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寒区优质水稻年际需水量及耗水规律
1
作者 章策 李博 +3 位作者 李敏 温雅琴 宁慧峰 纪雪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5年第S1期47-53,60,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寒区水稻各阶段的耗水规律、水稻产量、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的生育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小;同一水分处理下,耗水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灌水量的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寒区水稻各阶段的耗水规律、水稻产量、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的生育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小;同一水分处理下,耗水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灌水量的减少呈降低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施氮处理下,节水灌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随灌水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相同水分处理下,施氮可以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但不同程度减小了氮肥偏生产力。基于试验区水资源状况、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处理W3N1F2的水氮组合[控制灌溉(W_(3)),施氮量为135 kg/hm^(2),两次追肥(分蘖肥和穗肥)]为适宜于当地水稻优质高产的水氮管理模式。探索寒区水稻优质高效水氮管理模式,为调整区域作物种植结构,高效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耗水规律 水稻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水浊度变化对重力流超滤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尉童 韩敏 +4 位作者 田宝义 李荣光 文刚 黄廷林 李凯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54-3062,共9页
考察了原水浊度阶段性升高对重力流超滤(GDM)系统稳定通量除污性能及生物滤饼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升高导致GDM通量明显下降,但经过17~30d后重新达到稳定,与始终低浊(1.8~3.7NTU)的对照组相比,原水浊度升高至10、50和100NTU使GDM... 考察了原水浊度阶段性升高对重力流超滤(GDM)系统稳定通量除污性能及生物滤饼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升高导致GDM通量明显下降,但经过17~30d后重新达到稳定,与始终低浊(1.8~3.7NTU)的对照组相比,原水浊度升高至10、50和100NTU使GDM系统稳定通量分别降低15%、36%和61%;颗粒物携带的大分子有机物被生物滤饼层中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后透过膜,因此原水浊度升高导致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增加;GDM系统启动9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原水浊度升高导致氨氮去除能力暂时降低,但经过7~11d的适应期后恢复;原水浊度升高使生物滤饼层厚度增加1.8~7.9倍,滤饼层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增加37%~98%,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一定变化.GDM系统对原水浊度升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超滤(GDM) 原水浊度 稳定通量 氨氮 生物滤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咸水反渗透脱盐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辛铜 高峰 +4 位作者 吴友兵 杨宇 宋日权 孙昕 卢金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51-3159,共9页
为应对淡水资源短缺,提高微咸水反渗透工艺的处理效果,设计了一种单级多通道低压反渗透(RO)中试装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微咸水RO淡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模型.在不同的进料浓度,进水流量和浓淡水比例等工艺参数条件下... 为应对淡水资源短缺,提高微咸水反渗透工艺的处理效果,设计了一种单级多通道低压反渗透(RO)中试装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微咸水RO淡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模型.在不同的进料浓度,进水流量和浓淡水比例等工艺参数条件下,考察了系统的盐截留率和膜通量,分析和计算了系统的评价系数和单位能耗(SEC).结果表明,进料浓度和浓淡水比例是影响盐截留率的显著因素.低进料浓度、较高进水流量并不能显著提高盐截留率,反而会增加设备的单位能耗.在5000mg/L进料浓度的条件下,控制进水流量258.02L/h,浓淡水比例1.39时,脱盐效果最佳,评价系数达到10.58L/(m^(2)·h),单位能耗相对最低为5.15(kW·h)/m^(3).所建的RS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咸水反渗透脱盐的过程,SEC预测精度良好,R^(2)值达到0.9925,盐截留率模型误差RMSE仅为0.36.RSM模型可以用于优化不同进料浓度下的操作条件,指导反渗透脱盐工艺的长期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反渗透 脱盐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