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毯对内蒙古清水河县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边坡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宇 王树森 +7 位作者 马迎梅 徐军 李国婧 黎光 王少华 孟凡旭 张平 张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1,共11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水土流失严重,为缓解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以内蒙古清水河县段兰窑流域黄土边坡为研究区,采用3种植被毯措施: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以下简称豆禾混播)比例为1∶1+椰丝毯(L1G1)、...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水土流失严重,为缓解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以内蒙古清水河县段兰窑流域黄土边坡为研究区,采用3种植被毯措施: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以下简称豆禾混播)比例为1∶1+椰丝毯(L1G1)、豆禾混播比例为1∶2+椰丝毯(L1G2)和豆禾混播比例为2∶1+椰丝毯(L2G1)在30°,35°,40°和45°边坡设置径流小区,分析该区域不同自然降雨条件和坡度对边坡产流与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铺设植被毯可以有效的减少黄土边坡产流产沙量。(2)当降雨强度为1~5 mm/h时,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和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降雨强度为30~50 mm/h时,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和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坡度为40°时出现峰值。(3)3种植被毯措施的减流效益大小依次为L1G1(75.11%)>L1G2(49.3%)>L2G1(48.11%);3种植被毯措施减沙效益大小依次为L1G1(87.96%)>L1G2(60.96%)>L2G1(58.95%)。说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L1G1是一种有效的边坡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毯 产流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草原植物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文玲 赵鸿彬 +4 位作者 韩冰 范宇凤 张涛 张晓馥 白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54,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季(春、夏、秋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获得1301~1312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细菌群落中占主导的门类为放线菌门(47.25%...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季(春、夏、秋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获得1301~1312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细菌群落中占主导的门类为放线菌门(47.25%~50.03%)、变形菌门(17.52%~19.23%)和酸杆菌门(9.23%~10.73%)。获得577~617个真菌OTU,真菌群落中占主导的门类为子囊菌门(70.50%~78.55%)、担子菌门(5.64%~10.30%)和被孢霉门(1.89%~3.95%)。细菌丰度和真菌多样性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分别在7月份和9月份最大。夏季(7月)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酸杆菌门最低。秋季(9月)厚壁菌门和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最高,疣微菌门的最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分别随季节推移增加和降低。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温度是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真菌多样性受季节和真菌丰度的显著影响(P<0.05)。综上,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在季节间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是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在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特性是微生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RNA基因 ITS序列 退化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杰 闫志坚 +5 位作者 尹强 王慧 万永青 于洁 孟元发 王育青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共6页
以偏硅酸钠为外源物质,用25%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甜燕Ⅰ号燕麦,研究硅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mmol/L Na2SiO3·9H2O显著(P<0.05)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以偏硅酸钠为外源物质,用25%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甜燕Ⅰ号燕麦,研究硅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mmol/L Na2SiO3·9H2O显著(P<0.05)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小初始荧光、暗适应下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性能指数,显著(P<0.05)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P<0.05)提高了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了叶中氮、钙含量,提高了叶中磷、钾、硅含量。总之,施用外源硅能提高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缓解干旱胁迫对燕麦幼苗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燕麦幼苗 光合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DHN3基因的克隆及其逆境响应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万永青 张杰 +4 位作者 侯向阳 王照兰 马玉宝 万其号 万东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8-1604,共7页
该研究从羊草(Leymus chinensis)中克隆得到1个脱水素(Dehydrin,DHN)编码基因LcDHN3。通过序列分析表明,LcDHN3开放阅读框为501bp,编码1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01kD,理论等电点为8.05,为亲水性蛋白。LcDHN3蛋白具有脱水素的保守结构域,... 该研究从羊草(Leymus chinensis)中克隆得到1个脱水素(Dehydrin,DHN)编码基因LcDHN3。通过序列分析表明,LcDHN3开放阅读框为501bp,编码1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01kD,理论等电点为8.05,为亲水性蛋白。LcDHN3蛋白具有脱水素的保守结构域,含有1个Y-片段、1个S-片段和2个K-片段,属于YSK2型脱水素。亚细胞定位预测LcDHN3蛋白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源比对分析显示,LcDHN3与大麦(Hordeum vulgare)等6种植物的DHNs整体相似性为84.27%。进化分析显示,LcDHN3和大麦的DHN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DHN3基因的表达受干旱、冷、热、NaCl、高pH和机械损伤胁迫诱导,同时受植物激素ABA和JA的诱导。研究表明,LcDHN3参与了羊草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素 基因克隆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锦鸡儿WRKY15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静 李思 +3 位作者 刘杨 王瑞刚 李国婧 万永青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1,共9页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的调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中克隆了CiWRKY15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iWRKY1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的调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中克隆了CiWRKY15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iWRKY1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蛋白结构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iWRKY15基因序列包含1005bp开放阅读框,编码33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属于Group IId亚族。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7.39KD,等电点为8.59,它的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WRKY15转录因子的功能,以及为改进植物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WRKY15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VHA-c1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晓东 郭荣起 +5 位作者 高阳 于秀敏 苏杰 张子义 李国婧 王瑞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初步探讨V-ATPasec亚基VHA-c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设计的dsDNA片段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上,筛选获得了能够特异沉默VHA-c1基因的转基因株系c1-1,并对其进行NaCl、ABA和6%葡萄糖胁迫处理。结果表明:... 为初步探讨V-ATPasec亚基VHA-c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设计的dsDNA片段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上,筛选获得了能够特异沉默VHA-c1基因的转基因株系c1-1,并对其进行NaCl、ABA和6%葡萄糖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在NaCl处理后,沉默株系c1-1的主根伸长量和种子萌发率都有明显的降低,且在浓度为50,100mmol/LNaCl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株系c1-1的主根伸长量被显著抑制。在特定浓度的ABA和6%葡萄糖处理后,转基因株系c1-1的主根伸长量和种子萌发率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在4,8μmol/LABA处理后,野生株系的主根伸长量被显著抑制,与转基因株系c1-1的主根伸长量被抑制效果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沉默VHA-c1基因后,降低了拟南芥对NaCl的耐受性,影响了其生长发育,然而对ABA和葡糖糖的抑制作用却表现为很不敏感,这可能是因为H+-ATPase在盐胁迫信号通路和ABA信号通路中起着不同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泡ATP酶 基因干扰技术 非生物胁迫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草本植物生长期植物纤维毯对沟道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平 王树森 +6 位作者 马迎梅 徐军 李国婧 杨洪琴 孟凡旭 张娜 程冀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探究植物纤维毯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植物生长期植物纤维毯的水土保持效益,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植物生长期为58,81,132天的直播草本边坡和植物纤维毯边坡径流产沙进行模... 为探究植物纤维毯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植物生长期植物纤维毯的水土保持效益,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植物生长期为58,81,132天的直播草本边坡和植物纤维毯边坡径流产沙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可显著延长边坡产流时间,并且产流时间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增加而增加。在植物生长期为58,81,132天时,植物纤维毯边坡产流时间分别为86,110,243 s,明显大于裸坡(50,70,111 s)和直播草本边坡(73,83,123 s)。(2)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增加,植物纤维毯边坡径流量从13125 mL降至5478 mL,产沙量从73 g降至22 g;直播草本边坡径流量从25573 mL降至14340 mL,产沙量从201 g降至82 g。(3)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减流效益为55%~78%,减沙效益为71%~89%。(4)坡面植被高度、盖度是植被生长状况中影响径流产沙的主要因子,径流量、产沙量与植被高度和盖度呈多元线性函数关系。植物纤维毯能够有效降低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边坡土壤侵蚀,减少产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长期 植物纤维毯 产流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毯对黄土沟壑区沟道边坡产流产沙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平 王树森 +5 位作者 马迎梅 徐军 李国靖 孟凡旭 张娜 程冀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5-22,共8页
为探究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在黄土沟壑区对沟道边坡产流产沙和土壤的影响,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野外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模拟降雨试验中,设计3个雨强,测定植物纤维毯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在野外小区监测中,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及化学指标... 为探究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在黄土沟壑区对沟道边坡产流产沙和土壤的影响,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野外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模拟降雨试验中,设计3个雨强,测定植物纤维毯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在野外小区监测中,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及化学指标,评价植物纤维毯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在降雨强度为30 mm·h^-1、70 mm·h^-1和120 mm·h^-1时均能有效地抑制径流产沙,平均减流效益为63.33%,平均减沙效益为84.16%,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均在降雨强度为30 mm·h^-1时最高。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抑制径流产沙的效果受降雨强度影响,随着降雨强度不断增加,植物纤维毯边坡的径流量和产沙量不断增加,减流、减沙效益不同程度降低,平均径流量由降雨强度为30 mm·h^-1时的3.71 L增加到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的4.22 L,平均产沙量由降雨强度为30 mm·h^-1时的10.99 g增加到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的66.72 g;平均减流效益由降雨强度为30 mm·h^-1时的72.13%降到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的47.76%,平均减沙效益由降雨强度为30 mm·h^-1时的88.77%降到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的79.95%。植物纤维毯护坡措施可改良坡面表层土壤,植物纤维毯坡面表层土壤的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较裸坡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5.70%,总孔隙度平均提高13.07%,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也显著提升,全氮含量平均是裸坡的1.88倍,有机质含量平均是裸坡的2.22倍。植物纤维毯能够有效降低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边坡土壤侵蚀,减少产流,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沙效益优于减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降雨强度 植物纤维毯 产流产沙量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锦鸡儿WRKY75基因对拟南芥耐受盐和ABA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万永青 毛铭铢 +4 位作者 万东莉 柳金华 王光霞 李国婧 王瑞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5,共9页
该研究从旱生灌木中间锦鸡儿中克隆得到1个CiWRKY75基因。序列分析显示,CiWRKY75开放阅读框长570bp,编码189个氨基酸,含有1个WRKYGQK基序和1个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第二类WRKY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显示,CiWRKY75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 该研究从旱生灌木中间锦鸡儿中克隆得到1个CiWRKY75基因。序列分析显示,CiWRKY75开放阅读框长570bp,编码189个氨基酸,含有1个WRKYGQK基序和1个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第二类WRKY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显示,CiWRKY75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CiWRKY75基因的表达受盐胁迫和ABA诱导。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CiWRKY75后,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株系种子的萌发率在盐胁迫下降低,并且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减弱;ABA处理下,2个转基因株系的种子萌发率(10.3%、9.6%)较野生型(25.9%)明显降低。研究表明,CiWRKY75是中间锦鸡儿对盐和ABA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WRKY转录因子 盐胁迫 ABA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iCHS基因拟南芥的黄酮代谢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飞芸 刘坤 +2 位作者 崔爽 王瑞刚 李国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400,共8页
该研究克隆了中间锦鸡儿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iCHS)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tt4突变体,用qRT-PCR检测了转基因拟南芥中内源AtCHS基因的表达量,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丙二醛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用HPLC法检测了转... 该研究克隆了中间锦鸡儿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iCHS)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tt4突变体,用qRT-PCR检测了转基因拟南芥中内源AtCHS基因的表达量,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丙二醛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用HPLC法检测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柚皮苷含量。结果显示:(1)转基因拟南芥中,内源AtCHS基因的表达量约为野生型的十分之一,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HPLC测得转基因株系中柚皮苷含量高于野生型;紫外照射处理前后转基因拟南芥中丙二醛积累量明显少于野生型。(2)转基因株系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野生型。(3)CiCHS基因互补拟南芥tt4突变体,转基因株系的种皮呈现浅棕色。研究表明,中间锦鸡儿CiCHS基因异源表达后生成了柚皮苷,使转基因植物的抗氧化性增强,部分恢复了tt4突变体的种皮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查尔酮合成酶 柚皮苷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F3H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飞芸 白洁 +1 位作者 杨天瑞 王瑞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60,共8页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PCR检测分析发现,中间锦鸡儿CiF3H基因受紫外、NaCl和ABA等胁迫诱导时表达模式具有相同规律。CiF3H基因在叶和根中表达量相当,茎中较少。异源表达CiF3H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含量少量增加,花青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酮-3-羟化酶(F3H) 中间锦鸡儿 总黄酮含量 花青素含量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A-c2&c4双基因沉默株系拟南芥对NaCl与ABA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杰 郭荣起 +3 位作者 高阳 于秀敏 李国婧 王瑞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54,共7页
研究液泡H^+-ATPase c亚基基因(VHA-c2和VHA-c4)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构建拟南芥VHA-c2&c4的RNAi表达载体,通过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利用卡那霉素筛选纯合体株系,进行半定量PCR鉴定,并对其进行NaCl和AB... 研究液泡H^+-ATPase c亚基基因(VHA-c2和VHA-c4)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构建拟南芥VHA-c2&c4的RNAi表达载体,通过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利用卡那霉素筛选纯合体株系,进行半定量PCR鉴定,并对其进行NaCl和ABA胁迫处理。获得7个T2代双沉默基因纯合体株系,其VHA-c2和VHA-c4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野生型。挑选沉默效率较高的3个株系进行NaCl和ABA处理,在NaCl处理下,它们的主根相对伸长量和种子萌发率均小于对照,表明VHAc2&c4沉默株系对NaCl胁迫作用敏感。ABA处理下,子叶的展开程度和主根相对伸长量均比对照高,表明VHA-c2&c4沉默株系对ABA抑制作用不敏感。NMT试验表明ABA促进了双沉默基因纯合体株系的H+内流能力。推测VHA-c2和VHA-c4的转录水平影响了植物对盐胁迫和ABA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液泡H^+-ATPase 基因干扰技术 NACL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HI提高拟南芥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飞芸 白洁 +1 位作者 刘坤 王瑞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45,共7页
查尔酮异构酶(CHI)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第二个关键酶,对调控整个代谢途径起着重要作用,明确该基因功能,为进一步揭示中间锦鸡儿的抗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知CHI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CH... 查尔酮异构酶(CHI)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第二个关键酶,对调控整个代谢途径起着重要作用,明确该基因功能,为进一步揭示中间锦鸡儿的抗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知CHI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CHI全长,并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进行确认。qRT-PCR检测分析发现,中间锦鸡儿CiCHI的表达受到紫外、NaCl、ABA等胁迫诱导。CiCHI在叶中表达量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少。异源表达CiCHI使拟南芥的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异构酶(CHI) 中间锦鸡儿 总黄酮含量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花针茅StbCO和StbFT基因全长的克隆与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鸿彬 范宇凤 +3 位作者 张晓馥 范月月 张涛 白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共12页
光周期调控在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和FT基因位于光周期途径的关键位点。参照转录组数据对响应短花针茅开花的主要调控基因StbCO和StbFT基因进行了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研究短花针茅植物开花与气候... 光周期调控在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和FT基因位于光周期途径的关键位点。参照转录组数据对响应短花针茅开花的主要调控基因StbCO和StbFT基因进行了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研究短花针茅植物开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StbCO和StbFT基因全长分别为2065bp和1389bp,分别包含1179bp和534bp的完整编码区。亚细胞定位发现,StbCO蛋白位于细胞核,StbFT蛋白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增温和施氮处理下,StbCO和StbFT基因在短花针茅开花的不同时期表达量有较大差异,为进一步解析其在短花针茅开花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花针茅 StbCO StbFT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雪梨保健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杰 王瑞刚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8期30-33,37,共5页
以蒲公英、雪梨为主要原料,研制蒲公英雪梨复合保健饮料,并探讨各因素对蒲公英浸提、雪梨汁酶解及饮料调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的最佳超声浸提条件为超声频率40 kHz,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5 h;雪梨... 以蒲公英、雪梨为主要原料,研制蒲公英雪梨复合保健饮料,并探讨各因素对蒲公英浸提、雪梨汁酶解及饮料调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的最佳超声浸提条件为超声频率40 kHz,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5 h;雪梨汁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40℃,复合酶添加量0.6%,pH值3.5;饮料最佳调配工艺为雪梨汁添加量20%,冰糖添加量8%,苹果酸添加量0.15%,蒲公英浸提液添加量30%,蜂蜜添加量0.005%,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雪梨 超声浸提 酶解 保健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锦鸡儿CiUPF0114克隆与表达及豆科UPF0114基因家族成员分析
16
作者 杨杞 牛肖翠 +1 位作者 王瑞刚 李国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0-768,共9页
本研究克隆了中间锦鸡儿一个CiUPF0114基因,该基因编码框长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等电点9.83,分子量32.13 kD。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干旱、脱水和冷处理后,CiUPF0114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通过全基因组... 本研究克隆了中间锦鸡儿一个CiUPF0114基因,该基因编码框长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等电点9.83,分子量32.13 kD。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干旱、脱水和冷处理后,CiUPF0114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通过全基因组筛选,获得了29个来自于8种豆科植物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的UPF0114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将UPF0114基因分成A和B两个亚家族,A亚家族又分成A1和A2两个组,本研究中克隆的中间锦鸡儿CiUPF0114属于B亚家族成员。通过对蛋白长度、结构域数量、分子量、等电点、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的分析发现,29个UPF0114基因差异不大,说明该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上相对保守。该研究为进一步验证CiUPF0114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UPF0114 基因克隆 中间锦鸡儿 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锦鸡儿CiPUB22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17
作者 岳文冉 于秀敏 +4 位作者 岳俊燕 杨杞 韩晓东 王瑞刚 李国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1-1967,共7页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耐旱、耐寒、耐盐碱,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固沙灌木,筛选其优良抗逆境基因,可以作为林草基因工程的基因源。该研究在中间锦鸡儿干旱胁迫转录组文库中找到1条CiPUB22 (plant U-box 2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耐旱、耐寒、耐盐碱,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固沙灌木,筛选其优良抗逆境基因,可以作为林草基因工程的基因源。该研究在中间锦鸡儿干旱胁迫转录组文库中找到1条CiPUB22 (plant U-box 2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CiPUB22基因包括1 260bp开放阅读框,编码419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脱水、盐和ABA处理1h后CiPUB22基因表达量上升并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对照表达量的12倍、35倍和7倍,干旱处理后12d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的2.5倍,表明CiPUB22的转录水平受非生物胁迫诱导。构建CiPUB2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对转基因纯合体株系抗逆性分析发现,在150mmol/L NaCl、1μmol/L ABA和400mmol/L甘露醇处理下,过表达株系的萌发率均低于野生型,说明过表达CiPUB22基因降低了拟南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盐和渗透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中间锦鸡儿 CiPUB22 种子萌发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检测及其验证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娟 张凯 +5 位作者 范胜男 韩洋 冯玉梅 李星岩 韩冰 杨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6-826,共11页
为研究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以3个小麦群体(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共321份小麦品种为材料,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分布频率,并分析比较它们对春... 为研究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以3个小麦群体(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共321份小麦品种为材料,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分布频率,并分析比较它们对春小麦育种材料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21份材料中,共有193份材料含有Rht-B1b矮秆基因,分布频率为60.1%,其中,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含有Rht-B1b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9、77和87份,分布频率分别为34.5%、72.6%和66.4%;共有135份材料含有Rht-D1b矮秆基因,分布频率为42.1%,其中,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含有Rht-D1b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41、21和73份,分布频率分别为48.8%、19.8%和55.7%;共有78份材料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分布频率为24.3%,其中,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5、17和46份,分布频率分别为17.6%、15.9%和35.1%。对已被鉴定株高表型的91份春小麦育种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同时携带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的材料株高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标记 矮秆基因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因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毯措施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宇 王树森 +8 位作者 马迎梅 徐军 李国婧 黎光 王少华 孟凡旭 张平 张娜 程冀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0-34,共5页
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毯措施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建设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产沙的相关性较差;降雨历时与各植被... 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毯措施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建设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产沙的相关性较差;降雨历时与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相关性较好(P<0.05),降雨历时与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相关性较差;降雨强度与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产沙相关性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强度是影响各植被毯措施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降雨强度 降雨量 降雨历时 产流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GAMyb-B等位变异与小麦株高和第二节间细胞长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梦 王增 +3 位作者 李淑芬 刘进英 冯玉梅 杨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7-764,共8页
TaGAMyb是赤霉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转录因子。TaGAMyb-B在小麦中存在TaGAMyb-Ba和TaGAMyb-Bb两个等位变异。为了探讨这两种等位变异与小麦株高和第二节间细胞长度的关系,以93份春小麦育种材料的自然群体为对象,在2015和2016年对株高、第... TaGAMyb是赤霉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转录因子。TaGAMyb-B在小麦中存在TaGAMyb-Ba和TaGAMyb-Bb两个等位变异。为了探讨这两种等位变异与小麦株高和第二节间细胞长度的关系,以93份春小麦育种材料的自然群体为对象,在2015和2016年对株高、第二节间细胞长度及两种等位变异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个春小麦自然群体中,分别属于TaGAMyb-Ba和TaGAMyb-Bb等位基因型的平均株高分别是73.43和68.93cm,其差异显著(P<0.05)。第二节间中,TaGAMyb-Ba基因型材料转录本的表达量及节间厚壁组织细胞的长度均大于TaGAMyb-Bb基因型材料。所以,推测TaGAMyb-Ba对春小麦第二节间伸长生长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TaGAMyb-B 株高 第二节间细胞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