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内蒙古矿产资源资产成本支出补偿研究
1
作者 张春华 赵丽娟 +3 位作者 施俊杰 付成博 王沛东 郝俊峰 《中国矿业》 2025年第8期45-53,共9页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本文在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梳理了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要求,提出建立成本支出补偿机制的意义,基于委托代理机制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者与权益管理视角,界定了矿产资源资产收入、成本、成本支出补偿的内涵,并以内蒙古为研究范围,在全面梳理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及收支现状基础上,剖析了资产收支状况和存在问题,充分考虑矿产资源资产收入、成本、成本支出补偿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自然资源清单中矿产资源对应的中央和地方事权,按照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以及矿产资源资产收入优先直接用于补偿合理成本支出的原则,研究提出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成本支出补偿制度、优化矿产资源资产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资产收支统计制度及优化矿产资源资产配置制度等方面建议,为内蒙古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成本支出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为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矿产资源资产 所有权 委托代理 成本支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矿区尖山组沉积源区、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杨建军 王东升 +7 位作者 佘宏全 李以科 杨月后 柯昌辉 张丽 赵剑 赵阳 郭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35,共30页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的锆石年龄为2645~1147 Ma,包含两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510和1390 Ma;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锆石年龄为2722~1847 Ma,包含3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7、1925和1859 Ma。结合锆石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中2722~1847 Ma的锆石属于未受热液改造的碎屑锆石,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应晚于1847 Ma;而结合野外特征、锆石形貌及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中1761~1147 Ma的年龄反映了后期热液改造的过程,也进一步佐证了白云石碳酸岩的岩浆成因。结合矿区及周边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矿区尖山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宙基底和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岩,最终形成于中元古代,之后受到白云石碳酸岩岩浆期热液的明显改造。矿区尖山组碎屑岩的年龄数据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代-元古代的陆壳增生、碰撞及裂解事件,为研究太古代-元古代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锆石U-PB年龄 太古代-元古代 沉积源区 热液改造 尖山组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海流特高分异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章培春 彭勃 +6 位作者 赵金忠 张占飞 赵静 郭广飞 左玉山 贺吉 王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9-1046,共18页
大兴安岭南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集中爆发有多期岩浆活动,深入讨论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对该地区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海流特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锆石LA-... 大兴安岭南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集中爆发有多期岩浆活动,深入讨论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对该地区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海流特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海流特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2.0±0.7 Ma、141.2±1.1 Ma、139.7±2.4 Ma,属早白垩世。样品主量元素表现为高硅、富碱,A/CNK值为1.01~1.18,平均1.09,属弱过铝质。微量元素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Ba、Sr、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Eu负异常明显(δEu=0.012~0.040),Zr+Nb+Ce+Y值介于38.25×10^(-6)~258.2×10^(-6)之间,小于350×10^(-6),锆石饱和温度为723~778℃,未见原生白云母及碱性暗色矿物。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且Zr/Hf、La/Ta、La/Nb值低于正常花岗岩范围,Nb/Ta、Y/Ho值处于正常花岗岩区域,稀土四分组效应参数TE1,3介于1.18~1.34之间,大于1.1。综上,海流特岩体属早白垩世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存在弱的熔-流体相互作用,具有钨锡、稀有金属等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花岗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意义 海流特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南部农田污灌区土壤分析及风险评价
4
作者 杨宇亮 段婷 +2 位作者 袁宏伟 包凤琴 马志超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部作为主要调研区域,采集945个表层土壤样本,对样本中的镉(Cd)和铅(Pb)含量展开测定。基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要求,将研究区分为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两种情况,并对其中137份组合样本进一... 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部作为主要调研区域,采集945个表层土壤样本,对样本中的镉(Cd)和铅(Pb)含量展开测定。基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要求,将研究区分为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两种情况,并对其中137份组合样本进一步分析Cd与Pb的赋存状态。研究区土壤中的Cd和Pb平均值分别为0.38和151.56 mg/kg。与其他结合态相比,Pb在腐植酸和铁锰氧化物中占据较高比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估显示,Cd可能带来极强的生态风险,而Pb只会带来轻微的生态风险。根据RAC法,Cd的极强风险65.69%,高风险34.31%;Pb中低风险比例达到64.96%,高风险及更高风险35.04%。综上所述,调查区内的Cd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对土壤中Cd进行减量化处理;而Pb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包头市 农用地 生态风险 R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