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敖汉地区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钼多金属成矿作用
1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王新利 程慕利 姚诗悦 李来龙 柳江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1-846,共26页
内蒙古敖汉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的过渡区,是华北地台北缘一个重要的金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在对撰山子和金厂沟梁大型金矿、白土营子大型钨钼多金属矿以及近年新发现的八家大型锌银铅矿和腾克力钼矿的地... 内蒙古敖汉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的过渡区,是华北地台北缘一个重要的金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在对撰山子和金厂沟梁大型金矿、白土营子大型钨钼多金属矿以及近年新发现的八家大型锌银铅矿和腾克力钼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矿床成因与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提出了本区金钼多金属成矿潜力与找矿方向。结果显示,敖汉地区金钼多金属成矿与印支期、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侵位密切相关,成矿主要发生于三叠纪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特征。印支期和燕山期成矿岩体总体均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分别形成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影响下的伸展背景。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脉型,钼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受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印支期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及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撰山子金矿具有良好的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找矿前景,金厂沟梁和撰山子金矿区及外围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借鉴白土营子钨钼多金属矿田和八家锌银铅矿床的找矿经验,应注重综合利用地质、地化、物探等手段在覆盖区寻找钨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钼多金属成矿 斑岩型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构造岩浆演化 内蒙古敖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2
作者 彭振安 李红红 +7 位作者 屈文俊 张诗启 丁海军 陈晓日 张斌 张永正 徐明 蔡明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516,共7页
小狐狸山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星点状或细脉状分布于小狐狸山岩体的边缘相细粒花岗岩和过渡相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中,属斑岩型钼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以及... 小狐狸山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星点状或细脉状分布于小狐狸山岩体的边缘相细粒花岗岩和过渡相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中,属斑岩型钼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辉铋矿和磁铁矿。文章对矿床中6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为216.3~220.1 Ma,等时线年龄为(220.0±2.2)Ma,MSWD值为0.54,187Os初始值为(0.23±0.30)ng/g。表明钼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年龄 斑岩型钼矿床 小狐狸山钼矿 内蒙古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胜金 苏永辉 +2 位作者 顾海涛 高利东 刘传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6-1086,共11页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工作和研究程度低,通过普-详查工作首次对该矿床有了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进行了...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工作和研究程度低,通过普-详查工作首次对该矿床有了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认为EW向断裂构造为成岩成矿断裂,矿体与EW向展布的沿断裂充填的晚侏罗世次流纹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矿体赋存于次火山岩侵入接触构造-硅化蚀变带(次生石英岩化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EW向分布。通过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为次火山热液矿床,与次火山有关的硅化带、次生石英岩化带是该区寻找相似成因矿床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 次火山岩 次火山热液矿床 次生石英岩化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森 渠洪杰 +9 位作者 王欢 宋殿兰 程慕利 谭春亮 冉灵杰 冯跃文 陈英富 崔玉良 岳永东 林广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67,共18页
在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内蒙古敖汉旗北部波罗和硕-萨力巴-步登皋一带原划分为二叠系额里图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岩石学特征表明这套火山岩以玄武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主... 在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内蒙古敖汉旗北部波罗和硕-萨力巴-步登皋一带原划分为二叠系额里图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岩石学特征表明这套火山岩以玄武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主,局部发生弱变质作用,两者呈相间或互层出露。地球化学成分上由基性和酸性两个岩石端元组成,在中性岩的范围出现了明显的间断,表现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特征。选取4件代表性流纹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分别获得了(361±2)Ma、(359±2)Ma、(350±28)Ma和(338±1)Ma的成岩年龄,时代上属于晚泥盆世末期-早石炭世,根据区域对比应将其划为朝吐沟组(D3-C1ch)。流纹岩表现出高硅富碱贫铝铁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或碱性流纹岩平均成分接近,属于造山后火山岩。玄武岩相对低MgO、高FeO,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成因上可能与弧陆碰撞后伸展造山环境有关;结合区域已有研究成果及认识,认为华北板块北缘赤峰地区晚泥盆世伸展作用持续到早石炭世,根据本文获取的最近年龄结果,将该期伸展作用的时间上限确定为338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朝吐沟组 玄武岩 流纹岩 敖汉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换及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曙 鞠文信 张亚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6-34,共9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研究 ,将该区域内中生代构造应力事件划分了 8个阶段。构造应力场的压、张应力交替变化 ,此起彼伏 ,此消彼长 ,反映出地壳存在着弹性运动。地壳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弹性运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平衡 ... 通过对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研究 ,将该区域内中生代构造应力事件划分了 8个阶段。构造应力场的压、张应力交替变化 ,此起彼伏 ,此消彼长 ,反映出地壳存在着弹性运动。地壳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弹性运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平衡 ,在调整平衡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建造和构造。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应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构造应力场 中生代 内蒙古 转换机制 张应力 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南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凤林 贺宏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和库伦旗南部。构造区划属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天山—赤峰活动带[1]。区内晚石炭世地层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二者在空间上具有相变关系。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和库伦旗南部。构造区划属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天山—赤峰活动带[1]。区内晚石炭世地层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二者在空间上具有相变关系。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划分出滨岸相、潮坪相、台后盆地相及台地相4种岩相,8个微相。它们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海进层序,属于海侵体系域沉积。反映华北板块北缘晚石炭世海槽属于被动陆源盆地—即陆表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 岩相古地理 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 内蒙古 石炭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地质学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令浩 詹秀春 +3 位作者 胡明月 范晨子 孙冬阳 刘传宝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共14页
熔体包裹体可以保留岩浆被捕获时的温度、压力及化学组成等信息,为研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取样方法、仪器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技术手段的限制,熔体包裹体研究(尤其是熔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面)发展相对缓慢。本... 熔体包裹体可以保留岩浆被捕获时的温度、压力及化学组成等信息,为研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取样方法、仪器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技术手段的限制,熔体包裹体研究(尤其是熔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面)发展相对缓慢。本文在简述熔体包裹体特征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熔体包裹体成分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及样品制备等;详细介绍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原理、优缺点、定量方法等),并重点阐述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元素分馏、基体效应及激光剥蚀技术要点等。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避免了传统熔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需加热均一化、样品制备繁琐等缺点,可直接对成分复杂矿物表面100μm以下以多相形式存在的熔体包裹体进行整体分析,数据精确度可与电子探针分析和二次离子质谱相媲美,增加了样品中可分析熔体包裹体数量,更全面地反映岩浆演化信息,省时、高效、准确,极大地推动了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应用于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在地球深部岩浆过程及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激光、质谱等设备的发展及定量方法完善,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单个熔体包裹体同位素原位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再次为熔体包裹体研究带来革命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地质学 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十里坪地区元素组合异常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泽光 贾大成 +3 位作者 裴尧 宋运红 高文 李振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4-166,共3页
随着现代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逐渐由反映地球化学单元素的异常过渡到元素组合异常,由于元素组合异常的综合性和相关性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十里坪地区是延边中生代火山热液型金矿主要分布地区,单元素异常丰富。利用十里坪地区1∶5万水... 随着现代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逐渐由反映地球化学单元素的异常过渡到元素组合异常,由于元素组合异常的综合性和相关性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十里坪地区是延边中生代火山热液型金矿主要分布地区,单元素异常丰富。利用十里坪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以相关分析为基础,重新圈定出该区的元素组合异常,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坪地区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异常 元素组合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地物化技术在额仁陶勒盖矿集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布日罕特银多金属矿点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胜金 高利东 +6 位作者 武中华 于海洋 周颖帅 柳志辉 朴丽丽 张猛 赵万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在大兴安岭北段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外围东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区开展了地质、激电、高精磁、土壤综合剖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进展。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连续高极化高电阻率异常带,该异常带对应叠加有多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综合... 在大兴安岭北段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外围东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区开展了地质、激电、高精磁、土壤综合剖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进展。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连续高极化高电阻率异常带,该异常带对应叠加有多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判断为矿致异常,结合物化探工作及地表工程验证新发现了布日罕特银多金属矿点,并圈定了矿体,判断深部矿化体具有一定规模。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南部新发现了钼矿化点,综合显示出额仁陶勒盖矿集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该区的综合地物化找矿方法为大兴安岭北段及相邻地区找矿勘查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激电剖面 地物化综合剖面 额仁陶勒盖矿集区 布日罕特银多金属矿点 高极化高电阻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下侏罗统柴河组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胜金 于海洋 +4 位作者 申亮 张猛 周颖帅 柳志辉 张玉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2-1314,共13页
大兴安岭北段首次厘定出下侏罗统柴河组,为一套沉积岩及中性岩为主的火山岩岩石组合。在底部沉积岩层位中发现早侏罗世植物分子,为Podozamites sp.(苏铁衫属),Equisetites sp.(似木贼属)。火山岩-粗安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83.8±... 大兴安岭北段首次厘定出下侏罗统柴河组,为一套沉积岩及中性岩为主的火山岩岩石组合。在底部沉积岩层位中发现早侏罗世植物分子,为Podozamites sp.(苏铁衫属),Equisetites sp.(似木贼属)。火山岩-粗安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83.8±3.9Ma,时代为早侏罗世。锆石Hf同位素显示,初始^(176)Hf/^(177)Hf值分布于0.282935~0.282991之间,ε_(Hf)(t)值为+9.7^+11.4,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495~612Ma,说明这些火山岩的原始岩浆来自新生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表明额尔古纳地块的主体增生年代为新元古代。柴河期火山岩形成于活动陆缘弧环境,是早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东方向俯冲的产物。下侏罗统柴河组的厘定,说明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早侏罗世火山岩地层及相应的火山活动事件。该组的确立及引入,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及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区域构造演化探讨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河组 下侏罗统 SHRIMP锆石U-PB年龄 大兴安岭 新巴尔虎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胜金 高利东 +7 位作者 于海洋 朴丽丽 柳志辉 周颖帅 张猛 张玉龙 杨海星 赵万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726,共9页
大兴安岭北段西部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新厘定出非正式填图单元——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其岩石组合为灰黑色、深绿灰色、紫褐色玄武岩以及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等。锆石SHRIMP U-Pb定年法测得其年龄数据为(14... 大兴安岭北段西部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新厘定出非正式填图单元——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其岩石组合为灰黑色、深绿灰色、紫褐色玄武岩以及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等。锆石SHRIMP U-Pb定年法测得其年龄数据为(146.7±3.1)Ma,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哈日陶勒盖玄武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中Sr含量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略具有铕负异常。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说明,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晚侏罗世基性火山岩浆活动事件。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对比,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与上侏罗统伊列克得组原始定义相符,二者实则为同物异名,建议恢复上侏罗统伊列克得组。这一认识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及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日陶勒盖玄武岩 上侏罗统 U-PB测年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毛登-小孤山锡多金属矿田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硕 何鹏 +5 位作者 张学斌 崔玉荣 张天福 张阔 来林 刘传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9-525,共17页
毛登-小孤山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文章通过对该矿田的锆石和锡石进行LA-(MC)-ICP-MS原位U-Pb测年,及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斑状花岗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该矿田的成矿时限及成矿地质背景。斑状花岗岩的锆... 毛登-小孤山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文章通过对该矿田的锆石和锡石进行LA-(MC)-ICP-MS原位U-Pb测年,及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斑状花岗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该矿田的成矿时限及成矿地质背景。斑状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2.19±0.77)Ma,锡石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40±20)Ma,表明该矿田的岩浆-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毛登-小孤山矿田中的斑状花岗岩具有较高的w(SiO2)(70.4%~71.0%),富K2O(4.93%~5.27%),高10000Ga/Al比值(3.10~4.06),Fe相对Mg较为富集,强烈亏损Sr、Ba、Ti和P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Eu负异常明显,δEu为0.31~0.40,上述特征与A型花岗岩一致。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与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相关的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45~120Ma)的伸展背景下,为软流圈上涌导致含有大量幔源成分的锡林浩特古陆块部分熔融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锡石U-Pb年龄 中生代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巴雅尔吐胡硕地区碎斑熔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亮 赵胜金 +5 位作者 于海洋 柳志辉 周颖帅 苏建国 杨海星 高利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4-1326,共13页
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巴雅尔吐胡硕地区发现一套碎斑熔岩。根据野外调查,可分为中心相的细微粒斑状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边缘相的英安流纹质碎斑熔岩。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细微粒斑状石英二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4±... 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巴雅尔吐胡硕地区发现一套碎斑熔岩。根据野外调查,可分为中心相的细微粒斑状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边缘相的英安流纹质碎斑熔岩。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细微粒斑状石英二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4±0.9Ma(MSWD=1.13),英安流纹质碎斑熔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5.2±0.8Ma(MSWD=1.17),二者的形成时代均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由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可知,6件样品均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且具有完全一致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Pb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h较富集,Ba、Sr、Eu具有一定亏损,Pb强烈富集,表明岩石来源于地壳部分熔融。在构造环境判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碎斑熔岩属于碰撞后或造山期后的张性构造环境花岗岩(A2型花岗岩),形成于拉张环境,代表了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其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碎斑熔岩 早白垩世 蒙古-鄂霍茨克洋 岩石圈伸展环境 巴雅尔吐胡硕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胜金 于海洋 +6 位作者 申亮 周颖帅 柳志辉 张猛 杨海星 高利东 隋海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8,共9页
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一条韧性剪切带--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根据野外露头观测,该韧性剪切带为左行-逆断层性质。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的最年轻地质体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其被侏罗系覆盖,且下侏罗统柴河组未发生韧性变形。通过SHRIMP锆... 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一条韧性剪切带--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根据野外露头观测,该韧性剪切带为左行-逆断层性质。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的最年轻地质体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其被侏罗系覆盖,且下侏罗统柴河组未发生韧性变形。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得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9.3±4.1 Ma,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将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归属于中-晚三叠世。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其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三叠纪晚期向额尔古纳地块南向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通过区域韧性断裂对比,认为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为研究区域韧性变形构造及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韧性剪切带 中-晚三叠世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含金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军 武广 +2 位作者 邱华宁 高德柱 杨鑫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0-1579,共10页
砂宝斯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唯一一个大型岩金矿床。本文应用石英真空击碎和阶段加热40 Ar/39 Ar定年技术,首次获得了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石英真空击碎40Ar/39Ar定年方法获得了石英脉中原生包裹体等时线年龄为130.1±1.3Ma;石... 砂宝斯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唯一一个大型岩金矿床。本文应用石英真空击碎和阶段加热40 Ar/39 Ar定年技术,首次获得了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石英真空击碎40Ar/39Ar定年方法获得了石英脉中原生包裹体等时线年龄为130.1±1.3Ma;石英粉末阶段加热40 Ar/39 Ar定年方法获得石英脉中钾长石微晶的等时线年龄为133.1±3.5Ma。石英脉中原生包裹体和钾长石微晶的年龄较吻合,~130Ma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年龄。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后碰撞阶段的挤压向伸展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真空击碎 阶段加热 砂宝斯金矿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熔体超常富集贵金属的机制及其识别标志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家军 王大钊 +5 位作者 翟德高 夏清 郑波 高燊 钟日晨 赵胜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29-2656,共28页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As、Sb、Bi、Hg、Pb、Se、Te、Tl、Sn等,均具有亲铜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成矿过程中可以形成LMCE熔体,并对Au、Ag、PGE等贵金属的高效富集沉淀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对前人研究资料与LMCE热力学相图...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As、Sb、Bi、Hg、Pb、Se、Te、Tl、Sn等,均具有亲铜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成矿过程中可以形成LMCE熔体,并对Au、Ag、PGE等贵金属的高效富集沉淀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对前人研究资料与LMCE热力学相图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浅成低温热液型、造山型、卡林-类卡林型、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探讨了LMCE熔体形成、类型及其对Au、Ag、PGE等贵金属富集成矿的机理,并提出了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矿物组合与结构特征标志。LMCE熔体可以在岩浆过程、(岩浆)热液过程及变质过程中形成,是贵金属矿床重要的成矿机制之一。LMCE熔体中存在大量原子团簇,团簇间的聚集生长会使熔体难以达到相平衡,形成许多非平衡矿物组合,如包含LMCE的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及含LMCE的多相矿物。Au在LMCE熔体中也可以团簇存在,金团簇聚集形成球状或片状,并形成巨富的金矿体。LMCE熔体形成的矿物常以浑圆状、近浑圆状、不规则状的单个或群体组合的乳滴、珠滴、气泡的微粒包体产在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内或沿矿物裂隙线形排列,这些LMCE微粒包体是熔体扰动导致熔-熔或熔-液间发生乳化所致,流体沸腾是引起熔体扰动的主要机制。LMCE熔体不能快速淬火结晶,通常在低温下缓慢冷却达到相平衡,形成复杂的矿物组合,该特点即使在微米到纳米级的矿物微粒中也显著存在。熔体-流体包裹体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作用最为直接的证据。固溶体分解结构、熔体退火结构、矿物-熔体二面角结构、溶解-再沉淀结构等也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标志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亲铜元素 熔体 贵金属成矿 超常富集机理 矿物组合 特征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化探扫面方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少平 孔牧 +3 位作者 刘华忠 刘书金 梁金全 王硕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98,共5页
我国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主要分布在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地区,面积70多万km2。研究发现:①水系沉积物中有机质干扰的临界值大约在有机碳含量1.5%左右。有机碳含量<1.5%时,对元素含量的影响很小... 我国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主要分布在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地区,面积70多万km2。研究发现:①水系沉积物中有机质干扰的临界值大约在有机碳含量1.5%左右。有机碳含量<1.5%时,对元素含量的影响很小;当有机碳含量>1.5%时,对许多元素都有比较明显的富集作用。②选择-10~+60目粒级段水系沉积物作为采样介质基本上可以消除有机质的影响,得到比较客观反映测区地质实际的地球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沼泽景观 区域化探 中国东北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贾盼盼 魏俊浩 +1 位作者 巩庆伟 赵万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成因类型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对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按照典型矿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探讨了大兴安岭铜钼矿床可能形成的构造背景,即主要与以下阶段有关:西伯利亚板块与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的后碰撞阶段(>480Ma)、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后碰撞阶段(250~240Ma)、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阶段及其最终闭合后的后碰撞阶段(180~145Ma)、早白垩世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导致的构造伸展阶段(<145Ma)。最后对研究区内铜钼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研究区内铜钼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以寻找印支期、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为主;大兴安岭南段铜钼成矿带以寻找燕山期热液脉状铜矿和斑岩型钼(铜)矿为主;大兴安岭北段铜钼成矿带以寻找早古生代斑岩型铜矿和中生代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为主;额尔古纳铜钼成矿带以寻找与中生代浅成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床 成岩成矿时限 构造背景 找矿前景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余婷婷 韩春兰 徐广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根据主要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数据对辽宁省2003—2010年耕地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核算,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行业能源消费量等数据,建立了行业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而核算了2003—2010... 根据主要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数据对辽宁省2003—2010年耕地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核算,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行业能源消费量等数据,建立了行业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而核算了2003—2010年辽宁省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源量,同时根据辽宁省2003—2010年土地利用面积核算了林地和草地的碳汇量。通过核算得出的数据分析发现:辽宁省碳源总量从2003年的9 276.91万t增长到2010年的11 471.15万t,增长幅度达23.75%,呈大幅增长的趋势,其中工矿仓储用地的碳源量占总碳源量的比重最高,2010年比重达77.59%,其次分别是耕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辽宁省地均碳排放量由2003年的6.25 t/hm2增长到2010年的7.73 t/hm2。辽宁省2003—2010年碳吸收量呈小幅变化,从2003年的3 294.38万t减少到2010年的3 288.69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源 碳汇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含量-面积分形法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及圈定异常区:以湖南阳明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玉良 王根厚 +1 位作者 郎欣欣 曾志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1-817,共7页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以元素含量或元素含量的对数值呈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以元素含量或元素含量的对数值呈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具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由此导致了一种多重分形分布,可以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出其异常下限。对湖南省阳明山地区的化探水系采样分析数据采用分区的处理方法,根据每个区内数据的分布特征采用分形和传统方法混合应用来确定异常下限,勾绘出Sn元素异常图,与单独采用传统方法相对比收到了良好的异常圈定效果。根据新方法确定的元素异常下限所圈定的异常区与已知矿点高度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异常下限 含量-面积 MAPGIS 湖南省阳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