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等离子喷涂SrZrO_3热障涂层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伯乐 马文 +3 位作者 黄威 白玉 贾瑞灵 董红英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Sr ZrO_3涂层的融化状态最好、沉积效率最高的最优工艺,研究SrZrO_3热障涂层的热物理性能及其热循环寿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SrZrO_3热障涂层,通过设计田口实验研究不同的喷涂工艺对粉末融化状... 目的探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Sr ZrO_3涂层的融化状态最好、沉积效率最高的最优工艺,研究SrZrO_3热障涂层的热物理性能及其热循环寿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SrZrO_3热障涂层,通过设计田口实验研究不同的喷涂工艺对粉末融化状况和沉积效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融化状况等。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厚涂层,使用高温热膨胀仪和激光导热仪测试涂层的热膨胀系数、抗烧结性能以及热扩散系数。结果当喷涂距离为90 mm时,SrZrO_3涂层沉积效率最高,最大单遍喷涂厚度达到15.3μm;当喷涂距离为100 mm时,涂层的熔化状态最好。制备态SrZrO_3涂层中出现第二相t-Zr O_2,1600℃热处理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t-Zr O_2逐渐消失,热处理360 h后,m-ZrO_2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至27%。SrZrO_3涂层热膨胀系数为(8~10)×10^(-6) K^(-1)(200~1400℃),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逐渐降低。SrZrO_3涂层的热导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热处理360h后SrZrO_3涂层的热导率为1.82W/(m·K)(1000℃)。SrZrO_3/YSZ双层涂层炉内循环548次后,涂层整体脱落。结论 SrZrO_3涂层最优喷涂工艺为电流550 A、氩气流量40 L/min、氢气流量10 L/min、喷涂距离100 mm、功率35.8 kW。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中的第二相m-ZrO_2能够降低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SrZrO_3/YSZ双层涂层的循环次数远高于SrZrO_3单层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SrZrO3 热障涂层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AZ91镁合金干/湿循环腐蚀产物及阻抗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曦 贾瑞灵 +1 位作者 周伟光 郭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0,共10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研究添加(La,Ce)混合稀土前后AZ91镁合金在融雪剂溶液中经历干/湿交替循环腐蚀后腐蚀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未添加(La,Ce)混合稀土的AZ91镁合金的腐蚀产物主要由Mg(OH)_2,MgO,Ca...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研究添加(La,Ce)混合稀土前后AZ91镁合金在融雪剂溶液中经历干/湿交替循环腐蚀后腐蚀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未添加(La,Ce)混合稀土的AZ91镁合金的腐蚀产物主要由Mg(OH)_2,MgO,CaCO_3及Mg_6Al_2CO_3(OH)_(16)·4H_2O组成;而添加混合稀土的AZ91镁合金表面生成了(La,Ce)AlO_3等含稀土元素的腐蚀产物,同时腐蚀产物出现致密层。不同周期干/湿交替循环腐蚀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添加(La,Ce)混合稀土的镁合金在相同腐蚀周期的阻抗谱幅值均高于AZ91镁合金的阻抗谱幅值,稀土的添加有助于降低阻抗谱的弥散效应,表明(La,Ce)混合稀土可以提高AZ91镁合金在干/湿交替腐蚀环境中的耐蚀性和腐蚀产物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稀土 腐蚀 干/湿交替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红外辐射表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恩博 高元明 +3 位作者 张鹏 闫淑芳 白玉 马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22-28,共7页
高温环境严重影响了军用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开展高温低红外辐射表面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军用飞机隐身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温环境对低红外辐射表面材料的性能要求,介绍了可用于高温环境使用的金属类表面材料、无机氧化物类表面材料... 高温环境严重影响了军用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开展高温低红外辐射表面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军用飞机隐身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温环境对低红外辐射表面材料的性能要求,介绍了可用于高温环境使用的金属类表面材料、无机氧化物类表面材料和光子晶体类表面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目前低红外辐射材料在提高材料耐热性能和降低红外辐射率方面距离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差距,涂层制备方法和高温作用对于涂层性能的影响还需要充分研究。有必要在理论基础、制备工艺、耐热性与辐射性的统筹协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红外辐射 表面材料 低红外辐射率 耐高温性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氧化锆纳米粉体的热分解过程和相转变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婷 陈伟东 +3 位作者 鞠红民 闫淑芳 张宇欣 马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15-2318,共4页
为了制得相纯度高、颗粒细小、粒径分布较窄的ZrO2纳米粉体,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以氧氯化锆为前驱体制备ZrO2纳米粉体。采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 为了制得相纯度高、颗粒细小、粒径分布较窄的ZrO2纳米粉体,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以氧氯化锆为前驱体制备ZrO2纳米粉体。采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凝胶的热分解过程及ZrO2粉体的物相组成、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分析了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ZrO2纳米粉体的热分解过程和相转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锆凝胶的热分解是一个分步进行的过程,其完全热分解的温度为577℃。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锆凝胶结晶度增大,逐渐由无定型态转变为四方相(t-ZrO2)氧化锆,并在900℃时完全转变为单斜相(m-ZrO2)氧化锆。ZrO2纳米粉体的颗粒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煅烧温度为700~1000℃时可制得粒径在50~200nm范围内近似球形的ZrO2颗粒。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氧化锆凝胶的热分解过程及煅烧温度对ZrO2纳米粉体相纯度、粒径分布和颗粒形貌的影响,为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ZrO2纳米粉体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 氧化锆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