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草原植被近五年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羿静 宋向阳 王晶杰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本文对近五年内蒙古草原的植被状况进行监测,从草原植被覆盖度(总体覆盖度、不同区域的覆盖度、不同类型的覆盖度)、草原生物量(总体生物量、不同区域的生物量、不同类型的生物量)、牲畜的动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逐年对比,得出... 本文对近五年内蒙古草原的植被状况进行监测,从草原植被覆盖度(总体覆盖度、不同区域的覆盖度、不同类型的覆盖度)、草原生物量(总体生物量、不同区域的生物量、不同类型的生物量)、牲畜的动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逐年对比,得出了内蒙古草原近五年的植被状况。(1)从全区草原植被覆盖度情况来看,2005年、2006年要比近五年年平均值稍好一些,平均盖度高出平年2个百分点。2007年和近五年平均值相差不大,2008年和2009年比近五年平均值稍差一些,平均盖度降低1个百分点。(2)从全区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总体状况来看,2005年、2006年要比近五年平均值稍好一些,产量分别高出平年的9.6%和8.8%。2007年略差于近五年的平均值,低于均值的0.6%。2009年比近五年平均值要较差,产量低于均值的24.5%。(3)全区的实际存栏数随着年度在增加,而地上生物量在受到降水、气候、人类活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在随之变化,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地上生物量相对其他两年来说是较好的三年,其适宜的养畜量分别为9171.26万头、9106.36万头和8936.88万头,而这三年的实际的存栏数分别为11258.90万头、13030.04万头和13582.65万头。2009年是超载最严重的一年,2005年-2009年超载率分别为22.8%、43.1%、63.2%、51.9%和1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近五年动态 生产力 植被覆盖度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日娜 金花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4期18-19,共2页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对内蒙古旅游业与促进草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对草原旅游发展和草原文化的关系以及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草原旅游 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邢旗 乌兰巴特尔 +1 位作者 黄国安 高娃 《内蒙古草业》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草原资源在气候及人为因素干扰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对草地合理利用及草原保护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 0 0 1~2 0 0 3年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地面调查方法... 草原资源在气候及人为因素干扰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对草地合理利用及草原保护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 0 0 1~2 0 0 3年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地面调查方法,摸清了内蒙古草原资源现状及生产力。目前拥有草原总面积为74 91 85万hm2 ,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 2 93 13万hm2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全区草原面积减少了388 6 0万hm2 ,变化率为- 4 .93% ;与6 0年代草原面积相比,近4 0年草原面积减少了10 0 3 4 3万hm2 ,变化率为- 11. 81%。在摸清草原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草原资源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此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必须坚持“全面规划,依法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重点建设带动全面保护,通过全面保护巩固建设成果,并采用现代化遥感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为各级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资源 利用对策 可持续 内蒙古草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资源现状 合理利用 重点建设 勘察设计院 2003年 信息数据库 动态变化 人为因素 保护建设 调查方法 80年代 60年代 动态管理 依法保护 建设成果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植被“十五”期间动态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晶杰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采取地面调查方法和遥感相结合手段,对内蒙古近5年天然草原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间内蒙古草原生态逐年趋于好转,植被盖度增幅比较显著,产草量有较大幅度提高,植被群落组成中多年生优质牧草比例明显增... 本文采取地面调查方法和遥感相结合手段,对内蒙古近5年天然草原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间内蒙古草原生态逐年趋于好转,植被盖度增幅比较显著,产草量有较大幅度提高,植被群落组成中多年生优质牧草比例明显增加,5年间虽然降雨量处于波动状态,但产量并没有随之波动,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上没有达到80年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植被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现状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宝祥 王晶杰 《内蒙古草业》 2005年第4期9-10,2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动态研究,针对其天然草原面积的减少和草原退化面积加大的情况,对其进行监测获取科学的数据,说明内蒙古草原植被和生态建设的成效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动态研究 植被和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锌的分布与评价
6
作者 邢旗 黄国安 +1 位作者 毕力格吉夫 高明文 《内蒙古草业》 2002年第3期7-9,共2页
摸清内蒙古草原锌的分布状况 ,可为放牧家畜缺锌的防治提供依据。分析检测结果表明 :内蒙古草原类草地中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属于锌适宜草地 ,荒漠草原属于低锌草地 ,应因地制宜 。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分布 评价
全文增补中
反距离权重内插法在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盖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燕 刘爱军 +1 位作者 邢旗 常书娟 《内蒙古草业》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为研究尺度,将草原植被盖度常规调查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中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内插法结合应用,实现了由点到面信息的拓展。结果为:2008年内蒙古天然... 以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为研究尺度,将草原植被盖度常规调查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中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内插法结合应用,实现了由点到面信息的拓展。结果为:2008年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平均投影盖度为38.85%,较2007年同期提高了1.13%;其中,多年生植物投影盖度平均为28.80%,全区地表植被平均基盖度为13.21%。2008年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情况总体好于去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全区尺度 反距离权重内插法 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20年动态遥感监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乌兰吐雅 刘爱军 高娃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2,共3页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均值法、差值法、统计法等方法,利用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植被生长旺期的GIMMS NDVI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状况动态变化较大,近20年中,植被状况呈现...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均值法、差值法、统计法等方法,利用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植被生长旺期的GIMMS NDVI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状况动态变化较大,近20年中,植被状况呈现整体变差的趋势,61.88%的天然草原状况变差,30.17%持平,7.95%变好。植被覆盖度高、产量多的区域减少,植被覆盖度低、产量少的区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天然草原 动态 遥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2003年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及载畜能力测算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爱军 邢旗 +4 位作者 高娃 杨国奇 苏日娜 哈斯 安卯柱 《内蒙古草业》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内蒙古天然草原占全区国土面积 6 7%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 2 % ,及时了解天然草原生产力现状 ,对草原畜牧业及草原生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于 2 0 0 3年 8月 ,在对全区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监测的基础上 ,进... 内蒙古天然草原占全区国土面积 6 7%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 2 % ,及时了解天然草原生产力现状 ,对草原畜牧业及草原生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于 2 0 0 3年 8月 ,在对全区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监测的基础上 ,进行了天然草原暖、冷季载畜能力测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2003年 天然草原生产力 监测 载畜能力 植被指数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新一轮草原资源调查与监测成果概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娃 邢旗 +4 位作者 王春兰 杨胜利 哈斯 松梅 喜梅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2期4-8,共5页
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简称为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获取了内蒙古新一轮草原资源调查与监测成果,成果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本文叙述了该成果取得的基本情况,说明了本次成果的特点。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调查 监测 成果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2009—2010年)草原资源外业调查的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旗 高娃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3S技术的草原资源调查,需要地面实测数据作为草原遥感判读与估产等内容提供分析的依据,在大面积草原普查中地面调查作为传统的调查方法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好2009~2010年自治区政府部署的内蒙古草原资源普查工作,根据本次草原... 3S技术的草原资源调查,需要地面实测数据作为草原遥感判读与估产等内容提供分析的依据,在大面积草原普查中地面调查作为传统的调查方法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好2009~2010年自治区政府部署的内蒙古草原资源普查工作,根据本次草原普查所要达到的任务和目标,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使调查指标尽可能数量化,同时考虑主要的环境指标,确定了统一的地面调查指标和技术方法,确保全区草原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调查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2009-2010年)草原普查内业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娃 邢旗 +1 位作者 何宝贵 巴金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4期6-11,19,共7页
自2000-2003年全区第4次草原调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0年)又开展了全区第5次草原普查。为了使参加草原调查的技术人员掌握3S技术的草原普查内业工作程序和方法,确保调查成果质量,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在总结前人成果的... 自2000-2003年全区第4次草原调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0年)又开展了全区第5次草原普查。为了使参加草原调查的技术人员掌握3S技术的草原普查内业工作程序和方法,确保调查成果质量,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内蒙古新一轮草原普查的内业工作方法,为全区草原普查人员和研究者提供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普查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魏雯 高娃 +2 位作者 师尚礼 田青松 于凤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2000年和2009年2个时期的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的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景观格局在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规律,揭示生态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研究区林地和草... 利用2000年和2009年2个时期的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的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景观格局在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规律,揭示生态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研究区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还是呈退化趋势,表现为水域及低湿地草甸的大量减少和低地盐化草甸的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加上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持续的干旱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差,农牧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限制或取消引起生态退化的各种干扰因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农牧交错区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艳燕 胡云锋 +1 位作者 刘越 毕立格吉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7-1502,共6页
采用草地植被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典型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测量、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上草地背景点地上生物量在50~80g.m-2;自东向西,随着区域植被类型由温性草甸草原向温性... 采用草地植被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典型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测量、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上草地背景点地上生物量在50~80g.m-2;自东向西,随着区域植被类型由温性草甸草原向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演变,背景点草地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2)受草地开垦、耕地撂荒、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包含全部物种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但是,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以及可食牧草比率随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3)在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评估中,单纯应用草地地上生物量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指标以及可食牧草比率指标在应用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样带 地上生物量 土地利用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柠条种子害虫为害情况及其对柠条种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于洋 李青丰 金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2003年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柠条产区种子害虫为害情况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柠条种子害虫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到西各调查样地普遍发生,均为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Motschulsky)、豆... 2003年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柠条产区种子害虫为害情况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柠条种子害虫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到西各调查样地普遍发生,均为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Motschulsky)、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3种害虫混合为害,所调查地区各样地为害程度均在++以上,平均种子虫害率为26.53%,虫株率达100%;进行了虫害对种子质量的影响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千粒种子因虫害损失掉的重量是3.12 g,种子发芽率平均降低了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种子害虫 危害损失率 种子质量 发芽率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干旱区柠条种子害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幼虫种群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于洋 金花 王树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子小蜂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7月上旬,3种害虫的幼虫绝大部分进入老熟阶段。豆荚螟卵和柠条豆象卵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中、下部较少;萼筒外的柠条豆象卵量高于萼筒内,64.58%柠条豆象卵位于萼筒外,35.42%位于萼筒内;柠条豆象卵的孵化率呈逐日上升态势,7月上旬,柠条豆象卵死亡率达62.14%;由6月上旬至6月下旬,豆荚螟卵的死亡率呈逐日增加态势,但因其全部位于萼筒之下,死亡率很低,6月下旬达到13.33%。萼筒外柠条豆象卵的存活率低于萼筒内;萼筒外卵的孵化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萼筒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子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天然草地磷素营养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乌恩 夏庆梅 +1 位作者 高娃 邢旗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内蒙古天然草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直接影响草群的磷素营养,绝大部分草地都表现缺磷,而且近年主要牧草的磷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都会影响到放牧家畜的营养平衡,不利于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利用草地、积极利用富磷牧草、适当增... 内蒙古天然草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直接影响草群的磷素营养,绝大部分草地都表现缺磷,而且近年主要牧草的磷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都会影响到放牧家畜的营养平衡,不利于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利用草地、积极利用富磷牧草、适当增加磷肥投入、增加豆科牧草比重是改善内蒙古草地磷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天然草地 磷素营养 放牧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规定》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18
作者 王焕平 高娃 赵和平 《内蒙古草业》 2002年第4期24-25,共1页
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规定》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对贯彻《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可行性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地利用制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草原 畜牧业 生态平衡 载畜量
全文增补中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朱桂林 杨静 建原 《内蒙古草业》 2000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从历史的、自然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成因、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指出内蒙古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是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植被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相应的建设对策为实行退耕还... 本文从历史的、自然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成因、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指出内蒙古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是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植被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相应的建设对策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协调乡镇企业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合理规划草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经营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乌兰吐雅 包玉海 海山 《内蒙古草业》 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
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内陆地区,该地区多少年以来以放牧为主,2005年项目组在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部分地方实地调查了畜牧业经营现状。调查中发现蒙古国的牧区以游牧为主,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经营模式有——协会组织,... 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内陆地区,该地区多少年以来以放牧为主,2005年项目组在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部分地方实地调查了畜牧业经营现状。调查中发现蒙古国的牧区以游牧为主,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经营模式有——协会组织,企业经营型、牧民自发组织自愿入股型、多种经营型、舍饲禁牧个体经营型等几种经营模式。调查中发现过去的粗放经营大大被改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被提高,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和内蒙古 牧区 畜牧业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