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日尼图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增海 王建平 +5 位作者 刘家军 王守光 王清义 康书光 张捷先 赵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8-540,共13页
乌日尼图隐伏岩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西北乌日尼图地区,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粒—中细粒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SiO_2含量为74.85%~78.10%,K_2O/Na_2O比... 乌日尼图隐伏岩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西北乌日尼图地区,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粒—中细粒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SiO_2含量为74.85%~78.10%,K_2O/Na_2O比值介于1.45~3.08之间,铝指数A/CNK=1.00~1.21,属过铝质岩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该岩体富集Rb、Th、U等元素而Ba、Nb、Sr、P和Ti强烈亏损,Eu为负异常(δEu=0.22~0.39),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V"形分布配分模式。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9 Ma),为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属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且源区成分不均一,源岩可能主要由富黏土的泥质岩夹杂少量砂屑岩变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矿床 花岗岩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乌日尼图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的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竺 杨经绥 +3 位作者 朱永旺 熊发挥 刘钊 张仲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3-1514,共22页
前人报道在西藏中生代和俄罗斯极地乌拉尔早古生代蛇绿岩地幔橄榄岩铬铁矿中发现了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认为需重新考虑铬铁矿浅部成因的传统认识。为了查明不同造山带蛇绿岩的铬铁矿中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分布规律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 前人报道在西藏中生代和俄罗斯极地乌拉尔早古生代蛇绿岩地幔橄榄岩铬铁矿中发现了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认为需重新考虑铬铁矿浅部成因的传统认识。为了查明不同造山带蛇绿岩的铬铁矿中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分布规律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笔者开展了内蒙古贺根山晚古生代蛇绿岩中的铬铁矿床的人工重砂矿物学研究,本研究获得约2000 kg的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铬铁矿石样品,对所采样品开展人工重砂选矿,表明该铬铁矿矿石样品中至少有金刚石、碳硅石及其他自然元素类、金属互化物类、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硅酸盐类等30余种矿物。内蒙—大兴安岭造山带晚古生代的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带铬铁矿石中,发现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表明,贺根山铬铁矿可能为深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深部地幔矿物 铬铁矿 贺根山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日尼图钨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增海 王建平 +5 位作者 刘家军 王守光 王清义 康书光 张捷先 赵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3,共11页
乌日尼图钨钼矿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境内,是近几年在该区新发现较大规模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以细脉状矿化类型为主。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δ34SV-CDT值范围为0.6‰~4.1‰,组成较为稳定;显示... 乌日尼图钨钼矿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境内,是近几年在该区新发现较大规模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以细脉状矿化类型为主。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δ34SV-CDT值范围为0.6‰~4.1‰,组成较为稳定;显示钨钼矿体的形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硫可能主要来自岩浆源。矿石样品208Pb/204Pb值范围为38.115~38.353,207Pb/204Pb值范围为15.528~15.591,206Pb/204Pb值范围为18.375~18.528;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其参数综合分析表明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与地幔的混合,具有壳幔混合特点。热液方解石δ13CPDB=-8.63‰~-6.41‰,δ18OSMOW=-1.49‰~8.72‰,表明热液矿物方解石是2个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早期成矿流体碳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作用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日尼图钨钼矿床 成矿物质 铅同位素 氧同位素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在火山区地热探测中的应用——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火山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彭芬 黄少鹏 +2 位作者 时庆金 程玉祥 荆勇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9-914,共16页
能源的全球性短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绿色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热资源作为其中一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地热资源的勘查中,传统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投入高、难度大,而遥感技术具有... 能源的全球性短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绿色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热资源作为其中一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地热资源的勘查中,传统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投入高、难度大,而遥感技术具有经济、高效、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已逐渐成为地热资源探测与调查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地热能开发的首选地区往往是新生代火山活动区,因其在相对较小的深度内就能获得很高的温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火山地热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这项技术在美国黄石公园、日本阿苏火山以及我国长白山火山和腾冲火山的应用。同时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新生代火山活动构造区作为实例,利用美国NAsA陆地卫星Landsat-7 ETM+第6波段的红外遥感数据反演了研究区的地表温度,结合ETM+7-4-1波段组合影像的地质构造解译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对研究区地表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异常区多位于北东东与北西向构造的交汇处或与环形构造密切相关。本文圈定了7个地表温度异常区作为这一地区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查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火山地热 地表温度反演 地质构造解译 热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斯图乌拉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晓东 陈海云 于光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8-1230,共13页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南部紧邻中蒙边境线海拉斯图乌拉一带发育的一套钠铁闪石霓辉石碱性花岗岩,是二连—贺根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区域构造演化。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试...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南部紧邻中蒙边境线海拉斯图乌拉一带发育的一套钠铁闪石霓辉石碱性花岗岩,是二连—贺根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区域构造演化。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显示该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85.4±1.1)Ma,属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高硅、富碱、准铝、贫镁钙的特点,其化学成分SiO2含量为76.12%~80.10%,Na_(2)O+K_(2)O含量为7.62%~9.19%,MgO含量为0.06%~0.10%,CaO含量为0.11%~0.20%,碱性指数(K_(2)O+Na_(2)O)/Al_(2)O_(3)=0.98~1.04,属于碱性岩系,岩石稀土总量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δEu为0.37~0.51,Eu强烈亏损,属造山后伸展事件的产物。其成因可能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指示二连—贺根山构造带在早二叠世可能已进入造山后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A型花岗岩 二叠纪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上其木干花岗岩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海云 孙晓东 张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6-1217,共12页
通过对上其木干花岗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借助锆石饱和温度和Ti地质温度,反演岩浆源区的温度,进一步分析花岗岩的形成环境。锆石具有典型岩浆岩锆石向左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 通过对上其木干花岗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借助锆石饱和温度和Ti地质温度,反演岩浆源区的温度,进一步分析花岗岩的形成环境。锆石具有典型岩浆岩锆石向左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显著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上其木干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72~829℃之间,平均值为800℃,属于高温花岗岩。锆石Ti地质温度的平均最低温度为614℃,平均最高温度为634℃,花岗岩中锆石形成的温度在614~634℃之间。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与Th/U、10000/Hf的关系,可以判断上其木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西昆仑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下部发生拆沉作用所导致的幔源岩浆底侵,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发生了锆石的重结晶或存在多期岩浆(熔体-流体)注入事件。岩浆形成热源可能与羌塘地块沿着康西瓦大断裂和塔里木地块碰撞拼贴结束后,于后碰撞板内伸展体制下导致的软流圈上涌、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锆石饱和温度 Ti温度 西昆仑上其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那弱银金矿床矿物组合特征及银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柏昌 韦银泽 +2 位作者 刘苏桥 刘融涛 杨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6-800,共15页
广西天峨那弱银金矿床以银矿为主,共/伴生金及铅、锌、锑等金属,矿物组合在右江盆地内为首次发现。矿体受那弱背斜及其轴向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含钙质浊积岩系。矿石矿物以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和方铅矿为主... 广西天峨那弱银金矿床以银矿为主,共/伴生金及铅、锌、锑等金属,矿物组合在右江盆地内为首次发现。矿体受那弱背斜及其轴向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含钙质浊积岩系。矿石矿物以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和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主要矿石矿物由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毒砂→黄铁矿→铁闪锌矿→硫锑铅矿→方铅矿。单矿物化学分析显示硫锑铅矿含Ag最高,其次为闪锌矿;黄铁矿含Au相对较高。EPMA测试结果表明Ag于方铅矿中含量最高,其次为硫锑铅矿;主要矿石矿物中毒砂含Au相对较高,其余矿物中Au含量均偏低。因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为硫锑铅矿,可以认为那弱银金矿床的Ag主要赋存于硫锑铅矿中,Au主要赋存于毒砂与黄铁矿中,二者均以显微-次显微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中。根据矿物组合及其相互交代、切割关系等特征,将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共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一成矿期为金的成矿期,矿物组合为黄铁矿和毒砂,由于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仅保留一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银铅锌成矿期,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硫锑铅矿;包含第二至第四共3个完整的成矿阶段。该矿床Ag、Au共生是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矿物组合特征 银金赋存状态 成矿期次 硫锑铅矿 那弱银金矿床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山石秤岩体稀土元素特征及矿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涛 孟庆海 郭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石秤岩体是王屋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碱性岩体,其稀土元素特征为:ω∑REE约为地壳丰度的6.0倍,ωLREE/ωHREE为地壳丰度的近1.5倍,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低,δEu呈强负异常,基本无δCe异常,侵入岩体围岩与稀土、稀有金属矿化体(碱长花岗岩)的... 石秤岩体是王屋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碱性岩体,其稀土元素特征为:ω∑REE约为地壳丰度的6.0倍,ωLREE/ωHREE为地壳丰度的近1.5倍,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低,δEu呈强负异常,基本无δCe异常,侵入岩体围岩与稀土、稀有金属矿化体(碱长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基本相似,呈向右陡倾斜线,但碱长花岗岩中稀土总量更高、重稀土相对更为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和成矿物质最初可能均来源于上地慢的同一岩浆房,具有同源性,并在岩浆上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同化混染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秤岩体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同源性 河南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