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效果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海龙 刘晓旭 +3 位作者 刘晓民 余淼 赵海洋 朱钦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84,共5页
为定量评价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水权转让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全部受让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年度收益情况、民生及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1年,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 为定量评价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水权转让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全部受让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年度收益情况、民生及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1年,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拉动工业项目总投资5995.80亿元,实现新增就业122145人,地区生产总值447.09亿元,工业增加值2388.21亿元,税收194.70亿元,新增铺设道路面积1316.17万m^(2),新增绿化面积3099.5万m^(2),明显提升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地方民生问题,促进了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缓解了沿黄工业企业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了农民增产、经济增效、生态修复的多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转让 水资源 内蒙古黄河干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富集区煤-水协调共采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刘晓民 王震宇 +3 位作者 刘廷玺 王文娟 杨耀天 王文光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2-174,共13页
采煤活动下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特征进一步凸显,亟待破解区域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矛盾,构建矿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以神东煤炭基地呼吉尔特矿区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绿色开采理念,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采煤过程对水资源影响... 采煤活动下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特征进一步凸显,亟待破解区域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矛盾,构建矿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以神东煤炭基地呼吉尔特矿区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绿色开采理念,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采煤过程对水资源影响的阶段性特征并对其进行阐述。立足于煤炭资源富集区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从水文地质、自然资源、采动影响、生态环境、煤矿灾害、社会经济6个方面,提取了23个关键影响因子,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区煤-水协调共采影响指标体系。基于成锥规则优化的尖锥网络分析法,提出了“多锥共底”模型,以各因子间影响关系确定锥顶、锥底及共用锥底元素并构建“多锥共底”分析结构,从而探讨相关因子间的作用程度及反馈关系,同时对网络分析法、尖锥网络分析法等3种方法所得权重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系统权重占比最高,煤矿灾害系统次之,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地质系统权重占比依次降低;在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矿井涌水量、矿井水利用率权重相对较大。研究认为应当重点围绕矿井水来源、产生、利用3个过程来实现煤炭资源富集区煤-水协调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生态环境健康、矿井安全生产2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煤炭资源要素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煤-水双资源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煤层矿区 煤-水协调共采 生命周期 尖锥网络分析法 “多锥共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额济纳旗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翟俊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5-76,79,共3页
以河西走廊额济纳旗水文、气象、地质等资料为基础,介绍了研究区概况,详细分析了辖区地下水资源的水文地质特性、含水岩组划分及分布规律、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对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评价 水化学特征 额济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防护林林下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欣宇 杨光 +3 位作者 陆乃静 李庆原 秦忠 宁岩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奈曼旗沙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防护林造林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提出适宜植被群落多样性恢复与稳定性发展的造林密度。[方法]以自然恢复状态下,林龄相近的3种典型造林密度类型(867~1022株/hm^(2),1444~1... [目的]探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奈曼旗沙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防护林造林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提出适宜植被群落多样性恢复与稳定性发展的造林密度。[方法]以自然恢复状态下,林龄相近的3种典型造林密度类型(867~1022株/hm^(2),1444~1667株/hm^(2),2177~2322株/hm^(2))的小叶杨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每木检尺、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植被群落结构等调查,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林可以显著提高植被恢复与演替速度,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下植被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有显著影响,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林下草本生物量、物种组成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大,植物恢复程度、群落稳定性上升;造林密度与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数量、林下植被盖度、林下草本生物量等植被特征指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当小叶杨防护林造林密度为867~1022株/hm^(2)时,群落与未经开垦的草地样地的群落相似性最高,植被群落演替逐渐向地带性植被发展,与其他造林密度相比更有利于研究区物种多样性与群落恢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造林密度 人工防护林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磨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云瑞亭 翟俊峰 翟俊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7,共3页
为探究水磨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对其进行定量归因,选用流域内水文站点资料,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径流量系列变化趋势显著,1—12月径流量系列均有减少趋势,其中4月、... 为探究水磨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对其进行定量归因,选用流域内水文站点资料,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径流量系列变化趋势显著,1—12月径流量系列均有减少趋势,其中4月、8月、9月减少趋势显著;年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影响期(2000—2021年)与基准期(1960—1999年)相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3.11%和7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变化趋势 归因分析 水磨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不同季节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雅茹 马迎宾 +4 位作者 辛智鸣 罗凤敏 刘湘杰 李永华 张雅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揭示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柽柳的水分传输过程,探究柽柳的耗水特性,本研究利用PS-TDP8树木茎流监测系统对柽柳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分析土壤因子与液流速率在不同季节的差异。结果表明,夏季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最早,为7:20,峰值最大(6... 为揭示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柽柳的水分传输过程,探究柽柳的耗水特性,本研究利用PS-TDP8树木茎流监测系统对柽柳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分析土壤因子与液流速率在不同季节的差异。结果表明,夏季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最早,为7:20,峰值最大(6.93 cm·h^(-1)),春季启动时间为7:40,峰值为6.46 cm·h^(-1),秋季启动时间最晚,为8:40,峰值最小(4.22 cm·h^(-1))。在日尺度上,春、夏、秋季柽柳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分别单独能解释61.1%、65.6%、64.0%的树干液流变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分别共同能解释73.4%、74.1%、76.9%的树干液流变化。在小时尺度上,春、夏、秋季树干液流与20、50 cm层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50 cm层土壤温度是影响树干液流的主导因子。本研究建立了不同季节柽柳液流速率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解释不同季节树干液流速率变化,为柽柳树干液流速率预测与耗水量估算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明确了在不同季节通过土壤因子估算柽柳树干液流速率的可行性,可为制定水分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树干液流 库姆塔格沙漠 林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层测速方式超声波时差法测流参数自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正最 李昕潼 张志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为解决超声波时差法比测率定的难题,采用二层测速方式构建基于垂向流速分布的河流断面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转换数学模型,通过二个水平层流速的信息提取与流速分布模型参数识别,获取河流断面流速分布特征,进而完成流量计算参数的... 为解决超声波时差法比测率定的难题,采用二层测速方式构建基于垂向流速分布的河流断面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转换数学模型,通过二个水平层流速的信息提取与流速分布模型参数识别,获取河流断面流速分布特征,进而完成流量计算参数的率定,实现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转换计算。通过湘潭水文站实例验证,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转换模型计算的流量成果精度能够满足流量测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时差法 流速分布 流速转换模型 流量计算 参数自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磨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翟俊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5-36,39,共3页
水磨沟流域为黄河二级支流,研究该流域的降水变化特征在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基于水磨沟流域的序列降水资料,采用变差系数Cv、频次统计分析法、气候倾向率法和Ma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磨沟流... 水磨沟流域为黄河二级支流,研究该流域的降水变化特征在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基于水磨沟流域的序列降水资料,采用变差系数Cv、频次统计分析法、气候倾向率法和Ma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磨沟流域年内及年际降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依次出现5次连丰年和6次连枯年;流域年降水量下降速率为7.94 mm/10 a,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天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以店上村水文站为代表站,从月尺度分析,月降水量4月和10月呈显著减少趋势,6月和12月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余月份不显著;月降水天数6月和9月增加趋势显著,其余月份趋势不显著;最大日降水量4月和10月减少趋势显著,12月增加趋势显著,其余月份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特征分析 水磨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合理利用农业地下水路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永利 彭晓虹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2期235-237,共3页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现阶段,随着城乡用水量的持续增长,民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和短缺的水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紧缺、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河套灌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利用农...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现阶段,随着城乡用水量的持续增长,民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和短缺的水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紧缺、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河套灌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利用农业地下水成为河套灌区的根本发展之路。因此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农业地下水利用现状,并提出优化农作物灌溉制度,推行现代灌区管理体系,优化河套灌区用水规划,强化地下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细化节水管理,积极引入农业节水技术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下水 地下水开采 农业发展 河套灌区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