关,均与林分密度(D)无明显相关,R与A,DBH,D均无显著相关性;3)IPCC指南缺省值与碳计量参数实测值估算生物量结果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校正IPCC法中碳计量参数,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 生物量扩展因子 根茎比 木材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木质残体储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立娟 赵鹏武 +3 位作者 周梅 舒洋 乌艺恒 陈佳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试验地,按照罕山次生林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对木质残体(WD)的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赛罕乌拉阔叶林的WD储量为(128.88±32.13) m^(3)/hm^(2),罕山和青山相对较低。罕山次生林区的储量主... 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试验地,按照罕山次生林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对木质残体(WD)的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赛罕乌拉阔叶林的WD储量为(128.88±32.13) m^(3)/hm^(2),罕山和青山相对较低。罕山次生林区的储量主要以倒木和枯立木的形式存在,并初步断定WD的积累主要源于高干旱背景下的森林死亡。调查WD储量的径级发现赛罕乌拉主要以大径级为主,罕山和青山以中小径级为主;WD的储量不仅受海拔的影响,还受年平均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WD未来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更新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将产生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储量WD的分布在半干旱区对森林生态系统火灾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健康、森林死亡等经营管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研究表明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山 次生林区 木质残体储量 径级结构 分解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荒漠草原主要树种燃烧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轶超 周梅 +1 位作者 舒洋 陈佳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尤其是察哈尔右翼前旗,植被覆盖率较低,发生火灾损失大且恢复难,故筛选出当地的强抗火性树种,对该地区森林保护以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有重要意义。通过外业调查和室内试验... 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尤其是察哈尔右翼前旗,植被覆盖率较低,发生火灾损失大且恢复难,故筛选出当地的强抗火性树种,对该地区森林保护以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有重要意义。通过外业调查和室内试验,测量分析研究区内乔木、灌木不同部位,枯落物层及腐殖质层的可燃物含水率、热值、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运用SPSS23.0与Origin 2021软件,对理化性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排序。结果表明,该地区7种典型树种燃烧性由小到大分别为:山杨、榆树、虎榛子、柠条锦鸡儿、绣线菊、长梗扁桃、油松。可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强抗火性树种(山杨、榆树、虎榛子)、可抗火性树种(柠条锦鸡儿)和弱抗火性树种(绣线菊、长梗扁桃、油松)。由此可知,该地区的油松林最易发生火灾,且由于油松为该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故造林时应适量搭配强抗火性树种,并加以人工干预,预防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燃烧性 主成分分析 抗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更新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包青春 赵鹏武 +2 位作者 包宝祥 管立娟 宝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以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次生林为研究区,研究区内近些年出现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山杨林,在山杨林中分别设置倒木、枯立木与对照3类样地进行死亡后更新调查。研究发现,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倒木样地、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更新... 以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次生林为研究区,研究区内近些年出现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山杨林,在山杨林中分别设置倒木、枯立木与对照3类样地进行死亡后更新调查。研究发现,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倒木样地、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更新树种主要以山杨为主,并且均为萌生更新,更新密度总体呈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倒木样地,平均更新苗密度分别为3158.33、2466.66、2308.33株/hm 2,郁闭度、林分密度、年均温度和海拔与山杨更新密度呈负相关(P<0.05),枯落物厚度与山杨更新密度呈正相关(P<0.05),年累计降水量未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发现山杨林非正常大面积死亡后根系仍然具有萌蘖的活力,在死亡后萌蘖更新得到快速释放,且具有形成新一代森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山自然保护区 天然山杨林 森林死亡 森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死亡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郑佳棋 赵鹏武 +5 位作者 马英超 梅花 管立娟 阿希达 车力格尔 张那日苏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大面积非正常死亡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保护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森林死亡后不同死亡梯度的林下植被组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系数... 【目的】为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大面积非正常死亡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保护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森林死亡后不同死亡梯度的林下植被组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系数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森林死亡后样地内共调查发现植物物种63种,其中乔木4种、灌木9种、草本50种,对照样地物种最多,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森林死亡后枯落物厚度、粗木质残体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森林死亡后倒木样地对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的贡献最大。群落乔灌草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对森林死亡的响应差异明显。SI指数在32%~72.91%范围内,不同死亡梯度样地内共有种为23种,草本多样性导致不同死亡梯度样地SI指数差异变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死亡对物种多样性瞬时影响较大,但随森林死亡时间的推移,乔木层多样性指数逐步增加,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先下降再升高,而草本层却随着死亡梯度多样性指数下降,所以森林大量死亡抑制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对于乔木和灌木起到促进更新的作用。研究区山杨优势度出现衰退,林内更新的多样性能否形成混交林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对退化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植物多样性 森林死亡 物种组成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琸鑫 孙紫英 +4 位作者 周梅 金红艳 舒洋 赵鹏武 曹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038-5045,共8页
为了揭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规律。基于Landsa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研究2002—20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3年... 为了揭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规律。基于Landsa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研究2002—20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3年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良好、总体情况稳定,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88%,植被覆盖度类型以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其次是中植被覆盖度;在2002—2008年和2008—2013年两个时期,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低到高的转移趋势,植被状况变好;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政策等人为因素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佳佳 周梅 +3 位作者 赵鹏武 石亮 许重阳 王满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0,共6页
为系统探究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素(温度、降水等)的响应规律,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树木生长机制。在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山杨次生林内,... 为系统探究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素(温度、降水等)的响应规律,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树木生长机制。在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山杨次生林内,通过野外长期定位观测技术对山杨径向生长和环境因子进行1 a的连续观测,分析山杨径向生长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杨茎干日动态表现出反相位模式,在生长季(5—9月)表现为树干径向变化在白天达到谷值、夜晚达到峰值的变化模式,在非生长季(2020年10月—2021年4月)树干径向变化在白天达到峰值,夜晚达到谷值;在生长季前期(4月上旬—5月中旬)山杨径向生长受到土壤水分的显著影响。在生长季中期(5月中旬—7月下旬),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降水是山杨树干径向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生长季早期土壤水分对于半干旱区山杨径向生长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山杨 树木径向生长测量仪 径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杨纯林与白桦纯林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轶超 乌艺恒 +4 位作者 周梅 舒洋 赵鹏武 向昌林 周立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在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干旱胁迫带来大量树木死亡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典型林分,研究其枯落物层蓄积量和水文功能。[方法]选取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纯林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纯林2种林分,各设立9块... [目的]在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干旱胁迫带来大量树木死亡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典型林分,研究其枯落物层蓄积量和水文功能。[方法]选取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纯林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纯林2种林分,各设立9块典型样地,测定枯落物现存量,并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其枯落物层持水能力,探究2种林分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结果]研究表明:(1)在相同郁闭度条件下,山杨纯林的枯落物总储量为12.41 t·hm^(-2),稍高于白桦纯林的10.97 t·hm^(-2)。(2)山杨纯林、白桦纯林的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26.85、26.77 t·hm^(-2),有效拦蓄量为11.96、11.07 t·hm^(-2),二者相近。(3)枯落物的动态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杨纯林的枯落物储量稍大于白桦纯林,但二者的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纯林 白桦纯林 枯落物层 持水能力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毕拉河林区地表死可燃物热解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今奇 周梅 +1 位作者 赵鹏武 舒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1524,共4页
以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等5种森林枯落物层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法,通过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着火温度、活化能E与热解特性指数P的综合分析,评价各可燃... 以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等5种森林枯落物层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法,通过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着火温度、活化能E与热解特性指数P的综合分析,评价各可燃物样品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264~411℃是快速热解阶段,也是热失重的主要阶段,失重量达初始失重量的82.26%以上。其中兴安落叶松林活化能E相对较高,热稳定性相对较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热解特性指数P相对较低,热解行为相对较难。可以营造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作为防火树种并建立防火隔离带,能够降低林分燃烧特性,减小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拉河林区 热重分析 Coats-Redfern积分法 活化能 热解特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燃烧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今奇 周梅 +4 位作者 赵鹏武 舒洋 郭娇宇 李威 管立娟 《温带林业研究》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为比较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的燃烧性质差异,对防火林带的选择和配置等基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栎)为研究对象,每个树种选择胸径≤5 cm、6~10... 【目的】为比较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的燃烧性质差异,对防火林带的选择和配置等基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栎)为研究对象,每个树种选择胸径≤5 cm、6~10 cm、11~15 cm、≥16 cm各3株标准木,测定各个树种的3个部位(叶、小枝、皮)的4项指标(含水率、燃点、热值、粗灰分),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燃烧性大小的排序,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其抗火性等级分类,筛选抗火树种。【结果】5种典型树种中白桦具有高含水率、高燃点、高热值的特性,兴安落叶松具有低燃点、低灰分的特性,蒙古栎具有高灰分、低热值的特性,黑桦含水率最低。5种典型树种燃烧性最强为白桦(6~10),最低为山杨(6~10)。【结论】白桦(11~15、≥16)、蒙古栎(6~10、11~15、≥16)、山杨(≤5、11~15、≥16)可作为阻火优先筛选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森林着火、蔓延及火灾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理化性质 燃烧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造模式的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2
作者 吕欣晔 岳永杰 +5 位作者 赵鹏武 郝龙飞 徐雅洁 孙哲林 于兴男 孙晓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0 m重复样地;2023年8月份,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设置3个重复土壤剖面,采用环刀法分别采集土层深度(h)0<h≤10 cm、10 cm<h≤20 cm、20 cm<h≤40 cm、40 cm<h≤60 cm土壤样品,按照试验设计测定土壤密度、孔隙度、有机质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总磷质量分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斯皮尔曼(Spearman)分析法,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混交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比其他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显著(P<0.05)。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及对照样地人工林的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分别减少3.21%、12.45%、19.68%。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的土壤总磷质量分数增加6.76%。研究区林木生长主要受氮素的营养限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C)∶w(P))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土壤氮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N)∶w(P))受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模式 退化小叶杨 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赛罕乌拉森林斑块特征与动态分析
13
作者 金红艳 孙紫英 +3 位作者 周梅 王琸鑫 舒洋 赵鹏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4455-14462,共8页
为掌握近年来赛罕乌拉森林破碎变化情况,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技术手段,分析赛罕乌拉10年间森林斑块在高程、坡度、坡向三方面的时空分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赛罕乌拉森... 为掌握近年来赛罕乌拉森林破碎变化情况,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技术手段,分析赛罕乌拉10年间森林斑块在高程、坡度、坡向三方面的时空分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赛罕乌拉森林总面积和森林斑块数量面积受病虫害以及所处位置干扰的影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均有减少,其中森林斑块减少尤为突出;(2)赛罕乌拉森林斑块多分布在阳坡,面积的大幅度变化也主要体现在阳坡,其中大斑块在任何坡向下均减少;(3)坡度与森林斑块呈负相关状态,随着坡度的增加,森林斑块减少,中小型斑块的变化都与上一等级的斑块变动有关;(4)森林斑块近一半分布在4、5级高程上,并随着高程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其中中小型斑块在5级高程上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斑块 高程 坡度 坡向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中林区森林防火指挥通信网建设分析
14
作者 施树丰 卢国权 +4 位作者 李昂 韩彤 舒洋 黎平 伊伯乐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黑龙江省呼中林区传统通信系统在森林防火中存在的覆盖盲区、信息滞后等问题,基于数字超短波自组网技术,对林区的固定基站、便携基站及无人机机载设备构建“固定骨干网+机动延伸网”双层架构,融合单频自组网与无线同频同播技术,并... 针对黑龙江省呼中林区传统通信系统在森林防火中存在的覆盖盲区、信息滞后等问题,基于数字超短波自组网技术,对林区的固定基站、便携基站及无人机机载设备构建“固定骨干网+机动延伸网”双层架构,融合单频自组网与无线同频同播技术,并集成语音通信、实时定位及功率调节为主的实用性系统功能。呼中林区森林防火指挥通信网建设,可缩短初期火情调度时间,攻克复杂地形通信盲区,形成多场景灵活响应的通信保障体系。该实践为高寒林区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森林消防现代化水平,对保障生态安全、支撑“双碳”目标具有战略价值,为我国森林防火通信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中林区 森林防火 指挥通信网 单频自组网 无线同频同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后兴安落叶松林植被群落乔木更新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鼎 周梅 +5 位作者 赵鹏武 王梓璇 葛鹏 张波 石亮 舒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研究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火烧强度、不同林型、不同更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乔木更新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火干扰对乔木的天然更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恢...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研究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火烧强度、不同林型、不同更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乔木更新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火干扰对乔木的天然更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恢复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白桦更新苗的年龄、高度、基径等指标在群落中都处于优势地位;3种不同更新方式下,乔木更新密度均大于对照样地,并呈现出天然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更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火烧迹地 植被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原过渡区森林凋落物分解初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鹏武 张素华 +2 位作者 张波 葛鹏 周梅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6-19,23,共5页
为了探索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凋落物分解规律和调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载体作用,本文采用网袋法对杨桦次生林凋落物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非生长季的冻融破碎过程白桦和山杨林的凋落物失重率分别变... 为了探索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凋落物分解规律和调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载体作用,本文采用网袋法对杨桦次生林凋落物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非生长季的冻融破碎过程白桦和山杨林的凋落物失重率分别变为51.34%和38.71%,生长季的分解变化不大,总体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显著相关;凋落物失重模式分别为:y白=0.312e-0.4721t(R2=0.9347);y山=0.035e-0.3502t(R2=0.9601)。凋落物N、P、K 3种养分元素及有机碳含量的迁移规律从前1年的秋季到第2年的秋季基本呈"释放—富集"模式,生长季刚开始时养分动态均呈下降趋势,开始富集的转折点基本在分解210~240 d左右,到分解360 d时富集最大。由此可知:凋落物分解、养分元素迁移过程可能不以微生物分解为主导,降雨淋溶、物理破碎等非生物因素可能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过渡区 凋落物分解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管立娟 赵鹏武 +4 位作者 周梅 刘兵兵 舒洋 郭娇宇 周立文 《温带林业研究》 2020年第4期1-7,11,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而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是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储存、养分循环、群落更新以及为其他有机体提供生境等主要功能的载体和纽带,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更新恢复、...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而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是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储存、养分循环、群落更新以及为其他有机体提供生境等主要功能的载体和纽带,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更新恢复、水土保持以及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一部分研究者发现,CWD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一定的碳量到大气中,从而引起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外CWD的研究发展阶段、形成来源、研究范围、储量多寡、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总结,从国内外开始对CWD展开研究至今现状进行统计,发现环境因子对CWD的输入与输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森林类型,不同的干扰环境CWD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针对CWD的存在现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CWD的管理,对林区内的CWD适当清理,禁止放牧,对森林生态系统火灾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健康、森林死亡等经营管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加强认识。其次,定期复查,为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森林恢复等一系列林业措施提供研究基础。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展望,对CWD进行科学有效地定量化研究,达到科技兴林、科学护林的效果,且了解CWD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和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倒木 CWD的发展 CWD的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麓阔叶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研究
18
作者 李洋 陶景阳 +3 位作者 闫莉 萨其拉 丁兆华 张静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98-104,共7页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资源丰富,典型林分阔叶混交林更是在整个森林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和坡向变化规律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以大兴安岭地区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坡向的4个典型阔叶混交林群落作为研...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资源丰富,典型林分阔叶混交林更是在整个森林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和坡向变化规律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以大兴安岭地区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坡向的4个典型阔叶混交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设样地,并对于样地中物种多样性进行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海拔高度对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②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会受到坡向的影响,自阳坡至阴坡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上升(P<0.05);③海拔高度和坡向会通过影响林分结构,来影响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混交林 林下草本 生物多样性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舒洋 周梅 +6 位作者 赵鹏武 曾楠 石亮 王梓璇 王鼎 葛鹏 张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04-1611,共8页
以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icip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实测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以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icip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实测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表现为32 a(205.83 t·hm^(-2))>28 a(186.38 t·hm^(-2))>16 a(155.84 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1~26.73 t·hm^(-2),占总碳储量的5.85%~14.0%,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枯落物层碳储量为0.29~0.40 t·hm^(-2),占总碳储量的0.19%,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趋于稳定;土壤层碳储量表现为为32 a(178.70t·hm^(-2))>28 a(159.92 t·hm^(-2))>16 a(146.44 t·hm^(-2)),占总碳储量的比例为86.82%~93.96%,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不同林龄阶段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地下>地上;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最大(6.85~26.46t·hm^(-2)),占比为75.21%~98.99%,而乔木层碳储量主要分布在树干(2.53~14.98 t·hm^(-2)),占乔木层碳储量的比例为36.93%~56.61%,且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层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占土壤层总碳储量的70.78%~78.82%。研究结果可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和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碳储量 分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鼎 周梅 +5 位作者 赵鹏武 王梓璇 冯倩倩 葛鹏 张波 舒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772,共6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群落中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各层α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群落中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各层α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恢复12年后,草本层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小于对照样地并呈现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的趋势,而在灌木层则各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并呈现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火烧迹地 物种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