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田志馥 于亚娟 黄辰宇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5-1266,共12页
基于旅游“六要素”理论,利用内蒙古县域旅游兴趣点(POI)数据,通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熵值法、综合指数、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23年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 基于旅游“六要素”理论,利用内蒙古县域旅游兴趣点(POI)数据,通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熵值法、综合指数、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23年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性分布特征,其中“食”“住”“购”要素的集聚性最为突出,“娱”“行”要素次之,“游”要素则相对分散。(2)旅游要素的密度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拟合线以南区域的密度普遍高于北部地区,特别是“呼包鄂”、赤峰和通辽等市形成了旅游要素的密集区域。(3)旅游要素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则涵盖了低-低、低-高、高-高和高-低4种集聚模式。(4)影响内蒙古县域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多个维度,其中经济和文化因素是核心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要素 POI数据 空间分布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内蒙古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结构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于亚娟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8,共11页
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需求至为关键。基于POI数据和ArcGIS 10.8软件平台,运用数理统计、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多尺度揭示内蒙古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 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需求至为关键。基于POI数据和ArcGIS 10.8软件平台,运用数理统计、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多尺度揭示内蒙古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域尺度上,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分布不均且差距突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呈集聚性,密度分布以“阿拉善左旗-扎赉特旗”为界呈现南部密度高、北部密度低的特征。(2)地区尺度上,蒙西、蒙中、蒙东均为集聚分布,且非均衡性突出,蒙中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和密度显著超过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3)盟市尺度上,设施数量相差悬殊,“呼包鄂”集聚特征显著,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集聚特征次之,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的集聚程度稍低,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的集聚程度更弱,阿拉善盟则以零星点缀的形式分布。(4)内蒙古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结构是经济、文化、社会、自然多因素交互作用、协同推进的结果,各因素交互作用产生了“1+1>2”的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设施 POI数据 空间结构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雪 杨存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5-217,共3页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引入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选取22项能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4年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引入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选取22项能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4年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内蒙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不断改善,已经从2004年的极度失调,经过十年的调整,一直发展到2014年的良好协调。纵观内蒙古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提升过程中,有4条内在作用机制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分别为: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竞争力提升,反哺区域经济以及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旅游业积极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及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存栋 王雪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以碳排放大省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测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结果可以表明一方面旅游业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朝阳产业,可以大力发展;同时测算也显示内蒙古旅游业还是... 以碳排放大省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测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结果可以表明一方面旅游业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朝阳产业,可以大力发展;同时测算也显示内蒙古旅游业还是有一定的能耗和碳排放的,2010年内蒙古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为73.53 PJ,碳排放总量为7.368 Mt,可见还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空间。据此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内蒙古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制定旅游低碳认证制度,完善奖惩机制,规范发展低碳旅游;建设旅游低碳实验示范区(点);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增强游客环保意识等策略,以期降低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业 低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空间格局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文龙 吕君 王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13,共10页
入境旅游作为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可或缺;以内蒙古8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吸引力、产业实力、接待组织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函数模型法、ArcGIS Voronoi... 入境旅游作为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可或缺;以内蒙古8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吸引力、产业实力、接待组织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函数模型法、ArcGIS Voronoi图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入境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入境旅游资源吸引力与产业实力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空间格局,组织接待能力空间呈现破碎化特征。(2)竞争力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空间格局,且竞争力较强的县域多分布在内蒙古边缘区。(3)强竞争力与较强竞争力县域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赤峰、通辽、锡林浩特形成两大竞争力集聚区。(4)准则层中障碍度指数由大到小排名为: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产业实力,旅游接待能力;指标层障碍度来看,位于前5名的单项指标分别是: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外汇收入,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数量,国际旅行社数。(5)旅游资源吸引力与旅游组织接待能力相差悬殊是造成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旅游产业实力差异加剧了竞争力的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竞争力 空间格局 障碍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生态草原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志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584-5588,共5页
内蒙古地区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生态草原旅游,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该地区生态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着重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生态草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 内蒙古地区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生态草原旅游,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该地区生态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着重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生态草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提出了有利于内蒙古地区生态草原旅游长远发展的3种模式,以期对内蒙古地区生态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草原旅游 旅游开发 内蒙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0,共2页
本文在构建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9市3盟的旅游综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根据内蒙古9市3盟旅游发展的综合指标得分及排名,结合旅游区划原则将内蒙古划分为东、西部两大旅游区,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文在构建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9市3盟的旅游综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根据内蒙古9市3盟旅游发展的综合指标得分及排名,结合旅游区划原则将内蒙古划分为东、西部两大旅游区,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有力推动各盟市间区域旅游协作的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产业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战略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论文选择旅游业日益发展的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位理论为依据,结合内蒙古各盟市旅游现状,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战略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论文选择旅游业日益发展的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位理论为依据,结合内蒙古各盟市旅游现状,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近三年旅游相关数据,计算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综合生态位以及生态位综合重叠度,并利用Q型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进行等级分类,进一步研究比较各盟市的旅游状况,提出与各盟市相对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区域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 聚类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内蒙古区域旅游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智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文明视角建立对区域旅游的评估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调查问卷,构建生态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文明视角建立对区域旅游的评估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调查问卷,构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评估体系,以内蒙古区域旅游为实证,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研究发现:内蒙古区域旅游在植被、交通以及气候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同时存在着住宿不方便、旅游景点服务差、相关设备质量差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人才引进以及加强招商引资等措施,来不断推动内蒙古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生态文明 内蒙古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赛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为研究基础,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为研究基础,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移动支付可以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进而对家庭旅游消费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对青年家庭旅游消费影响最大,其次为中年家庭、再次为老年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城镇家庭 旅游消费 支付便利性 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俊清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其发展目标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有序的发展。要保证这一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就必须推行社区居民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这...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其发展目标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有序的发展。要保证这一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就必须推行社区居民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这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在阐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类型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指出应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决策机制、拓宽社区居民参与渠道、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保护机制,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旅融合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2
作者 王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4-57,共4页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我国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旅融合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商旅融合显著提高了消费市场活跃度,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商旅融合主要通过提高消费支出和...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我国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旅融合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商旅融合显著提高了消费市场活跃度,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商旅融合主要通过提高消费支出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消费市场活跃度;最后,商旅融合对东部地区消费市场活跃度提高作用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旅融合 消费市场活跃度 消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前西方对蒙古的认知
13
作者 李晓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13至19世纪,西方人通过关于蒙古的文字记述及地图认知两个途径,从族称、地理、人群形象三个角度逐渐加深对蒙古的认识。蒙古的族称被从鞑靼中明析出来,蒙古的方位从大致概述性的确定变成经纬度下精准定位,蒙古的人群形象逐渐清晰真实。... 13至19世纪,西方人通过关于蒙古的文字记述及地图认知两个途径,从族称、地理、人群形象三个角度逐渐加深对蒙古的认识。蒙古的族称被从鞑靼中明析出来,蒙古的方位从大致概述性的确定变成经纬度下精准定位,蒙古的人群形象逐渐清晰真实。西方人关于蒙古的知识初显脉络,西方人的蒙古观念渐趋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 蒙古 族称 地理 人群形象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关系——基于全国省域样本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5-68,共4页
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视角,采用我国30个省域的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数据,实证研究了居民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受疫情影响,我国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融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省域居民文化消费与... 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视角,采用我国30个省域的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数据,实证研究了居民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受疫情影响,我国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融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省域居民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协调状态;省域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北京、安徽、天津、浙江、上海、江苏协同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重庆、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湖南和山东处于第三梯队,其他省域则处于第四梯队。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实,我国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且文化消费对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更强。文章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和VR等技术赋能、居民文旅消费理念培植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消费 旅游消费 协同发展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关贸易年报》中的近代蒙古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变迁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志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近代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天津开埠密切相关,天津开埠将蒙古地区与欧美市场连接在一起。天津海关档案不仅仅记录了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其中《天津海关贸易年报》的报告内容更反映出其包括蒙古地区在内的广大腹地的贸易变... 近代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天津开埠密切相关,天津开埠将蒙古地区与欧美市场连接在一起。天津海关档案不仅仅记录了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其中《天津海关贸易年报》的报告内容更反映出其包括蒙古地区在内的广大腹地的贸易变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海关贸易年报》 近代 蒙古地区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30
16
作者 唐承财 刘嘉仪 +2 位作者 秦珊 江玲 吕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86-5800,共15页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建立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2)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具有生物生产性、资源稀缺性、人类收益性、地域整体性、政策依赖性、利益平衡性等特征,识别与分类生态产品有助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3)国家公园生态产品总体分为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三类,并由政府主导、社区主导、市场主导与多主体复合型路径组成的价值实现路径体系完成价值实现。(4)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生态保护机制、经济发展机制、社区进步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四部分构成,服务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社区振兴三个目标。(5)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旅游发展为实现路径、社区振兴为核心目标,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共生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以协调处理神农架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内的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综上所述,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并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的共生模式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将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全面与有效的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旅游 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建设 共生模式 神农架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爱国消费到习惯形成:平台经济背景下电商中介效应对国货销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发 张薇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5,共13页
随着华为Mate60 Pro的回归,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热情再度被激发。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国货销售量快速增长。国潮活动、网店预售和直播销售成为消费者购买国货的重要方式。然而,如何利用平台经济和电商的力量将消费热情转化... 随着华为Mate60 Pro的回归,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热情再度被激发。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国货销售量快速增长。国潮活动、网店预售和直播销售成为消费者购买国货的重要方式。然而,如何利用平台经济和电商的力量将消费热情转化为消费习惯,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常态化的购买意愿,是亟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偏最小二乘定量分析方法,验证了电商平台在促进国货消费习惯形成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电商平台在开展国货销售活动时应以中华文化为基础,重点满足消费者对精神追求的需求。这一研究为未来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消费 消费习惯 电商平台 扎根理论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干涸湖床地表粒度特征及其对沙尘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思瑶 蒙仲举 祁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目的]为探究干涸湖盆典型地表风蚀过程及盐碱尘暴形成的机理。[方法]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干涸盐湖为研究对象,从湖心到湖岸根据盐湖地表的动态演化过程选择4种典型地表(结皮地表、破碎地表、活化地表和沙化地表),分析从湖心... [目的]为探究干涸湖盆典型地表风蚀过程及盐碱尘暴形成的机理。[方法]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干涸盐湖为研究对象,从湖心到湖岸根据盐湖地表的动态演化过程选择4种典型地表(结皮地表、破碎地表、活化地表和沙化地表),分析从湖心到湖岸近地表土壤粒度分布特征、风速廓线及输沙规律等。[结果](1)从湖心向湖岸延伸,地表0-2 cm沉积物颗粒粒配整体呈逐渐变粗的趋势,且以黏粒和粉粒为主;(2)干涸盐湖从湖心到湖岸风速整体呈降低趋势,不同地表的风速廓线基本符合Karman的速度对数分布规律,且拟合效果较好(R 2>0.90);(3)破碎地表的输沙量最大,约为结皮地表的50倍,且由于有限沙尘供应,导致结皮地表的输沙率随高度变化呈现线性规律(R^(2)=0.80),其他3种地表的输沙率随高度变化呈现指数函数形式(R^(2)>0.97);(4)在近地表0~50 cm高度内,风沙流中携带的沙粒平均粒径为2~8μm,属于粉粒,分选性较差,偏度以负偏为主,峰态以中等和尖窄为主。[结论]整体来看,破碎地表上的风蚀作用最强,结皮地表上的风蚀作用最弱。可通过提高沙粒的临界启动风速阈值和下垫面的覆盖度等方式减弱该地区的风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淖尔湖 干涸湖盆 粒度参数 风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鸡肉酱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成希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96,共4页
文章介绍了香菇鸡肉酱的制作工艺与操作要点,以香菇、鸡肉为主要原料,考察了制酱过程中香菇和鸡肉配比、食用油添加量、豆瓣酱添加量以及炒制时间等因素对肉酱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菇鸡肉酱的加工工艺进行... 文章介绍了香菇鸡肉酱的制作工艺与操作要点,以香菇、鸡肉为主要原料,考察了制酱过程中香菇和鸡肉配比、食用油添加量、豆瓣酱添加量以及炒制时间等因素对肉酱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菇鸡肉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香菇鸡肉酱的最佳加工工艺为香菇、鸡肉丁配比7∶3,食用油和豆瓣酱添加量分别占香菇鸡肉丁的30%和85%,炒制6min。在此配方工艺条件下,香菇鸡肉酱色泽油亮,口感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鸡肉 复合酱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互动、感知价值与渠道转换意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肇丹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随着消费者信息获取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增强,转换信息搜索与购买交易渠道的研究型购买行为逐渐增多。消费者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搜索、对比,最终选择其感知价值最优化的购买渠道。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建立在多媒... 随着消费者信息获取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增强,转换信息搜索与购买交易渠道的研究型购买行为逐渐增多。消费者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搜索、对比,最终选择其感知价值最优化的购买渠道。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建立在多媒体互联互通技术之上的"线上互动"与消费者感知价值、渠道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线上互动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渠道转换意愿,感知价值在线上互动与渠道转换意愿之间发挥显著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互动 感知价值 渠道转换意愿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