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洪光宇 吴建新 +5 位作者 苏雅拉巴雅尔 王晓江 李卓凡 王云霓 高孝威 史晓燕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2-28,共7页
针对毛乌素沙地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工程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优化区域生态工程布局,提高生态工程成效,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以毛乌素沙... 针对毛乌素沙地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工程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优化区域生态工程布局,提高生态工程成效,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以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涵养水源25.7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2.58422亿元·a^-1,生物多样性12.54亿元·a^-1,保育土壤6.3亿元·a^-1,固碳释氧5.85亿元·a^-1,防风固沙4.68亿元·a^-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0.546亿元·a^-1,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较高的灌木树种为柠条锦鸡儿、杨柴和沙柳,分别为32.94959亿元·a^-1、21.34416亿元·a^-1、9.934674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林 退耕还林 生态服务功能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建新 洪光宇 +2 位作者 单玉梅 陈海军 宋志萍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为扎... 退耕还林工程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为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平茬复壮成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卓凡 苏和 +9 位作者 王晓江 张雷 洪光宇 高孝威 李梓豪 海龙 武永智 吴建新 白艳 苏雅拉巴雅尔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6-9,14,共5页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的株丛数量、活枝数量和生物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枯枝率,可在生产中选择此范围预留盖度进行作业;通过连年监测,平茬第3 a枯枝率可达到24.21%~49.89%,杨柴林表现为衰退,在生产中可选择3 a作为飞播杨柴林的平茬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柴 平茬复壮 毛乌素沙地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峰 赵天启 +3 位作者 乔荠瑢 赵萌莉 张心玥 吴建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1498,共8页
为探讨刈割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刈割为对照(CK),以不同留茬高度8 cm(R8),5 cm(R5),2 cm(R2)为处理,于2014—2019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牧草产量及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Mowing ... 为探讨刈割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刈割为对照(CK),以不同留茬高度8 cm(R8),5 cm(R5),2 cm(R2)为处理,于2014—2019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牧草产量及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Mowing reducing productivity index,MRPI)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与CK相比,R5和R2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16年,R2的群落产量显著高于R5(P<0.05);随着留茬高度逐渐降低,禾草相对地上生物量及相对产量呈增加趋势,而非禾草呈降低趋势。然而,R2的群落MRPI显著低于R8(P<0.05),主要由非禾草的MRPI降低造成,此外,R2的禾草和非禾草MRPI的变异系数高于R5和R8。综上所述,在草地刈割利用过程中,植物群落刈割留茬高度为8 cm时较适宜,有利于草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草原 牧草产量 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峰 郑佳华 +4 位作者 赵天启 乔荠瑢 赵萌莉 张心玥 吴建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7-1512,共6页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为对象,分析了围封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为对象,分析了围封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和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下刺穗藜种群特征(密度、单株重、株高、比叶面积、叶片/茎/根系干物质含量、叶片全碳、氮含量),种群变异性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刺穗藜种群密度(P<0.05),但对其比叶面积、叶片/根系干物质含量及叶片全碳、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放牧使刺穗藜种群密度增加,但对其种群性状影响较小;放牧使得刺穗藜种群相对密度增大(P<0.05),并造成其种群变异性降低(P<0.05);对刺穗藜种群空间分布模拟发现,放牧使得刺穗藜种群空间分布均匀,空间异质性降低。在草地利用过程中,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可能对群落结构造成影响,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刺穗藜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海娟 刘泽东 +1 位作者 孙蕊 吴建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95-98,共4页
本试验以含水量为65.79%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通过添加纤维素酶(0.3 g/kg),进行袋装贮藏,研究不同青贮时间(45、60、75、90 d)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贮藏天数粗蛋白质含量为14.76%~18.62%,其中青贮60 d粗蛋白质... 本试验以含水量为65.79%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通过添加纤维素酶(0.3 g/kg),进行袋装贮藏,研究不同青贮时间(45、60、75、90 d)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贮藏天数粗蛋白质含量为14.76%~18.62%,其中青贮60 d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8.62%;(2)不同贮藏天数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为4.15%~9.30%,贮藏45 d和60 d氨态氮含量分别为4.16%和4.15%,随着青贮天数的增加,氨态氮含量明显增加;(3)青贮料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呈现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过程,贮藏60 d的pH最低,为4.54;(4)乳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青贮60 d乳酸含量最高,为4.01%;(5)青贮45、60 d的苜蓿没有检测到丁酸,青贮75、90 d丁酸含量分别为0.06%和0.19%。从总体上看,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贮藏60 d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优于其他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 不同贮藏时间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耕年限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嘉伟 陈大岭 +3 位作者 张彬 高峰 吴建新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6,共8页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对不同弃耕年限下植物群落生产力、盖度、高度、密度及多样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弃耕5a时,植物群落主要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其生产力占群落生产力的87.13%;随弃耕年限增加,弃耕地物种...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对不同弃耕年限下植物群落生产力、盖度、高度、密度及多样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弃耕5a时,植物群落主要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其生产力占群落生产力的87.13%;随弃耕年限增加,弃耕地物种丰富度增加,主要以多年生禾草为主;弃耕15a时,多年生禾草物种丰富度与天然草地相近,但总丰富度与生产力仍显著低于天然草地(P<0.05)。此外,弃耕5a时,植物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弃耕15a草地和天然草地的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类型 生产力 草甸草原 弃耕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牧草产量及群落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峰 郑佳华 +5 位作者 赵萌莉 陈大岭 杨阳 乔荠瑢 赵天启 吴建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7,共7页
于2014~2018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大针茅典型草原,以长期留茬5cm刈割为对照(CK),设置提高留茬高度(留茬8cm)、降低留茬高度(留茬2cm)及围封(不刈割)等处理,进行草地群落、功能群及优势种产量、群落活力、组织力... 于2014~2018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大针茅典型草原,以长期留茬5cm刈割为对照(CK),设置提高留茬高度(留茬8cm)、降低留茬高度(留茬2cm)及围封(不刈割)等处理,进行草地群落、功能群及优势种产量、群落活力、组织力及恢复力等健康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及围封对大针茅草地产量及群落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8cm或留茬2cm对群落和多年生禾草产量无显著影响;留茬8cm显著提高建群种大针茅产量(P<0.05),留茬2cm显著提高杂类草产量(P<0.05)。与留茬5cm相比,留茬8cm和围封处理提高优质牧草地上生物量、群落活力、恢复力和草地健康程度,但围封处理群落组织力较低。故从草地健康状况和草地实际利用考虑,留茬高度8cm左右既可在现有基础上保证草地产量也有利于草地群落健康及长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草原 活力 组织力 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熊梅 乔荠瑢 +4 位作者 杨阳 张峰 郑佳华 吴建新 赵萌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以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对短花针茅与其对应土壤(0~20 cm和20~40 cm)碳(C)、氮(N)、磷(P)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对短花针茅N、P及C∶N∶P化学... 以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对短花针茅与其对应土壤(0~20 cm和20~40 cm)碳(C)、氮(N)、磷(P)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对短花针茅N、P及C∶N∶P化学计量比没有显著影响,但C含量随载畜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除表层土壤C∶N外,载畜率对两层土壤的N、P及C∶N∶P化学计量比有显著的影响(P<0.05),这些差异主要由土壤N和P的变化决定,但不同土层下载畜率间的化学计量特征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整体上看短花针茅化学计量特征不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影响,放牧具有降低短花针茅P和土壤C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载畜率的增加而降低。相比不放牧处理,重度放牧完全改变了土壤N、P、C∶N和短花针茅C、C∶N特征,而土层深度的加深对MG处理下的土壤P、N∶P和C∶P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载畜率 短花针茅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水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晨 康慧 +6 位作者 孙海莲 吴建新 白柳 崔媛媛 杨帆 赵清格 王忠武 《草原与草业》 2021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探究降水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模拟降水试验,试验设4个不同模拟降水梯度(减少自然降水50%、自然降水、增加自然降水50%和增加自然降水100%),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用直... 为了探究降水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模拟降水试验,试验设4个不同模拟降水梯度(减少自然降水50%、自然降水、增加自然降水50%和增加自然降水100%),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用直径3.5cm土钻钻取表层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全碳、全氮、全钾、全磷、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碳、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减少降水能够使土壤养分积累;过高的降水量会导致土壤养分淋溶,造成养分流失;降水处理对土壤钾元素和磷元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水 荒漠草原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水对荒漠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慧 刘晨 +6 位作者 孙海莲 吴建新 宝音贺西格 王占文 宋晓辉 王悦骅 王忠武 《草原与草业》 2021年第3期46-50,共5页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不同模拟降水处理(分别为P1减少降水量的50%、P2自然降水、P3增加降水量的50%和P4增加降水量的100%),探讨降水对荒漠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出现了显著差异,P4处...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不同模拟降水处理(分别为P1减少降水量的50%、P2自然降水、P3增加降水量的50%和P4增加降水量的100%),探讨降水对荒漠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出现了显著差异,P4处理下铵态氮含量最大,硝态氮含量整体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趋势;降水量增加使铵化速率显著降低,而硝化速率则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P3与P4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净矿化速率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降水量增加到P3时土壤净矿化速率不再发生改变,减少降水没有使土壤净矿化速率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水 荒漠草原 土壤氮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