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与监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百平 于亚文 王志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8,共3页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在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人为水土流失呈现出上升趋势,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现出水土流失范围广、类型多样、危害大、治理难度大等...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在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人为水土流失呈现出上升趋势,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现出水土流失范围广、类型多样、危害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水土流失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核心,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但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全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率还不到24%。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同水土流失类型,阐述了适用的监测方法,并建议应在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活动扰动方式、项目区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选择一种或多种监测方法,或不同方法交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监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敏 李海宽 于亚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前我国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n)、遥感RS(Remots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ton System)广泛应用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 目前我国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n)、遥感RS(Remots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ton System)广泛应用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遥感 水土保持 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敏 李海宽 于亚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63-64,93,共3页
目前我国"3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测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 目前我国"3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测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遥感 水土保持 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监测评价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百平 于亚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根据生态学原理,总结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监测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监测指标设计的原则、监测指标体系及主要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气象、植被、土壤、地形地貌、水土流失、人口、土... 根据生态学原理,总结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监测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监测指标设计的原则、监测指标体系及主要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气象、植被、土壤、地形地貌、水土流失、人口、土地利用、畜牧、经济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水土保持林研究进展浅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宝力特 方彪 +2 位作者 郭孟霞 王利兵 郭建英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主要阐述了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水土保持林功能、树种选择、优化模式结构、效益评价和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为水土保持林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功能结构 树种选择 优化模式结构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百平 宝力特 +2 位作者 武称意 于亚文 哈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日本的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由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泥沙灾害监测系统、泥沙灾害预警系统和防灾预案等4部分构成。其中,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是基础,泥沙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是核心,防灾预案是关键。在地域合作防灾体... 日本的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由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泥沙灾害监测系统、泥沙灾害预警系统和防灾预案等4部分构成。其中,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是基础,泥沙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是核心,防灾预案是关键。在地域合作防灾体系中,由国家对地方政府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地方政府对基层政府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地方政府指导防灾活动,基层政府向居民提供防灾信息,实施防灾训练等。日本在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工作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泥沙灾害 监测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健 高永 +2 位作者 魏江生 代海燕 方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和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测定,计算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煤矿塌陷区和非塌陷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田间...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和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测定,计算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煤矿塌陷区和非塌陷区的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养分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塌陷区相比,塌陷沙丘物理性粘粒含量明显减少,尤其地表10cm处;塌陷沙丘顶部和中部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沙丘底部和丘间低地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大;塌陷沙丘0~40cm内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无明显变化,但40~100cm内土壤容重明显减少,孔隙度明显增加;塌陷沙丘0~60cm深度内田间持水量明显降低;0~60cm内饱和导水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0~100cm内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采煤塌陷 风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大气重金属沉降入湖通量初步估算 被引量:8
8
作者 尹琳琳 贾克力 +3 位作者 史小红 赵胜男 杨芳 吴用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938,共8页
重金属元素以大气颗粒物为载体,最终以沉降的方式进入湖泊水体,会引起湖泊的重金属污染.为调查大气沉降对乌梁素海重金属污染的贡献,于2013年7月1日至30日围绕乌梁素海进行大气沉降样品采集,分别测定Cu、Zn、Pb、Cd、Cr、Hg、As 7种重... 重金属元素以大气颗粒物为载体,最终以沉降的方式进入湖泊水体,会引起湖泊的重金属污染.为调查大气沉降对乌梁素海重金属污染的贡献,于2013年7月1日至30日围绕乌梁素海进行大气沉降样品采集,分别测定Cu、Zn、Pb、Cd、Cr、Hg、As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7月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及入湖量.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重金属元素大气沉降通量大小依次为:Zn>Pb>Cu>Cr>As>Hg>Cd.结合社会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显示,大气微粒携带重金属借助风力迁移,较大的沉降通量出现在主风向的下风向区域,说明风向是影响乌梁素海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排干输入与大气沉降方式下的乌梁素海重金属入湖量比较发现,大气沉降是除排干输入外湖泊的另一重要重金属污染源.Zn、Pb、Cu、Cr、As、Hg、Cd等重金属元素月入湖量分别为10.6、1.04、1.02、0.833、0.342、0.00514、0.00281t/月.通过估算底泥重金属增量来评价大气沉降对湖泊重金属的贡献表明,大气Hg、Zn、Pb、Cu、As、Cd、Cr等重金属沉降对湖泊贡献率分别为46.4%、44.7%、14.1%、12.0%、8.48%、4.75%、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重金属 入湖通量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盐池县土地荒漠化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武称意 郭百平 +1 位作者 李庆和 杨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盐池县1986、1989、1995、1999、2003及2006年的6景TM影像数据,结合野外GPS空间定位技术,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了盐池县土地荒漠化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荒漠化土地的演化过程表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盐池县1986、1989、1995、1999、2003及2006年的6景TM影像数据,结合野外GPS空间定位技术,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了盐池县土地荒漠化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荒漠化土地的演化过程表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1986—1995年为荒漠化明显发展阶段,1995—2006年为荒漠化明显逆转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荒漠化土地 演化规律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台川流域水沙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璐 郭月峰 +3 位作者 姚云峰 祁伟 刘晓宇 杨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内蒙古段罕台川流域进行水沙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采用置信椭圆相关分析、累积距平、5 a滑动平均及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罕台川流域水沙变化过程及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 为了给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内蒙古段罕台川流域进行水沙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采用置信椭圆相关分析、累积距平、5 a滑动平均及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罕台川流域水沙变化过程及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罕台川流域水沙年际变化极为显著,水沙变化总体基本一致,呈波动下降趋势,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相关;(2)计算得出罕台川流域1998—2017年年均减水568万m~3,减少率为43.73%,其中降水对径流减少过程发挥36.09%的抑制作用,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过程发挥136.09%的促进作用。1998—2017年年均减沙222万t,减少率为80.73%,其中降水对输沙减少过程发挥6.30%的抑制作用,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少过程发挥106.30%的促进作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是引起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说明罕台川流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兑 水沙变化 减流减沙 驱动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柳沟流域水沙关系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璐 郭月峰 +4 位作者 姚云峰 祁伟 刘晓宇 杨燕 王贺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269-273,共5页
根据西柳沟流域水沙特点,利用该流域54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水量分析西柳沟流域水沙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根据西柳沟流域水沙特点,利用该流域54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水量分析西柳沟流域水沙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泥沙相关性变异较大;1964—197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他不同时段输沙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2)西柳沟流域1964—2017年水沙变化趋势基本对应,输沙量下降趋势明显,输沙量突变年份为1989年和1998年,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89年和2003年。进一步分析表明,西柳沟流域径流量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径流量与输沙量在水土保持措施下对降雨的响应呈减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 径流量 降水量 水沙关系 5年滑动平均法 双累积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准格尔旗土壤侵蚀量估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庆和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4期16-18,共3页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研究区域,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计算模型,GIS为技术支持平台,估算准格尔旗的水力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准格尔旗南部具有较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地貌特点,以中度侵蚀和强烈侵蚀为主。准格尔旗北段位于库布其沙漠...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研究区域,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计算模型,GIS为技术支持平台,估算准格尔旗的水力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准格尔旗南部具有较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地貌特点,以中度侵蚀和强烈侵蚀为主。准格尔旗北段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缘,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水力侵蚀程度相对较轻,但风力侵蚀严重。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模型估算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