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充分灌溉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晓华 杨海鹰 樊明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6,共4页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马铃薯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马铃薯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现阶段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及灌溉现状,详细叙述了内蒙古马铃薯节水灌溉发展成果及缺陷,提出非充分灌溉技术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内蒙古马铃薯非充分灌溉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节水灌溉 非充分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东 张妞 +3 位作者 赵远征 孟焕文 梁东超 周洪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6,共12页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8个,分别为希森6号、克新1号、青薯9号、陇薯3号、中薯2号、延薯8号、晋薯18号和早大白;中抗品种6个,分别为冀张薯22号、中薯26号、荷兰806、N3、冀张薯12号和MX-8;感病品种9个,分别为费乌瑞它、大西洋、黄金薯、丽薯6号、思凡特、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根据腐烂茎线虫繁殖量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3个,分别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中抗品种12个,分别为思凡特、冀张薯12号、冀张薯22号、荷兰806、中薯2号、中薯26号、延薯8号、MX-8、晋薯18号、N3、克新1号和青薯9号;感病品种8个,分别为大西洋、黄金薯、费乌瑞它、丽薯6号、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综合2种评价方法,进一步筛选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等为抗性水平较高的品种,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腐烂茎线虫 室内接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晓华 段跃 +4 位作者 杨慧民 乌兰 云庭 杨海鹰 张海勃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情况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调查发现该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略高于全...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情况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调查发现该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依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并对其对策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阴山北麓 马铃薯 单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晓华 张鹏飞 +2 位作者 刘羽 梁俊梅 杨海鹰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3期67-69,共3页
根据近五年水肥管理关键技术及单项农艺栽培技术等研究结果,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形成以水肥一体化为关键技术,同时集成了种薯、种薯处理、优化的农艺措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技术的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 根据近五年水肥管理关键技术及单项农艺栽培技术等研究结果,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形成以水肥一体化为关键技术,同时集成了种薯、种薯处理、优化的农艺措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技术的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的主旨是提高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马铃薯 水肥管理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试管薯诱导因子研究
5
作者 李树生 郝文胜 韩志刚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各诱导因子对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试管薯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水平,探讨4种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多效唑、矮壮素、α-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马铃薯主栽品种试管薯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宜结薯的外源植物生长物... [目的]探讨各诱导因子对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试管薯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水平,探讨4种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多效唑、矮壮素、α-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马铃薯主栽品种试管薯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宜结薯的外源植物生长物质浓度分别为:α-萘乙酸1 mg/L、多效唑1 mg/L、矮壮素6 mg/L、BA 10 mg/L。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适宜结薯的外源植物生长物质浓度分别为:α-萘乙酸3 mg/L、多效唑0.1 mg/L、矮壮素4 mg/L、BA 8 mg/L。[结论]在有外源植物生长物质添加的情况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及克新1号均会表现促进结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试管薯 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侯变化背景下内蒙古马铃薯关键生长期气侯适应期分析
6
作者 李文岗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期134-135,共2页
根据2015年马铃薯在2016年和2017年的生长发育观察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马铃薯关键生长期气候适应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曲线倾斜度大;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呈线性倾斜;作物生长... 根据2015年马铃薯在2016年和2017年的生长发育观察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马铃薯关键生长期气候适应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曲线倾斜度大;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呈线性倾斜;作物生长季旱季指标呈上升趋势,干燥指数曲线的线性趋势大。播种后第90天,块茎由慢生长到快速生长。播种后第108天,块茎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播种后第116天,块茎由快速增长转变为生长缓慢,气候变暖导致它缩短营养生长期和繁殖生长期及整个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内蒙古马铃薯 生长期 气候适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勃 石晓华 +2 位作者 刘春艳 沈祥军 包敖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284-285,共2页
结合内蒙古科尔沁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针对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合作能力差、布局分散、土地流转难、投入资金高的问题,提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合理流转土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改进措施,以期... 结合内蒙古科尔沁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针对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合作能力差、布局分散、土地流转难、投入资金高的问题,提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合理流转土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改进措施,以期有效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发展 对策 科尔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段跃 石晓华 +4 位作者 杨慧民 李彦强 张智芳 云庭 杨海鹰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34-37,共4页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平均年龄为50.7岁,调查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户...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平均年龄为50.7岁,调查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户平均耕地面积为113.11亩,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区旱作耕地面积约占40%,已配套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耕地面积约占25%,农田水利建设在该地区已见成效,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依据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对未来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阴山北麓 农业生产 集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分次滴灌施用提高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及磷利用率的作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邢海峰 石晓华 +1 位作者 杨海鹰 樊明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7-992,共6页
【目的】近年来,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的马铃薯产量,45000 kg/hm^2以上已屡见不鲜,但由于高产马铃薯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缺乏,磷肥使用不合理导致高产不能持续,磷肥利用率偏低。因此深入研究高产马铃薯群体的磷素营养规律,配合滴灌可为马铃... 【目的】近年来,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的马铃薯产量,45000 kg/hm^2以上已屡见不鲜,但由于高产马铃薯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缺乏,磷肥使用不合理导致高产不能持续,磷肥利用率偏低。因此深入研究高产马铃薯群体的磷素营养规律,配合滴灌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滴灌试验,以克新1号原种为试材,设置当地农户栽培模式与高产创建田生产模式,对2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滴灌条件下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结果】与农户模式相比,高产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8.2 No./plant)提高了9.3%,商品薯率(96.0%)提高了2.3%;从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日积累量达到0.67-0.78 kg/hm^2,较农户模式提高了37%,整个生育期马铃薯群体磷素的积累量达到44.3-55.3 kg/hm^2,较农户模式高10.0-12.1kg/hm^2,磷素转运率达85%-87%,也显著高于农户模式。高产马铃薯1000 kg块茎需磷量为1.95-2.10 kg,磷肥利用率21.6%-23.6%。【结论】在磷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利用滴灌分6次施用,与农户模式相比,显著提高结薯数量及单薯重,在块茎形成至膨大的关键时期以较快速率持续吸收磷素保证了植株在减量供磷条件下吸收磷素的高效性,分期供磷使磷肥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条件 马铃薯 高产群体 磷素吸收 磷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水分亏缺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乌兰 石晓华 +3 位作者 杨海鹰 秦永林 贾立国 樊明寿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马铃薯苗期设置重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5%)、轻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和充分灌溉(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3个水分处理,其他时期均充分灌溉,研究了马铃薯苗期不同水分亏缺... 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马铃薯苗期设置重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5%)、轻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和充分灌溉(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3个水分处理,其他时期均充分灌溉,研究了马铃薯苗期不同水分亏缺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品种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随苗期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复水后,从出苗后22 d至收获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一直表现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重度水分亏缺,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后,马铃薯存在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收获时2品种的块茎产量依次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重度水分亏缺,其中,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商品率均高于其他2个处理,而单株结薯数表现为:充分灌溉>轻度水分亏缺>重度水分亏缺,说明适度的水分亏缺通过控制结薯数与增加块茎重量产生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亏缺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秦永林 樊明寿 +2 位作者 石晓华 贾立国 于静 《蔬菜》 2019年第10期78-82,共5页
综述了马铃薯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总结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进展,并针对马铃薯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对策,如做好马铃薯产业区域发展与扶贫模式规划,开展针对性的马铃薯产业技术创... 综述了马铃薯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总结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进展,并针对马铃薯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铃薯产业扶贫的对策,如做好马铃薯产业区域发展与扶贫模式规划,开展针对性的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培育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强化马铃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加大马铃薯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发展 产业扶贫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秦永林 石晓华 +2 位作者 贾立国 康文钦 樊明寿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47-51,共5页
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钾积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和后效的影响,旨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下钾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不同水平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小... 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钾积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和后效的影响,旨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下钾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不同水平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产量效应、钾肥吸收以及钾肥利用率对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响应。结果显示: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T0)增产达到显著(P<0.05);钾积累量规律相似,在马铃薯和小麦种植季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钾积累量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T0)和其他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P<0.05),说明适量的有机肥替代量具有增产和增加钾积累量的作用。马铃薯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7.2%~38.2%,钾肥偏生产力为28.7%~297.9%;小麦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26.2%~50.9%,钾肥偏生产力为4.0%~26.7%。在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推荐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不超过60%,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在30%~60%时对马铃薯、小麦增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小麦 有机肥 钾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控残余效应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彤 秦新苗 +3 位作者 武园园 张智芳 尚春明 张粟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5期397-408,共12页
光环境可以改变马铃薯组培苗的形态特征,同样,光环境变化也会对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原始光环境调控残余效应对马铃薯组培苗产生的影响,试验收集了非连续性LED光源(T0)下培养的‘克新1号’马铃薯组培苗,重新接种后分别... 光环境可以改变马铃薯组培苗的形态特征,同样,光环境变化也会对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原始光环境调控残余效应对马铃薯组培苗产生的影响,试验收集了非连续性LED光源(T0)下培养的‘克新1号’马铃薯组培苗,重新接种后分别置于荧光灯(Fluorescentlight,FL)和全光谱LED(WholespectrumLEDlight,W-LED)光源下连续培养五代,并持续监测新光环境下第一、二、三、五代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情况。调整光环境后,新光环境下的第一代马铃薯组培苗受到外植体内原始光环境调控残余效应的影响,其生长情况显著异于该光环境下其他代数的马铃薯组培苗。第一代28d苗龄组培苗的株高、增殖系数显著低于第二、三、五代,随着新光环境调控的持续影响,荧光灯下第二、三、五代的株高、增殖系数和壮苗指数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31%、16.35%和23.36%,全光谱LED光源下分别为8.80%、11.28%和36.08%。两种新光环境下相同苗龄的第一代组培苗的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吲哚乙酸(Indoleaceticacid,IAA)和赤霉素(Gibberellins3,GA3)含量均低于其他代数。不同代数茎叶部分内源激素变化表明,原始光环境控制效应会在马铃薯组培苗外植体中保留。然而,随着新光环境的持续影响,原始光控残余效应逐渐消退,马铃薯组培苗开始适应新的光环境,并逐步表现出与其相匹配的生理特点。全光谱LED光环境下第三代组培苗的壮苗指数和增殖系数分别较荧光灯光环境高36.67%和25.15%,第五代分别比荧光灯光环境高45.26%和12.81%。因此,全光谱LED光环境更适用于以培养壮苗、快速扩繁为目的的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 马铃薯组培苗 LED光源 连续继代 残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钾在马铃薯上的增产及抗病效果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宝玉 刘富强 郭燕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亚磷酸钾的增产及抗病作用,对亚磷酸钾与磷酸二氢钾(CK1)、尿素(CK2),以及亚磷酸钾与其他杀菌剂在马铃薯上的增产及抗病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处理相比,亚磷酸钾促进了马铃薯生长发育,生长期分别延长了... 为了研究亚磷酸钾的增产及抗病作用,对亚磷酸钾与磷酸二氢钾(CK1)、尿素(CK2),以及亚磷酸钾与其他杀菌剂在马铃薯上的增产及抗病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处理相比,亚磷酸钾促进了马铃薯生长发育,生长期分别延长了2 d和3 d;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根系鲜质量等显著增加,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了15.37%和21.51%;施用亚磷酸钾后,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马铃薯窖藏9个月的烂薯率仅为0.50%。综上,亚磷酸钾对马铃薯具有一定的增产及抗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钾 马铃薯 产量 抗病 窖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芽长和覆土厚度对马铃薯黑痣病的规避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智芳 杨海鹰 +4 位作者 云庭 石小华 李彦强 曹亚利 鞠怀庆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研究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对土传病害黑痣病的规避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栽培技术中的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个重要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的高产防病栽培措施。芽长、... 为了研究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对土传病害黑痣病的规避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栽培技术中的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个重要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的高产防病栽培措施。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因素对马铃薯产量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芽长〉播期,对马铃薯黑痣病病情指数影响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播期〉芽长。获得马铃薯产量大于3000 kg/667 m2、黑痣病病情指数低于45%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播期5月2-4日,芽长0.54-0.68 cm,覆土厚度15-17 cm。本研究为建立马铃薯可行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因子分析 产量 黑痣病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薯皮超微结构及块茎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羽 刘富强 +1 位作者 李文刚 郝文胜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6期351-357,共7页
近年来,微肥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目的是施用微肥后,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薯皮超微结构及耐贮性的影响,从而为马铃薯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5种微肥处理中,处理2(干拌+叶面喷3次微肥+滴灌钙镁... 近年来,微肥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目的是施用微肥后,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薯皮超微结构及耐贮性的影响,从而为马铃薯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5种微肥处理中,处理2(干拌+叶面喷3次微肥+滴灌钙镁肥2次)的多项生物学特性如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商品薯率、块茎产量、薯皮厚度、薯皮粗纤维含量、薯肉可食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均高于对照,分别增加11.2 cm、0.4 cm、1.7个、17.1 g、14.59个百分点、13 926 kg/hm^2、50.501μm、2.25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而贮藏损失率较对照低1.9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马铃薯 产量 薯皮厚度 块茎品质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药剂处理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智芳 杨海鹰 +2 位作者 云庭 杨丽娜 昊翔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3期175-180,共6页
近年来,粉痂病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针对该病害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措施。为筛选出有效的药剂防治马铃薯粉痂病,于2015年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马铃薯粉痂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并采集带菌土样进行室内盆... 近年来,粉痂病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针对该病害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措施。为筛选出有效的药剂防治马铃薯粉痂病,于2015年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马铃薯粉痂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并采集带菌土样进行室内盆栽药剂筛选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带菌薯次之;4.5 L/hm2氟啶胺拌土、120倍或150倍液氟啶胺浸种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治有较好效果,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下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20倍液氟啶胺浸种结合3 L/hm2沟施和4.5 L/hm2块茎形成期灌根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治有一定效果,病指防效为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处理 马铃薯粉痂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组织培养污染化学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东超 梁俊梅 云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34-35,共2页
对马铃薯组织培养中的细菌、真菌以及虫害污染及化学防控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马铃薯组织污染化学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优化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组织培养 污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滴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模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富强 李文刚 +3 位作者 杨钦忠 郝文胜 郭景山 曹春梅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5期277-280,共4页
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是近几年来推广的抗旱节水新技术,比传统灌溉节水40%~60%,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既减少人工投入,又能够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采用滴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模... 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是近几年来推广的抗旱节水新技术,比传统灌溉节水40%~60%,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既减少人工投入,又能够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采用滴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模式,示范区平均每公顷增产12.15 t,增加收入0.63万~1.2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滴灌 机械化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管理对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影响
20
作者 石晓华 杨海鹰 +3 位作者 云庭 张智芳 曹亚利 张海勃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
马铃薯贮藏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如何控制贮藏损失已成为马铃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明田间养分管理与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关系,试验设置不同氮、磷、钾施肥梯度,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块茎养分含量与马铃... 马铃薯贮藏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如何控制贮藏损失已成为马铃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明田间养分管理与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关系,试验设置不同氮、磷、钾施肥梯度,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块茎养分含量与马铃薯贮藏期干腐病的发病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块茎氮、钾营养状况对马铃薯贮藏安全存在影响;从马铃薯贮藏安全的角度给出临界块茎氮含量应小于12.66 g/kg,临界块茎钾含量应大于20.43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管理 安全贮藏 干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