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孪井滩地区主要有毒植物调查及防控建议
1
作者 王云霞 巴雅尔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2期3-5,共3页
根据孪井滩气象站工作需要,本文从2012—2016年对孪井滩地区的有毒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摸清了有毒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研究了有毒成分,提出了综合利用和防控建议。
关键词 孪井滩地区 有毒植物 调查 防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孪井滩地区春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柯翔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1期47-47,共1页
本文利用2000—2017年孪井滩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着重针对内蒙古孪井滩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孪井滩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春玉米作物;但是该地区干旱、低温冷害、涝灾等气象灾害多发... 本文利用2000—2017年孪井滩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着重针对内蒙古孪井滩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孪井滩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春玉米作物;但是该地区干旱、低温冷害、涝灾等气象灾害多发,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对此,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以期为确保春玉米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内蒙古孪井滩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格里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柯翔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181-181,183,共2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异常事件逐渐增多,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也愈发严重。本文重点对腾格里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御措施,以为减轻农牧业损失、提升农牧业气象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牧业 影响 防御措施 内蒙古腾格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晓栩 赵媛媛 +4 位作者 张丽静 郭丁 傅华 李永善 杨成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8,共10页
以白沙蒿为试验材料,在干旱(D)、UV-B辐射(U)和干旱与UV-B辐射复合(D+U)胁迫下,从幼苗生长、膜脂氧化、次生物质类黄酮、脂肪酸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了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D和U处理下,... 以白沙蒿为试验材料,在干旱(D)、UV-B辐射(U)和干旱与UV-B辐射复合(D+U)胁迫下,从幼苗生长、膜脂氧化、次生物质类黄酮、脂肪酸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了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D和U处理下,白沙蒿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积累减少,株高、叶面积和相对含水量(RWC)降低。D+U处理缓解了D和U处理造成的白沙蒿生物量的下降。D和U处理下,叶相对电导率(REC)显著升高;D+U处理的REC显著下降。D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分别为对照(CK)的1.65和3.69倍,而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无显著变化;D+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分别为D处理的66.69%和44.00%。D和U处理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的1.25和1.37倍;D+U处理类黄酮含量为D处理的1.57倍。D处理未引起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显著变化,U处理造成IUFA显著降低,为CK的91.96%;D+U处理IUFA为U处理的1.08倍。结果表明,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引起的膜损伤是造成白沙蒿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干旱和UV-B辐射复合胁迫通过增加类黄酮含量、抑制LOX活性和提高脂肪酸不饱和度的效应产生叠加作用,缓解了彼此对白沙蒿造成的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干旱 UV-B辐射 类黄酮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阿拉善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永善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2期21-23,共3页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9个气象站点1965-2015年夏季≥35℃气温、夏季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等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夏季高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5-2015年,阿拉善盟夏季高温日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9个气象站点1965-2015年夏季≥35℃气温、夏季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等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夏季高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5-2015年,阿拉善盟夏季高温日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变化幅度较大,夏季高温日数在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增长幅度也有加强趋势,拐子湖站点的气候倾向率达到了2.843d/10a;(2)2001年、2002年和2011年为高温日数异常年份,2002年的高温日数最多,当年的最高温度也达到了中国气象局及相关部门规定的强危害性高温标准;(3)夏季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的特征,处于西北部的拐子湖和额济纳旗的气候倾向率最为突出;(4)阿盟地区危害性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日数各年变动较大,峰值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1990年之前日数统计的距平值多为负数;空间分布特征与高温分布相类似;(5)1965-2015年夏季各年最高气温主要集中于39~43℃之间,1988年、1997年、2010年是3个异常高温年份,最高气温高达44.8℃,超出了历史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特征 分析 阿拉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高温天气危害性评价及预防措施
6
作者 李永善 《河北农机》 2022年第5期148-150,共3页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9个气象站点的1965-2015年夏季≥35℃气温资料、夏季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等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夏季高温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阿盟地区的高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不仅危害...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9个气象站点的1965-2015年夏季≥35℃气温资料、夏季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等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夏季高温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阿盟地区的高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城市供水供电也会带来极大的压力,最重要的是高温干旱会给农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本文在对高温灾害的应对方面,针对阿盟地区具体情况,在城市规划、能源利用、预防预报、产业调整、草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减轻高温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天气 危害性评价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