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卓胜广 刘雅萍 +5 位作者 王静 贾和义 傅振洋 迟洪兴 梅盛旺 郭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6,1,共8页
为探讨内蒙古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的成因,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全岩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含少... 为探讨内蒙古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的成因,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全岩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含少量蛇纹石,其中蛇纹石以利蛇纹石为主要类型,含少量叶蛇纹石和纤蛇纹石,蛇纹石呈鳞片状交代了原先为透镜化粒状假象或压扁条带状的橄榄石。蛇纹石化大理岩富含CaO、MgO和LOI,Ca/Mg离子比值为0.97~1.68;富集V、Ni、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U、Th等高场强元素;ΣREE为9.55~12.99μg/g,Ce元素在球粒陨石和北美页岩标准化后都明显亏损,Eu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后为亏损,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为富集。研究表明,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原岩为陆表海相沉积型白云岩,受陆源物质影响小,其沉积环境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素图地区 蛇纹石化大理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达茂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组合及形成时代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云飞 焦建刚 +6 位作者 王猛 闫馨云 刘健 高超 王静 李峰 姚瑞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9-576,共18页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达茂旗地区,近东西向分布前寒武纪基底,前人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为色尔腾山岩群,但缺乏年代学依据。通过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等研究对达茂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岩石...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达茂旗地区,近东西向分布前寒武纪基底,前人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为色尔腾山岩群,但缺乏年代学依据。通过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等研究对达茂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组合、形成时代、物质来源进行讨论。研究表明,达茂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由色尔腾山岩群和古元古代变质侵入岩构成。色尔腾山岩群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组成,形成时间为2009~2142 Ma,属古元古代。古元古代存在2期侵入岩,分别为1992~1999 Ma、1920 Ma。达茂旗地区在约2.6 Ga、2009~2142 Ma分别发生过陆壳增生作用,并受到古老陆壳物质混染,1999~1992 Ma的碱长花岗岩与石英闪长岩为新生陆壳重熔产物,可能受到古老陆壳物质混染;1920 Ma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古老陆壳重熔产物。这些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前寒武纪构造发展演化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基底 岩石组合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达茂旗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小南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石成因及含矿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云飞 焦建刚 +5 位作者 郭天牧 闫馨云 刘健 高超 王静 李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12-4330,共19页
内蒙古四子王旗小南山铜镍矿床及外围分布几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其成因联系及成矿潜力尚不清晰,制约了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本文对小南山、土脑包和白音敖包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小南山地... 内蒙古四子王旗小南山铜镍矿床及外围分布几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其成因联系及成矿潜力尚不清晰,制约了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本文对小南山、土脑包和白音敖包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小南山地区存在两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小南山、土脑包含铜镍硫化物岩体由辉长岩、辉石岩组成,矿物组合以斜长石、单斜辉石为主,含少量斜方辉石和橄榄石,发育次闪石化、滑石化和绿泥石化;而白音敖包辉长岩不含铜镍硫化物,矿物组合以斜长石、单斜辉石为主,发育绿泥石化和钠黝帘石化,白音敖包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77.2±7.3Ma,与小南山岩体(272.7±2.9Ma)同期。此外,小南山和土脑包辉长岩Mg#值为0.56~0.67,m/f值为1.25~1.98,MgO与Ni、Co负相关,Ni与Cu/Zr值正相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白音敖包辉长岩Mg#值为0.50~0.51,m/f值为0.97~1.02,MgO与Ni、Co相关性不明显,Cu/Zr值集中在1附近,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指示小南山和土脑包岩体是源自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原生岩浆为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上升过程受到10%~20%陆壳混染,外来硫的加入和分离结晶作用导致硫化物熔离成矿;白音敖包辉长岩由派生岩浆结晶形成,其岩浆源区受到交代作用不明显,岩浆上升过程仅受到5%左右的地壳物质混染,钻探验证没有发现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含矿性评价 铜镍硫化物矿床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小南山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损失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韩美 王一 +1 位作者 崔锦龙 王仁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146,共7页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模式、标准及生态补偿的效益等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生态补偿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地域差异性,致使上述研究...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模式、标准及生态补偿的效益等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生态补偿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地域差异性,致使上述研究尚存在较大分歧。生态补偿标准关系到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及效果,因此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量化方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依据生态价值损失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途径。文章首先运用市场价值法、环境保护投入费用评价法、生态价值法、成果参数法等计算了黄河三角洲因湿地面积减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市场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然后以生态价值损失量为依据制定了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湿地类型的补偿标准不同。对于同一湿地类型,以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为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远高于以市场价值损失为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本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生态价值损失 油田 补偿标准 资金分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基差分GPS——StarFire系统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林刚 赵永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共3页
介绍星基差分GPS——StarFire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定位模式、精度及其应用。
关键词 星基差分GPS StarFire 差分改正 WCT RTG 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林刚 赵鹏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共3页
介绍GPS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推导GPS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证明GPS三角高程导线能够达到四等水准的精度。
关键词 GPS 三角高程测量 GPS基线 竖直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计法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林刚 冯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2,16,共4页
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是保护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常规煤柱留设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传统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方法的不足,给出了采用预计法留设保护煤柱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地表移动变形与建筑物强度特性相结合,以具体... 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是保护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常规煤柱留设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传统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方法的不足,给出了采用预计法留设保护煤柱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地表移动变形与建筑物强度特性相结合,以具体计算变形指标值的影响距离来划定保护煤柱范围,既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又能综合考虑采厚、多煤层开采的影响。同时,结合留设保护煤柱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煤柱 煤柱留设方法 变形预计 建筑物允许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InSAR与PS-InSAR的神东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魏纪成 张红霞 +1 位作者 白泽朝 王淑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0,共6页
针对神东矿区地表变形区域多、分布范围广等问题,采用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对矿区地表变形区进行了大范围筛查,同时结合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针对神东矿区地表变形区域多、分布范围广等问题,采用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对矿区地表变形区进行了大范围筛查,同时结合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监测地表变形区的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2016年10月-2017年6月获取的神东矿区北部鄂尔多斯地区21景Sentinel-1影像,采用D-InSAR技术进行处理,获取矿区地表变形信息,揭示矿区地表变形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利用差分干涉图共解译出了35处较为明显的地表变形区域,结合PS-InSAR技术获取的变形图,通过影像解译和实地调查,认为造成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为露天矿开采造成的边坡失稳和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此外,通过D-InSAR技术监测到的变形区与实地调查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采用该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表变形 D-INSAR PS-INSAR Sentinel-1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稀少卫星影像控制点生产1∶10000 DOM——以阿拉善盟测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志娟 李慧 +1 位作者 刘建军 张东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针对在野外像控点测量困难区域如何使用控制点快速纠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少像控点的区域网平差方法,以实现在高精度、强现势性DEM的限制下,利用卫星影像快速制作1∶10000 DOM。并以阿拉善盟测区为例,进行了精度... 针对在野外像控点测量困难区域如何使用控制点快速纠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少像控点的区域网平差方法,以实现在高精度、强现势性DEM的限制下,利用卫星影像快速制作1∶10000 DOM。并以阿拉善盟测区为例,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使用稀少像控点即可满足1∶10000 DOM的精度,可实现基于稀少控制点的遥感影像快速生产,有效地解决控制点难以获取时,造成DOM精度低且生产进度缓慢的问题。该方法能够为沙漠、林区等控制点缺乏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RPC模型 区域网平差 控制点布设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城市植被与城市热环境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焱 冯海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5,共6页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热环境的恶化,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济南市TM/ETM+图像,通过反演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研究济南市的热环境和植被之间关系,以及城市热环境和N...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热环境的恶化,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济南市TM/ETM+图像,通过反演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研究济南市的热环境和植被之间关系,以及城市热环境和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得出了LST和NDVI是负相关关系;城市热岛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向东和向南方向,且与济南市城市发展的时空方向一致;与2001年相比,2009年城市内部温度变化曲线趋于缓和,但不同地表类型之间的温度差值扩大;NDVI的变化特征与LST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城市热环境 地表温度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序列水域面积及水生植被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荣杰 马倩 王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7-79,共3页
水域范围及面积监测是湖泊生态环境评价与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1977—2019年Landsat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提取了乌梁素海的水域分布,并利用逆植被指数提取水生植被,对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水域范围及面积监测是湖泊生态环境评价与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1977—2019年Landsat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提取了乌梁素海的水域分布,并利用逆植被指数提取水生植被,对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2019年的水域面积为339.99 km^(2),其中水域面积最大值为2008年的375.43 km^(2),最小值为1977年的264.34 km^(2);在1977—2019年的43 a间,乌梁素海水域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的趋势;芦苇面积与水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乌梁素海水域面积变化与芦苇面积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面积 水生植被 遥感监测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