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固沙模式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1
作者 高海燕 张胜男 +5 位作者 李俊文 许宏斌 王春颖 张雷 杨制国 黄海广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4,64,共9页
分析土壤种子库对不同植被固沙模式的响应,探究不同植被固沙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相似性变化特征,为选择适宜的沙地治理植被模式提供依据。在毛乌素沙地中,以流动沙地为对照(CK),设置紫穗槐(Af)、樟子松(Ps)、沙柳... 分析土壤种子库对不同植被固沙模式的响应,探究不同植被固沙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相似性变化特征,为选择适宜的沙地治理植被模式提供依据。在毛乌素沙地中,以流动沙地为对照(CK),设置紫穗槐(Af)、樟子松(Ps)、沙柳-沙棘(Sc-Hr)、沙柳-云杉(Sc-Pa)4种人工林固定沙地样地,采用野外植被调查与土壤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植被固沙模式中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种子库共出现25种植物,分属13个科,其中菊科最多,有5种。植被固沙模式建立后,1年生草本植被相对丰度降低,多年生草本植被相对丰度升高。2)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为100~1224.9粒/m^(2),不同模式间表现为:Af>Sc-Hr>Ps>Sc-Pa>CK;种子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中。3)4种植被固沙模式的0~5 cm土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CK。4)4种植被固沙模式平均相似性系数较低,为0.08~0.42,说明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建立植被固沙模式有利于增加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在本研究条件下Af、Sc-Hr固沙模式的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土壤种子库 植被固沙模式 物种多样性 沙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