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癌痛患者疼痛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全福 金高娃 +3 位作者 丁美玲 赵隽 李慧 胡玉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的疼痛状况,为本地区癌痛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春分行动调查"的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及1家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3例存在癌痛的...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的疼痛状况,为本地区癌痛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春分行动调查"的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及1家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3例存在癌痛的患者进行了疼痛情况以及镇痛情况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疼痛部位性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治疗方案、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不满意患者和医护方面原因等。结果:本组癌痛患者入院时NRS(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评分为(6.15±2.37)分,轻度疼痛者9例(16.98%),中度疼痛者20例(22.64%),重度疼痛者24例(45.28%)。有49例(92.45%)患者应用止痛药治疗癌痛,其中46例(93.88%)应用口服止痛药,12例(9.48%)患者应用止痛药后疼痛完全缓解,疼痛控制理想42例(79.2%)。结论: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癌症患者癌痛控制效果较满意,但在止痛药规范用药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肿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颅底肿瘤和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一丁 赵本琦 +4 位作者 张培海 刘勇 陈刚 杨学军 郭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数智神经外科学日趋成熟,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探讨该项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将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方法 纳入4例2024年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数智神经外科学日趋成熟,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探讨该项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将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方法 纳入4例2024年1-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前庭神经鞘瘤(1例)、颅内动脉瘤(2例)和锁骨下动脉闭塞致椎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患者,分别接受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和颈总动脉(CCA)-锁骨下动脉(SA)搭桥术;将术前常规影像学数据导入Surgical AR软件,基于HoloLens 2平台进行术前规划、模拟手术和术中实时显示,并与实际手术操作和术后影像学数据对比,定性分析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结果 (1)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与术前增强现实技术模拟手术(模拟手术)对比,实际手术完全复现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内耳道后壁磨除、内耳道内肿瘤显露和切除的操作过程,术中面神经保护完好,术后面神经功能达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但未保留有效听力;术后1周三维重建CT与术前模拟和术中实际所见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2分。(2)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与术前模拟手术对比,实际手术完全复现经眶上外侧入路开颅、磨除前床突、显露动脉瘤颈并夹闭的手术过程;术后三维重建CTA与术前模拟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眼部胀痛、上睑下垂、复视等症状完全缓解,mRS评分为零。(3)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夹闭术:根据术前模拟结果,经眶颧入路对动脉瘤颈的显露更充分且术者可于直视下完全夹闭动脉瘤并保护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操作安全性明显优于经颞下入路;实际手术中选择经眶颧入路,分离外侧裂经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显露基底动脉和动脉瘤、夹闭动脉瘤;术后6个月mRS评分为零,动眼神经功能恢复良好。(4)CCA-SA搭桥术:术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辅助颈部重要肌肉、血管体表定位,充分显露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吻合;术后三维重建CTA显示桥血管通畅;患者头晕症状未再发作,患侧上肢血压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mRS评分为零。结论 增强现实技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术前手术规划、手术模拟和术中引导,有助于青年医师快速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缩短学习曲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颅底肿瘤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三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进 郝小军 +1 位作者 关鸿志 郭雅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4,共7页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疾病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共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2例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MERS 1例,均于发热后2~4 d出现意识障碍,以及失语、精神异常、抽搐发作等;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检测均呈阳性;头部MRI显示1例脑干和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均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例死亡,2例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和MERS等临床亚型,前者进展迅速,病情较严重,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后者症状相对较轻微,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脑炎 病毒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联合常规抗血小板方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宇平 郭金成 +3 位作者 苏平 冯玉宝 徐荣 蔡宜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92-1897,共6页
目的:评价银杏酮酯联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共有1 560例ACS患者行PCI手术,按就诊顺序纳入... 目的:评价银杏酮酯联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共有1 560例ACS患者行PCI手术,按就诊顺序纳入489例经血栓弹力图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将其分为A组(n=127)、B组(n=209)和C组(n=153)。A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强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B组采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C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银杏酮酯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调整用药后2周复查TEG,观察3组腺苷二磷酸抑制率(ADP%)、花生四烯酸抑制率(AA%),比较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DR)、3组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总费用(元),考察随访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调整用药后2周复查TEG发现,3组ADP%、AA%均较其调整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改善最佳(P<0.05)。3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总费用分别是:A组440.30元,B组305.20元,C组307.44元。与B组比较,C组药物总费用没有明显增加。持续随访6个月,3组总ADR发生率分别是:A组为14.38%(22/127),B组为30.62%(61/209),C组为7.19%(11/15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皮肤黏膜轻度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3组MACE发生率分别是:A组4.72%(6/127),B组0.48%(1/209),C组0.65%(1/15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联合常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出现的氯吡格雷抵抗,可显著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活性、降低出血率及近期MACE事件,且不会增加药物费用,故推荐这一方案在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银杏酮酯 抗血小板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不匹配指导下不明发病时间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迎春 王俊梅 +1 位作者 孙锐 冯冠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6-45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不匹配评估不明发病时间(包括醒后卒中)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不匹配评估不明发病时间(包括醒后卒中)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发病时间不明且症状发现超过6 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研究组)与发病时间明确6 h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对照组符合静脉溶栓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或者直接取栓治疗。研究组患者改良DWI-FLAIR不匹配(DWI阳性,FLAIR阴性或部分阳性,但病灶明显小于DWI),直接进行机械取栓治疗。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率和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为次要结局指标。成功再灌注定义为闭塞远端血流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2b/3级;术后90 d时mRS评分≤2分定义为良好预后。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以及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最终69例接受取栓患者入选,其中研究组25例,对照组44例。59例(85.5%)患者成功实现血管再通,其中研究组21例(84.0%)和对照组38例(8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69例中,9例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中研究组3例(12.0%),对照组6例(13.6%),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随访3个月,6例患者死亡,其中研究组2例(8.0%),对照组4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术后90 d总良好预后率为53.6%(37例),其中研究组为14例(56.0%),对照组为23例(5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结论采用DWI-FLAIR不匹配选择不明发病时间的患者可能与发病时间明确6 h内取栓患者进行取栓同样安全和有效。这种模式有望成为不明发病时间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卒中 发病时间不明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改良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麻疹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爱琼 吴晓君 李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麻疹 X线特点 治疗 预防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所致认知损害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哲 谢羽佳 王俊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67-468,共2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苏醒后,经数日至4周假愈期后再度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常以认知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以北方地区高发,患者多预后不良,常严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苏醒后,经数日至4周假愈期后再度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常以认知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以北方地区高发,患者多预后不良,常严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旨在观察胆碱酯酶抑制药多奈哌齐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所致认知损害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一氧化碳中毒 胆碱酯酶抑制剂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亮 张俊斌 +1 位作者 齐鑫 折占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2014年11月我们对1例7 cm×8 cm脾囊肿施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脐下穿刺置入trocar,用电钩、超声刀、Liga Sure游离脾下极血管,分别用Hem-o-lok双重结扎后切断,可见脾下极肿物及部分脾组织缺血变色,在缺血线内用超声刀将脾肿物连... 2014年11月我们对1例7 cm×8 cm脾囊肿施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脐下穿刺置入trocar,用电钩、超声刀、Liga Sure游离脾下极血管,分别用Hem-o-lok双重结扎后切断,可见脾下极肿物及部分脾组织缺血变色,在缺血线内用超声刀将脾肿物连同部分脾组织一起切除,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术中出血60 ml,手术时间94 min。随访8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复查血小板在正常范围。我们认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血量多少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9期3191-319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量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人120人,于清晨空腹采血,在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收集1.7mL、2.7mL、3.7mL全血,标本3mL血为标准采血量,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量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人120人,于清晨空腹采血,在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收集1.7mL、2.7mL、3.7mL全血,标本3mL血为标准采血量,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4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样本血量不足(血量2mL)与标准血量(血量3mL)比较,4项指标均偏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血量过多(血量4mL)与标准血量比较,仅FI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量不足对凝血四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有影响,采血量过多仅对FIB的测试结果有影响,采血量的多少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量 凝血四项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实施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改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2期3943-3944,共2页
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的素质,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中国科协对全国护士从业状况的调查显示,49.1%的护士认为薪酬没... 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的素质,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中国科协对全国护士从业状况的调查显示,49.1%的护士认为薪酬没有体现岗位职责和绩效的差别。虽然每年医院在招聘和增加护士,但如果不解决护士管理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使临床一线护理岗位吸引护士发挥才干,护士增加的幅度将抵不上临床护士流失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绩效管理 病房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二例
11
作者 谢羽佳 王凤楼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0-402,共3页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dyssynergia cerebellaris myolconica,DCM)亦称Ramsay—Hunt综合征(RHS),为临床少见癫痫综合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3-6月诊断、治疗2例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肌阵挛性小脑性协同失调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肠梗阻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艺璇 王亮 +4 位作者 徐浩宇 齐鑫 折占飞 苏伊新 肖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手术后肠梗阻(POI)是暂时性的胃肠动力障碍,无论是腹部手术还是非腹部手术均可发生,发生原因包括手术操作及手术中、手术后使用药物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神经调节、增加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等途径导致POI的发生发展。很多措施及... 手术后肠梗阻(POI)是暂时性的胃肠动力障碍,无论是腹部手术还是非腹部手术均可发生,发生原因包括手术操作及手术中、手术后使用药物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神经调节、增加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等途径导致POI的发生发展。很多措施及药物可以降低POI的发生或缩短POI持续时间。在过去的十几年,治疗POI的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该文综述已上市的促动力药物及传统复方药物对POI的疗效,介绍POI药物治疗现状,并整理分析POI治疗药物的研究方向,为POI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肠梗阻 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抢救案例讨论培养ICU青年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9期2797-2798,共2页
[目的]探讨抢救案例讨论对提高ICU青年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011年招聘入我院ICU的24名青年护士,应用抢救案例讨论法进行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选择20名医生... [目的]探讨抢救案例讨论对提高ICU青年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011年招聘入我院ICU的24名青年护士,应用抢救案例讨论法进行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选择20名医生对护士的抢救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并了解护士对此培训法的看法。[结果]抢救案例讨论实施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特质有不同程度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大多数护士认可此培训法。[结论]抢救案例讨论的应用,可提高ICU青年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医生对青年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青年护士 抢救案例讨论 评判性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