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地区典型煤储层吸附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姚海鹏
于东方
+1 位作者
李玲
林海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为研究内蒙古地区不同煤阶的典型煤储层吸附性特征,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海拉尔盆地牙克石-五九煤田3个代表性地区的煤样,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平衡水法等温吸附测试。结果表明:①在各自储层温度条件下...
为研究内蒙古地区不同煤阶的典型煤储层吸附性特征,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海拉尔盆地牙克石-五九煤田3个代表性地区的煤样,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平衡水法等温吸附测试。结果表明:①在各自储层温度条件下,牙克石-五九煤田长焰煤吸附能力最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高阶煤次之,白音华煤田褐煤吸附能力最小。②3个煤样吸附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一个吸附性影响大的敏感温度,其敏感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牙克石五九煤田、白音华煤田。③煤化过程中羟基和羧基官能团数量的变化及应力压实作用是煤储层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④敏感温度的差异与煤变质程度、孔隙结构紧密相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变质达到贫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差、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高;牙克石-五九煤田,煤变质达到长焰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较好、纳米级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中等;白音华煤田,煤未变质,处于褐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好、纳米级-微米级孔隙均等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低。该研究成果为探索煤储层改造提供了其他的可能性,不再局限于压裂改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吸附性
等温吸附
敏感温度
鄂尔多斯盆地
二连盆地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煤阶控制下的煤系储层物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海鹏
李玲
+1 位作者
李文华
吕伟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20-630,共11页
为了揭示不同煤阶控制下煤系气运移的关键储层物性特征及差异性,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北部高煤阶含煤区块、鄂尔多斯东缘临兴地区中煤阶含煤区块和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低煤阶含煤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微裂隙、扫描电镜、压汞、...
为了揭示不同煤阶控制下煤系气运移的关键储层物性特征及差异性,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北部高煤阶含煤区块、鄂尔多斯东缘临兴地区中煤阶含煤区块和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低煤阶含煤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微裂隙、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液氮吸附等实测数据,对不同煤阶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孔渗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优势孔裂隙的发育程度将储层分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微米-厘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并对不同煤阶储层差异性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致密砂岩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泥页岩储层为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中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砂岩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泥页岩主要为微米级-厘米级裂隙优势发育型;低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隙均等发育型,砂岩储层为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煤储层中孔含量低、砂岩储层孔隙和喉道连通性差、泥页岩储层中孔含量低是阻碍煤系气渗流和运移的直接原因。煤系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为低煤阶储层、中煤阶储层、高煤阶储层。随煤阶增高,煤储层大孔和小孔含量降低,微孔含量增加,中孔变化较小;砂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大孔和中孔含量降低,小孔、微孔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煤阶煤储层物性差异主要与煤变质程度有关;砂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物性差异,主要由成岩作用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煤阶
煤系气
储层物性
孔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玲
姚海鹏
+2 位作者
李正
李凤春
林海涛
《中国煤炭》
2019年第4期43-51,共9页
为了对二连盆地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开展系统性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分析资料,对该区煤样岩石学特征、煤相、不同级别孔裂隙成因及结构分布、孔渗性、孔隙分形维数进行研究。系统总结了低阶煤储层特征评价参数,首次建立了...
为了对二连盆地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开展系统性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分析资料,对该区煤样岩石学特征、煤相、不同级别孔裂隙成因及结构分布、孔渗性、孔隙分形维数进行研究。系统总结了低阶煤储层特征评价参数,首次建立了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发育三类煤储层,以大中孔为主,孔隙结构复杂。该评价体系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低、储层物性数据较少的二连盆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为该区煤层气有利层位优选和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低阶煤
煤相
储层评价
煤储层物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低阶煤煤层气储层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及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例
被引量:
8
4
作者
姚海鹏
吕伟波
+5 位作者
王凯峰
李玲
李文华
林海涛
李凤春
李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了建立巨厚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层气成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储层物性、含气性、水文地质和盖层等,总结了巨厚低阶煤煤储层的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并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低阶煤煤层气...
为了建立巨厚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层气成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储层物性、含气性、水文地质和盖层等,总结了巨厚低阶煤煤储层的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并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低阶煤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圈定了巴彦花凹陷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和目标区。结果表明:巴彦花凹陷主要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K1t),以褐煤和长焰煤为主,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煤层气的形成是生物成因为主、混合成因为辅的成烃模式,生物成因气占主导地位;研究区共发育3个煤组,煤储层厚度大,发育面积广,埋深适中,保存条件好,含气量较高,空气干燥基含气量最高可达4.45 m^3/t,1、2煤组有利于形成煤层气藏,3煤组有利于形成煤系砂岩气藏。根据建立的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优目标区位于巴彦花凹陷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巴彦花凹陷
低阶煤煤层气
成藏地质要素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迁
王凯峰
+6 位作者
周淑林
唐书恒
张松航
闫欣璐
伊永祥
党枫
朱卫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6-2645,共10页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不仅是煤层气开采的先决条件和地质保障,也直接影响了水力压裂施工,从而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施工参数相近的34口煤层气井为例,从地应力条件、煤体结构和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3个方面具...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不仅是煤层气开采的先决条件和地质保障,也直接影响了水力压裂施工,从而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施工参数相近的34口煤层气井为例,从地应力条件、煤体结构和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进而对研究区压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向地应力的大小关系控制裂缝的延伸方向和缝长,煤体结构类型决定能否形成有效裂缝,煤层顶底板砂岩、泥岩厚度及比例影响裂缝能否穿透隔水层。应力比越小、水平主应力差系数越大、煤层中原生结构煤比例越高、煤层顶底板的泥岩隔水层厚度及比例越大,水力压裂效果越好,煤层气井的平均日产气量也越高。综合上述3方面地质因素,研究区中部地区具有易发育垂直裂缝的地应力特征,且煤层的原生结构煤比例和顶底板泥岩比例高,最有利于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与延伸,该区域为水力压裂的优选区域。其次为南部及西南部地区,地应力和顶底板条件较好,但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相对较大。研究区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区域由于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大、顶底板封闭性差等因素,在进行水力压裂时应尽量规避。建议在对煤层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时应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条件进行压裂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煤层气井
地质因素
柿庄南区块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煤层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玲
姚海鹏
+2 位作者
李文华
吕伟波
斯琴毕力格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7,I0005,I0006,共12页
为明确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中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研究主力煤组的煤岩煤质、厚度、埋深、煤储层物性、含气性、顶板封盖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类比国内外中低煤阶成熟勘探区成藏地质条件,综合构造、煤储层分布、含气性、保存条件和...
为明确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中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研究主力煤组的煤岩煤质、厚度、埋深、煤储层物性、含气性、顶板封盖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类比国内外中低煤阶成熟勘探区成藏地质条件,综合构造、煤储层分布、含气性、保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提出勘探选区建议。结果表明:伊敏凹陷西南部和中南部主力煤组(16号煤组、27号煤组)煤层厚度大,埋深适中,储层物性较好,顶板封闭性强,水文地质条件处于缓流区,适合煤层气富集成藏;研究区成藏条件与国内外中低煤阶成熟勘探区对比具有一定相似性,具备良好煤层气富集成藏基础,建立断层-地层封盖型热成因气和缓坡带晚期生物气型或混合型两种成藏模式,且前者优于后者;五牧场等地埋藏较深的大磨拐河组为煤层气勘探首选目标区,西南部埋藏较浅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煤层气勘探的第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伊敏凹陷
中低煤阶
煤层气成藏条件
类比分析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地区典型煤储层吸附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姚海鹏
于东方
李玲
林海涛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内蒙古
煤勘
非常规
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内蒙古含煤区中低煤阶煤层气规模开发区块优选评价”(编号:2016ZX05041-00300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五九煤田煤系气资源评价体系研究”(编号:KCBJ-2018070)联合资助。
文摘
为研究内蒙古地区不同煤阶的典型煤储层吸附性特征,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海拉尔盆地牙克石-五九煤田3个代表性地区的煤样,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平衡水法等温吸附测试。结果表明:①在各自储层温度条件下,牙克石-五九煤田长焰煤吸附能力最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高阶煤次之,白音华煤田褐煤吸附能力最小。②3个煤样吸附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一个吸附性影响大的敏感温度,其敏感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牙克石五九煤田、白音华煤田。③煤化过程中羟基和羧基官能团数量的变化及应力压实作用是煤储层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④敏感温度的差异与煤变质程度、孔隙结构紧密相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变质达到贫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差、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高;牙克石-五九煤田,煤变质达到长焰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较好、纳米级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中等;白音华煤田,煤未变质,处于褐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好、纳米级-微米级孔隙均等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低。该研究成果为探索煤储层改造提供了其他的可能性,不再局限于压裂改造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煤储层
吸附性
等温吸附
敏感温度
鄂尔多斯盆地
二连盆地
海拉尔盆地
Keywords
coal reservoirs
adsorbability
isothermal adsorption
sensitive temperature
Ordos Basin
Erlian Basin
Hailar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煤阶控制下的煤系储层物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海鹏
李玲
李文华
吕伟波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20-630,共11页
基金
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3-00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资助项目(KCBJ2018075,KCBJ2018070)。
文摘
为了揭示不同煤阶控制下煤系气运移的关键储层物性特征及差异性,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北部高煤阶含煤区块、鄂尔多斯东缘临兴地区中煤阶含煤区块和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低煤阶含煤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微裂隙、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液氮吸附等实测数据,对不同煤阶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孔渗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优势孔裂隙的发育程度将储层分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微米-厘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并对不同煤阶储层差异性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致密砂岩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泥页岩储层为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中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砂岩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裂隙均等发育型,泥页岩主要为微米级-厘米级裂隙优势发育型;低煤阶地区煤储层为纳米级-微米级孔隙均等发育型,砂岩储层为微米级孔裂隙优势发育型。煤储层中孔含量低、砂岩储层孔隙和喉道连通性差、泥页岩储层中孔含量低是阻碍煤系气渗流和运移的直接原因。煤系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为低煤阶储层、中煤阶储层、高煤阶储层。随煤阶增高,煤储层大孔和小孔含量降低,微孔含量增加,中孔变化较小;砂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大孔和中孔含量降低,小孔、微孔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煤阶煤储层物性差异主要与煤变质程度有关;砂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物性差异,主要由成岩作用造成。
关键词
不同煤阶
煤系气
储层物性
孔裂隙
Keywords
different coal rank
coal measure gas
reservoir properties
pore and fissur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玲
姚海鹏
李正
李凤春
林海涛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
煤勘
非常规
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19年第4期43-51,共9页
基金
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3-002)
文摘
为了对二连盆地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开展系统性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分析资料,对该区煤样岩石学特征、煤相、不同级别孔裂隙成因及结构分布、孔渗性、孔隙分形维数进行研究。系统总结了低阶煤储层特征评价参数,首次建立了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发育三类煤储层,以大中孔为主,孔隙结构复杂。该评价体系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低、储层物性数据较少的二连盆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为该区煤层气有利层位优选和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低阶煤
煤相
储层评价
煤储层物性
评价体系
Keywords
Erlian basin
low-rank coal
coal facies
reservoir evaluation
co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system
分类号
P624.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低阶煤煤层气储层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及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例
被引量:
8
4
作者
姚海鹏
吕伟波
王凯峰
李玲
李文华
林海涛
李凤春
李正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5,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2016ZX05041-003-00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项目(KCBJ2018075,KCBJ2018070)。
文摘
为了建立巨厚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层气成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储层物性、含气性、水文地质和盖层等,总结了巨厚低阶煤煤储层的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并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低阶煤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圈定了巴彦花凹陷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和目标区。结果表明:巴彦花凹陷主要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K1t),以褐煤和长焰煤为主,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煤层气的形成是生物成因为主、混合成因为辅的成烃模式,生物成因气占主导地位;研究区共发育3个煤组,煤储层厚度大,发育面积广,埋深适中,保存条件好,含气量较高,空气干燥基含气量最高可达4.45 m^3/t,1、2煤组有利于形成煤层气藏,3煤组有利于形成煤系砂岩气藏。根据建立的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优目标区位于巴彦花凹陷北部。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巴彦花凹陷
低阶煤煤层气
成藏地质要素
资源潜力
Keywords
Erlian basin
Bayanhua depression
low rank coal CBM
geological elements of accumulation
resource potential
分类号
TE12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迁
王凯峰
周淑林
唐书恒
张松航
闫欣璐
伊永祥
党枫
朱卫平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非常规
天然气
地质评价与开发
工程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
研究
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6-2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10205,41772159,41872178)。
文摘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不仅是煤层气开采的先决条件和地质保障,也直接影响了水力压裂施工,从而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施工参数相近的34口煤层气井为例,从地应力条件、煤体结构和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进而对研究区压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向地应力的大小关系控制裂缝的延伸方向和缝长,煤体结构类型决定能否形成有效裂缝,煤层顶底板砂岩、泥岩厚度及比例影响裂缝能否穿透隔水层。应力比越小、水平主应力差系数越大、煤层中原生结构煤比例越高、煤层顶底板的泥岩隔水层厚度及比例越大,水力压裂效果越好,煤层气井的平均日产气量也越高。综合上述3方面地质因素,研究区中部地区具有易发育垂直裂缝的地应力特征,且煤层的原生结构煤比例和顶底板泥岩比例高,最有利于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与延伸,该区域为水力压裂的优选区域。其次为南部及西南部地区,地应力和顶底板条件较好,但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相对较大。研究区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区域由于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大、顶底板封闭性差等因素,在进行水力压裂时应尽量规避。建议在对煤层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时应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条件进行压裂方案设计。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煤层气井
地质因素
柿庄南区块
沁水盆地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ng
CBM
geological factor
Shizhuangnan Block
Qinshui Basi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煤层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玲
姚海鹏
李文华
吕伟波
斯琴毕力格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煤田地质局
内蒙古自治区非常规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
煤勘
非常规
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7,I0005,I0006,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1-003-002)
文摘
为明确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中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研究主力煤组的煤岩煤质、厚度、埋深、煤储层物性、含气性、顶板封盖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类比国内外中低煤阶成熟勘探区成藏地质条件,综合构造、煤储层分布、含气性、保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提出勘探选区建议。结果表明:伊敏凹陷西南部和中南部主力煤组(16号煤组、27号煤组)煤层厚度大,埋深适中,储层物性较好,顶板封闭性强,水文地质条件处于缓流区,适合煤层气富集成藏;研究区成藏条件与国内外中低煤阶成熟勘探区对比具有一定相似性,具备良好煤层气富集成藏基础,建立断层-地层封盖型热成因气和缓坡带晚期生物气型或混合型两种成藏模式,且前者优于后者;五牧场等地埋藏较深的大磨拐河组为煤层气勘探首选目标区,西南部埋藏较浅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煤层气勘探的第二选择。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伊敏凹陷
中低煤阶
煤层气成藏条件
类比分析
成藏模式
Keywords
Hailaer Basin
Yimin Sag
medium and 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accumulation condition
analogy analysis
reservoir formation model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地区典型煤储层吸附特征
姚海鹏
于东方
李玲
林海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煤阶控制下的煤系储层物性研究
姚海鹏
李玲
李文华
吕伟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研究
李玲
姚海鹏
李正
李凤春
林海涛
《中国煤炭》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巨厚低阶煤煤层气储层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及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例
姚海鹏
吕伟波
王凯峰
李玲
李文华
林海涛
李凤春
李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影响
张迁
王凯峰
周淑林
唐书恒
张松航
闫欣璐
伊永祥
党枫
朱卫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煤层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李玲
姚海鹏
李文华
吕伟波
斯琴毕力格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