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矿种成矿规律综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立权 张彤 +5 位作者 张明 张玉清 张永清 康小龙 许展 韩宗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6-980,共15页
2007~2013年开展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铁、铜、铅锌、金、银、钨、钼、铬、镍等重要矿种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文章即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主要进展包括:在全国Ⅲ级成矿... 2007~2013年开展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铁、铜、铅锌、金、银、钨、钼、铬、镍等重要矿种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文章即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主要进展包括:在全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首次进行了覆盖全自治区的Ⅳ级成矿亚带的划分,共划分出34个Ⅳ级成矿亚带;对内蒙古铁、铜等11个重要矿种的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进行了概述,对其时空分布规律做了归纳,认为全区70%以上的矿床数量和资源储量均集中在Ⅲ_5、Ⅲ_6、Ⅲ_8、Ⅲ_10和Ⅲ_11五个成矿区带。此外,不同矿种甚至同一矿种,由于成矿地质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三级区带中的分布也不一样。主要成矿期为元古宙和中生代,次为太古宙和晚古生代,不同矿种的重要成矿期也不完全相同。从区域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认为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其中,古大陆边缘裂谷带以白云鄂博式铁_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而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则以产出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多金属矿产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铁、铜等重要矿种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沙巴尔吐地区中二叠世蛇绿构造混杂岩及同期花岗质杂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英雷 武广 +5 位作者 贺宏云 陈公正 杨飞 李铁刚 宋广超 肖剑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35,共19页
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地区作为二连-贺根山断裂的东延部分,蕴含了古亚洲洋俯冲消亡过程及洋-陆转换的关键信息,然而对于该区蛇绿构造混杂岩的研究相对薄弱,成为制约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研究的瓶颈。本文在扎赉特旗沙巴尔吐... 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地区作为二连-贺根山断裂的东延部分,蕴含了古亚洲洋俯冲消亡过程及洋-陆转换的关键信息,然而对于该区蛇绿构造混杂岩的研究相对薄弱,成为制约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研究的瓶颈。本文在扎赉特旗沙巴尔吐地区发现了蛇绿构造混杂岩、与岛弧环境相关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组合。对蛇绿构造混杂岩中超镁铁质岩和碱长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其年龄分别为279.2±3.3 Ma和278.2±1.7 Ma,表明其形成于中二叠世早期。超镁铁质岩含有低的SiO2含量(43.54%~46.38%),低Na_(2)O和K_(2)O而富MgO,Mg#为89~94,显示亏损地幔-过渡型地幔特征,起源于约70%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属俯冲型(SSZ)蛇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高Al2O3含量,相对富钠贫钾,高Sr(平均600.00×10^(-6))、低Y(平均12.50×10^(-6))和Yb(平均1.18×10^(-6)),具典型。型埃达克岩特征,是俯冲环境下低钾洋壳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碱长花岗岩富硅和碱,低铁和镁,具有高的正εHf(t)值(平均+18.9),位于亏损地幔线之上,一阶段、二阶段模式年龄基本近于或者小于岩石结晶年龄,起源于岛弧型的新生地壳。沙巴尔吐蛇绿构造混杂岩代表中二叠世早期洋内俯冲的产物,表明古亚洲洋在中二叠世早期未闭合,仍存在持续性的俯冲活动,闭合时间至少应在中二叠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大兴安岭 中二叠世 蛇绿构造混杂岩 花岗质杂岩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二道凹岩群黑云角闪片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清 张婷 +2 位作者 宝音乌力吉 银海 曾庆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8-1336,共9页
二道凹岩群是20世纪70年代初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呼和浩特市北二道凹地区命名的,其岩石组合为变质砾岩、各种片岩、大理岩等。依据最新1∶250000区调成果,自下而上分了三个岩组,即红山口岩组、哈拉更沟岩组、东梁岩组。为进一步... 二道凹岩群是20世纪70年代初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呼和浩特市北二道凹地区命名的,其岩石组合为变质砾岩、各种片岩、大理岩等。依据最新1∶250000区调成果,自下而上分了三个岩组,即红山口岩组、哈拉更沟岩组、东梁岩组。为进一步研究二道凹岩群的地质时代,本文对东梁岩组的黑云角闪片岩中锆石进行了高精度SHRIMP U-Pb测年研究,其时代为1890±8 Ma,认为该年龄值系黑云角闪片岩原岩的形成时代,即代表了二道凹岩群上部中基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已有的年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二道凹岩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0~24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角闪片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二道凹岩群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立权 肖剑伟 +3 位作者 张玉清 呼日乐 张婷婷 马嘉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38,共16页
对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碎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岩屑杂砂岩(D18003RZ1)锆石多具岩浆成因特征,U-Pb年龄分布于272~2302 Ma之间,有282 Ma和442.8 Ma两个峰值年龄;431~45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6... 对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碎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岩屑杂砂岩(D18003RZ1)锆石多具岩浆成因特征,U-Pb年龄分布于272~2302 Ma之间,有282 Ma和442.8 Ma两个峰值年龄;431~45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661~0.282797,ε_(Hf)(t)值为6.4~10.7,T_(DM2)介于801~1155 Ma之间;272~28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554~0.282768,ε_(Hf)(t)值介于-1.5~5.9之间,T_(DM2)介于1069~1575 Ma之间。含粉砂绢云母硅质板岩(DC01TW1)锆石年龄分布在260~2185 Ma之间,其锆石有岩浆成因,也有变质成因,主要峰值年龄为270 Ma,次为1600 Ma和1850 Ma;263~293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434~0.282805,ε_(Hf)(t)值为-6.0~7.1,T_(DM2)介于930~1894 Ma之间。杂砂岩以古生代碎屑锆石为主,少量古中元古代锆石,反映其物源以兴蒙造山带为主,而绢云母硅质板岩以晚古生代和古中元古代为主,反映其物源可能以兴蒙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并重。结合2种岩性的岩石组成、锆石年龄分布及物源分析,杂砂岩可能形成时代略早,且靠近岛弧,而绢云母硅质板岩形成时代稍晚,其环境更靠近陆块。满都拉地区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可能为晚二叠世,且可能不晚于256 Ma,形成于俯冲向碰撞转变的构造背景,进一步限定内蒙古中部的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依然存在,其演化可能一直延续到晚二叠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 蛇绿混杂岩 碎屑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内蒙古矿产资源产业科学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春华 郝俊峰 施俊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必须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赋存特点与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的研究,剖析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为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必须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赋存特点与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的研究,剖析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围绕"新常态"下,如何科学发展矿产资源产业,从政策、体制、效益等方面提出了研究意见,主要包含了坚持简政放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供给侧改革措施,促成矿产资源产业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矿产资源产业 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格勒敖包奥陶纪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磊 苏茂荣 +2 位作者 周飞 李磊 杨宝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2-642,共11页
内蒙古格勒敖包位于兴蒙造山带内,对该区奥陶纪岩浆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正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LA-ICP-MS锆石年龄为441.6±3.7~454.9±4.6Ma,形成时代为奥陶纪。经地球化... 内蒙古格勒敖包位于兴蒙造山带内,对该区奥陶纪岩浆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正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LA-ICP-MS锆石年龄为441.6±3.7~454.9±4.6Ma,形成时代为奥陶纪。经地球化学分析,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显示其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U、K,亏损Ba、Sr;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s)La、Ce、Nd、Zr,亏损Nb、P、Ti;稀土元素总量为38.7×10^(-6)~120.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分馏程度较高,表现出较弱的负Eu异常。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格勒敖包奥陶纪岩浆源区为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其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在古亚洲洋向北俯冲之后经历了岛弧岩浆作用旋回,为弧后伸张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勒敖包 奥陶纪 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锰矿床成矿规律、开发利用与勘查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栾卓然 闫领军 +5 位作者 陈超 陈喜峰 张伟波 王丰翔 刘景 鲁先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6-1228,共13页
锰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依赖国外资源保障供需关系。本文总结分析了非洲锰矿资源的特点、矿床类型与成矿规律等地质特征与勘查开发利用及贸易现状。分析表明:非洲是全球探明锰矿储量和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具有... 锰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依赖国外资源保障供需关系。本文总结分析了非洲锰矿资源的特点、矿床类型与成矿规律等地质特征与勘查开发利用及贸易现状。分析表明:非洲是全球探明锰矿储量和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的特点;锰矿床类型主要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海相沉积型、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湖相三角洲)沉积型、岩浆热液型等五大类,普遍遭受表生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改造;主要分布在卡普瓦尔克拉通、刚果克拉通西北部的加蓬地块和西非克拉通南缘的马恩-莱奥地盾中;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前寒武纪,尤其是2.2~2.0 Ga;非洲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较高,其中南非是非洲锰矿勘查程度最高的国家,中非、北非国家的勘查开发程度较低;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锰矿石生产国和锰矿产品出口国,目前占全球出口量的68.19%以上,我国是非洲锰矿产的最大出口地,占其出口总量的70.19%。建议:我国在非洲的勘查应重点关注非洲中部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锰矿和海相火山-沉积型锰矿;在非洲已有的中企基础上,组建大型的集团公司,建立多元的锰矿资源供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非洲 矿床 地质特征 勘查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铂族金属矿产资源禀赋特征、成矿潜力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丰翔 黄圣路 +4 位作者 王权 冯云磊 陈喜峰 张伟波 张万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9-1242,共14页
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s)作为地壳最稀缺的一类金属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非洲铂族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且高度集中,占世界资源量>80%,主要集中在南非和津巴布韦。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非洲PGEs矿床主要成矿... 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s)作为地壳最稀缺的一类金属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非洲铂族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且高度集中,占世界资源量>80%,主要集中在南非和津巴布韦。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非洲PGEs矿床主要成矿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1)非洲大型-超大型PGEs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浆型,在时空上与世界级铁质-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南非布什维尔德和津巴布韦大岩墙)密切相关,可细化分为脉状铜镍硫化物型、整合接触型铜镍硫化物型、脉状铬铁矿型和钒钛磁铁矿型。依据区域构造演化及其所产出的矿化特征,认为以铁质-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2)非洲铂族金属矿产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近十年是全球勘查资金投入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铂生产地和第二大钯生产地。从事勘查开发的主要为世界顶级PGEs矿业寡头。(3)非洲是全球一次性铂族金属矿产品主要供应国,主要出口至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英国。加强与南非、津巴布韦等国家之间的合作,保障PGEs资源供应的安全对我国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s矿床 战略性矿产 开发利用 成矿规律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中山沟金矿区泥盆世A-型碱性杂岩侵位时代、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地质意义
9
作者 王丰翔 陈超 +4 位作者 张福祥 于灵艳 冯云磊 马奎 王云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3-425,共23页
中山沟金矿床是产出在冀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西段的一处中型金矿床,受区域E-W向深大断裂控制。文章对矿区的碱性侵入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岩体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矿区新鲜角闪石英二长岩与蚀变角闪石英二长岩样... 中山沟金矿床是产出在冀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西段的一处中型金矿床,受区域E-W向深大断裂控制。文章对矿区的碱性侵入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岩体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矿区新鲜角闪石英二长岩与蚀变角闪石英二长岩样品的锆石谐和年龄分别为(390±2)Ma和(392±3)Ma,均为泥盆世。锆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则相对富集,并伴随着中等-强烈的Ce异常和不明显的Eu异常。2件样品锆石的^(178)Lu/^(177)Hf比值相对均一,^(176)Hf/^(177)Hf比值呈现低值且变化浮动小,二阶段Hf模式年龄平均值为2424 Ma和2465 Ma。研究区侵入岩全岩分析显示其均为富SiO_(2)、富碱、准铝的钙碱性岩石,为高钾钙碱性A2-型花岗岩,具有LREE、LILE元素(Sr、Rb、Ba)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Hf)、放射性元素(Th、U)、HREE和Ti相对亏损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大,显示了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伴随着弱负-正Eu异常,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岩体源区可能较老(太古代桑干群),可能为榴辉岩或角闪榴辉岩相,并含有一定量的富集地幔的物质。年代学和岩石学特征表明,碱性岩浆的侵位可能为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克拉通微地块发生碰撞后伸展的产物,是区域拉张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LA-MC-ICP-MS测年 Hf同位素 A2-型花岗岩 碱性岩 金矿床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缘玛尼吐组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指示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英雷 徐国 +3 位作者 刘汇川 白灵麒 苏银春 刘小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3-696,共14页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大量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火山岩。选取大兴安岭西缘玛尼吐组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为高钾钙碱性的火山岩,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含量为56.71%~71.85%,Na_2O+K_2O含量为5...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大量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火山岩。选取大兴安岭西缘玛尼吐组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为高钾钙碱性的火山岩,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含量为56.71%~71.85%,Na_2O+K_2O含量为5.92%~10.18%,Na_2O/K_2O比值较高,为0.78~1.33,Mg~#为30.6~56.4。玛尼吐组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右倾明显,可见明显的Nb、Ta、Ti、Sr和Eu负异常(Nb~*=0.17~0.71,Sr~*=0.24~1.15,Eu~*=0.49~0.77)。稀土总量较高,为200×10^(-6)~949×10^(-6)。结果分析可知,玛尼吐组火山岩源岩与霍林河火山岩源岩相似,均为混合了少量先存古老地壳的新生基性下地壳。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安山质岩浆,并经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磷灰石+钛磁铁矿等的分离结晶形成了玛尼吐组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玛尼吐组火山岩显著的岛弧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其形成于与太平洋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玛尼吐组 火山岩 太平洋俯冲 钙碱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缘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永旭 李钢柱 +4 位作者 姜海蛟 许展 寇帅 连琛芹 黄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90-3606,共17页
大兴安岭西缘内蒙古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安山岩结晶年龄为153.4±0.8Ma(MSWD=0.29),英安岩结晶年龄为155.6±0.6Ma(MSWD=0.1... 大兴安岭西缘内蒙古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安山岩结晶年龄为153.4±0.8Ma(MSWD=0.29),英安岩结晶年龄为155.6±0.6Ma(MSWD=0.12),表明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具有富碱、过铝质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22.72×10^-6~416.68×10^-6,不同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总体相似,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10.85~60.04],具弱负Eu异常(δEu=0.71~0.87),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尼吐组 晚侏罗世 锆石U-PB年龄 火山岩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铂族金属资源分布、供需及消费格局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丰翔 李晓明 +2 位作者 栾卓然 张伟波 张万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9-1846,共18页
中国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s)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外依存度高达98%,存在巨大的供应风险。从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产出环境、分布特征和成因类型出发,结合近10年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消费,研判中国P... 中国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s)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外依存度高达98%,存在巨大的供应风险。从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产出环境、分布特征和成因类型出发,结合近10年全球PGEs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消费,研判中国PGEs产业链的消费形势和供需格局,深入分析世界和中国PGEs矿产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保障中国PGEs资源安全供应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PGEs资源的储量保障和合理配置。研究表明,①全球PGEs资源储量稀缺,空间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韦、俄罗斯和北美等国家或地区,中国探明PGEs资源量所占比重不足世界资源量的1%,对外依存度高达98%;②全球PGEs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但以产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内的岩浆型PGEs矿床为主,占全球PGEs矿床数量10%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则占据了世界PGEs资源量的85%。③近3年,全球和中国PGEs勘查工作进入低谷期,新发现资源较少。未来10年全球供应量将不会呈现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全球PGEs供应量主要被欧美、南非和俄罗斯等矿业寡头控制,中国大型PGEs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④未来10年中国PGEs需求量将高达160~185 t,年均增长率约为2.67%,建立战略储备、稳定全球供应和加强循环利用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资源分布 供需形势 形势分析 战略性矿产 矿产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构造层与赋矿地层的多元化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秉程 苏美霞 +3 位作者 杜映东 孙会玲 范亚丽 吴艳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8-89,共12页
大兴安岭造山带前人认为其构造层主要为古生代,赋矿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笔者通过系统分析总结近几年地质填图及矿产勘查资料,结合重磁场特征、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大兴安岭造山带构造层以古生界为主,但前寒武变质... 大兴安岭造山带前人认为其构造层主要为古生代,赋矿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笔者通过系统分析总结近几年地质填图及矿产勘查资料,结合重磁场特征、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大兴安岭造山带构造层以古生界为主,但前寒武变质岩系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于构造层的多元化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赋矿地层不仅仅是二叠系,亦具有多元化特征,元古界变质岩系、古生界褶皱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还有元古代—古生代的各类岩体和火山岩均是重要的赋矿地质体,这一认识为大兴安岭地质找矿思路的多元化、多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造山带 赋矿地层 多元化特征 找矿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控制下的蚀变—矿化体的形成——以冀西北崇礼中山沟金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丰翔 陈超 +5 位作者 栾卓然 吴姗姗 王云静 冯云磊 张福祥 牛树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6-1128,共23页
冀北崇礼县中山沟金矿是产出在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内的脉状矿床,受近N—S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硅化、泥质岩化和绿帘石化等。矿石主要呈脉状、细脉状和角砾状产出。根据不同蚀变的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成矿阶段可分为... 冀北崇礼县中山沟金矿是产出在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内的脉状矿床,受近N—S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硅化、泥质岩化和绿帘石化等。矿石主要呈脉状、细脉状和角砾状产出。根据不同蚀变的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成矿阶段可分为钾化—贫硫化物、乳白色石英—硫化物阶段、强硅化—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化阶段,金矿化主要与强硅化—硫化物阶段密切相关。通过详细的构造测量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钾化—贫硫化物阶段受左旋构造运动控制,可能为中温、中盐度(330~290℃;4.65%~6.88%NaCl_(eq))的含碳热液与大气降水混溶(δ^(18)O_(H_(2) O,V-SMOW):5.26‰~6.76‰;δD_(V-SMOW):-96.3‰~89.9‰)作用形成。硅化—硫化物阶段是由左旋运动向右旋伸展作用转变的结果,并发生了高角度大规模充填。由于发生大规模流体沸腾和热液混溶(δ^(18)O_(H_(2) O,V-SMOW):0.41‰~6.47‰;δD_(V-SMOW):-80.2‰~-92.9‰),在右旋张性脉形成乳白色石英—硫化物阶段,在右旋压扭性构造中形成脉型、细脉型硫化物和角砾岩性矿化,并与强硅化带伴生。成矿流体晚期阶段,碳酸盐化是最普遍的蚀变类型。稳定同位素(碳—氢—氧—硫)测试结果表明,含矿热液是高度演化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溶的产物,部分碳可能源自地幔,并与岩浆作用有关;明显负δ^(34) S_(V-CDT)(-11.2‰~-24.8‰)表明成矿热液呈现高氧逸度。放射同位素(氦—铅)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中的铅和氦可能部分源自地幔流体。因此,中山沟金矿构造—矿化—蚀变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为与幔枝构造有关的中温中硫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脉型矿化 金矿床 找矿方向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丁叉叉山钛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创脱 王丰翔 +1 位作者 崔邢涛 王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0-656,共7页
丁叉叉山钛矿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为超大型的变质榴辉岩型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与早古生代的都兰北带榴辉岩变质块体关系密切,钛主要寄宿在金红石(主要赋钛矿物)、钛铁矿和榍石之中。金红石的赋存状态有:包裹结构、粒间结构、串珠... 丁叉叉山钛矿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为超大型的变质榴辉岩型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与早古生代的都兰北带榴辉岩变质块体关系密切,钛主要寄宿在金红石(主要赋钛矿物)、钛铁矿和榍石之中。金红石的赋存状态有:包裹结构、粒间结构、串珠状结构、连晶结构、退变残余结构。通过金红石矿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研究,测试了不同结构金红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金红石及其主要寄宿矿物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特征。探讨在超高压变质条件下,与金红石成矿的主要赋存形态、矿物化学特征和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榴辉岩 金红石 地球化学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