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发展中的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1
作者 戈锋 张世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立于 1 95 6年 ,全院共设 1 2个处室 ,主要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工程的综合勘测设计 .40多年来 ,设计院先后完成勘测设计项目 1 4 0 7项 ,其中 46项勘测、设计、科研成果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成...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立于 1 95 6年 ,全院共设 1 2个处室 ,主要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工程的综合勘测设计 .40多年来 ,设计院先后完成勘测设计项目 1 4 0 7项 ,其中 46项勘测、设计、科研成果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成果奖 .设计院新的领导班子于 1 995年 4月正式成立 ,1 995年 1 0月提出了设计院《近期整体配套改革纲要》,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关键 ,明确了设计院从机构改革入手 ,以分配制度改革为主 ,以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为保证条件 ,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 ,不断提高勘测设计产品质量 ,积极开辟国际、国内市场 ,连续 4年突破千万元收入大关 ,使设计院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增长 ,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成为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 勘测设计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寒区优质水稻年际需水量及耗水规律
2
作者 章策 李博 +3 位作者 李敏 温雅琴 宁慧峰 纪雪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7-53,60,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寒区水稻各阶段的耗水规律、水稻产量、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的生育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小;同一水分处理下,耗水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灌水量的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寒区水稻各阶段的耗水规律、水稻产量、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的生育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小;同一水分处理下,耗水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灌水量的减少呈降低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施氮处理下,节水灌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随灌水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相同水分处理下,施氮可以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但不同程度减小了氮肥偏生产力。基于试验区水资源状况、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处理W3N1F2的水氮组合[控制灌溉(W_(3)),施氮量为135 kg/hm^(2),两次追肥(分蘖肥和穗肥)]为适宜于当地水稻优质高产的水氮管理模式。探索寒区水稻优质高效水氮管理模式,为调整区域作物种植结构,高效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耗水规律 水稻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融解期土壤盐分多极化雷达响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海云 王志军 +1 位作者 李彪 于海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4,共6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了河套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点位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大面积土壤盐渍化分布认知的需求。遥感技术能快速获取盐渍地宏观分布及变化情况,而可见光、红外遥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全天候、穿透性强的雷达...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了河套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点位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大面积土壤盐渍化分布认知的需求。遥感技术能快速获取盐渍地宏观分布及变化情况,而可见光、红外遥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全天候、穿透性强的雷达遥感成为研究的焦点。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五原县为研究区,结合Radarsat-2四极化雷达遥感数据对融解期土壤的盐渍化进行响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极化组合(VH^2+HH^2)/(VH^2-HH^2)对不同盐渍土有较强的响应性与分离性,以极化组合为参量建立回归模型y=0.552 3x-0.645 9,模型最终达到良好的相关性(R^2=0.768 1),利用回归模型对试验区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分类分析,结合10个土壤样本点进行精度验证,结果多数土壤样本点的相对误差<10%,精度优于传统盐渍土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 土壤盐分 极化组合 河套灌区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彦浩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文裕 魏定勇 +1 位作者 杨良权 孙洪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1,共4页
为了对内蒙古巴彦浩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对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总量、可开采量及水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均衡法计算得到巴彦浩特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87.573万m3/a,总排泄量为728.673万m3/a,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 为了对内蒙古巴彦浩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对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总量、可开采量及水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均衡法计算得到巴彦浩特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87.573万m3/a,总排泄量为728.673万m3/a,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的差值为41.100万m3/a,占总排泄量的5.98%,计算结果与实际比较符合;采用开采系数法、抽水试验法、水位恢复法计算得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541.858万、596.758万、621.234万m3/a,选取最小值作为水源地可开采量;开采井的水混合后的水质分析表明,氯化物含量超标,供水过程中应对氯化物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总量 可开采量 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整治工程冲刷深度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于铁柱 周城 孙铁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16,共4页
选取4家具有代表性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对黄河内蒙古段整治工程影响较大的丁坝局部冲深和护岸冲深进行了计算,再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实体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最终确定都思兔河口—三湖河口河段平均冲深为11.0 m,三湖河口—昭君坟河段平... 选取4家具有代表性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对黄河内蒙古段整治工程影响较大的丁坝局部冲深和护岸冲深进行了计算,再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实体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最终确定都思兔河口—三湖河口河段平均冲深为11.0 m,三湖河口—昭君坟河段平均冲深为10.5 m,昭君坟—蒲滩拐河段平均冲深为11.0 m。此外,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实地测量及模型试验资料,确定坡式护岸的冲深为4.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深度 河道整治工程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内蒙古节水改造效益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顺 刘春林 李利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节水改造效果差异较大,全面系统地评价节水改造效果并提出合理方案,可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内蒙古12个盟(市)的8项节水改造项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节水改造效果差异较大,全面系统地评价节水改造效果并提出合理方案,可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内蒙古12个盟(市)的8项节水改造项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各盟(市)节水改造的效果,并结合水利普查报告给出节水改造建议。结果表明:通辽市的节水改造效益最好,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次之,阿拉善盟和乌海市的节水改造效益最差。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节水改造 评价指标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土壤在地下滴灌中水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荣莲 张智超 +2 位作者 嘉晓辉 张琼 昝慧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27,32,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3种类型滴灌带(管)(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内镶片式滴灌带及内镶圆柱状滴灌管),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土壤黏壤土、壤土及沙壤土中开展地下滴灌试验研究,得出了水分运动基本规律,并初步得出了不同流量不... 通过室内试验,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3种类型滴灌带(管)(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内镶片式滴灌带及内镶圆柱状滴灌管),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土壤黏壤土、壤土及沙壤土中开展地下滴灌试验研究,得出了水分运动基本规律,并初步得出了不同流量不同类型滴灌带(管)在不同土壤内的适用性,为用户初选滴灌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典型土壤 地下滴灌 水分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牧区缺测数据条件下适宜ET_0计算方法优选
8
作者 石明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2期232-236,240,共6页
内蒙古东部牧区多地处偏远边疆,气象站点有限,应用FA056 Penman-Monteith计算ET0相对困难。为了在缺测气象数据条件下准确计算ET0,本文依据该区内典型气象站点资料,以FAO56 Penman-Monteith为标准方法,以FAO17 Penman、Priestley-Taylor... 内蒙古东部牧区多地处偏远边疆,气象站点有限,应用FA056 Penman-Monteith计算ET0相对困难。为了在缺测气象数据条件下准确计算ET0,本文依据该区内典型气象站点资料,以FAO56 Penman-Monteith为标准方法,以FAO17 Penman、Priestley-Taylor、Irmark-Allen拟合法、Hargreaves-Samani法为对照方法分别对ET0进行计算,并对4种方法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riestley-Taylor与Hargreaves-Samani法计算值较FAO56 PM法计算结果偏大,不适于该地区ET0计算。FAO17 Penman法和Irmark-Allen拟合法与FAO56 PM法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计算精度较高,但Irmark-Allen拟合法仅需气温和日照时间气象资料,因此,Irmark-Allen拟合法适宜缺测气象条件下内蒙古东部牧区ET0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计算方法 气温 日照时间 Irmark-Allen方法 方法优选 内蒙古东部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水浊度变化对重力流超滤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尉童 韩敏 +4 位作者 田宝义 李荣光 文刚 黄廷林 李凯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54-3062,共9页
考察了原水浊度阶段性升高对重力流超滤(GDM)系统稳定通量除污性能及生物滤饼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升高导致GDM通量明显下降,但经过17~30d后重新达到稳定,与始终低浊(1.8~3.7NTU)的对照组相比,原水浊度升高至10、50和100NTU使GDM... 考察了原水浊度阶段性升高对重力流超滤(GDM)系统稳定通量除污性能及生物滤饼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升高导致GDM通量明显下降,但经过17~30d后重新达到稳定,与始终低浊(1.8~3.7NTU)的对照组相比,原水浊度升高至10、50和100NTU使GDM系统稳定通量分别降低15%、36%和61%;颗粒物携带的大分子有机物被生物滤饼层中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后透过膜,因此原水浊度升高导致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增加;GDM系统启动9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原水浊度升高导致氨氮去除能力暂时降低,但经过7~11d的适应期后恢复;原水浊度升高使生物滤饼层厚度增加1.8~7.9倍,滤饼层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增加37%~98%,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一定变化.GDM系统对原水浊度升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超滤(GDM) 原水浊度 稳定通量 氨氮 生物滤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振动应力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存慧 马震岳 +1 位作者 张运良 贠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6,共3页
结合三峡右岸电站某机组段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系统模拟水电站厂房结构无限域地基问题并应用时间历程分析法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在蜗壳结构外围混凝土发生塑性损伤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站厂房在... 结合三峡右岸电站某机组段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系统模拟水电站厂房结构无限域地基问题并应用时间历程分析法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在蜗壳结构外围混凝土发生塑性损伤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站厂房在地震动荷载激励下各部位混凝土结构、流道系统金属结构的振动应力峰值。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振动应力水平较低,对混凝土动力强度复核影响不明显,流道系统金属结构的振动应力水平较低,不会发生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振动应力 时间历程分析法 电站厂房 地震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率对长距离输水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1
作者 后小霞 徐晓东 +3 位作者 石韬 赵峰 姜治兵 韩松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运行初期管线糙率一般较小,运行一定年限后糙率逐渐增大,糙率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输水能力和运行安全,开展糙率对稳定运行工况和过渡过程中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应对糙率变化的措施是保证工程长久高效运行的必要...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运行初期管线糙率一般较小,运行一定年限后糙率逐渐增大,糙率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输水能力和运行安全,开展糙率对稳定运行工况和过渡过程中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应对糙率变化的措施是保证工程长久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以引绰济辽工程有压管线段206 km长的PCCP管为例,采用一维特征线法分析糙率变化对管线输水能力和过渡过程中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稳定运行工况下当管线糙率偏大,管线引用流量减小,管线沿程水头损失增加,阀前管道压力减小,而阀后管道压力增大;在过渡过程中随糙率增大,水锤波传播的摩阻增大,管线压力与调压室水位极值均发生一定变化,工程设计时需考虑一定压力富裕度;采用改变管线阀门开度的方式应对管线糙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既能保证工程引用流量,又能将管线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研究成果可为长距离输水管线糙率变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水管线 糙率 水锤防护 过渡过程 过流能力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建永 张健 王慧清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3期60-63,114,共5页
概述了国内外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气垫式调压室的工程地质、气体动态特性、模型试验、安全水深和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电站 气垫式调压室 工程应用 技术问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沙粉体对风积沙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提升机理分析
13
作者 李越 王海龙 +3 位作者 维利思 郭皓隆 马扩 云振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236,共12页
针对风积沙在大掺量替代河砂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取“以废治废”的思路,将风积沙磨细制备风积沙粉,并以10%、20%、30%的比例替代风积沙混凝土中的水泥,通过纳米压痕试验与压汞试验(MIP)探究风积沙粉对风积沙... 针对风积沙在大掺量替代河砂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取“以废治废”的思路,将风积沙磨细制备风积沙粉,并以10%、20%、30%的比例替代风积沙混凝土中的水泥,通过纳米压痕试验与压汞试验(MIP)探究风积沙粉对风积沙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提升机理。结果表明:在掺入风积沙粉后,风积沙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升;20%的风积沙粉掺量相比其他掺量,对风积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ITZ)的压痕模量与硬度提升最为明显,使二者平均值分别提升了19.9%与25.9%;且从水化物相的压痕模量、硬度及体积分数来看,20%的风积沙粉掺量使风积沙混凝土ITZ的水化物相的模量及硬度均得到较大提升,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LDC-S-H)及孔隙含量减少,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HDC-S-H)与氢氧化钙含量上升,进而促使风积沙混凝土内部>100 nm的孔隙体积分数减少,<100 nm的孔隙体积分数增多,优化了低碳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使界面过渡区产生缩进现象,厚度减小10μm,提升了微观力学性能。该研究为固废材料在混凝土中大掺量的使用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风积沙粉 微观力学性能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内生机理与升级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彩芝 蔡元成 赵敏 《水利经济》 2014年第3期67-70,78,共4页
通过对水利风景区的功能探讨,基于水利风景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阐述了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的内生机理与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的升级路径,即:基本功能主导式路径、水利旅游主导式路径和功能平衡式路... 通过对水利风景区的功能探讨,基于水利风景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阐述了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的内生机理与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的升级路径,即:基本功能主导式路径、水利旅游主导式路径和功能平衡式路径,并结合升级路径提出了水利风景区适应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适应能力 内生机理 升级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P神经网络模拟灌区ET_a用水过程线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娟 樊忠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根据绰勒水库下游灌区保安召实验站1983-1985年水稻试验资料,以1983、1984年相对腾发量和相对产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和输出样拳求得灌区ETα用水过程线。经1985年的资料检验,模拟值(6~9月)与实测值均有较好的拟合精度。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水田灌区 ETα水过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电站底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兵正 江海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68-370,共3页
根据后浇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第2分水枢纽水电站底板中的应用情况,对后浇带的设计及施工工艺作了论述与分析。采用后浇带处理电站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增强厂房整体性,减小施工期间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约束应力,解决了运行期间稳定问题... 根据后浇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第2分水枢纽水电站底板中的应用情况,对后浇带的设计及施工工艺作了论述与分析。采用后浇带处理电站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增强厂房整体性,减小施工期间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约束应力,解决了运行期间稳定问题,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浇带 水化热 沉降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为水源的喷灌机工程设计及实施成效
17
作者 郝林 樊忠成 《农业工程》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0.13万hm2土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喷灌机灌溉工程为例,分别从水源工程设计、管网系统布置、输水管径确定、工作制度制定、水力计算和水泵的选型几方面,对控制面积33.3 hm2的单个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工程设计进行了论述... 以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0.13万hm2土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喷灌机灌溉工程为例,分别从水源工程设计、管网系统布置、输水管径确定、工作制度制定、水力计算和水泵的选型几方面,对控制面积33.3 hm2的单个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工程设计进行了论述。3年的实践证明,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5提高到0.85;平均用水量由原来的5 700 m3/hm2下降到4 350 m3/hm2,年平均节约水180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喷灌机 工程设计 实施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咸水反渗透脱盐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辛铜 高峰 +4 位作者 吴友兵 杨宇 宋日权 孙昕 卢金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51-3159,共9页
为应对淡水资源短缺,提高微咸水反渗透工艺的处理效果,设计了一种单级多通道低压反渗透(RO)中试装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微咸水RO淡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模型.在不同的进料浓度,进水流量和浓淡水比例等工艺参数条件下... 为应对淡水资源短缺,提高微咸水反渗透工艺的处理效果,设计了一种单级多通道低压反渗透(RO)中试装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微咸水RO淡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模型.在不同的进料浓度,进水流量和浓淡水比例等工艺参数条件下,考察了系统的盐截留率和膜通量,分析和计算了系统的评价系数和单位能耗(SEC).结果表明,进料浓度和浓淡水比例是影响盐截留率的显著因素.低进料浓度、较高进水流量并不能显著提高盐截留率,反而会增加设备的单位能耗.在5000mg/L进料浓度的条件下,控制进水流量258.02L/h,浓淡水比例1.39时,脱盐效果最佳,评价系数达到10.58L/(m^(2)·h),单位能耗相对最低为5.15(kW·h)/m^(3).所建的RS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咸水反渗透脱盐的过程,SEC预测精度良好,R^(2)值达到0.9925,盐截留率模型误差RMSE仅为0.36.RSM模型可以用于优化不同进料浓度下的操作条件,指导反渗透脱盐工艺的长期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反渗透 脱盐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水锤传播的调压塔水力特性及其应用
19
作者 后小霞 徐晓东 +4 位作者 石韬 任坤杰 辛福选 杨青远 韩松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安全可控的水锤压力是保障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超长有压输水系统,还需要重点关注局部爆管等极端事故产生的超标水锤压强,其在全线蔓延导致整个输水系统瘫痪,可能引发次生危害。为解决极端水锤压力在整个输水... 安全可控的水锤压力是保障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超长有压输水系统,还需要重点关注局部爆管等极端事故产生的超标水锤压强,其在全线蔓延导致整个输水系统瘫痪,可能引发次生危害。为解决极端水锤压力在整个输水系统传播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阻断水锤传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通过将调压塔进水管竖直向上深入调压塔内部,形成圆筒式溢流调压塔,利用调压塔结构将进出水管道有效分割,以此阻断水锤的传播。随后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阻断式调压塔的水力特性,发现调压塔内流态均匀,溢流水体能在调压塔内充分消能后进入下游管线。最后将此调压塔应用于引绰济辽有压管线中,发现当管线出现局部爆管事故时,此调压塔能有效阻断负水锤的传播,避免水锤在全线蔓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超长距离输水系统的水锤防护措施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有压输水系统 过渡过程 水锤防护 阻断式调压塔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模糊模式识别 被引量:39
20
作者 任春涛 李畅游 +3 位作者 全占军 曹有玲 孙标 刘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状态影响权重最大的评价指标总氮(TN)含量和富营养化状态控制元素总磷(TP)含量对应的富营养化等级水体和地表水质等级水体的空间分布月变化Grid专题图.将富营养化状态变化及其分布区域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的时空分布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富营养化等级定量的时空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 富营养化状态识别 乌梁素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