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文元 杜学林 +3 位作者 张宝忠 付叔 陈军 张文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35-448,共14页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调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调查结果。在全区110万余km^2的面积上以25×25km网格布设了1018个测点。全区天然环境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1m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0.96—18.6...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调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调查结果。在全区110万余km^2的面积上以25×25km网格布设了1018个测点。全区天然环境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1m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0.96—18.62)×10^(-8)Gy·h^(-1),按测点、面积和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5.45、5.32和5.72×10^(-8)Gy·h^(-1);全区道路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1.07—26.08)×10^(-8),平均值为5.92×10^(-8)Gy·h^(-1);全区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82—18.94)×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26和9.49×10^(-8)Gy·h^(-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3.12—5.55)×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93和3.85×10^(-1),室内变化范围为(2.60—4.6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52和3.40×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8.31—11.2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38和9.57×10^(-8)Gyh^(-1),室内变化范围为(11.20—14.67)×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12.78和12.89×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及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天然本底 环境 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宝忠 李文元 +6 位作者 付哲林 陈军 郑丽萍 杜学林 付叔 张文利 张文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0-374,393,共6页
本文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区共采集668个土壤样品,其中25×25 km 网格点样品334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样品数加权的均值分别... 本文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区共采集668个土壤样品,其中25×25 km 网格点样品334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样品数加权的均值分别为:^(238)U,29.76和28.60 Bq·kg^(-1);^(232)Th,33.42和34.89 Bq·kg^(-1);^(226)Ra,27.49和26.95Bq·kg^(-1);^(40)K,655.56和624.63 Bq·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核素 含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实践——以内蒙古敖汉旗为例
3
作者 张成福 阿荣 +2 位作者 刘沙滨 陈广生 李东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5,共4页
从 70年代后期开始 ,敖汉旗政府和人民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到 90年代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文章利用 RS、GIS技术结合当地政府的统计资料和实测资料分析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当地政府建设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生态监测 敖汉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河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庞燕 项颂 +2 位作者 杨天学 岳彩英 刘阳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14-420,共7页
以中俄跨界河流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支流海拉尔河为研究对象,对其6个监测点2005-2015年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拉尔河干流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 Mn 、COD Cr 和TN,水体氨氮总体处于GB 3838-2002《... 以中俄跨界河流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支流海拉尔河为研究对象,对其6个监测点2005-2015年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拉尔河干流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 Mn 、COD Cr 和TN,水体氨氮总体处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满足水体功能要求;2005-2015年海拉尔河干流与支流水质整体呈改善趋势,其中2005-2009年水质改善幅度最大;2005-2015年干流4个监测点COD Mn 均呈改善趋势,COD Cr 在下游陶海、嵯岗监测点呈改善趋势,但4个监测点COD Cr 在2010年、2013年均有所回升;海拉尔河干流COD Mn 和COD Cr 年内变化显著,3-5月污染显著加重,整体来讲干流较支流污染严重,干流下游较上游污染严重,干流下游陶海监测点污染最严重。海拉尔河水质变化受气象、水文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2005年启动的环保专项整治对海拉尔河水质改善起到较大作用,但2010年、2013年的异常气候条件对干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河 跨界河流 水污染 时空分布 水质标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生态建设成绩瞩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德慧 崔晋江 《内蒙古草业》 2003年第4期61-62,共2页
和林格尔县曾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 ,且水土流失 ,沙化较重地区 ,近几年 ,通过生态治理建设已有显著成效 ,对该县的经济发展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蒙古 和林格尔县 生态建设 经济发展 特色旅游业 盛乐经济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谷雨 郑有飞 +3 位作者 高庆先 张艳艳 刘婷 马占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51-660,共10页
介绍了第三代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监测系统(AML-3)的结构和主要设备,展示了该系统在监测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方面的优势,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40.04°N,116.41°E)开展了大气环境和气象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面环境... 介绍了第三代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监测系统(AML-3)的结构和主要设备,展示了该系统在监测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方面的优势,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40.04°N,116.41°E)开展了大气环境和气象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面环境监测相比,AML-3实现了对常规污染物浓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的近地面、垂直与斜程廓线分布以及地面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大气压)的可移动综合监测;随高度增加大气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近地面出现极大值区,同时,晴天大风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层高度较晴天低风速天气条件下增加明显;相对湿度较大时,颗粒物数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反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 大气环境 激光雷达 监测系统 垂直廓线 消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万本太 王文杰 +2 位作者 张建辉 陈平 程学慧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3,共8页
文章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的分级标准和优劣度指数计算方法,并对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优劣度评价。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分级标准 优劣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有机氯农药的监测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晓梅 塔娜 +1 位作者 徐永明 包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归纳了有机氯农药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概况,总结了我国大气、水体和沉积物、土壤以及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氯农药监测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有机氯农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海军 刘涛 +4 位作者 都达古拉 任丽敏 贺忠翔 卢振国 何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13,共12页
为了解包头市大气污染特征,利用包头市2014年ρ(PM_(10))、ρ(PM_(2.5))、ρ(SO_2)、ρ(NO_2)、ρ(CO)和ρ(O_3)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参数,分析了包头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包头市春季大气污染以PM_(10)为主,... 为了解包头市大气污染特征,利用包头市2014年ρ(PM_(10))、ρ(PM_(2.5))、ρ(SO_2)、ρ(NO_2)、ρ(CO)和ρ(O_3)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参数,分析了包头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包头市春季大气污染以PM_(10)为主,夏季以O_3为主,秋冬两季PM_(10)和PM_(2.5)均有不同程度污染.2ρ(PM_(10))、ρ(PM_(2.5))、ρ(SO_2)、ρ(NO_2)的24 h平均值和ρ(O_3)日最大8 h平均值分别有153、76、10、6和3 d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ρ(CO)24 h平均值全年达标.ρ(PM_(10))、ρ(PM_(2.5))和ρ(NO_2)年均值分别为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2.2、1.6和1.2倍,ρ(SO_2)年均值达标.3PM_(2.5)/PM_(10)(质量浓度比)四季分布为冬季(0.45)>秋季(0.39)>夏季(0.36)>春季(0.27),年均值为0.37,粗颗粒污染特征明显.4SO_2/NO_2(质量浓度比)四季分布为冬季(1.76)>春季(1.15)>秋季(0.82)>夏季(0.75),年均值为1.12,并且取暖季明显高于非取暖季,说明冬季燃煤取暖对包头市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5包头市的严重污染主要有沙尘型和煤烟型2种.6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扬尘引起的PM_(10)对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以SO_2和CO为排放特征的燃煤对PM_(2.5)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气象参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技术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春雷 王金满 +2 位作者 白中科 陈殿勇 张树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4-157,共4页
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周边土壤盐渍化和草场退化,是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重点和难点。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矿排土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对矿区采取的复垦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 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周边土壤盐渍化和草场退化,是干旱区草原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重点和难点。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矿排土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对矿区采取的复垦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草原露天矿土地复垦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表土不足、水资源短缺、适宜物种少3种。②矿区可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表土剥覆、草帘固土防沙,生物措施有施用有机肥及合理配置草、灌、乔比例。研究结果可作为同类型草原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草原 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污染源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海军 孙文静 +2 位作者 团良 石艳菊 何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76-1982,共7页
以荷兰土壤环境标准中恢复土壤多种用途所允许的多环芳烃目标值A为参考,分析了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周边的37个农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中萘、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g,h,i... 以荷兰土壤环境标准中恢复土壤多种用途所允许的多环芳烃目标值A为参考,分析了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周边的37个农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中萘、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g,h,i]苝等超标较普遍.5环以上的多环芳烃对总量贡献最大,表明其主要污染来源为煤等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化工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总量明显高于金属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土壤,污染较明显.化工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中10种PAHs的总TEQ BaP为0.29—140μg·kg-1,平均TEQ BaP为19.6μg·kg-1,部分采样点位10种PAHs的总TEQ BaP高于荷兰土壤环境标准中10种PAHs总TEQ BaP33.0μg·kg-1,存在潜在环境风险.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毒性当量含量均值较高,是主要的有潜在环境风险的污染物,需要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污染源 农田土壤 多环芳烃 污染水平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灌溉对切根改良草地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俊刚 姜慧敏 +1 位作者 李雅茹 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切根草地上进行了施肥、灌溉、施肥+灌溉三种不同处理,并于生长季高峰期(8月中旬)对各处理样地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多样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提高切根草地群落生产力,改善群落结构,改良的效果依次为施肥+灌溉>... 在切根草地上进行了施肥、灌溉、施肥+灌溉三种不同处理,并于生长季高峰期(8月中旬)对各处理样地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多样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提高切根草地群落生产力,改善群落结构,改良的效果依次为施肥+灌溉>灌溉>施肥,其中施肥+灌溉处理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羊草地上生物量增产幅度分别达33.73%和71.04%(P<0.05);各处理群落主要物种种群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改良 切根 施肥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冬季PM_(10)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海军 杜远江 +4 位作者 都达古拉 刘涛 魏晓燕 闫丽娟 何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7-1714,共8页
2013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主城区9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同步采集PM_(10)样品,对PM_(10)浓度和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对多环芳烃来源进行了解析.9个监测点位的PM_(10)浓度介于23.5—322μg·... 2013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主城区9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同步采集PM_(10)样品,对PM_(10)浓度和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对多环芳烃来源进行了解析.9个监测点位的PM_(10)浓度介于23.5—322μg·m-3之间,16种多环芳烃总量介于5.34—850 ng·m-3之间.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苯并[g,h,i]苝和茚并[1,2,3-cd]芘等多环芳烃单体浓度较高,这8种多环芳烃占多环芳烃总浓度的80.4%.主成分分析所获得污染源结果和特征比值法定性判断出的污染源结果一致,燃烧源、机动车尾气源和石油源为主要污染源,分别贡献61.3%、16.0%和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多环芳烃 特征比值 主成分分析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中多环芳烃的成分谱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海军 团良 +1 位作者 石艳菊 何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焦化废水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含量,总结出其成分谱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焦化废水中浓度差异较大,主要以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萘、苊、芴、菲、荧蒽、芘为主。其中萘对多环芳烃...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焦化废水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含量,总结出其成分谱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焦化废水中浓度差异较大,主要以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萘、苊、芴、菲、荧蒽、芘为主。其中萘对多环芳烃总量的贡献最大,占总量的36.70%~86.78%。焦化企业排放废水中6种多环芳烃的总量无超标现象,苯并[a]芘单体超标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多环芳烃 成分谱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愈霄 鲁宁 +6 位作者 许荣 王晓彦 张良 王玲玲 曲凯 朱丽娅 任远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6,共6页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作为担负重污染预警应急和大气污染防控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正逐步成为环保部门核心业务之一。基于近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开展现状,针对预报工作中遇到的人员短缺、能力建设进度缓慢、...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作为担负重污染预警应急和大气污染防控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正逐步成为环保部门核心业务之一。基于近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开展现状,针对预报工作中遇到的人员短缺、能力建设进度缓慢、预报资料匮乏等现实问题,从政策制度和预报技术2方面分析原因,提出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通过建立健全预报工作保障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完善地区预报能力建设和预报水平,同时为全国其他区域省、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空气质量预报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居民区积尘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海军 樊庆云 +5 位作者 目仁更 谢非 高曼殊 刘涛 智颖 郑全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2-1319,共8页
对46个包头市居民区积尘样品中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Σ16PAHs介于2868—14218μg·kg^(-1)之间,平均值为7404μg·kg^(-1).以Ace、Phe和Flu等3—4环多... 对46个包头市居民区积尘样品中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Σ16PAHs介于2868—14218μg·kg^(-1)之间,平均值为7404μg·kg^(-1).以Ace、Phe和Flu等3—4环多环芳烃为主,占Σ16PAHs的48.0%—86.4%,平均占Σ16PAHs的74.5%.与国内外研究区域相比,包头市积尘样品中PAHs含量较高,Σ16PAHs在整个城市范围内都有比较严重的污染、Ba P毒性当量在青山区西北部和青山区东南部较高、Ba P含量在昆都伦区西部和东河区东部较高.总毒性当量浓度介于231.8—3102μg·kg^(-1)之间,平均为614.0μg·kg^(-1),7种致癌PAHs毒性当量浓度介于226.8—3096μg·kg^(-1)之间,平均为604.8μg·kg^(-1).7种致癌PAHs毒性当量浓度占16种PAHs毒性当量浓度的98.1%,其中Bk F、Ba P和DBA为主要对PAHs总毒性当量浓度有贡献的PAHs,占总PAHs毒性当量浓度的88.8%.主成分分析表明,包头居民区积尘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汽油机动车排放源、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柴油车排放源,分别贡献27.1%、26.4%、1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区积尘 多环芳烃 主成分分析 来源解析 包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春季呼和浩特沙尘天气与TSP和PM_(10)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谷雨 李红丽 +1 位作者 董智 戴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
利用TSP和PM10逐时监测数据,对2008年春季呼和浩特市TSP和PM10浓度的变化及其在沙尘天气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春季TSP和PM10浓度值多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沙尘天气是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诱因。(2)TS... 利用TSP和PM10逐时监测数据,对2008年春季呼和浩特市TSP和PM10浓度的变化及其在沙尘天气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春季TSP和PM10浓度值多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沙尘天气是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诱因。(2)TSP和PM10浓度在沙尘暴发生当日及前后几天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沙尘天气发生当日浓度最大。TSP和PM10浓度3月份最低,4月份次之,5月份最高。(3)不同沙尘天气过程中,TSP和PM10浓度相差明显,且TSP与PM10/TSP值随沙尘天气强度的增加而增大,PM10在不同沙尘天气过程中均为主要组成成分。(4)沙尘天气过程中TSP与PM10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 沙尘天气 TSP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
18
作者 赵利梅 孙文静 高炳德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 g/hm^2(折合Se素34.29~136.89 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 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 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 mg/kg,平均为0.219 mg/kg,比对照提高2.6倍。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高。成熟期,种施硒肥Se素收获指数为42.0%,比对照提高了4.3百分点,促进了Se素向籽粒的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肥 吸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春和夏初季节大气O_3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雨 高庆先 +3 位作者 马占云 张艳艳 刘婷 郑有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7-464,共8页
为探究北京地区不同季节大气O_3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于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31日(冬春季)和2011年5月7日—6月9日(夏初),在北京北部地区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利用第三代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系统,对φ(SO_2)、φ(NO_2)以及φ(O_3... 为探究北京地区不同季节大气O_3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于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31日(冬春季)和2011年5月7日—6月9日(夏初),在北京北部地区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利用第三代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系统,对φ(SO_2)、φ(NO_2)以及φ(O_3)和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垂直方向和垂直剖面进行试验观测,并结合天气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φ(O_3)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同时晴天、微风、逆温条件等气象背景是O_3污染过程出现的主要气象因素,在微风和南风的情况下,会出现高φ(O_3)带,在北风影响情况下,φ(O_3)相对较低,雨水冲洗的作用对φ(O_3)分布也有明显的影响;(2)φ(O_3)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单谷型,φ(O_3)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18:00之间,谷值则出现在22:00—翌日09:00之间;(3)φ(O_3)垂直分布呈现单峰、双峰、多峰型分布等多种垂直分布特征,10 km以上高空这3种分布特征均有出现,但是在5 km以下的近地面φ(O_3)垂直和斜程分布基本呈现多峰型,斜程方向上φ(O_3)的高低与下垫面及其所排放的O_3前体物有密切的关系;(4)φ(O_3)垂直分布呈现一定的不均匀性,其数值范围浮动比较小,最大值之间相差30×10^(-9).研究显示,φ(O_3)垂直规律主要表现出两种分布特征,一种是在3~5 km处有高浓度的堆积区,另一种则没有明显高值堆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系统 O3 季节 垂直分布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抽样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玉英 高春梅 +4 位作者 冯沈迎 仝青乌兰 赵振华 全文熠 田德海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6,共3页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对呼市小学生及对照点草原牧民尿中的1-羟基芘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两地区大气颗粒物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市区小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采暖季节高于非采暧季节;且显著高于对照点的浓度;尿中1-...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对呼市小学生及对照点草原牧民尿中的1-羟基芘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两地区大气颗粒物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市区小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采暖季节高于非采暧季节;且显著高于对照点的浓度;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与空气中全态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化合物芘或BaP有很好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芘 多环芳烃 尿 抽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