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蒙古族中老年体检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赵继业 杨晨霞 +5 位作者 李杰 孙亚丽 贺宇田 秦瑛烁 任国华 蔡坚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蒙古族中老年体检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24年3-4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体检科和通辽市中医医院体检科蒙古族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信息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目的研究内蒙古蒙古族中老年体检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24年3-4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体检科和通辽市中医医院体检科蒙古族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信息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共调查蒙古族人群213人,其中居住在呼和浩特市地区2年以上人群65人,居住在通辽市地区2年以上人群148人。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观察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体质分布情况:平和质101人(47.41%),偏颇体质中痰湿质人数最多(64人,30.05%),血虚质最少(2人,0.94%)。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中,痰湿质主要与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减少存在相关性(P<0.01)。且该体质人群中更多的表现为睡眠良好,运动量减少、进食较快和饮食种类以高热量饮食为主(P<0.05)。结论内蒙古蒙古族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以平和质最多,偏颇体质中以痰湿质最多,主要与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减少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人群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长程治疗中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分析
2
作者 郭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21-123,共3页
目的针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长程治疗中联合用药合理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选取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155例,根据患儿长程治疗中是否进行联合用药分为单一用药组(82例)和联合用药组(73例)。统计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 目的针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长程治疗中联合用药合理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选取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155例,根据患儿长程治疗中是否进行联合用药分为单一用药组(82例)和联合用药组(73例)。统计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联合用药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患儿联合用药合理性;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儿始发年龄(7.15±0.67)岁小于单一用药组的(12.58±1.66)岁,住院天数(50.61±12.31)d长于单一用药组的(29.45±6.11)d,住院次数(6.05±1.17)次多于单一用药组的(3.14±0.97)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联合用药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始发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均是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P<0.05)。在73例联合用药患儿中,合理联用患儿有64例(87.67%),不合理联用患儿有9例(12.33%);二联用药患儿为63例(86.30%),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患儿为10例(13.70%)。联合用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9.32%(36/73)高于单一用药组的26.83%(22/82),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始发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均是儿童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虽然合理联用药物的占比较高,但仍存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精神分裂症 联合用药 影响因素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作品与以案例为基础教学结合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陶敏 李辉 杨培锋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8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病学教学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影视作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8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予以传统... 目的探究精神病学教学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影视作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8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予以影视作品、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团队能力。结果研究组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后,研究组的理论成绩为(95.24±1.27)分、实践操作(94.25±2.14)分,高于对照组的(91.62±1.81)分、(91.36±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4、6.139,P均<0.05)。研究组的团队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BL教学结合影视作品教育在精神病学教学中,能提高实习生团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及学员综合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教学 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 影视作品 传统教学法 效果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宝丸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根花 李浩军 +3 位作者 包玉荣 王文静 乌仁其木格 乌仁图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珍宝丸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作用分析。方法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作为检验工具,筛选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周无效的患者,加用珍宝丸治疗12周。对采集的量表数据进行χ2... 目的珍宝丸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作用分析。方法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作为检验工具,筛选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周无效的患者,加用珍宝丸治疗12周。对采集的量表数据进行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加用珍宝丸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明显改善,4周总有效率为24.5%,8周总有效率为51.1%,12周总有效率为75.6%,治疗后8周总有效率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总有效率与4周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BPRS、SAN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TESS未见严重副反应。结论珍宝丸是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的民族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珍宝丸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惠 魏德俊 张淑兰 《四川精神卫生》 1995年第4期262-262,共1页
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010010)刘惠,魏德俊,张淑兰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国内外均有较多报导。本文对地处蒙古族聚居区1992年首次入院的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现... 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010010)刘惠,魏德俊,张淑兰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国内外均有较多报导。本文对地处蒙古族聚居区1992年首次入院的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性别差异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特征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
6
作者 陈敏 吕东升 +1 位作者 王峥 侯友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的前瞻记忆受损,前瞻记忆的改善有助于抑郁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目前关于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 探讨目标特征(情绪效价和凸显性)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为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功...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的前瞻记忆受损,前瞻记忆的改善有助于抑郁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目前关于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 探讨目标特征(情绪效价和凸显性)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为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功能的训练和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n=53),同期在社区招募健康被试作为对照组(n=45)。采用2(被试类型:抑郁组、对照组)×2(目标凸显性:凸显、非凸显)×3(情绪效价:正性、中性、负性)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择中国情绪图片库(CAPS)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种情绪效价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记录被试不同目标特征前瞻记忆任务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1)在前瞻记忆任务中,被试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F=14.892,P<0.01),反应时长于对照组(F=10.642,P=0.002)。(2)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目标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7.575,P=0.001),反应时的目标情绪效价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196,P=0.044);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在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正性条件,正确率高于正性条件和中性条件(P<0.05或0.01)。(3)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目标凸显性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659,P=0.012),凸显目标的正确率高于非凸显目标;反应时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0.106,P=0.002),凸显目标的反应时短于非凸显目标。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对前瞻记忆任务中的负性目标表现出优先注意和优先加工;提高目标凸显性可能有助于促进抑郁障碍患者对前瞻记忆任务的自动化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前瞻记忆 目标情绪效价 目标凸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优质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
7
作者 杜美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256-256,共1页
目的:探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施予优质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202例病人,将其随机分成分析、对照两组,分析组101例施行优质护理及相关心理服务,对照组101例施行常规型的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效果情况... 目的:探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施予优质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202例病人,将其随机分成分析、对照两组,分析组101例施行优质护理及相关心理服务,对照组101例施行常规型的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后,分析组病人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当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优质护理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长效青霉素过敏致精神障碍
8
作者 杜美凤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期7-7,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患有风湿性心脏病,8年,2000年行二尖瓣扩通手术。术后每月要到医院注射青霉素。2005年12月4日下午来门诊注射长效青霉素,经皮试阴性后肌注长效青霉素120U万,注射完1分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关键词 青霉素 过敏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疾病谱和治疗用药及费用的变迁 被引量:1
9
作者 曹雪 陈丽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79-82,共4页
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康复具有独特的复杂性,使得精神病学较早摆脱了生物医学思维模式的束缚,是较早的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深入贯彻的学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精神心理疾病已然成为影响... 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康复具有独特的复杂性,使得精神病学较早摆脱了生物医学思维模式的束缚,是较早的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深入贯彻的学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精神心理疾病已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主要慢性疾病,以下将对精神专科医院疾病谱、临床治疗用药情况以及医保报销费用的发展作一综述,了解精神疾病相关治疗及其合理性,以期为精神卫生工作者诊疗及社区精神卫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疾病谱 治疗用药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玥 张宪武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14期154-155,共2页
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人群终身患病率约为1%,研究发现该疾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具体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全基因关联分析发展迅速,在许多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疾病的遗传病因学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前... 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人群终身患病率约为1%,研究发现该疾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具体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全基因关联分析发展迅速,在许多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疾病的遗传病因学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前景。精神分裂症作为典型的复杂精神疾病,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也发现了许多该疾病的候选基因。揭示与GWAS相关的基因的功能并解决基因及其相关特质之间关系的因果关系,应该是未来GWAS的主要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遗传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冰洁 何婕 +4 位作者 刘颖 杨邵峰 王峥 张琪涵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步考察无关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无凸显刺激条件相比,相关凸显刺激条件下的绝对偏差更大,并表现出集合数量增益效应;无关凸显刺激只有在其数量较多时才会表现出上述现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凸显刺激均会对整体知觉及集合数量效应产生影响,相关凸显刺激的影响作用更大,无关凸显刺激仅在增加凸显刺激数量后才会降低整体知觉表现。这一发现揭示了整体知觉建立在个体对刺激集合中所有刺激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但赋予凸显与非凸显刺激不同权重,支持了整体放大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知觉 凸显刺激 集合数量 放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情况及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艳华 高玉梅 +5 位作者 刘国平 于磊 赵晔 吕东升 包蓉 任艳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08-411,426,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1年7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1年7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初筛,再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诊断并分为焦虑障碍组、无焦虑障碍组和抑郁障碍组、无抑郁障碍组。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估焦虑、抑郁障碍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19例,其中焦虑状态的患病率为25.6%,焦虑障碍患病率8.2%;抑郁状态的患病率为38.8%,抑郁障碍患病率25.6%。随访期内22例(10.0%)MHD患者死亡,焦虑障碍(HR=7.407,95%CI 2.794~19.640,P<0.001)、Hb<90 g/L(HR=3.555,95%CI 1.275~9.915,P=0.015)、频繁透析中低血压(HR=3.211,95%CI 1.162~8.877,P=0.025)是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MH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其中焦虑障碍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肾科医生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频和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ERP的实验证据
13
作者 宋坤莹 冯琳琳 +2 位作者 王峥 白学军 梁菲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1,共9页
采用改编后的Go/No-Go词汇判断实验范式,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揭示词频、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如果将词频、语境多样性分别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和语境多样性效应均发生在300~800 ms,表明二者均作用于词汇识别... 采用改编后的Go/No-Go词汇判断实验范式,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揭示词频、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如果将词频、语境多样性分别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和语境多样性效应均发生在300~800 ms,表明二者均作用于词汇识别的晚期阶段;如果同时将词频和语境多样性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减小,仅发生在300~400 ms,语境多样性效应则发生在300~700 ms。结果表明,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时程更长。本研究发现支持词汇识别遵循的是“可能需要”原则,而不是“简单重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频 语境多样性 词汇识别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S及CBT-I对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雅妮 隋晓杰 +2 位作者 白银霞 吕东升 姚萍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背景 目前,药物疗法是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手段,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治疗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目的 探讨rTMS与CBT-I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以期为慢... 背景 目前,药物疗法是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手段,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治疗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目的 探讨rTMS与CBT-I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以期为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1日—2021年12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社区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诊断标准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n=50),同期在社区招募与患者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1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分为rTMS组与CBT-I组各25例,分别接受为期6周的rTMS或CBT-I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并进行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分析。将患者组和对照组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将其作为种子点与患者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rTMS组和CBT-I组的PSQI评分、ISI评分以及RBANS中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维度评分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41.160、69.615、47.923、12.090、28.193,P均<0.05);两组总睡眠时间的时间效应、睡眠效率的时间效应和组别效应以及N1%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8.995、12.414、4.342、7.806,P均<0.05)。干预后,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干预前(t=-2.785,P<0.05)。rTMS组眶部额上回与左侧豆状壳核(t=4.991,P<0.05)、右内侧和旁扣带回(t=4.471,P<0.05)和右侧中央后回(t=4.922,P<0.05)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CBT-I组眶部额上回与左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t=6.586,P<0.05)。结论 rTMS及CBT-I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情况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临床疗效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共病失眠1例
15
作者 刘敏 赵瑞 +4 位作者 陈敏 苏日娜 魏婉婷 姚萍 吕东升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本文报道1例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显示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尝试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因感觉戴带呼吸机后入睡更加困难而放弃,后仅接受团体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失眠症状得到... 本文报道1例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显示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尝试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因感觉戴带呼吸机后入睡更加困难而放弃,后仅接受团体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失眠症状得到改善,OSA也由重度降为轻度。这一案例提示:(1)由于失眠与OSA具有较高的共病率,在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对OSA的评估;(2)CBT-I能够通过改善失眠,缓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的夜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症状,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重视CBT-I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兴东从肝脾论治功能性便秘经验浅谈
16
作者 韩普超 莫日根 魏玉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33-35,共3页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牛兴东教授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肝郁脾虚所致,故治疗主要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治法,且提倡重...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牛兴东教授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肝郁脾虚所致,故治疗主要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治法,且提倡重视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日常调护。该文主要介绍牛兴东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经验及特色,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肝脾 中医药 肝郁脾虚 牛兴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9
17
作者 景兰 王毅 +1 位作者 张文静 田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7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采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治疗的128例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采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治疗的128例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哌甲酯治疗,观察组服用盐酸托莫西汀。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等多项指标。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各项Cormer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Cormer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且观察组学习、行为、焦虑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观察组算数、编码、数字广度、C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ADHD,减轻抽动障碍,并纠正患儿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动性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 盐酸托莫西汀 盐酸哌甲酯 C-WIS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浩 王燕飞 +5 位作者 邹明强 于东升 刘小雷 云彩麟 杜景娇 朱萧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农药污染和兽药残留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研制出各种适合于农兽药多残留的... 农药污染和兽药残留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研制出各种适合于农兽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兽药多残留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仪器分析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 被引量:26
19
作者 田乐 张慧如 +3 位作者 王毅 王建俊 倪晶晶 景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0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抗抑郁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抗抑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抗抑郁药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依据,评估疗效及抑郁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参照住院患者护理人员观察量表(NOSIE)评定生活质量;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6周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6周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表现出轻微的恶心、头痛、便秘等反应,2~3d后自行消退;观察组治疗后抑郁、个人卫生、社会兴趣、社会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SD采用舒肝解郁胶囊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能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仅出现轻微的头痛、恶心等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舍曲林 艾司西酞普兰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电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脑神经递质和近红外脑功能定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田乐 张慧如 +3 位作者 王毅 王建俊 倪晶晶 景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69-72,92,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电针治疗老年抑郁症(GD)的效果及对脑神经递质和近红外脑功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和精神科诊治的108例GD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电针治疗老年抑郁症(GD)的效果及对脑神经递质和近红外脑功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和精神科诊治的108例GD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脑电超慢涨落分析、近红外脑功能定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受体(Ach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谷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照组5-HT、Ach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氧合血红蛋白(Oxy-Hb)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电针联合治疗GD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调节前额叶皮质的Oxy-Hb水平,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抑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电针 脑电超慢涨落 近红外脑功能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