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靖丹 冯志国 +6 位作者 任致贤 李纯燕 杨世英 李晓 包菡 田晓燕 张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等4个旗县20个行政村12个苏木乡镇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玉米草谷比为1.06~1.49,平均值为1.25;玉米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78~0.86,平均值为0.82,数据可为内蒙古东部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区 玉米 草谷比 可收集系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垄耕作与覆膜对西辽河平原盐碱地改良及玉米增产效应
2
作者 王本龙 周春生 +4 位作者 李利荣 海珍 娄雨欣 刘学瑶 刘萍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6,共13页
为解决西辽河平原盐碱地耕层较浅、犁底层上移、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于2020—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种耕作方式(传统旋耕与粉垄耕作)、2个灌溉定额(2100,2700 m^(3)/hm^(2))以及覆膜与... 为解决西辽河平原盐碱地耕层较浅、犁底层上移、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于2020—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种耕作方式(传统旋耕与粉垄耕作)、2个灌溉定额(2100,2700 m^(3)/hm^(2))以及覆膜与浅埋措施,共6组试验处理,分别为2100 m^(3)/hm^(2)灌溉定额+传统旋耕+浅埋(CK×NM)、2100 m^(3)/hm^(2)灌溉定额+传统旋耕+覆膜(CK×DM)、2100 m^(3)/hm^(2)灌溉定额+粉垄耕作+浅埋(FA×NM)、2100 m^(3)/hm^(2)灌溉定额+粉垄耕作+覆膜(FA×DM)、2700 m^(3)/hm^(2)灌溉定额+粉垄耕作+浅埋(FB×NM)、2700 m^(3)/hm^(2)灌溉定额+粉垄耕作+覆膜(FB×DM)。分析不同灌溉定额下粉垄耕作与覆膜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性质结构、盐碱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NM处理,在0~40 cm土层,粉垄耕作+覆膜处理的土壤容重降低8.4%~22.9%、土壤总孔隙度提高4.9~14.8百分点、土壤三相比R值降低34.6%~88.2%,其中,FB×DM处理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三相比R值分别显著降低20.0%,-13.1百分点和88.2%;20~40 cm土层播种后土壤含水量提高5.5~12.1百分点,7.5~17.5 cm土层的土壤硬度提高33.4%~397.5%,其中,FB×DM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硬度分别显著提高12.1百分点,214.3%;FB×DM处理CO_(2)通量显著提高496.4%。相较于CK×NM处理,粉垄耕作+覆膜处理降低0~40 cm土层土壤p H值、总碱度、电导率和全盐量,降低幅度分别为0.7%~10.9%,2.5%~67.5%,24.3%~68.7%和10.3%~81.0%。其中,FB×DM处理的土壤p H值、总碱度、电导率和全盐量分别显著降低10.9%,48.2%,59.2%和80.0%。玉米出苗率、穗鲜质量和产量较CK×NM处理分别提高13.2~20.1百分点,52.5%~68.2%和22.4%~45.5%,其中,FB×DM处理的出苗率、穗鲜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0.1百分点,68.2%和45.5%。综合改良效果和玉米产量考虑,认为2700 m^(3)/hm^(2)灌溉定额下粉垄耕作+覆膜处理(FB×DM)为西辽河平原盐碱地较为适宜的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粉垄耕作 灌溉定额 覆膜 产量 盐碱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视频测流的亚网格变分优化光流估计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宗军 蒋东进 +1 位作者 张亚 温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2,共9页
本文在变分光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亚网格尺度的优化算法,用于描述图像序列中的复杂流体流动并估计其二维速度场。为解决基于网格尺度下变分光流估计中亚网格小尺度结构信息缺失的问题,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物理运动规律,引入大涡模拟的思... 本文在变分光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亚网格尺度的优化算法,用于描述图像序列中的复杂流体流动并估计其二维速度场。为解决基于网格尺度下变分光流估计中亚网格小尺度结构信息缺失的问题,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物理运动规律,引入大涡模拟的思想,在变分模型数据项中将瞬时运动分解为一个大尺度运动项和一个小尺度湍流项,并采用Smagorinsky模型求解小尺度湍流项。相比于传统的Farneback稠密光流算法,改进后的亚网格尺度变分光流算法(Subgrid scale Horn-Schunck optical flow,SGS-HS)在湍流图像序列的速度场估计中结果更优。为使SGS-HS算法同样能胜任于明渠流速测量任务,在模型的正则项方面选择使用速度梯度约束,以提高在明渠流场流向相对一致的情况下SGS-HS算法在测速实验中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SGS-HS算法在明渠测速方面具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亚网格 大涡模拟 湍流 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