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反渗透膜污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伊琳 朱颖 +5 位作者 张瑞刚 王海亮 邵永巨 李宜庭 刘建国 魏敬铤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8,共9页
炼焦工艺产生的废水具有水量较大、成分复杂、盐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可利用难度大等特点。为实现“近零排放”,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使用反渗透工艺,以提升排水水质,达到循环利用标准。但膜污染问题导致反渗透膜通量降低、... 炼焦工艺产生的废水具有水量较大、成分复杂、盐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可利用难度大等特点。为实现“近零排放”,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使用反渗透工艺,以提升排水水质,达到循环利用标准。但膜污染问题导致反渗透膜通量降低、膜元件受损,运营与维护费用较高,进而影响反渗透膜的应用率。梳理了焦化废水水质特点与深度处理工艺特点,分别阐述了以钙盐、铁盐、硅酸盐和铝盐为主的无机污染,以多糖、腐殖酸、蛋白质为主的有机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并梳理了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无机盐垢沉积及絮凝、有机物团聚、生物膜形成等机制,分析了复合污染中阳离子静电屏蔽效应、钙镁离子促进作用及其浓度比影响、硅及二氧化硅对有机污染的作用等。基于污染类型与机制,提出了焦化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污染的有效缓解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反渗透 无机污染 有机污染 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2
作者 刘建国 门颖欣 +6 位作者 魏敬铤 李文凯 朱畅 曹英楠 杨晓霞 刘俊新 郑天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污水处理填料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但其堵塞问题会降低处理能力、恶化运行工况,亟待解决。为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抗堵塞能力,综述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相关研究,从填料特性、应用场景、物质分类、堵塞特点、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总... 污水处理填料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但其堵塞问题会降低处理能力、恶化运行工况,亟待解决。为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抗堵塞能力,综述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相关研究,从填料特性、应用场景、物质分类、堵塞特点、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形成机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讨论了针对污水处理填料堵塞问题的7项常用控制措施,并根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堵塞形成机理、堵塞控制措施、填料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污水处理填料及配套工艺的后续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支撑,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填料 堵塞 发展机制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a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乌梁素海面积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金容 李兴 魏敬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8-1699,共12页
湖泊面积变化是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指示剂,明确湖泊面积时空动态过程是评估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提取1986—2021年乌梁素海面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突变检验对乌梁... 湖泊面积变化是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指示剂,明确湖泊面积时空动态过程是评估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提取1986—2021年乌梁素海面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突变检验对乌梁素海流域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潜在蒸散发进行了趋势、突变分析;收集流域人类活动数据,运用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乌梁素海面积从316.19 km^(2)波动增加到332.34 km^(2),增加了5.11%;流域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增加幅度小且不显著,相对湿度和潜在蒸散发呈增加趋势,流域气候整体变暖。(2)湖泊面积与气温、降水量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潜在蒸散发呈负相关,流域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农作物播种面积与湖泊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3)2002—2021年湖泊面积扩大,GDP贡献率为76.83%,人口贡献率为18.37%,潜在蒸散发贡献率为7.73%,湖泊面积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面积 水体指数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