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内蒙古敖汉地区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钼多金属成矿作用 |
章永梅
顾雪祥
王新利
程慕利
姚诗悦
李来龙
柳江鹏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内蒙古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彭振安
李红红
屈文俊
张诗启
丁海军
陈晓日
张斌
张永正
徐明
蔡明海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1
|
|
3
|
内蒙古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
赵胜金
苏永辉
顾海涛
高利东
刘传宝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王森
渠洪杰
王欢
宋殿兰
程慕利
谭春亮
冉灵杰
冯跃文
陈英富
崔玉良
岳永东
林广利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5
|
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换及动力机制探讨 |
方曙
鞠文信
张亚盾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2 |
6
|
|
6
|
内蒙古通辽南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
张凤林
贺宏云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2 |
3
|
|
7
|
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地质学应用 |
赵令浩
詹秀春
胡明月
范晨子
孙冬阳
刘传宝
|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8
|
延边十里坪地区元素组合异常及其找矿意义 |
王泽光
贾大成
裴尧
宋运红
高文
李振祥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9
|
综合地物化技术在额仁陶勒盖矿集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布日罕特银多金属矿点的发现及意义 |
赵胜金
高利东
武中华
于海洋
周颖帅
柳志辉
朴丽丽
张猛
赵万莉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1
|
|
10
|
大兴安岭北段下侏罗统柴河组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
赵胜金
于海洋
申亮
张猛
周颖帅
柳志辉
张玉龙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1
|
大兴安岭北段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赵胜金
高利东
于海洋
朴丽丽
柳志辉
周颖帅
张猛
张玉龙
杨海星
赵万莉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大兴安岭南段毛登-小孤山锡多金属矿田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郭硕
何鹏
张学斌
崔玉荣
张天福
张阔
来林
刘传宝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3
|
大兴安岭巴雅尔吐胡硕地区碎斑熔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申亮
赵胜金
于海洋
柳志辉
周颖帅
苏建国
杨海星
高利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大兴安岭北段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赵胜金
于海洋
申亮
周颖帅
柳志辉
张猛
杨海星
高利东
隋海涛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含金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刘军
武广
邱华宁
高德柱
杨鑫生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16
|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熔体超常富集贵金属的机制及其识别标志 |
刘家军
王大钊
翟德高
夏清
郑波
高燊
钟日晨
赵胜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17
|
我国东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化探扫面方法技术研究 |
杨少平
孔牧
刘华忠
刘书金
梁金全
王硕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18
|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
贾盼盼
魏俊浩
巩庆伟
赵万莉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9
|
|
19
|
辽宁省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分析 |
余婷婷
韩春兰
徐广成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20
|
基于MAPGIS的含量-面积分形法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及圈定异常区:以湖南阳明山地区为例 |
崔玉良
王根厚
郎欣欣
曾志方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