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测项目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方方 张硕 +2 位作者 苏云开 任利平 高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了解并评价内蒙古自治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结核病相关检测开展情况。方法2015年7—11月对全区12个盟市26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类别、规模、2014年实验室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测项目及实际检测数量。共... 目的了解并评价内蒙古自治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结核病相关检测开展情况。方法2015年7—11月对全区12个盟市26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类别、规模、2014年实验室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测项目及实际检测数量。共收回154家医疗机构的有效调查问卷,总体应答率为58.1%(154/265),其中三级医院占82.0%(41/50)、二级医院占52.6%(113/215)。结果三级医院各检测项目的开展率均优于二级医院,其中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开展率分别为87.8%(86/41)和31.9%(36/113)、结核分枝杆菌改良固体培养分别为24.4%(10/41)和9.7%(11/11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别为12.2%(5/41)和1.8%(2/11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别为31.7%(13/41)和1.8%(2/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83,P=0.000;x^2=5.49,P=0.019;x^2=7.54,P=0.006;x^2=0.67,P=0.000)。含8家传染病医院在内的非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改良固体培养开展率(23.4%,11/47)优于综合医院(9.3%,10/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P〈0.05)。8家传染病医院(三级5家,二级3家)结核病相关检测项目[抗酸杆菌涂片镜检(8/8)、结核分枝杆菌改良固体培养(7/8)、分子生物学检测(3/8)、γ干扰素释放试验(6/8)]开展情况均较好。结论作为结核病患者发现第一道防线的综合医疗机构,其实验室结核病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均有待增加,新技术应用需要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医院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 问卷调查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性浆膜炎有效性、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宜林 顾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浆膜炎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的变化。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浆膜炎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的变化。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浆膜炎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并纳入研究文章中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8月1日。中文检索词包括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英文检索词包括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tuberculous meningitis,tuberculous pleurisy,tuberculous pericarditis,glucocorticoids,steroid hormones,dexamethasone,methylprednisolone等。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5.1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以对结核性浆膜炎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619篇,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后最终纳入31篇文献、2410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其中,抗结核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观察组)1228例,仅抗结核治疗组患者(对照组)1182例;根据疾病类型将患者再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包括23项研究,观察组876例,对照组876例)、结核性胸膜炎组(包括6项研究,观察组280例,对照组276例)和结核性心包炎组(包括2项研究,观察组72例,对照组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有效性均更好[OR(95%CI)=4.63(3.48~6.17)、6.62(3.55~12.34)、7.92(2.44~25.66)]、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死率更低[OR(95%CI)=0.45(0.23~0.8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不良反应更少[OR(95%CI)=0.31(0.18~0.52)]。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有效性,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和结核性胸膜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浆膜炎 抗结核药 糖皮质激素类 治疗结果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与肺结核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瑞花 萨日娜 王芙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高发国家,拥有大量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群体。MTB感染重塑了宿主免疫系统,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目前,针对肺结核或...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高发国家,拥有大量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群体。MTB感染重塑了宿主免疫系统,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目前,针对肺结核或肺癌的单一疗法,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中效果有限,甚至可能相互干扰。笔者分析了MTB感染促进肺癌发生与发展的具体机制、肺癌与肺结核单独存在时的临床表现、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针对此类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非小细胞肺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结核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廷玉 萨日娜 +2 位作者 王芙蓉 陈琛 郑兰兵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前,结核病治疗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药物治疗带来了多种问题,如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特别是耐药菌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但纳米材料的出现却可以克服当前结核病治疗中的问题,改变治疗方式,从而提高... 目前,结核病治疗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药物治疗带来了多种问题,如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特别是耐药菌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但纳米材料的出现却可以克服当前结核病治疗中的问题,改变治疗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作者对纳米材料在结核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纳米材料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和讨论;简述了直接治疗纳米材料,重点介绍了药物递送纳米材料,并对最新的光疗纳米材料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纳米材料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纳米粒子 抗菌剂 药物载体 光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与眼内结核致单侧失明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杨瑞凤 任格格 +2 位作者 张艺 关丽英 武英英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眼内结核(简称“眼结核”)是指原发或继发在眼内组织,包括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的结核病变^([1-2])。眼结核的症状因结核病变在眼部的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眼痛、畏... 眼内结核(简称“眼结核”)是指原发或继发在眼内组织,包括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的结核病变^([1-2])。眼结核的症状因结核病变在眼部的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病变累及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均可导致视力受损,严重时可致失明;眼部渗出物增多,分泌物可为黏液性、脓性或黏液脓性;眼底改变,如视乳头充血水肿、视网膜血管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结核 脑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左氧氟沙星或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琦 姜晓颖 +14 位作者 梁建琴 杨坤云 阚晓宏 邱丽华 唐神结 蔡宝云 卜建玲 刘玉琴 牛国强 余卫业 高飞 张立群 初乃惠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36-442,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左氧氟沙星(Lfx)或莫西沙星(Mfx)作为核心药物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疗效、转归及其相关因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MDRTB治疗中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国10家结核病诊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左氧氟沙星(Lfx)或莫西沙星(Mfx)作为核心药物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疗效、转归及其相关因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MDRTB治疗中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国10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确诊为MDR-TB的患者共232例。其中,应用含Mfx(含Mfx组)化疗方案的患者124例,含Lfx(含Lfx组)化疗方案的患者108例。收集治疗前、中、末的细菌学、影像学等资料,疗程末评估疗效和治疗转归。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与治疗转归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6个月末,含Lfx组患者和含Mfx组患者的痰涂片阴转率[S8.4%(61/69)、79.0%(79/100)]和痰培养阴转率[81.5%(53/65)、73.6%(67/91)]相接近(x2值分别为2.541、2.404,P值均〉0.05)。治疗24个月末,含Lfx组患者的痰培养阴转率(92.2%,47/51)高于含Mfx组(76.9%,50/65)(x2=3.794,P〈0.05)。(2)治疗24个月末,含I。fx组的空洞闭合率(48.8%,20/41)高于含Mfx组(23.2%,13/56)(x2=5.801,P〈0.05),而病变吸收好转率在两组间[81.0%(64/79)、76.2%(6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1,P〉0.05)。(3)含I.fX组与含Mfx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5.0%(27/108)、26.6%(33/124)]相接近(x2=0.012,P〉0.05)。其中,两组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分别达16.7%o(18/108)和10.5%(13/124)。(4)含Iffx组与含Mfx组治疗成功率相接近,分别达61.1%(66/108)和59.70(74/124)(x2=0.050,P〉0.05)。含Mfx组的死亡率(6.5%,8/124)高于含Lfx组(0.9%,1/los)(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丢失率(14.5%,18/124)低于含Lfx组(24.1%,26/108)(x2=3.341,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症状体征评分≤6分和既往未应用阿米卡星(Am)是影响治疗成功的独立因素(β=-0.670、-0.679;Wald x2=4.696、3.866;OR=0.512、0.507;95%CJ=0.279~0.938、0.258~0.998;P值均〈0.05)。结论含Lfx与含Mfx的化疗方案的疗效与治疗成功率接近,患者临床状况和既往相关核心药物使用情况与治疗成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7
作者 杜建 刘宇红 +27 位作者 李亮 马艳 钟球 傅衍勇 陈玲 李波 林明贵 黎友伦 梁煊 尚好珍 马丽萍 闫兴录 王晓萌 纪滨英 高飞 陈森林 吴湘 崔爱东 张朋 孙瑞敏 曹文丽 张海晴 陈东进 田希忠 舒薇 吕晓亚 黄学锐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50-857,共8页
目的评价复治肺结核新方案与复治肺结核标准方案满疗程的疗效及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探讨如何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失败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散随机法。国内有22家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 目的评价复治肺结核新方案与复治肺结核标准方案满疗程的疗效及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探讨如何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失败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散随机法。国内有22家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共同参与,选择确诊的菌阳复治肺结核患者,排除MDR-PTB、XDR-PTB、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对治疗有影响的并发症和复治个体化组。根据随机号分为3个组:第1组为采用高剂量的复治新标准方案组(简称“高剂量组”,86例);第2组为采用长疗程的复治新标准方案组(简称“长疗程组”,83例);第3组采用复治标准方案(简称“标准方案组”,82例)。评价上述三组满疗程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结果高剂量、长疗程、标准方案组满疗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4.9%(73/86)、73.5%(61/83)和62.2%(51/8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P=0.004);3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4.7%(4/86)、16.9%(14/83)和19.5%(16/8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84,P=0.011)。3组胸部病变X线摄影评价的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7.5%(70/80)、86.3%(69/80)和74.0%(54/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52);空洞闭合率分别为28.9%(11/38)、46.5%(20/43)和27.8%(10/3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40,P=0.139);恶化率分别为1.2%(1/80)、1.2%(1/80)和6.8%(5/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115)。3年累计复发率占随访例数的5.6%(10/177),高剂量组与长疗程组和标准方案组复发率分别为5.6%(4/72)、1.7%(1/59)和10.9%(5/4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135)。10例复发患者中有5例采用复治标准化疗方案。结论适当提高剂量和延长强化期(高剂量组)较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标准方案组)可有效提高治愈和治疗成功率,并减少治疗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联合 方案评价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对贝达喹啉药物敏感性动态监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璐 薛仲探 +5 位作者 王玉峰 尚媛媛 任卫聪 姚丛 高飞 逄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获得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贝达喹啉(Bdq)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从基因水平分析MTB对Bdq的耐药机制。方法MTB菌株分离来自NDIP(New Drug Introduct... 目的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获得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贝达喹啉(Bdq)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从基因水平分析MTB对Bdq的耐药机制。方法MTB菌株分离来自NDIP(New Drug Introduction Protection)项目合作医院的189例肺结核患者,其中,130例患者仅提供基线(服用Bdq第1剂前1周内)培养阳性菌株,59例除提供基线菌株外还提供开始含Bdq方案治疗后第2、4、8、12、16、20、24周时收集的培养阳性菌株。采用CMP1BDQ 96孔药敏微孔板检测患者基线MTB分离株对Bdq及另外11种抗结核药品耐药情况,并检测患者开始含Bdq方案治疗后不同时期的MTB临床分离株对Bdq的耐药情况。筛选出对Bdq耐药的MTB菌株,检测其Rv0678、atpE、pepQ、Rv1979c等4个基因的序列。结果86.2%(163/189)的基线MTB分离株对Bdq的MIC值分布在0.06μg/ml以下,MIC50和MIC90分别为0.03μg/ml和0.12μg/ml;基线MTB分离株对Bdq的原发耐药率为2.1%(4/189);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Bdq获得性耐药率为1.6%(3/189)。4例对Bdq原发耐药患者MTB分离株均检测出Rv0678突变,未检出atpE、pepQ和Rv1979c突变;3例Bdq获得性耐药患者MTB分离株均检测出Rv0678突变,1例检测出Rv1979c突变,未检出pepQ和atpE突变;3例对Bdq敏感性降低患者MTB分离株中有2株检测出Rv0678突变,1株检测出Rv1979c突变,未检出atpE和pepQ突变。结论目前MTB临床分离株对Bdq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突变均发生在已知基因,未发现新的耐药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基因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晓颖 柳芳超 +27 位作者 梁建琴 杨坤云 阚晓宏 田明 刘锦程 崔文玉 刘文 余德美 谭守勇 范琳 唐神结 刘玉琴 梁煊 邱丽华 邵世峰 高飞 接力 高孟秋 卜建玲 蔡宝云 马丽萍 刘智 徐麟 杜娟 卢水华 刘宇红 李亮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89-1300,共12页
目的调查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耐药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从全国20家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纳入的293例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调... 目的调查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耐药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从全国20家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纳入的293例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和患者临床报告情况;发出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为100.0%.其中223例(76.1%)被调查者自报了解结核病相关核心信息,对该群患者进一步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6.1%(223/293)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有23.9%(70/293)的患者尚不了解.了解者对11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0.1%(1720/2453).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饮酒或偶尔饮酒(70.3%,1648/2343)、有结核病病史(72.8%,905/1243)、结核病治疗次数为1次及以上(72.6%,878/1210)、结核病病程1年及以上(72.6%,895/1232)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相对于经常饮酒(54.5%,60/110)、无结核病病史(66.4%,803/1210)、结核病治疗次数为0次(66.8%,830/1243)、结核病病程1年以下(66.6%,813/1221)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知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1、12.04、9.88、10.68,P值分别为0.002、<0.001、0.007、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饮酒的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是经常饮酒患者的1.97倍(95%CI:1.33~2.92,P=0.001),有结核病病史的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是无结核病病史患者的1.36倍(95%CI:1.14~1.61,P=0.001).结论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较低,应针对经常饮酒、无结核病病史、无结核病治疗史、结核病病程1年以下等耐药结核病患者重点开展健康促进及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问卷调查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患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的调查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建 钟球 +29 位作者 傅衍勇 陈玲 李波 林明贵 黎友伦 梁煊 尚好珍 马丽萍 闫兴录 王晓萌 纪滨英 高飞 陈森林 吴湘 崔爱东 张朋 孙瑞敏 曹文利 张海睛 谢莉 陈东进 戈启萍 黄学锐 陈效友 韩喜琴 马艳 姜晓颖 李亮 李琦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中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中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既往在第一次治疗结核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治疗的剂量、体质量及性别等信息,根据既往使用利福类药物方法与患者年龄、体质量分组,分析利福类药物是否按照我国肺结核治疗指南所规定的剂量用药。结果共纳入患者742例,女196例(26.4%),男546例(73.6%)。采用利福平每日疗法组522例,用药剂量正确154例(29.5%),用药剂量不足363例(69.5%),用药剂量过大5例(1.0%)。采用利福喷丁间歇疗法组29例,用药剂量正确13例,用药剂量不足15例,用药剂量过大1例。采用利福平隔日疗法组191例,用药剂量正确175例(91.6%),用药剂量不足15例(7.9%),用药剂量过大1例(O.5%)。利福平隔日疗法组中,用药剂量正确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参与调查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科医院大部分的复治肺结核在初治期间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霉素类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耐异烟肼患者和耐利福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舒薇 戈启萍 +36 位作者 黄学锐 马丽萍 纪滨英 陈瑜晖 陈效友 姜广路 谢莉 李波 陈盛玉 陈森林 闫俊萍 石莲 陈玲 黎友伦 席秀娥 刘倩颖 闫兴录 王飞 王芙蓉 吴湘 张朋 冷学艳 曹文利 张海晴 崔洪哲 杨澄清 吴超 李鹃 李华 孙玙贤 张立杰 谢仕恒 宁宇佳 田希忠 杜建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 目的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复治肺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6%(33/39)和70.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7,P<0.001;χ^(2)=8.500,P=0.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7%,47/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17;χ^(2)=10.533,P=0.005)。耐异烟肼组治愈率(53.4%,39/73)低于耐利福平组(60.0%,27/45)和敏感组(69.5%,337/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64.4%,47/73)低于耐利福平组(75.6%,34/45)和敏感组(82.1%,39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P=0.002)。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治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异烟肼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戈启萍 杜建 +35 位作者 舒嶶 马艳 马丽萍 赵彩燕 陈瑜晖 张立杰 黄学锐 韩喜琴 陈盛玉 王飞 李波 曹文利 刘倩颖 陈东进 石莲 王鑫 黎友伦 杨尚鹏 彭章丽 吴超 欧阳兵 王芙蓉 李钋 吴湘 席秀娥 冷学艳 张海晴 李华 李鹃 杨澄清 张朋 崔洪哲 谢莉 刘宇红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8-334,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案组(简称"优化方案组")244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组(简称"标准方案组")137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疗程结束,优化方案组治愈175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成功率为84.0%(205/244);标准方案组治愈92例,完成治疗10例,治疗成功率为74.5%(10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优化方案组和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8%(63/244)和21.2%(29/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44)和4.4%(6/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469)。结论优化方案可提高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菌量与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失败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立杰 韩喜琴 +27 位作者 王敬萍 陈瑜晖 陈盛玉 陈玲 李波 林明贵 黎友伦 石莲 席秀娥 马丽萍 王鑫 王飞 赵彩燕 王芙蓉 陈森林 吴湘 李钋 张朋 冷学艳 张海晴 曹文利 舒薇 孙玙贤 谢仕恒 田希忠 黄学锐 杜建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与治疗失败和再次复发的关系,为研究复治肺结核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22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纳入的400例非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资料,采取复治新方案和复治标... 目的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与治疗失败和再次复发的关系,为研究复治肺结核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22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纳入的400例非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资料,采取复治新方案和复治标准方案治疗,对治疗成功患者随访至2019年7月(共随访7年)。将治疗中失败者51例作为失败组,治疗成功后随访再次复发者23例作为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结果失败组与复发组在既往使用低剂量利福霉素类药物[低剂量70.2%(33/47)和52.2%(12/23)、正常剂量29.8%(14/47)和47.8%(11/23)]、复治类型[复发51.0%(26/51)和56.6%(13/23)、初治失败23.5%(12/51)和21.7%(5/23)、其他复治25.5%(13/51)和21.7%(5/23)]、治疗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敏感34.0%(17/50)和31.8%(7/22)、耐异烟肼32.0%(16/50)和31.8%(7/22)、耐利福平12.0%(6/50)和13.7%(3/22)、其他耐药22.0%(11/50)和22.7%(5/22)]、既往累计用药时间[<6个月24.0%(12/50)和21.7%(5/23)、≥6个月76.0%(38/50)和78.3%(18/23)]和复治次数[1次78.4%(40/51)和87.0%(20/23)、≥2次21.6%(11/51)和13.0%(3/23)]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89,P=0.139;χ2=0.206,P=0.902;Fisher确切概率法,P>0.999;χ2=0.045,P=0.832;χ2=0.298,P=0.585)。失败组治疗前痰涂片和痰培养菌量检测>2+的比例分别为44.9%(22/49)和63.9%(23/36),均高于复发组8.7%(2/23)和12.5%(2/1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32和11.718,P值分别为0.002和0.001)。结论复治菌阳肺结核在治疗前痰菌量大的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复发率,在制定复治新方案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再治疗 分枝杆菌 结核 治疗失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及广泛耐药MTB菌株对SQ109的耐药性及其与北京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文竹 王政 +8 位作者 文舒安 张婷婷 霍凤敏 董玲玲 李云絮 赵立平 黄海荣 高飞 逄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 目的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括MDR菌株109株,XDR菌株114株。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检测SQ109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流行病学界值(ECOFF值);采用RD207基因作为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的分离标准进行基因型鉴别,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耐药情况;根据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对EMB的耐药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EMB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根据临床MTB菌株对于SQ109的MIC值频数分布情况,确定ECOFF值为1.000mg/L。XDR菌株耐药率为4.4%(5/114),MDR菌株中无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O.05)。109株MDR菌株中有8株非北京基因型,114株XDR中有10株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菌株对SQL09耐药率为2.4%(5/2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未发现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23株菌株中共有138株EMB敏感菌株和85株EMB耐药菌株。EMB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1株,耐药率为0.7%(1/138);EMB耐药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4株,耐药率为4.7%(4/85),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O.05)。结论SQ109在体外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MDR-MTB和XDR-M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北京基因型菌株与SQ109耐药性无相关性。菌株对EMB的耐药性与对SQ109的耐药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基因型 因果律 SQ1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立娟 黄海荣 +1 位作者 高飞 王桂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菌株。作者论述了插入序列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IS6110-RFLP)、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长序列多态性(LS... 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菌株。作者论述了插入序列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IS6110-RFLP)、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长序列多态性(LSP)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多种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分型技术,并讨论了各技术的优缺点,以便对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宇博 贾婷婷 +2 位作者 张瑞芬 苏和 王芙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抗疫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现今临床诊疗实践中,广大临床工作者已对其理论基础、证候特点、辨证方法、治法、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但仍存在诸如...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抗疫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现今临床诊疗实践中,广大临床工作者已对其理论基础、证候特点、辨证方法、治法、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但仍存在诸如理论创新不足、与临床实际结合程度不高;证候繁杂、传统辨证方法精准性欠缺等问题。通过目前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防治COVID-19相关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文献,对其病名、病因、证候、病机演变、治法、用药处方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现有不足,并提出证素辨证在COVID-19中医诊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疫病 证候 病机 证素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3p调节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巨噬细胞内存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托雅 石金 +4 位作者 郭继东 刘原园 逄宇 鲁洁 高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75-481,共7页
目的研究miR-21-3p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6例临床确诊肺结核患者及6名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将miR... 目的研究miR-21-3p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6例临床确诊肺结核患者及6名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将miR-21-3p模拟物(mimic)、miR-21-3p抑制剂(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mimic及NC-inhibitor)转染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用MTB标准株H37Rv分别感染细胞系THP-1和U93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miR-21-3p及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与miR-21-3p相互作用的靶基因,并采用qRT-PCR验证调控关系。结果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结核病组PBMC的miR-21-3p相对表达量为7.286(6.964,10.48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30(0.997,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1,P=0.002)。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在感染MTB 24h后,细胞系THP-1及U937中的miR-21-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311(15.543,17.030)和72.850(65.343,97.343),与感染前[1.038(0.959,1.165)与1.029(0.979,1.200)]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均<0.001,P值均为0.002)。以MTB标准株H37Rv感染miRNA转染的实验组细胞后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结果显示,在感染后24h miR-21-3p模拟物组的胞内菌量为7.5×10^(4)(6.0×10^(4),8.8×10^(4)),明显少于NC-mimic组的13.5×10^(4)(12.0×10^(4),14.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1,P=0.002)。与NC-mimic组相比,miR-21-3p模拟物组巨噬细胞对于MTB感染导致的炎症应答明显增强,IL-6及TNF-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由1.803(1.729,1.892)及0.960(0.858,1.020)升高至4.520(4.234,5.205)及1.455(1.372,1.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均<0.001,P值均为0.002);而抑制剂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27(0.901,1.050)及0.781(0.705,0.805),较NC-inhibitor组的1.819(1.007,1.953)及1.101(0.994,1.202)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000,P=0.009;U<0.001,P=0.002)。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与miR-21-3p序列匹配的基因,并经文献检索,最终筛选出与细胞增殖、凋亡及免疫过程相关的6个候选基因。巨噬细胞分组转染miR-21-3p后,以MTB标准株H37Rv进行感染并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iR-21-3p模拟物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yclin-dependent kinases 8,CDK-8)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0.445(0.434,0.467),明显低于NC-mimic组的1.025(0.917,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1,P=0.002);抑制剂组CDK-8的mRNA表达水平为1.255(1.185,1.466),明显高于NC-inhibitor组[0.966(0.947,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1,P=0.002)。结论miR-21-3p可抑制MTB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在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小RNA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阳性的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中EBNA1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海芹 冯征远 +1 位作者 徐晓艳 孙亮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筛选前期研究中EB病毒(EBV)阳性的15例不同类型淋巴瘤病例,对这15例EBV阳性病例进行PCR扩增及EBV核抗原1(EBNA1)羧基端测序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热点AA487及AA466-527之间的变异。方法:采用PCR方法对EBV阳性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 目的:筛选前期研究中EB病毒(EBV)阳性的15例不同类型淋巴瘤病例,对这15例EBV阳性病例进行PCR扩增及EBV核抗原1(EBNA1)羧基端测序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热点AA487及AA466-527之间的变异。方法:采用PCR方法对EBV阳性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的扩增,并将扩增产物送公司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分析淋巴瘤患者EBV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实验成功扩增15例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测序分析发现,15例标本中EBNA1羧基端均出现序列变异,其中以往报道过的突变有:错义突变AA487 A→V、499 D→E、502 T→N、524 T→I、528 I→V和533 L→I,无义突变为AA520密码子cat→ctc;本次研究新发现的突变有:错义突变AA462 G→E、466 G→R、AA487 A→L、492 S→C、502 T→N和524 T→I及无义突变AA466密码子gga→gaa、AA 480密码子aac→atc和AA 547密码子ccc→cct突变。几例非肿瘤细胞EBER阳性的淋巴瘤病例也均出现了与以往研究相同的共有突变;而肿瘤细胞EBER阳性的淋巴瘤样本中除了有部分共有突变外,均出现了非共有突变。结论:本组淋巴瘤病例中,除了有部分EBNA1基因羧基端的共有突变外,均出现了非共有突变,这与以往研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EB病毒核抗原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结核病控制简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831-833,共3页
2010年5月至7月,笔者在德国柏林学习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在此,将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并与读者共享。德国结核病疫情1.发病率:德国属于结核病低负担国家,并且结核病疫情仍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核病发病率已经从1998年的12.7/10万下... 2010年5月至7月,笔者在德国柏林学习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在此,将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并与读者共享。德国结核病疫情1.发病率:德国属于结核病低负担国家,并且结核病疫情仍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核病发病率已经从1998年的12.7/1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5.5/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控制 德国 结核病疫情 控制理论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