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核剂对白云鄂博东尾矿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永胜 范秀娟 李保卫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8-2313,共6页
以白云鄂博东尾矿及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了CaO-MgO-Al2O3-SiO2(CMAS)系特种微晶玻璃。制备流程包括熔融、退火、核化及晶化过程。基于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结构及分子振动模式、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 以白云鄂博东尾矿及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了CaO-MgO-Al2O3-SiO2(CMAS)系特种微晶玻璃。制备流程包括熔融、退火、核化及晶化过程。基于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结构及分子振动模式、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对微晶玻璃的耐磨及断裂特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共生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核化及晶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结论表明:随着尾矿含量的逐渐降低,微晶玻璃的析晶特性及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微晶玻璃的耐磨性主要由晶相决定,其断裂特性属于沿晶断裂,热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与析晶特性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东尾矿 微晶玻璃 熔融法 热膨胀系数 断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3对白云鄂博西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保卫 王芳 +3 位作者 陈华 赵鸣 张雪峰 杜永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2-647,共6页
以白云鄂博西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Owt%Cr:03的CaO—MgO-SiO2-Al2O3系微晶玻璃,利用DTA、XRD、FESEM、EDS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r2O3含量对该体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 以白云鄂博西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Owt%Cr:03的CaO—MgO-SiO2-Al2O3系微晶玻璃,利用DTA、XRD、FESEM、EDS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r2O3含量对该体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少量Cr20,(0.5wt%)可有效降低样品的晶化温度,促进主晶相辉石相(Ca(Mg,Fe,Al)(Si,Al)2O6)的形成,同时细化其显微组织,从而提高样品的密度、抗折强度和耐酸碱性;当Cr2O3含量大于等于1.5wt%时,析晶峰温度由804℃提高到816oC,同时微晶玻璃中形成不规则块状结构的镁铁铬尖晶石(MgFe0.9Cr1.1O4)第二相,并进而引起周围辉石相晶粒异常长大,降低其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 白云鄂博西尾矿 微晶玻璃 显微结构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中铈铁钙EDXRF分析的基体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齐海君 王建英 +1 位作者 张雪峰 汪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10-3513,共4页
由于用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EDXRF)测量白云鄂博矿中铈元素含量的基体效应主要来自铁和钙,而这两个元素含量的变化非常大,使得通常用的标样方法不适用。以白云鄂博矿元素平均含量为基础制备一组测试样品,采用最小二乘... 由于用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EDXRF)测量白云鄂博矿中铈元素含量的基体效应主要来自铁和钙,而这两个元素含量的变化非常大,使得通常用的标样方法不适用。以白云鄂博矿元素平均含量为基础制备一组测试样品,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多元拟合来确定铁、钙对铈含量和X射线荧光光谱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系数的影响。这样确定的系数反映了铈在测量时发出的荧光强度被铁增强和被钙吸收的基体效应,且适用于大幅度变化的场合。当系数被用来通过EDXRF测量白云鄂博矿中铈的含量时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XRF 白云鄂博矿 最小二乘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含量对白云鄂博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保卫 杜永胜 +4 位作者 张雪峰 贾晓琳 陈华 邓磊波 赵鸣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9-132,共4页
以白云鄂博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尾矿微晶玻璃,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Na2O含量变化对所制备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O含... 以白云鄂博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尾矿微晶玻璃,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Na2O含量变化对所制备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O含量低于8%时主晶相为辉石相。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辉石相的生成受到抑制,同时霞石相开始出现。上述变化对微晶玻璃的耐碱性影响不明显,而对密度、抗折强度及耐酸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O微晶玻璃 白云鄂博尾矿显微结构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石非均相Fenton氧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徽 郑春丽 +1 位作者 王建英 张雪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2,共5页
利用白云鄂博原矿和过氧化氢(H_2O_2)构成非均相Fenton体系产生的自由基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考察了白云鄂博矿石投加量、pH和H_2O_2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氧化的影响。研究了亚甲基蓝(MB)在白云鄂博原矿-H_2O_2构成的非均相Fe... 利用白云鄂博原矿和过氧化氢(H_2O_2)构成非均相Fenton体系产生的自由基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考察了白云鄂博矿石投加量、pH和H_2O_2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氧化的影响。研究了亚甲基蓝(MB)在白云鄂博原矿-H_2O_2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中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白云鄂博矿石投加量1.2 g/L,pH=4.5,H_2O_2浓度1.06 mmol/L时,30 mg/L的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到97.33%,且亚甲基蓝的降解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通过加入自由基捕获剂抗坏血酸、羟基自由基捕获剂甲醇和高价铁捕获剂N,N-二甲基亚砜证明了Fe3O4/改性沸石-H_2O_2体系的氧化物种为羟基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和高价铁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原矿 非均相FENTON 催化氧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溶条件下生物炭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哲 骆逸飞 +3 位作者 郑春丽 张雪峰 王维大 姜庆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746,共9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450℃下制备生物炭,将生物炭按5%的炭土比例施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分析加入生物炭对土壤淋出液pH、重金属纵向迁移行为及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处理后土壤淋出液的p...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450℃下制备生物炭,将生物炭按5%的炭土比例施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分析加入生物炭对土壤淋出液pH、重金属纵向迁移行为及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处理后土壤淋出液的pH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说明生物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的酸性。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降低了重金属向下层土壤迁移的风险,淋溶后土柱中Pb、Cu、Zn和Mn的纵向迁移量分别降低了65.93%、50.95%、49.29%和30.95%,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纵向迁移抑制的顺序为Pb>Cu>Zn>Mn,生物炭对Pb的钝化效果最好。随着淋溶液体积的增加,Pb、Cu、Zn和Mn这4种重金属的淋溶累积释放量总体上呈现出前期快速溶出和后期缓慢溶出两个明显的阶段。4种重金属的累积释放量大小为Pb>Mn>Zn>Cu,添加生物炭后明显降低了重金属的累积释放量。对土壤中金属释放过程进行数学方程拟合后发现,应用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重金属释放过程,说明这4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释放过程的机制不是单一反应过程,而是属于活化能变化较大的复杂反应过程。加入生物炭后各重金属的b值均低于对照组,重金属迁移速率随着生物炭的添加而降低,说明生物炭能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力,降低因土壤淋溶作用而引起的重金属迁移,可以实现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矿区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重金属 生物炭 淋溶 迁移 释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库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司万童 代静 +4 位作者 赵雪波 刘菊梅 张川 王建英 张雪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5,89,共6页
以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存放地包钢尾矿库南侧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无污染的昭君岛黄河湿地和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对照样地,在不同深度进行采样,研究了As、Cd、Cr、Cu、Ni、Pb、Zn的累积效应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以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存放地包钢尾矿库南侧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无污染的昭君岛黄河湿地和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对照样地,在不同深度进行采样,研究了As、Cd、Cr、Cu、Ni、Pb、Zn的累积效应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As、Pb、Cr和Ni均超过背景值,As元素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显示As、Cd对尾矿库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样点土壤均为重度污染,其中尾矿库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黄河湿地的;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显示在尾矿库采样点耕作层(0~40 cm)土壤污染程度为重度,黄河湿地采样点为中度;整体而言,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负荷 生态风险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 包钢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稀土尾矿库周边重金属污染调查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静 郑春丽 +2 位作者 王建英 缪荣建 张雪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8,共5页
土壤重金属通过发生溶解、沉淀、吸附、氧化等物理、化学一系列反应后,最终以多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在植物体内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调查了北方尾矿库周边的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对其表层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u、Pb、Zn... 土壤重金属通过发生溶解、沉淀、吸附、氧化等物理、化学一系列反应后,最终以多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在植物体内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调查了北方尾矿库周边的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对其表层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u、Pb、Zn、C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偏高,趋势比较明显的因子有Pb、Zn、Cd,尾矿库周边土壤中Pb、Cd已达到污染限值且尾矿库周边植物中Pb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植物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问题,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对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筛选污染严重的位点,针对尾矿库的重金属污染严重位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重金属 污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微波还原焙烧-磁选单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保卫 韩磊 +3 位作者 李解 王介良 祖刚 杨仲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2,共4页
针对褐铁矿铁品位难提高的问题,采用“微波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将褐铁矿还原成磁铁矿,弱磁选后获得高品位磁铁精矿。采用SEM和XRD检测方法,研究了褐铁矿微波焙烧过程中的矿相演变规律,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重点考察了保温时间、焙... 针对褐铁矿铁品位难提高的问题,采用“微波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将褐铁矿还原成磁铁矿,弱磁选后获得高品位磁铁精矿。采用SEM和XRD检测方法,研究了褐铁矿微波焙烧过程中的矿相演变规律,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重点考察了保温时间、焙烧温度、配碳量以及磁选电流和磨矿细度对焙烧矿磁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褐铁矿逐渐还原为磁铁矿,加热到570~650℃时,生成大量磁铁矿,750℃下焙烧矿烧结严重,并产生大量弱磁性的硅酸亚铁,不利于后续磁选。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褐铁矿微波还原焙烧-磁选最佳工艺条件为:保温时间7.5 min,焙烧温度650℃,配碳量1.40%,磁选电流0.6 A,磨矿细度-0.044 mm。最终获得的铁精矿品位、回收率及产率分别为61.33%、75.11%和40.17%,达到了炼铁生产入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微波加热 还原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的尾矿库污染程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嘉慧 张雪峰 +1 位作者 王建英 邓攀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4-69,74,共7页
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评价尾矿库污染程度及范围。在尾矿库周边18个采样点采集盐地碱蓬、苦菜、芦苇和地下水潜层水样,分析3种植物中5种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以及地下水中53种离子浓度。根据每种生物标志物与地下水中离... 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评价尾矿库污染程度及范围。在尾矿库周边18个采样点采集盐地碱蓬、苦菜、芦苇和地下水潜层水样,分析3种植物中5种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以及地下水中53种离子浓度。根据每种生物标志物与地下水中离子浓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筛选芦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作为评价指标,将这4种生物标志物响应值用于计算IBR。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17个采样点(GW-4未取到样品)的IBR介于5.63~512.37,差异性显著(P〈0.05),依次为GW-16〉GW-8〉GW-7〉GW-11〉GW-5〉GW-1〉GW-17〉GW-2〉GW-6〉GW-10〉GW-18〉GW-3〉GW-13〉GW-12〉GW-15〉GW-14〉GW-9。IBR评价结果与采样点地下水中污染离子变化趋势及浓度监测结果基本一致。IBR与微核千分率、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相关性较为显著(P〈0.05),表明IBR可以直接用于尾矿库的生态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芦苇 生物标志物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粉磁化焙烧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超 杨彪 +2 位作者 龚志军 李保卫 武文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06,109,共5页
针对脱水后的多孔褐铁矿,利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CO在823~873 K之间还原褐铁矿的过程,利用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微粉磁化焙烧的过程,同时还模拟了孔隙率对焙烧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颗粒所需的反应活化能... 针对脱水后的多孔褐铁矿,利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CO在823~873 K之间还原褐铁矿的过程,利用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微粉磁化焙烧的过程,同时还模拟了孔隙率对焙烧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颗粒所需的反应活化能更低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环境CO浓度由1 mol/m3增大到3 mol/m3时,褐铁矿磁化还原时间减少了73%;褐铁矿颗粒粒径越大,气体越难进入到颗粒内部;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425μm粗颗粒磁化焙烧所需时间约为75μm颗粒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磁化焙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伴生多金属尾矿中重金属的高温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光瑜 杜永胜 +2 位作者 张红霞 欧阳顺利 赵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8,共7页
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尤其是含有微量重金属的共伴生多金属尾矿,其可能含有的Cu、Pb、Zn、Cd、Mn、As、Cr、Ni等无法降解且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迁移的重金属,属于持久性、高风险、难处理的污染源。因此对... 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尤其是含有微量重金属的共伴生多金属尾矿,其可能含有的Cu、Pb、Zn、Cd、Mn、As、Cr、Ni等无法降解且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迁移的重金属,属于持久性、高风险、难处理的污染源。因此对上述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并实现资源再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种共伴生多金属尾矿的现存状态及现有处置方式,给出了共伴生多金属尾矿制备结构或功能型建筑材料的相关物化性能,并对其中重金属固化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中所展现的优缺点,本文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伴生多金属尾矿 资源再利用 重金属 高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瑞杰 求瑞娟 +3 位作者 任逸晨 王建英 司万童 张雪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评估和量化尾矿库湿地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了解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特征。以包头市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为对照样地,分别采集水体、底泥和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对花背蟾蜍肌... 为了评估和量化尾矿库湿地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了解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特征。以包头市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为对照样地,分别采集水体、底泥和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对花背蟾蜍肌肉、皮、骨和肝脏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对其组织中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尾矿库南侧湿地和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花背蟾蜍肝脏中Cd、Cu和Pb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尾矿库湿地花背蟾蜍肌肉中Cd和Pb含量超出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NY 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标准限值,肝脏与骨的目标危险系数分别达4. 22和1. 15。研究表明,尾矿库湿地水体属轻度污染,主要为Cd污染;尾矿库湿地底泥污染属重污染,其中,以Zn、Pb污染为较严重。花背蟾蜍组织器官中Cu和Zn含量较高,且肝脏极易富集Cd、Cu、Zn和Pb,肝脏中Cu含量可以作为生物安全和生态保护领域的重金属污染警示指标。研究地区两栖类花背蟾蜍的肝脏和骨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花背蟾蜍 生物富集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_2对CAMS系矿渣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及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磊波 张雪峰 +3 位作者 李保卫 贾晓林 张明星 欧阳顺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8-133,142,共7页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得不同CaF_2含量的CaOAl_2O_3-MgO-SiO_2(CAMS)系微晶玻璃,利用DSC、XRD、SEM、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aF_2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显微结构及抗盐酸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得不同CaF_2含量的CaOAl_2O_3-MgO-SiO_2(CAMS)系微晶玻璃,利用DSC、XRD、SEM、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aF_2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显微结构及抗盐酸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化钙添加量由2%增加至8%(质量分数),基础玻璃的析晶温度降低,析晶活化能由416.28kJ/mol降为309.02kJ/mol,但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仍为透辉石相。氟化钙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晶玻璃的抗盐酸腐蚀性能,当氟化钙添加量为2%时,微晶玻璃经盐酸溶液浸泡21d,腐蚀层厚度为240μm;随着CaF_2添加量继续增大,微晶玻璃抗盐酸腐蚀性能急剧下降,当氟化钙添加量为8%时,盐酸腐蚀21d后,腐蚀层厚度为74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矿渣微晶玻璃 盐酸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山西铜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泡沫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雪峰 陈志强 +3 位作者 贾晓林 张明星 吴云 邓磊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山西铜尾矿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粉末烧结制备了泡沫玻璃材料。利用DTA、XRD、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组成及处理工艺对泡沫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铜尾矿含量减小、SiC含量增大,烧结温度提高,均导致泡... 以山西铜尾矿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粉末烧结制备了泡沫玻璃材料。利用DTA、XRD、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组成及处理工艺对泡沫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铜尾矿含量减小、SiC含量增大,烧结温度提高,均导致泡沫玻璃体积密度减小,平均孔径增大;山西铜尾矿含量变化对泡沫玻璃晶相种类没有明显影响,石英为主晶相;以60%山西铜尾矿为主料,1%Si C为发泡剂,在1150℃下保温30 min最终制备体积密度为0.22 g/cm3、抗压强度为1.03 MPa、平均孔径为0.33 cm的综合性能最优的泡沫玻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玻璃 铜尾矿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泡沫玻璃与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雪峰 张明星 +3 位作者 李保卫 贾晓林 赵鸣 邓磊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7,共5页
概述了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工艺原理及流程,从结构方面讨论了微晶泡沫玻璃的性能及应用,介绍了废玻璃、粉煤灰、尾矿、冶炼渣、硼泥、煤矸石、陶瓷废料等固体废弃物在微晶泡沫玻璃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晶泡沫玻璃 固体废弃物 墙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元素的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顺利 李保卫 +3 位作者 张雪峰 贾晓林 赵鸣 邓磊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16-2319,共4页
利用白云鄂博矿资源废弃物中有价元素以共伴生形成存在的特点制备了高性能的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利用白云鄂博矿资源废弃物中有价元素以共伴生形成存在的特点制备了高性能的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ICP和XRD、SEM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玻璃陶瓷是主晶相为透辉石,晶粒尺寸在45~100nm范围含稀土元素的纳米晶玻璃陶瓷,SEM面扫所显示的元素与ICP成分分析结果较为一致。Raman分析表明,其非晶相主要由具有不同非桥氧键的硅氧四面体结构单元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稀土微量元素对网络结构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我们把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与相似成分的玻璃陶瓷的拉曼光谱对比,发现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的拉曼谱带普遍比玻璃陶瓷对应的拉曼谱带波数低。相似成分的玻璃陶瓷与矿渣纳米晶玻璃陶瓷的成分差别主要是稀土元素等微量元素。本文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玻璃陶瓷的成分与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玻璃陶瓷 拉曼光谱 微观结构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纳米晶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红霞 李保卫 +3 位作者 张雪峰 贾晓琳 赵鸣 张志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1 186,共7页
以铁尾矿和金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0wt%Fe2O3的CaO-MgO-Al2O3-SiO2(CMAS)系纳米晶尾矿微晶玻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 以铁尾矿和金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添加020wt%Fe2O3的CaO-MgO-Al2O3-SiO2(CMAS)系纳米晶尾矿微晶玻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Fe2O3含量对该体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晶化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且Fe2O3可促进主晶相透辉石相(Mg0.6Fe0.2Al0.2)Ca(Si1.5Al1.5)O6的形成;同时Fe2O3能够有效减小透辉石相平均晶粒尺寸;另外,微晶玻璃的密度、显微硬度和耐碱性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而抗折强度和耐酸性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纳米晶 微晶玻璃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制坩埚对CaO-Al_2O_3-MgO-SiO_2系矿渣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磊波 张雪峰 +4 位作者 李保卫 贾晓林 张明星 欧阳顺利 李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3-3139,3171,共8页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分别在氧化铝坩埚和石墨坩埚熔制制得Ca O-Al_2O_3-Mg O-Si O_2(CAMS)系微晶玻璃,利用DSC、XRD、SEM、EDS、ICAP、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坩埚熔制对微晶玻璃成分、显微...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分别在氧化铝坩埚和石墨坩埚熔制制得Ca O-Al_2O_3-Mg O-Si O_2(CAMS)系微晶玻璃,利用DSC、XRD、SEM、EDS、ICAP、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坩埚熔制对微晶玻璃成分、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玻璃熔液对氧化铝坩埚的侵蚀作用及石墨坩埚的还原作用,使基础玻璃中Al_2O_3和Fe2O3含量发生较大变化,氧化铝坩埚熔制制备的基础玻璃有一个析晶峰,温度为905℃,对应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含铁透辉石Ca(Mg,Al)(Si,Al)_2O_6,而石墨坩埚熔制制备的基础玻璃出现两个析晶峰,温度分别为866℃和805℃,对应的微晶玻璃主晶相透辉石Ca(Mg,Al)(Si,Al)2O6和次晶相柯石英Si O_2,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制备的微晶玻璃在显微结构及理化性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坩埚 石墨坩埚 矿渣微晶玻璃 透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热处理对复合尾矿微晶玻璃晶化过程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雪峰 孙智超 +3 位作者 贾晓林 邓磊波 李红霞 孙凯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52-2356,2362,共6页
以金尾矿和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CaO-Al2O3-Si O2(CAS)系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一步法热处理制度中不同温度对CAS系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 以金尾矿和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CaO-Al2O3-Si O2(CAS)系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一步法热处理制度中不同温度对CAS系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热处理制度可以成功制备出以透辉石(Mg0.6Fe0.2Al0.2)Ca(Si1.5Al0.5)O6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所制备的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有所提高。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制度为870℃保温2 h,所制备的微晶玻璃的密度为2.97 g/cm3,抗折强度为230.33 MPa,耐酸性99.38%,耐碱性99.25%,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分别为118.19 GPa和47.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尾矿 微晶玻璃 CAS系 一步法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