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1
作者 金国辉 史雅婕 +1 位作者 史智婕 张凯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0-3348,共9页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研究,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具体为:建筑朝向坐北朝南、层高3.4 m、地面为2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瓷砖地面、屋面为120 mm膨胀型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EPS)倒置式混凝土砌块屋面、外墙为16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外墙外保温混凝土砌块墙、外窗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普通玻璃惰性气体塑钢窗、南向窗墙比0.5、北向窗墙比0.5、阳光间进深1.2 m、阳光间材质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惰性气体普通玻璃+塑钢窗框+保温窗帘、风能发电效率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2661.15 kW·h,室内最冷日平均温度为11.62℃,碳排放减少量为10.02 t/a,太阳能得热量为67702.75 kW,净现值>0,经济性良好,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随机森林算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多目标优化
2
作者 史雅婕 金国辉 +1 位作者 魏梦菊 史智婕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0-1028,共9页
针对现阶段内蒙古西部农宅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采暖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文章以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现存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进行能耗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构建多组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 针对现阶段内蒙古西部农宅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采暖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文章以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现存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进行能耗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构建多组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节能效能、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社会效能4个维度,对农宅围护结构优化、采暖系统改善、可再生能源利用3方面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并进行全生命周期效能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为屋面增设120 mm XPS保温板、外墙增设160 mm XPS保温板、外窗玻璃改为6 mm双层Low-E中空玻璃(6L+9A+6C);增设进深为1.4 m附加阳光间,玻璃类型为6 mm双层惰性气体中空玻璃(6C+12Ar+6C);增设风能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为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零,PMV-PDD感觉评价为微凉,全生命周期碳减排438.05 t/a,全生命周期费效比为1.12>1,经济性良好。文章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的绿色低碳转型指出了发展方向,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正交试验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 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居建筑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敏感性分析:以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玉贤 李阳灿 +1 位作者 丁超 刘皓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998-10007,共10页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能耗模拟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围护结构因素对建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筑空间结构因素的主次顺序分别为阳光间进深>保温层厚度>透明围护结构>外墙结构>建筑朝向>窗墙比;当阳光间进深在1 m,保温70 mm,窗墙比为0.5时建筑热负荷最小;优化改造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的节能率分别为67.5%、69.2%、72.8%和76.5%,为分析空间围护结构因素量化规律和参数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围护结构变异 敏感因素 能耗预测 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舒适性与经济性的内蒙古西部近零能耗农宅构建
4
作者 金国辉 张凯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1-888,共8页
内蒙古西部冬季严寒,传统供暖方式存在着采暖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差和围护结构保温效果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构建附加阳光间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子系统和风能供暖系统,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 内蒙古西部冬季严寒,传统供暖方式存在着采暖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差和围护结构保温效果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构建附加阳光间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子系统和风能供暖系统,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新建农宅每年减少能耗18 631.69 kW·h,能耗降低率为82.68%,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冬季最冷月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8.72℃,平均PMV提高了2.14,室内热舒适性和稳定性较好。最后,对能耗、室内热舒适性、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综合效果评价,得到效费比V=1.48,投资回收期为16.95年。本研究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供暖方式革新、室内环境优化及能源结构升级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借鉴,为构建该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经济性 近零能耗农宅 方案构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Yb_(2)O_(3)的Ti-110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贾宝华 臧文强 +2 位作者 刘翔 李革 顾永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Yb_(2)O_(3)含量的Ti-1100合金,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分析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b_(2)O_(3)的添加可显著减小Ti-1100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中...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Yb_(2)O_(3)含量的Ti-1100合金,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分析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b_(2)O_(3)的添加可显著减小Ti-1100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中α片层之间的间距更小,α片层分布更密集。随着Yb_(2)O_(3)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再增大,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当Yb_(2)O_(3)含量为0.45%时,合金的晶粒尺寸最小,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Yb_(2)O_(3) 钛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下钢渣混凝土力学特性及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曹芙波 杨珍 +4 位作者 王晨霞 王高峰 刘涛 王晓云 李晓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7,197,共8页
为了研究工业钢渣等体积取代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设置不同钢渣取代率、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共制作144块试件,测试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与抗碳化性能。结果表明:钢渣取代率增加会导致顶面与底面碳化深度差距变... 为了研究工业钢渣等体积取代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设置不同钢渣取代率、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共制作144块试件,测试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与抗碳化性能。结果表明:钢渣取代率增加会导致顶面与底面碳化深度差距变大,其中G-0.45-100相差最大,为53.4%。同时,相同龄期下,钢渣混凝土强度更高、抗冻性能更好,钢渣取代率为100%,水灰比为0.45的钢渣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较同等级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13%,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2.6%,抗折强度提高7.1%。SEM试验发现,与普通骨料相比,钢渣与水泥石的界面过渡区(ITZ)更加致密,界面结构受冻融循环影响较小,界面粘结程度更好。通过数据多元回归分析以及最小二乘法建立钢渣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数值模型与冻融损伤模型,拟合精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抗碳化性能 微观分析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许佳 丁超 +1 位作者 张昕禹 郭晓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强有力的方法之一,为研究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文中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法对城市内涝灾害研究热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分... 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强有力的方法之一,为研究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文中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法对城市内涝灾害研究热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进程。其次,基于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情况,并重点梳理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指标提取和灾中的非线性行为分析的应用过程。一方面对网络特征,包括网络拓扑指标和灾害风险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复杂网络理论与不同研究方法和不同要素的进一步结合进行梳理。最后,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从建模改进、优化策略等方面对未来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复杂网络 应急管理 全过程管理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分布-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琳 王凯 +2 位作者 丁超 闫泽文 郎秀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58-5065,共8页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变形实现两种模型的相似度评估;此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评估结果,设定历史建筑构件模型的更新策略,并借助相关软件完成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最后,以弘慈寺玉佛殿斗拱柱构件为对象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历史建筑模型更新思路及其实现方法不仅为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奠定了基础,还为历史建筑的智能化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形状分布 平均绝对误差(MAE) 模型相似度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效果认知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超 张向轲 +2 位作者 王琨 宋紫薇 郭晓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个体主动性、内容趣味性以及过程舒适性是影响施工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VR+讲授”的混合模式是试验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但使用VR技术仍需要人员辅助;教育频率的最佳周期建议≤30天;趣味性、舒适性和教育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结合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中,舒适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技术 施工安全教育 教育效果 认知试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关键风险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爱琳 王光浩 +2 位作者 丁超 赵娜 崔宝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372-8381,共10页
目前有关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多数把风险因素视为孤立的点,缺少从风险因素间相互作用角度出发的风险研究。从利益相关者和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采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SCOR)识别风险因素;构... 目前有关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多数把风险因素视为孤立的点,缺少从风险因素间相互作用角度出发的风险研究。从利益相关者和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采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SCOR)识别风险因素;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各项SNA指标进行测算确定关键风险及关键关系,最后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并进行风险应对效果检测。本研究为评估和降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各参与方控制风险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供应链 SCOR 社会网络分析(SNA)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平台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宝霞 仇梓娴 丁超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建设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平台,将预售资金流动明细、预售资金拨付等全流程信息上链,实现商品房预售资金全过程规范透明、预售资金拨付流程可追溯,保障政府监管部门... 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建设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平台,将预售资金流动明细、预售资金拨付等全流程信息上链,实现商品房预售资金全过程规范透明、预售资金拨付流程可追溯,保障政府监管部门对预售资金的有效监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售资金监管方法可有效保障预售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进一步降低在建商品房项目的烂尾风险,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售资金监管 商品房预售 区块链技术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UHPC碳排放控制潜力评估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超 贾子杰 +1 位作者 王振华 丁玉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2-1251,共10页
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UHPC生产过程中超量水泥消耗以及UHPC自身耐久性强、寿命长的特点,对UHPC的碳排放水平认识尚不清楚。因此,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构建了UHPC碳排放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分析钢-UHP... 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UHPC生产过程中超量水泥消耗以及UHPC自身耐久性强、寿命长的特点,对UHPC的碳排放水平认识尚不清楚。因此,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构建了UHPC碳排放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分析钢-UHPC桥面板与常规钢-混桥面板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结果表明:虽然生产阶段UHPC的碳排放量约1 245.84 kg CO_(2)eq/m^(3),是普通混凝土的1.58倍,但从性能上来说,UHPC碳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62.25%,是一种更绿色的建材;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常规钢-混桥面板相比,钢-UHPC桥面板的年均碳排放量下降了35.76%,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有助于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发展;钢-UHPC桥面板方案具有工程比选优势,经济性合理,同时其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89 t CO_(2)eq/万元,是常规钢-混桥面板的86.41%,具有更好的减碳效果。研究对结果的可靠性和碳减排措施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成本分析 桥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粗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晨霞 刘军 +2 位作者 曹芙波 仝晓文 贾永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6-1103,共8页
目的 研究钢渣粗骨料取代率与不同强度等级对钢渣混凝土应力-应变特征、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钢渣粗骨料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钢渣粗骨料混凝土单轴受... 目的 研究钢渣粗骨料取代率与不同强度等级对钢渣混凝土应力-应变特征、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钢渣粗骨料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钢渣粗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式,并结合微观手段分析混凝土内部的破坏形态。结果 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应力-应变全曲线形状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相似;钢渣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高于普通混凝土;钢渣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随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应力随钢渣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弹性模量受钢渣取代率的影响较小,随强度等级的增大稍有提高;泊松比随取代率和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结论 钢渣粗骨料的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用钢渣替代粗骨料可同时满足工程需要和固废再利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混凝土 应力-应变全曲线 微观分析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膨胀剂PEC柱的黏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芙波 谢庆 +2 位作者 李涛 汪方莹 王晨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7-1184,共8页
为探究部分包裹混凝土(PEC)柱在膨胀剂作用下的黏结滑移性能,设计了6组试件进行短柱推出试验,探究了混凝土强度、黏结长度和膨胀剂掺量对H形钢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黏结应力的组成,建立了反映黏结滑移性能的数值模型.结果... 为探究部分包裹混凝土(PEC)柱在膨胀剂作用下的黏结滑移性能,设计了6组试件进行短柱推出试验,探究了混凝土强度、黏结长度和膨胀剂掺量对H形钢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黏结应力的组成,建立了反映黏结滑移性能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H形钢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与混凝土强度、黏结长度以及膨胀剂掺量呈正相关;H形钢与混凝土之间黏结应力的81.6%由摩擦应力提供,考虑黏结长度的摩擦应力与化学胶结力的比值稳定在42%~47%;依据试验建立的折线式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黏结应力与位移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弹簧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黏结应力 本构模型 膨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