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琼 张遥 李永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6,共8页
地方主流媒体既是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基石,亦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内蒙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北疆文化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出较多的创... 地方主流媒体既是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基石,亦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内蒙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北疆文化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出较多的创新亮点,但三级融媒联动常态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内容供给力不足、融合水平发展差异大和全媒体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给内蒙古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挑战。内蒙古主流媒体应秉持用户思维,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在内容生产和产品运营上不断创新,通过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内蒙古主流媒体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内蒙古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内蒙古 主流媒体 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文章梳理了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基础,重新考察了归化作为历史上"西口"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茶叶之路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给予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以较为确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茶叶之路文化的特征,并提... 文章梳理了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基础,重新考察了归化作为历史上"西口"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茶叶之路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给予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以较为确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茶叶之路文化的特征,并提出构建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品牌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茶叶之路 归化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绵羊改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玲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249-253,共5页
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传统绵羊产业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内蒙古绵羊产业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发展绵羊改良配种机构、推广配种技术等方面均有较明显进步。绵羊改良一方面促进了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新... 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传统绵羊产业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内蒙古绵羊产业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发展绵羊改良配种机构、推广配种技术等方面均有较明显进步。绵羊改良一方面促进了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作为改造农村的重要手段,绵羊改良运动使得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在农牧民中的优良形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绵羊改良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践进展、现实困境与当下因应——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建斌 李飞飞 朱雪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1,共10页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落实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方针、统筹农业用水效率、农户用水负担和农业灌溉设施良性运行的重要举措。在回顾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水价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总结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落实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方针、统筹农业用水效率、农户用水负担和农业灌溉设施良性运行的重要举措。在回顾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水价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总结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剖析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仍然存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够完善、水量计量和水费计价方式粗放、水费征收较为困难、水权确权和水权交易程度不高、农业终端用水管理尚不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落实较难等问题。应采取继续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加强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改进初始水权分配和用水限额制度建设、健全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并落实奖补资金等措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农业水价改革 水量计量 水费征收 水价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的空间计量测度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春虹 刁璟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县级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税收努力度和公共支出规模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县级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税收努力度和公共支出规模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税收努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微小的贡献率,而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具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这说明一个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一定意味着全要素率增长提高与综合福祉水平的提升互为内生。制度改进、高储蓄率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能主要是技术进步,尤其是发展中地区供给管理的侧重点是技术原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努力 公共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分析,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马铃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河水权配置政府留存水量的逻辑缘起与运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斌 朱雪敏 张雅丽 《水利经济》 2020年第4期51-54,59,83,共6页
内蒙古黄河水权既未通过初始水权分配,也未通过水权交易配置政府留存水量,与内蒙古沿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和水权交易发展的现实不相匹配。为此,提出通过行政手段或市场手段在内蒙古黄河水权中配置政府留存水量,对政府留存... 内蒙古黄河水权既未通过初始水权分配,也未通过水权交易配置政府留存水量,与内蒙古沿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和水权交易发展的现实不相匹配。为此,提出通过行政手段或市场手段在内蒙古黄河水权中配置政府留存水量,对政府留存水量实施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垂直管理模式并进行适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初始水权分配 水权交易 政府留存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全国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克涛 韩鹏 王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40,共9页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学术研讨会--庆祝新中国经济与管理发展70年"学术会议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学术研讨会--庆祝新中国经济与管理发展70年"学术会议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围绕中国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不断提升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水平;过去70年中国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需要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尤其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 高质量发展 域观 世界一流企业 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锐敏 沈坤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5,共11页
平台经济的兴起伴随着发展不平衡的挑战。文章在构建平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3—2022年中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探讨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为... 平台经济的兴起伴随着发展不平衡的挑战。文章在构建平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3—2022年中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探讨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呈“倒U”型特征,但目前仍未跨越拐点。机制分析表明,平台经济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行业工资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平台经济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大;对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等行业的工资水平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其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进一步分析发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交易水平对行业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行业工资差距 劳动生产率 泰尔指数 平台信息服务 平台交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刁璟璐 步晓宁 李健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数字要素作为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给予企业发展微观创新支持。员工作为企业稳定运转的基石,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因此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度量,... 数字要素作为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给予企业发展微观创新支持。员工作为企业稳定运转的基石,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因此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度量,验证其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员工就业及薪酬满意度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提升作用在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非国有企业及员工权益保护更好企业较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SR)是这种正向关系的助推引擎。高管及企业形象更正面、公益慈善活动参与度更高企业,数字化的员工满意度提升作用会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员工满意度 智能办公 企业社会责任 数字要素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课税的产权逻辑与实践向度
11
作者 张建斌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4,共12页
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数据生成流动基本遵循“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产品价值化”过程,这也是数据产权运动和其收益实现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税源和不同性质的税种。对作为商品的数据暂不适宜征收财产税,但可通过对原有... 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数据生成流动基本遵循“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产品价值化”过程,这也是数据产权运动和其收益实现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税源和不同性质的税种。对作为商品的数据暂不适宜征收财产税,但可通过对原有所得税条款的修正和扩展将数据纳入所得税征收范围,也可在现行增值税框架内对数据征收增值税;对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应征收专门数据税,且以明确计量企业使用数据产生的额外净收益为前提。数据所得税和增值税强调对数据交易环节的征税,专门的数据税强调对数据产品使用过程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征税。无论设计何种数据课税制度,都应注重税收协调并充分发挥税收调节职能,避免重复过度征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课税 数据产权 数据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
12
作者 张伟 刘玲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内陆港是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也是连接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的关键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内陆港建设将助力中西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高地,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基于1990—2022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7... 内陆港是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也是连接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的关键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内陆港建设将助力中西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高地,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基于1990—2022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72个城市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高维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内陆港建设能够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此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内陆港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政府政策实施在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中发挥调节作用。内陆港建设能够增强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能力,新项目签约能力对内陆港建设的驱动效应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呈现西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的梯度差异。在地级市和与最近港口距离小于1500公里的城市中,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更显著。基于此,应通过“硬联通+软联通+智联通+链联通”全方位提升内陆港吸引外商投资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功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作用,将内陆港打造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构建中西部地区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传统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跨区域物流标准统一,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完善区域政策顶层设计,灵活调整政策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地发挥内陆港建设的驱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港 中西部 外商投资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相里静 严成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103,共14页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总量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创新增长效应和中间产品增长效应三条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制度产生的总量人力资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延迟退休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鉴于此,本文还考察了两种制度同时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老龄化社会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应关注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的联动关系,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人力资本投资 R&D创新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浩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6,共12页
通过队列模型预测中国出生人口变化及未来人口结构;并采用三角加权法处理人口结构数据,以8个不同人口结构组别作为内生变量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中国出生人口的提高... 通过队列模型预测中国出生人口变化及未来人口结构;并采用三角加权法处理人口结构数据,以8个不同人口结构组别作为内生变量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中国出生人口的提高,并且包含生育意愿的生育行为更符合当前中国家庭的生育观念。同时人口结构转变对长期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各有特点。相关研究为完善人口政策及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佐证,并从避免出生人口堆积、为二孩生育提供相应保障措施和避免人口单一因素决定论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结构 宏观经济变化 VAR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经济学:缘起、发展与解构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旭东 史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福利经济学经历了公平、效率到自由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社会福利函数构建问题。构建社会福利函数是否遇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这与能否构造衡量公平、效率和自由的基数效用有关。随着行为经济学和神经元经济学的崛起,福利经济学体系趋于... 福利经济学经历了公平、效率到自由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社会福利函数构建问题。构建社会福利函数是否遇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这与能否构造衡量公平、效率和自由的基数效用有关。随着行为经济学和神经元经济学的崛起,福利经济学体系趋于系统化。福利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指导,同时不断修补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动能重塑(2002—2019):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旖璆 刘欢欢 王佳龙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7,共18页
从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内涵出发,重塑经济动能的核心要义,构建相关指标体系,从水平、质量、速度、方向四个维度探索中国经济动能重塑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整体处于中等质量状态,并呈东部领先、中西部... 从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内涵出发,重塑经济动能的核心要义,构建相关指标体系,从水平、质量、速度、方向四个维度探索中国经济动能重塑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整体处于中等质量状态,并呈东部领先、中西部跟随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绿色发展是新动能培育最显著的动力,但以高质量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始终未能出现,创新引领的时间跨度也十分有限,说明我国在自主创新、知识经济领域存在瓶颈与短板;商品需求未能引领传统动能改造,则反映了消费扩容提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动能 经济动能重塑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中国经济 绿色发展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降低玉米自给率的经济和生态意义思考
17
作者 倪学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粮豆轮作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治本性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玉米和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受必须保证玉米基本自给的传统粮食安全观影响,国家对玉米和大豆采取不对等的贸易保护政策... 粮豆轮作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治本性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玉米和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受必须保证玉米基本自给的传统粮食安全观影响,国家对玉米和大豆采取不对等的贸易保护政策,致使粮豆轮作受到较大抑制,导致我国玉米生产陷入“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率”的连作模式。为此,需要提高大豆贸易成本、适度限制大豆进口;提升玉米配额数目,适度放开玉米进口,将玉米基本自给调整为自给占80%~85%的绝对优势状态,以实现基本的粮豆轮作。这样,目前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单一贸易格局就被分解成既进口大豆又进口玉米,大豆进口独大的生态被动局面将会得到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豆轮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成本 玉米配额 大豆适度贸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信息披露、绿色信贷政策迎合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黎莉 刘超 段翀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仍然存疑。基于绿色信贷迎合视角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揭示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上市公司的差异性“漂绿”路径,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仍然存疑。基于绿色信贷迎合视角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揭示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上市公司的差异性“漂绿”路径,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作用,基于“漂绿”的绿色信贷政策迎合策略是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动机,融资约束程度高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上市公司分别通过预期现金流量效应和资本成本效应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披露货币性信息含量较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价值增值效应更大,但要防范其“漂绿”风险。上述结果为政策层面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责任表现的有效甄别以及企业内部环境治理决策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 绿色信贷政策迎合 “漂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理论、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35
19
作者 隋敏 姜皓然 毛思源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7,共7页
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资产,其价值评估给学术界与业界带来挑战。数据资产的价值呈现出非结构化和不完整的特征,往往难以量化。此外,数据的剧变性和多样性也增加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复杂性,其价值评估结果可能受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的影... 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资产,其价值评估给学术界与业界带来挑战。数据资产的价值呈现出非结构化和不完整的特征,往往难以量化。此外,数据的剧变性和多样性也增加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复杂性,其价值评估结果可能受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评估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文章从数据资产入表出发,梳理并综述数据资产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阐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面临的挑战与相关实践,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数据资产合理化利用以及数据分析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数据资源 价值 资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智能化转型内在逻辑的“变”与“不变”——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鹏 李可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2-77,共6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推进与深度应用的背景下,财务工作向智能化转型是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为把握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视野。基于此,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与基本方法,广泛结合马克思劳... 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推进与深度应用的背景下,财务工作向智能化转型是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为把握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视野。基于此,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与基本方法,广泛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新特点,剖析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领财务智能化转型发生新变化、呈现新特点,财务人员应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赋能下财务智能化转型的现状,以更好地应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另一方面,人的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也保持不变。这充分证明,尽管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劳动形态、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结构的显著变革,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是我们洞察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本质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智能化转型 劳动价值论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