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传统发酵乳中优质乳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周勇 陈云 +1 位作者 史玉东 母智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48-151,共4页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多户牧民家庭自制的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36株乳杆菌。经发酵特性试验筛选,共得到2株同时具有优良产酸和产黏特性的乳杆菌,它们分别是WSQ-18和WSQ-34。经16s r DNA鉴定与API50辅助鉴定,确定WSQ-18为德...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多户牧民家庭自制的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36株乳杆菌。经发酵特性试验筛选,共得到2株同时具有优良产酸和产黏特性的乳杆菌,它们分别是WSQ-18和WSQ-34。经16s r DNA鉴定与API50辅助鉴定,确定WSQ-18为德氏乳酸杆菌乳酸亚种2、WSQ-34为植物乳杆菌1。将两株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进行复配发酵试验,并与市售酸奶对照,最终确定WSQ-18为试验菌株,具有作为酸奶发酵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发酵特性 种属鉴定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牛乳体系中黄体酮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宇 张英华 +1 位作者 生庆海 张志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对液态奶中的黄体酮进行检测,黄体酮为脂溶性物质,提取时加入少量氨水,使黄体酮从脂肪中释放的更完全,提取率更高。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回收率最低为94.75%,最高为99%,RSD...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对液态奶中的黄体酮进行检测,黄体酮为脂溶性物质,提取时加入少量氨水,使黄体酮从脂肪中释放的更完全,提取率更高。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回收率最低为94.75%,最高为99%,RSD在14.82%~20.74%之间,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色谱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国庆 康小红 +1 位作者 生庆海 刘卫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96,共3页
为研究牧场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随季节变化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检测1~12月份牛乳样品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含量1月份最高(1.34mg/mL),7月份含量最低(0.68mg/mL);β-乳球蛋白含量2月... 为研究牧场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随季节变化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检测1~12月份牛乳样品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含量1月份最高(1.34mg/mL),7月份含量最低(0.68mg/mL);β-乳球蛋白含量2月份最高(3.46mg/mL),8月份最低位(2.15mg/mL)。说明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与季节气候温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季节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灭菌牛乳残留耐热酶的中温灭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国庆 付治军 +2 位作者 康小红 胡新宇 刘卫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73,共4页
为了降低超高温灭菌牛乳残留耐热酶的活性,系统地研究了中温加热方式对超高温灭菌牛乳残留耐热酶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中温加热条件能灭残留耐热酶的活性,在中温加热温度50℃~60℃和加热时间15min~25min条件下,耐热性脂肪酶和蛋白酶... 为了降低超高温灭菌牛乳残留耐热酶的活性,系统地研究了中温加热方式对超高温灭菌牛乳残留耐热酶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中温加热条件能灭残留耐热酶的活性,在中温加热温度50℃~60℃和加热时间15min~25min条件下,耐热性脂肪酶和蛋白酶的灭活率均能达到最高,分别为43.74%和4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灭菌牛乳 耐热酶 中温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国庆 康小红 刘卫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1-173,共3页
为了解牛乳中乳铁蛋白随着季节、饲养环境而变化的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检测从牧场、小区、奶户采集牛乳样中乳铁蛋白,周期为1年。结果得出,牧场牛乳含量高于小区,奶户牛乳中LF最低,1月份牧场牛乳LF含量达最高,为0.16 mg/mg,而奶... 为了解牛乳中乳铁蛋白随着季节、饲养环境而变化的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检测从牧场、小区、奶户采集牛乳样中乳铁蛋白,周期为1年。结果得出,牧场牛乳含量高于小区,奶户牛乳中LF最低,1月份牧场牛乳LF含量达最高,为0.16 mg/mg,而奶户牛乳中LF最低,达0.08 mg/mg。9月份牧场、小区和奶户牛乳LF含量达最低,分别达0.03、0.05和0.06 mg/mL。结果表明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气候的变冷,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这将有利于改进饲养管理条件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乳铁蛋白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牛乳中体细胞数对酸奶成品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石红丽 杨永龙 +2 位作者 任宪峰 张杰 生庆海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29-31,共3页
本文以未经分离及经3500r/min和7500r/min离心分离3min后含有不同体细胞数(SCC)的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选用发酵酸奶常用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配合),采取相同的试验条件生产酸奶,测定成品酸奶的黏度、色泽、组织... 本文以未经分离及经3500r/min和7500r/min离心分离3min后含有不同体细胞数(SCC)的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选用发酵酸奶常用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配合),采取相同的试验条件生产酸奶,测定成品酸奶的黏度、色泽、组织状态及pH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不同体细胞数的新鲜牛乳对酸奶成品品质的影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数SCC 酸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蒸汽热力杀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
7
作者 张剑虹 杨永龙 +2 位作者 张杰 生庆海 刘卫星 《饮料工业》 2010年第9期6-8,共3页
通过对牛乳蒸汽热力杀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种加热方式进行对比和阐述,使广大读者了解蒸汽热力杀菌方式的特点,以便在无菌牛乳生产过程中进行杀菌方式的工艺设计与相关的运用。
关键词 牛乳 蒸汽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海藻酸钠益生菌微胶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常诗晗 武俊瑞 +2 位作者 李紫晶 史玉东 乌日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7,共6页
海藻酸钠微胶囊制备的研究一直是微胶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藻酸钠制成的益生菌胶囊有孔隙和裂缝,通过利用不同壁材与海藻酸钠组合形成复合海藻酸钠微胶囊,可对益生菌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概述了三类材料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复... 海藻酸钠微胶囊制备的研究一直是微胶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藻酸钠制成的益生菌胶囊有孔隙和裂缝,通过利用不同壁材与海藻酸钠组合形成复合海藻酸钠微胶囊,可对益生菌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概述了三类材料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复合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益生元刺激益生菌增长,共混纳米材料来提升机械性能,利用涂层成膜材料减少外部物质进入或内部芯材渗透。总结不同包埋结构的优缺点,并对益生菌微胶囊包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复合海藻酸钠益生菌微胶囊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海藻酸钠 益生菌 微胶囊化 益生元 纳米材料 涂层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鼻区分不同货架期的酸奶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奇慧 白雪 +1 位作者 胡新宇 刘卫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将电子鼻用于测定酸奶的货架期,旨在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以实现对酸奶的质量控制。将酸奶在4℃条件下储存,分不同的储存时间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准确地区分不同货架期的酸奶。
关键词 电子鼻 酸奶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油乳化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桂仕林 邢慧敏 +3 位作者 李琳 何胜华 生庆海 马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藻油富含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将其制备成稳定的油/水乳化液成为其在乳品中应用的关键问题。采用蔗糖酯为乳化剂对其进行乳化包埋,研究乳化条件如乳化剂量、油水比率、pH和及均质条件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 藻油富含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将其制备成稳定的油/水乳化液成为其在乳品中应用的关键问题。采用蔗糖酯为乳化剂对其进行乳化包埋,研究乳化条件如乳化剂量、油水比率、pH和及均质条件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在5%以上,油水比1∶10(质量比,g∶g),pH>5,35 MPa压力下均质3个循环得到比较稳定的乳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 乳化剂 乳化稳定性 蔗糖酯 藻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钠 李周勇 +3 位作者 周霞 刘聪慧 韩文娥 韩育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7,共5页
为了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效果,以市售酸奶中常用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对照,以马铃薯抗性淀粉、果胶、琼脂及其复合配方作为试验组,测定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等品质指标,并对感官品质如色泽、气味和组织状态进行评定。... 为了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效果,以市售酸奶中常用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对照,以马铃薯抗性淀粉、果胶、琼脂及其复合配方作为试验组,测定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等品质指标,并对感官品质如色泽、气味和组织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马铃薯抗性淀粉做为乳化稳定剂,具有良好的色泽、口感和滋气味,但是组织状态不佳,与果胶、琼脂复配使用能相互弥补不足,当马铃薯抗性淀粉添加量为1.50%,果胶添加量为0.03%,琼脂添加量为0.15%时,酸奶的总体品质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果胶 琼脂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T牛奶蛋白凝块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小红 孙国庆 +2 位作者 付治军 胡新宇 刘卫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5-167,共3页
采用酶活性检测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储存5、6、7、8个月的UHT牛奶蛋白酶活性变化和中温加热方式对UHT奶耐热酶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储存期的延长,产品中蛋白酶的活性越强;中温加热条件能灭残留耐热酶的活性,在中温加热温度5... 采用酶活性检测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储存5、6、7、8个月的UHT牛奶蛋白酶活性变化和中温加热方式对UHT奶耐热酶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储存期的延长,产品中蛋白酶的活性越强;中温加热条件能灭残留耐热酶的活性,在中温加热温度50~60℃和加热时间15-25min的条件下,耐热性蛋白酶的灭活率达到最高,为4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牛乳 蛋白凝块 中温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检测液态奶中的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志国 王硕 生庆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0,75,共4页
建立一种检测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的方法。样品通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水解溶液中的半乳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mg/mL,回收率为8... 建立一种检测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的方法。样品通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水解溶液中的半乳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mg/mL,回收率为87.5%~108.3%。该方法适合于分析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液态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技术在盐水奶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永龙 张杰 +1 位作者 宗学醒 刘卫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结合盐水奶酪的生产工艺,研究了不同超滤膜孔径、操作参数对产品得率和通量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优超滤膜孔径10 nm,操作温度55℃,操作压力0.3 MPa,同时采用L9(33)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灭菌方式、混合菌... 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结合盐水奶酪的生产工艺,研究了不同超滤膜孔径、操作参数对产品得率和通量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优超滤膜孔径10 nm,操作温度55℃,操作压力0.3 MPa,同时采用L9(33)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灭菌方式、混合菌株、盐溶液质量分数对盐水奶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生产盐水奶酪最佳工艺条件是灭菌方式72℃,15 s,混合菌株(乳酸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1:1,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奶酪 截流率 膜通量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冰淇淋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芦志新 崔利敏 +4 位作者 杜瑞亭 孔繁俊 郑利君 沈薇 刘卫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4株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14、干酪乳杆菌Lc11、婴儿双歧杆菌BI07、两歧双歧杆菌BB02)在冰淇淋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以及冰淇淋配料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4株菌中,La14和Lc11的加工耐受性及贮藏稳定性较好。通过对冰淇淋配料... 本文主要研究了4株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14、干酪乳杆菌Lc11、婴儿双歧杆菌BI07、两歧双歧杆菌BB02)在冰淇淋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以及冰淇淋配料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4株菌中,La14和Lc11的加工耐受性及贮藏稳定性较好。通过对冰淇淋配料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L9(34)正交实验,最终得出当益生菌冰淇的配方:白砂糖16%,全脂奶粉11%,植物油10%,菊粉0.5%(均为质量分数),维生素C为50mg/L(质量浓度),其益生菌的存活率达到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冰淇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货架期酸奶稳定剂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洪亮 吴秀英 +2 位作者 杨岚 薛建斌 武春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60,共4页
为优化常温酸奶稳定剂,研究出体系均匀、无蛋白质变性且稳定的长货架期酸奶,将不同单体稳定剂加入原乳进行发酵,进行稳定剂的筛选及添加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在原乳中添加0.7%~0.8%变性淀粉、0.3%~0.35%明胶、0.085%~... 为优化常温酸奶稳定剂,研究出体系均匀、无蛋白质变性且稳定的长货架期酸奶,将不同单体稳定剂加入原乳进行发酵,进行稳定剂的筛选及添加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在原乳中添加0.7%~0.8%变性淀粉、0.3%~0.35%明胶、0.085%~0.1%结冷胶、0.09%~0.12%5X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和0.35%~0.45%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能够提高发酵乳的口感及质量,并为消费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酸奶 稳定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淇淋的感官评定方法与感官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奇慧 白雪 +1 位作者 胡新宇 刘卫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介绍冰淇淋的感官评定要素,包括:建立感官实验室、培训感官品评员、选择感官品评方法,并阐述冰淇淋的感官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冰淇淋 感官评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测定纯牛奶气味过程中测定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奇慧 白雪 康小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6-228,共3页
用电子鼻对不同储存期的纯牛奶进行气味测定,旨在寻求一组最佳测定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测定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运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应用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参数组合为样品温度30℃,清洗时间90s,测样时间40s,进气量360m... 用电子鼻对不同储存期的纯牛奶进行气味测定,旨在寻求一组最佳测定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测定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运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应用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参数组合为样品温度30℃,清洗时间90s,测样时间40s,进气量360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纯牛奶 测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应用型乳酸菌培养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晓慧 陈云 +2 位作者 母智深 史玉东 苏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35,共4页
乳酸菌培养基不仅是益生菌主要营养源,亦是一种可直接食用的营养物质,所以培养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益生菌的包埋效果和长保质期发酵乳制品的口感。本文从培养基的种类、特点、以及营养因子、培养基优化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期为益生菌包埋... 乳酸菌培养基不仅是益生菌主要营养源,亦是一种可直接食用的营养物质,所以培养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益生菌的包埋效果和长保质期发酵乳制品的口感。本文从培养基的种类、特点、以及营养因子、培养基优化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期为益生菌包埋芯材微环境营养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培养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MN002冻干菌粉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周勇 王凡 +2 位作者 栾少萌 陈建国 康小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24,共6页
为制备高活性嗜热链球菌MN002冻干菌粉,对富集培养后不同离心条件下嗜热链球菌MN002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同时,以菌体浓缩倍数为指标,对蛋白溶解剂进行了组合筛选。进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考查了11种不同冻干保... 为制备高活性嗜热链球菌MN002冻干菌粉,对富集培养后不同离心条件下嗜热链球菌MN002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同时,以菌体浓缩倍数为指标,对蛋白溶解剂进行了组合筛选。进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考查了11种不同冻干保护剂对嗜热链球菌MN002的冻干保护效果,以获得嗜热链球菌MN002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MN002在离心转速为8000 r/min,离心温度4℃条件下,菌体离心存活率最高。同时,以0.15%六偏磷酸钠和0.5%柠檬酸钠作为组合蛋白洗脱液,可大大提高MN002菌体浓缩倍数。试验确定嗜热链球菌MN002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5%蔗糖、2%甘油、0.8%谷氨酸钠、1%抗坏血酸、5%海藻糖,在此条件下,嗜热链球菌MN002菌体存活率可达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离心 蛋白洗脱液 冻干保护剂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