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语词汇加工中的词频效应
1
作者 张璐 江雨涵 王敬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43,共7页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通过控制蒙古语整词和词根词频考察词汇加工特点。实验1以蒙古语整词词频为自变量,验证了蒙古语词汇识别过程中的基础词频效应。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采用2(整词词频:高频、低频)×2(词根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通过控制蒙古语整词和词根词频考察词汇加工特点。实验1以蒙古语整词词频为自变量,验证了蒙古语词汇识别过程中的基础词频效应。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采用2(整词词频:高频、低频)×2(词根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发现整词高频条件下词根词频效应消失,整词低频条件下词根词频效应反转,且词根词频影响词汇加工的时间进程。研究结果首次探明蒙古语词汇加工过程更加符合双通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语 词频效应 双通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动的社会联结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2
作者 岳童 王洪 +3 位作者 田兴江 吴婷 傅安国 周燕鹏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3-1992,共10页
感动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发的非自主性、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感动产生后具有社会联结效应,不仅能够增强个体与直接触发者之间的联结,还具有更广泛的扩展效应,使个体的社会联结倾向超越具体的情境。共享关系强化理论和意义凸显性理论分... 感动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发的非自主性、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感动产生后具有社会联结效应,不仅能够增强个体与直接触发者之间的联结,还具有更广泛的扩展效应,使个体的社会联结倾向超越具体的情境。共享关系强化理论和意义凸显性理论分别从感动联结效应的自动化与认知建构过程进行解释:前者强调感动源于进化适应性机制,通过激活共有共享关系促进社会联结;后者认为感动引发个体对核心价值的认同,促使其主动寻求社会联结。本文在梳理感动直接联结与扩展联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两种心理机制的异同与交织特性,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从感动联结效应的扩展边界、理论机制的区分与整合以及个体差异的调节作用等方向,进一步深化对感动社会功能的理解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 社会联结 依恋 共有共享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峥 姜永志 杨伊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6,103,共7页
编制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正式问卷为单因素,共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项目负荷在0.623~0.895之间,方差贡献率为58.04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单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 编制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正式问卷为单因素,共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项目负荷在0.623~0.895之间,方差贡献率为58.04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单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1.94,RMSEA=0.055,CFI=0.993,TLI=0.988,SRMR=0.017;问卷分半信度为0.965,30 d后重测信度为0.911。结论:研究编制的青少年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用于中国青少年中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使用控制失败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