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土壤质地与持水能力特征
1
作者 张额真 袁立敏 +2 位作者 蒙仲举 赵阳 包志鑫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4,共10页
[目的]为揭示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4个典型部位的土壤质地差异和持水能力变化特征。[方法]将风蚀坑分为边缘区(A区)、沙坑区(B区)、重度积沙区(C区)、轻度覆沙区(D区)4个部位,以天然草地为对照(CK区),对各样地0~200 cm土层土壤粒径、土壤... [目的]为揭示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4个典型部位的土壤质地差异和持水能力变化特征。[方法]将风蚀坑分为边缘区(A区)、沙坑区(B区)、重度积沙区(C区)、轻度覆沙区(D区)4个部位,以天然草地为对照(CK区),对各样地0~200 cm土层土壤粒径、土壤体积质量、田间持水量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PCA分析。[结果]1)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0~200 cm土层土壤以中砂为主,不含砾石,平均粒径大小为B区(1.41Φ)>A区(1.48Φ)>C区(1.52Φ)>D区(1.98Φ)>CK区(2.45Φ)。2)风蚀坑4个部位土壤粒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分选系数总体分选性较差,峰态数值表现为尖窄,偏度都呈极正偏,分形维数总体为2.1~2.2。3)平均粒径沿主害风(西北风)逐渐变细,C区和D区的分选作用较强,而A、B的分选作用较弱。4)风蚀坑土壤体积质量为1.55~1.70 g/cm^(3),土壤水分体积分数为CK区(4.51%)>A区(4.4%)>D区(4.35%)>B区(4.23%)>C区(4.2%),田间持水量为CK区(17.97%)>D区(16.95%)>A区(15.53%)>B区(15.26%)>C区(14.51%)。5)风蚀坑不同部位的土壤水分体积分数与土壤机械组成中的黏粒、粉粒、细砂、极细砂呈正相关,与土壤机械组成中的中砂、粗砂、极粗砂呈负相关。[结论]风蚀坑总体平均粒度呈沿主风向变细,C区持水能力最弱,D区持水能力最强,为风蚀坑的分部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坑 土壤粒径 田间持水量 风蚀 呼伦贝尔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