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实开展草原研究 助推草原生态建设
1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0期39-40,共2页
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治区面积的46%,是耕地面积的4倍、林地面积的2倍。内蒙古草原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是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主阵地。内蒙古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 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治区面积的46%,是耕地面积的4倍、林地面积的2倍。内蒙古草原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是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主阵地。内蒙古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草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边疆 草原生态建设 林地面积 草原类型 内蒙古草原 桥头堡 耕地面积 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与土壤特性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欣宇 杨光 +3 位作者 李庆和 薛艳春 温雅琴 杨溢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6,共8页
[目的]以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防护林为研究区域,研究防护林带间植被修复与土壤发育的最适行带配置模式,为科尔沁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种不同带间距的行带式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 [目的]以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防护林为研究区域,研究防护林带间植被修复与土壤发育的最适行带配置模式,为科尔沁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种不同带间距的行带式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带间距的大小对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与土壤恢复有明显影响,植被恢复与土壤恢复是相辅相成的。①自然状态下防护林带间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带间距10 m>6 m>4 m>2 m;②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养分(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带间距10 m>6 m>4 m>2 m,土壤容重为:带间距10 m<6 m<4 m<2 m;③在0—60 cm土层深度中,不同带间距小叶杨防护林带间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最大的为土壤容重,与各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最明显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Margalef丰富度指数。[结论]在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人工造林过程中,适当增大行带式小叶杨造林带间距,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生产水平与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带间植被与土壤恢复,造林带间距达到10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行带式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