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垃圾高效检测与自动收集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怡 于鑫 +3 位作者 徐云艳 李为梁 王胜 付志云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解决海洋垃圾清理中人工打捞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方法】设计一款专门优化海洋环境的高效垃圾收集装置。该装置采用双体船结构,配备120 W直流电机驱动螺旋桨,确保稳定推进和操作。控制系统集成了STM32单片机和多种传感器,... 【目的】解决海洋垃圾清理中人工打捞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方法】设计一款专门优化海洋环境的高效垃圾收集装置。该装置采用双体船结构,配备120 W直流电机驱动螺旋桨,确保稳定推进和操作。控制系统集成了STM32单片机和多种传感器,实现精准航向控制和自动导航。垃圾收集系统通过链传动装置和旋转桶网板组合,高效收集和过滤海洋垃圾。图像处理技术采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目标检测和位置定位,特别针对圆形垃圾。智能路径规划通过A*算法优化航线,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因素,提高导航安全性和效率。【结果】该装置在恶劣海况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够实现智能导航、垃圾高效检测与自动收集,显著提升海洋垃圾清理效率。【结论】该装置通过双体船设计、智能导航与控制、高效垃圾检测与路径规划等创新技术,为海洋垃圾清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收集装置 双体船结构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网络交易秩序行为的类型化展开与刑法规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耿立峰 连赛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6,共11页
正向刷单行为与反向刷单行为是两种典型的侵犯网络交易秩序的行为,二者在行为方式、行为效果上存在差异。非法经营罪不能妥当评价正向刷单行为,而将反向刷单行为定性为破坏生产经营罪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在现行刑法的规范供给内,适用虚... 正向刷单行为与反向刷单行为是两种典型的侵犯网络交易秩序的行为,二者在行为方式、行为效果上存在差异。非法经营罪不能妥当评价正向刷单行为,而将反向刷单行为定性为破坏生产经营罪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在现行刑法的规范供给内,适用虚假广告罪论处正向刷单行为、适用损害商业信誉罪评价反向刷单行为,是可供选择的权宜之计。规制侵犯网络交易秩序行为的理想路径,是在刑法分则第三章“扰乱市场秩序罪”一节中增设“组织虚构网络交易罪”,将该罪界定为目的犯,并在罪状设计、法定刑配置方面协调好刑法与前置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刷单行为 反向刷单行为 公平竞争秩序 组织虚构网络交易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觉变换器与随机森林的昆虫识别系统研究
3
作者 解程林 常怀艳 +2 位作者 于鑫 景国邦 李为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21-24,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应用,昆虫识别领域已经实现从传统方法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法的转变。该文介绍一种结合视觉变换器(Vision Transformer,Vi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昆虫识别系统,旨在提高识别的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应用,昆虫识别领域已经实现从传统方法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法的转变。该文介绍一种结合视觉变换器(Vision Transformer,Vi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昆虫识别系统,旨在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这种创新的混合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昆虫图像数据集,并实现高效率的昆虫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昆虫识别 视觉变换器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流量的法律确认及其法律保障思路 被引量:12
4
作者 落志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111,共10页
生态流量关系到上下游之间的用水分配,既可能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也会对下游整体生态产生巨大影响,从现实来看,确保生态流量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所实践,尤其是被水电建设实践所重视,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因生态流量泄放不足产生... 生态流量关系到上下游之间的用水分配,既可能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也会对下游整体生态产生巨大影响,从现实来看,确保生态流量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所实践,尤其是被水电建设实践所重视,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因生态流量泄放不足产生的用水纠纷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十分突出。在中央环保督查明确指出祁连山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不足引起下游生态破坏应当整改以及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确认了江河流量监管制度背景下,科学研究生态流量的法律确认以及法律保障的整体思路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既有生态流量规范进行梳理并阐释其法制缺陷,提出建立独立的生态流量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1)明确生态流量的法律定位。生态流量是水生态承载能力的外化表现,生态流量保障制度并非仅作为污染防治的一项支撑制度,而是一项独立的生态制度,核心在于保障水体生态功能的实现。(2)生态流量保障需融合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保障。明确生态流量保障的主管机关、建立生态流量保障适应性管理模式、严格水电企业生态流量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绿色水电认证制度,将政府管理、企业约束、公众参与有效融合。(3)形成流域视域下的多层次规则嵌套。国家层面以流域为整体界定生态流量的法律地位并明确生态流量保障制度;流域范围内不同主体间协商博弈形成有效的治理规则,同时建立企业内部完善的生态流量保障落实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共治机能,并以经济刺激、利益保障与分级惩罚作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环境容量 生态红线 异质利益冲突 法制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基于手机媒体的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晓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1,共4页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手机使用已经普及,很多大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使用处于失范或混乱状态,针对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媒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包括对学习、创造性思维、情感、人...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手机使用已经普及,很多大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使用处于失范或混乱状态,针对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媒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包括对学习、创造性思维、情感、人际交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创业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大学生、家庭、学校、社会、通讯企业等方面规范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媒体 创新人才 培养 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系统化立法的构想——基于《侵权法》第七章立法理念的启迪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志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7,共7页
我国现行承担医患关系管理的主要法规有六部,但由于立法背景和立法理念并不一致,其碎片化的格局使得这些法律在处理医患纠纷和理顺理顺医患关系上面临巨大的实践困境。《侵权责任法》通过转换权利模式、调整利益机制,顺应正式制度的变... 我国现行承担医患关系管理的主要法规有六部,但由于立法背景和立法理念并不一致,其碎片化的格局使得这些法律在处理医患纠纷和理顺理顺医患关系上面临巨大的实践困境。《侵权责任法》通过转换权利模式、调整利益机制,顺应正式制度的变迁的节奏,对医患关系管理实现了部分统一,为今后我国医患关系管理法规的大一统提供了现实启迪。完善我医患关系管理法规可以"两步走"来实现。中短期调整以《侵权法》为核心展开,在此基础上,中长期可制定立法理念统一、规制内容系统的"医疗民事基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法 医疗民事基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流量的法律表达及制度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落志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生态流量制度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水生态承载能力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现。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污染防治由《水法》以及《水污染防治法》做出... 生态流量制度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水生态承载能力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现。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污染防治由《水法》以及《水污染防治法》做出了全面规定,而保障水生态功能实现的生态流量则作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个因子予以考量,这显然无法达成“维持水体生态功能”之目标。生态流量制度作为保护水生态功能的独立法律制度,应当在涉水立法中予以明确,同时形成完整的生态流量制度体系。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流量在立法中的法律表达提出制度建议,包括:①生态流量底线是为了满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原有生态系统功能所需要的水流数量以及水文过程的最低要求。生态流量底线制度包括生态流量底线的划定、生态流量监测以及生态流量底线的适应性管理。②流域生态流量协议,是在生态流量底线之上企业与政府达成的更高标准的生态流量约束,是企业与政府合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保障水生态的制度体现;它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流域规则嵌套,通过绿色水电认证提高企业落实的积极性。③生态流量法律责任制度依据生态流量底线和流域生态流量协议为用水主体设置的不同义务,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法律责任。违反生态流量底线要求且拒不改正的按日连续处罚,体现出督促企业遵守生态流量底线要求的立法目的;仅违反流域生态流量协议而未突破生态流量底线要求的,则追究其违约责任,撤销其已享受的生态环境优惠,体现对其违背契约精神的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制度 生态流量底线制度 适应性管理 流域生态流量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食品浪费立法的法理基础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7
8
作者 落志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6,共11页
全球范围内存在的食品浪费,严重危及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及环境安全。食品浪费历来在道德上是被反对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制度约束食品浪费的实践。反对食品浪费的法理困境在于,依据所有权理论,权利人有权自由处分其财产,包括食品。事实上... 全球范围内存在的食品浪费,严重危及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及环境安全。食品浪费历来在道德上是被反对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制度约束食品浪费的实践。反对食品浪费的法理困境在于,依据所有权理论,权利人有权自由处分其财产,包括食品。事实上,在当前粮食危机、环境资源危机严重的当下,以“自由”处分为表征的浪费行为已经表现为所有权张力的过度释放,背离了资源社会性的要求。不负担任何社会义务的所有权面临着新的变革。反食品浪费立法的核心在于以资源社会性理论作为其法理基础,纠正所有权张力的过度释放,满足财产权社会义务、环境义务的要求。反食品浪费立法需着眼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满足绿色发展观要求;立法需跳出“节约型反浪费”与“回收性反浪费”,构建“循环型反浪费”制度体系;制度内容既包括通过强制性约束反对浪费,又要促进、引导相关绿色产业发展;以《反食品浪费法》作为突破口,推进国家反浪费立法体系的逐步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观 反食品浪费立法 资源社会性 绿色原则 循环型反浪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与归正: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适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郝海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公益性为本质,以预防性惩罚为首要功能,具有严格的实体判决条件。从“公益”到“私益”的本质异化、从“预防”到“报复”的功能异化、从“利益”到“工具”的条件异化致使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异化适用。异... 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公益性为本质,以预防性惩罚为首要功能,具有严格的实体判决条件。从“公益”到“私益”的本质异化、从“预防”到“报复”的功能异化、从“利益”到“工具”的条件异化致使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异化适用。异化适用的直接原因是“立法”和“解释”的技术瑕疵,深层原因是“实用”与“理性”的理念失衡。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归正适用应在解释论上明确适用进路和赔偿标准,并在保障论上健全审查规则和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公益诉讼 惩罚性赔偿 异化适用 归正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三维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才发 张术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乡村振兴不仅是要实现农村的振兴,也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依法保障农民的权益,给农民更多的获得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整合内外资源,综合施策,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实现乡村振兴要加强以党组... 乡村振兴不仅是要实现农村的振兴,也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依法保障农民的权益,给农民更多的获得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整合内外资源,综合施策,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实现乡村振兴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法治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整合资源 特色产业 价值观引领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程序选择的法经济学省思 被引量:2
11
作者 乌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制度改革,衡量其改革成效的标准应该是总体社会福利提升的程度。判断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司法制度是否良好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实现了公益保护的最大化,是否提升了总体社会福利。面对同时具备行政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制度改革,衡量其改革成效的标准应该是总体社会福利提升的程度。判断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司法制度是否良好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实现了公益保护的最大化,是否提升了总体社会福利。面对同时具备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做出的程序类型选择将带来不同的管理成本、错误成本与行为激励。当前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程序类型选择中存在选择失范、选择失衡、选择随意等问题。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行政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完全能够替代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情况下,单独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相比成本更低。从行为激励的角度,程序选择不当将会增加错误成本,也会对违法行为人构成反向激励。从确保预期诉讼价值的角度,行政公益诉讼也更能够影响潜在违法行为人的行为决策,减少危害公益的违法行为,从而提升总体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程序类型选择 成本控制 反向激励 预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法治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才发 白永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2,共5页
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有精神信仰和思维定力,关键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网络舆情的引导力。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传播主渠道的情势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争相抢夺网络话... 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有精神信仰和思维定力,关键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网络舆情的引导力。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传播主渠道的情势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争相抢夺网络话语权,有的甚至利用网络空间散布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煽动性言论。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法治举措是: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法治建设,完善民族地区网络民族舆情监管制度体系,构建以国家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治理体制机制,实施外治与内治并举的网络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意识形态安全 核心价值观 网络法治建设 网络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法治保障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才发 董占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7,共6页
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打造建设;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把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同小城镇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促使小城镇建筑物体现"民族元素"与"... 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打造建设;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把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同小城镇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促使小城镇建筑物体现"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满足居民物质的和精神的发展需求。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法治举措应包括:依据"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施工;遵循"保护文化资源"的基本原则;体现"教育资源均等化"的扶贫政策;严守"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城镇 法制保障 传统文化保护 教育资源均等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