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8,72,共8页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重要影响。提出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倾斜,提升专科类院校教学质量,增加就业岗位、合理控制高校规模,引导毕业生合理就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校毕业生 就业 OAXACA-BLINDE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朱润喜 胡慧姣 洪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7,共12页
在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基于历年的县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整体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引致的... 在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基于历年的县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整体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引致的纵向财政分权通过“财力增强效应”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引致的横向竞争激励则通过“非市场化集聚效应”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纵向财政分权对弱市下辖改革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横向竞争激励对强市下辖改革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会对相邻非改革县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保持和激发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及其配套制度在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 高质量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纵向财政分权 横向竞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税制度建设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润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改变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现象,当务之急是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原因有多方面,但财政收入体制、政府参与初次分配的方式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财税制度欠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要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必... 改变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现象,当务之急是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原因有多方面,但财政收入体制、政府参与初次分配的方式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财税制度欠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要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必须在赋权于农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完善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财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财税制度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与内陆地区产业合作现状及“十五五”时期合作前景研究
4
作者 吴碧波 陶昭华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产业合作内涵出现了新变化,需重点关注区... 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产业合作内涵出现了新变化,需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比较缓慢、新质生产力基础相对薄弱、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空出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十五五”时期,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产业合作更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要进一步促进地区发展标准、发展格局、发展动力、发展载体和发展目标等的转变,打好现代化的空间基础、加强区域联动,进一步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与内陆合作 “十五五”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政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供应链物流流程分析与改进——基于食品安全的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俊华 李燕霞 +2 位作者 安锦 闫慧敏 张瑞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6,57,共6页
基于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乳品供应链物流流程,根据乳品物流的特点,从原材料采购入厂、乳品包装、储运三个阶段进行系统分析,寻找并指出乳品企业在供应链物流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物流流程安全运行控制方案,... 基于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乳品供应链物流流程,根据乳品物流的特点,从原材料采购入厂、乳品包装、储运三个阶段进行系统分析,寻找并指出乳品企业在供应链物流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物流流程安全运行控制方案,利用ERP思想建立乳品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使供应链各主体共享乳品物流信息,预防乳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和提高供应链物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供应链 食品安全 物流流程 物流信息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财政风险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100
6
作者 温来成 刘洪芳 彭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共6页
笔者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财政风险较高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的不足加大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财政风险,目前我国各地大规模推进PPP项目容易产生财政风险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在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过程... 笔者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财政风险较高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的不足加大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财政风险,目前我国各地大规模推进PPP项目容易产生财政风险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在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过程中进行财政风险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归纳、总结了我国现行PPP政策中财政风险监管的现状及问题,认为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缺乏可执行的操作指南和细则,现有规则难以用于指导实际工作、缺乏硬性约束条件和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等难题。笔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各级政府专设PPP管理机构和人员,有效监控财政风险,建立科学、全面的PPP项目财政风险监管技术与方法,建立PPP项目财政风险监管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PPP项目风险合理的公私分摊机制,管控政府财政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财政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作财政风险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诅咒:测度修正与政策改进 被引量:20
7
作者 安锦 王建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8,共8页
以绿色GDP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绿色GDP模型,对原有的"资源诅咒"指数模型进行修正,并以2004-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修正后的指数数值有明显升高的... 以绿色GDP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绿色GDP模型,对原有的"资源诅咒"指数模型进行修正,并以2004-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修正后的指数数值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说明原有不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资源诅咒"系数算法表面上弱化了这些地区的受诅咒程度;2不存在"资源诅咒"的省区和部分"资源诅咒"边缘区修正后指数数值有变小的趋势,表明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增加的速度方面,这部分省区要低于全国范围内的速度;3部分省(市、自治区)"资源诅咒"指数排名出现变化,说明模型的修正对各省的"资源诅咒"程度具有一定影响。"资源诅咒"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不合理导致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偏远且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资源开发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宏观投资鼓励政策不足造成区域经济闭塞、资源保护可持续政策落后、研发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政策导向是导致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破解资源诅咒的根本途径在于政策改进与机制构建。政策改进层面,首先,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其次,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调整资源保护可持续政策;再次,政府需要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建设,对于地方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最后,国家投资政策上应加强对偏远地区投资,提高当地对外贸易能力,扩大开放程度。体制制度完善层面,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测度修正 绿色GDP 政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反思与趋势 被引量:17
8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吴碧波 玉素甫·阿布来提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也是国家和区域内最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两者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如何防止“空壳化”及其带来的农村萧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也是国家和区域内最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两者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如何防止“空壳化”及其带来的农村萧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将城市和乡村置于“人口—产业—土地”整体性的网络中重新审视两者的逻辑关系,科学分析研判城乡发展的演进过程,系统甄别城乡融合机理特征,有效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规律,构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这一新型解释框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欠发达地区 乡村振兴 机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苏 乌仁格日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63,共13页
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尤其会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劳动力市场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养老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以及老年人经济福利等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及机遇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 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尤其会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劳动力市场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养老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以及老年人经济福利等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及机遇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呼吁对于中国老年人消费偏好的特殊性、中国老年人储蓄行为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老年人资产处置决策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劳动力市场 老年人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优劣及保障程度:以攀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伟 郭科 +1 位作者 刘红军 安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148,共6页
以地质调查评价的成果为评价基础,对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了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铜矿、铅锌矿、镍铂矿、锰矿、金矿、稀土矿、煤炭、石墨和磷矿等11类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省市(州)第二轮矿... 以地质调查评价的成果为评价基础,对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了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铜矿、铅锌矿、镍铂矿、锰矿、金矿、稀土矿、煤炭、石墨和磷矿等11类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省市(州)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了19个调查评价区进行综合评价,分矿种分评价区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各矿种各评价区的优劣及保障情况,最终为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评价 优劣及保障程度 攀西地区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与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安锦 徐跃 +1 位作者 陈文川 廖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是各项改革措施充分落实的制度保障。本文以国家治理体系为出发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理论框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演绎发展历经三重递进职能:初级职能为... 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是各项改革措施充分落实的制度保障。本文以国家治理体系为出发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理论框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演绎发展历经三重递进职能:初级职能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经济职能;中级职能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治理的政治职能;高级职能为促进文化治理、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国家治理职能。鉴于我国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逐步清晰,文章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采取积极有序的路径推进国家审计职能规范落实,以更好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职能职能定位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亚伟 安锦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4,共4页
要素集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与区域环境、区域创新能力间的相关性表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集聚既可以优化和改进区域环境,也可能给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中,应当... 要素集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与区域环境、区域创新能力间的相关性表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集聚既可以优化和改进区域环境,也可能给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中,应当高度关注人力资本的集聚。区域创新能力正是借由高端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唯有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必由之路,以创新驱动和市场机制为主轴,同时发挥政府在要素流动和聚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环境约束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8-75,共8页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就业总量效应 就业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人民币对东亚国家货币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锦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1,共9页
使用高频数据对东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态势分阶段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东亚主要货币汇率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东亚经济体存在着非正式的汇率合作机制,金融危机使得美元对东亚的影响进一步弱化,而"... 使用高频数据对东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态势分阶段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东亚主要货币汇率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东亚经济体存在着非正式的汇率合作机制,金融危机使得美元对东亚的影响进一步弱化,而"汇改"使得人民币对东亚各国货币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相对而言,日元和欧元对东亚各国货币的影响力并不显著。产业转移以及中国和东亚国家货币互换的范围与规模的扩大是人民币地区影响力增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人民币 东亚国家货币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复杂度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吗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锦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共11页
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出发,对2003—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总体和分不同地理条件、经济条件考察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外... 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出发,对2003—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总体和分不同地理条件、经济条件考察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外延、粗放型特征出现强化迹象,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复杂度的提升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本、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的强烈依赖。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显著抑制作用强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高组"经济省份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抑制程度高于"低低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复杂度 要素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背景下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05-107,共3页
承接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要求政府紧紧围绕当地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适当的产业承接政策,以实现既弥补市场不足又保护当地企业的效果。这使得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转移的视角探讨企业的竞争力,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产业转... 承接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要求政府紧紧围绕当地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适当的产业承接政策,以实现既弥补市场不足又保护当地企业的效果。这使得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转移的视角探讨企业的竞争力,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产业转移为背景,基于QFD和ANP方法对企业竞争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企业自身微观角度来看,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企业的产业转移策略都是为其实现利润最大化服务的;从国家宏观角度来看,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也是产业转出区政府与产业转入区政府之间的一种动态博弈过程;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承接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是促进就业之本,是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活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竞争力评价 就业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价格周期波动趋势与宏观政策调整
17
作者 谢娟娟 安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7,共7页
本文对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者价格指数(RFCPI)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并基于方差比度量了随机冲击对我国RFCPI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研究发现我国RFCPI的变动主要受到以需求为代表的确定性趋势影响,周期性因素与随机冲击对RFCPI变动... 本文对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者价格指数(RFCPI)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并基于方差比度量了随机冲击对我国RFCPI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研究发现我国RFCPI的变动主要受到以需求为代表的确定性趋势影响,周期性因素与随机冲击对RFCPI变动的影响并不大;2001年以来我国RFCPI共经历了两个完整的波动周期,从2013年开始我国RFCPI开始进入第三轮价格上行期;我国RFCPI长期波动中约有30%源于随机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效应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与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我国食品消费的供给结构、消除食品供给的瓶颈,避免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这是控制RFCPI长期上涨态势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价格 Beveridge-Nelson分解 随机冲击 市场机制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定位与转型升级研究
18
作者 安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3-187,共5页
县乃国之基,中国历来的古训就是“郡县治,天下安”,学者们也以此来论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严格来说,国外并不存在县域经济,也几乎没有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个历史阶段性概念;西... 县乃国之基,中国历来的古训就是“郡县治,天下安”,学者们也以此来论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严格来说,国外并不存在县域经济,也几乎没有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个历史阶段性概念;西部大开发历史逻辑性地选择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历史逻辑性地选择了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的发展模式;未来5~10年,西部地区要认清形势,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市场化、市域化、均衡化方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 逻辑定位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价格对策研究
19
作者 安锦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69,共4页
价格可以引导资源向利用效率更高的行业聚集,促进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倒逼无助于社会效益的行业技术改造与提升直至淘汰。以价格为视角,在阐述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价格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价格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价格制度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洪宝 安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6-100,共5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金融政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从增强和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搭建信息沟通的融资平台、采用积极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强化西部地区金融企业的信用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