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侯俊琳 庄晓玲 刘怡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2,共7页
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地质环境条件中多种要素的综合控制,二者之间密切相关。这些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象特征、植被生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内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研究程度及区内地质灾害的... 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地质环境条件中多种要素的综合控制,二者之间密切相关。这些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象特征、植被生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内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研究程度及区内地质灾害的自身特点,以区内已发生灾害的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定性分析了在何种地质环境条件下,才可能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定量分析了地形坡度、地形高差、沟谷流域特征、降雨量在某一具体分布范围内,才容易发育某种地质灾害;同时论述了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及防治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青梅 原聪明 +2 位作者 高秀花 龙文华 邵景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4,共6页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总结,归纳出自治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同时依据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成果,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比拟法,对全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灾害易发区划分,并针对内蒙古地质灾害状况与分布,提出了防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最后,依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划分出重点防治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地质灾害 防治 区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志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为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方法,调查该地区农灌区、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区和地下水位、水质历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农灌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浅层第四系含水层局部地区出现了疏干。针... 为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方法,调查该地区农灌区、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区和地下水位、水质历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农灌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浅层第四系含水层局部地区出现了疏干。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今后应当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并采取节水措施,节约地下水资源,以达到降低灌溉定额及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质环境问题 开采 兴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内蒙古绿色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祁帅 乔文光 张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9-82,共4页
为高效快速地监测绿色矿山土地损毁与治理情况,本文在完成遥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开展绿色矿山遥感解译工作,获取2018、2020年的矿区土地损毁和恢复治理的分布情况和面积,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矿山开采的持续,矿区土地损毁面... 为高效快速地监测绿色矿山土地损毁与治理情况,本文在完成遥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开展绿色矿山遥感解译工作,获取2018、2020年的矿区土地损毁和恢复治理的分布情况和面积,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矿山开采的持续,矿区土地损毁面积增加,增加主要以采场和排土场为主;恢复治理面积也有增加,治理对象以排土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土地损毁 恢复治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条件下内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演化趋势 被引量:14
5
作者 邵景力 徐映雪 +2 位作者 崔亚莉 原聪明 王伦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0-485,共6页
重点探讨气候变异对内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流场和动态的影响。在介绍呼包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PMW IN 5.1建立了研究区双层地下水流模型,并根据1998年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统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通过... 重点探讨气候变异对内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流场和动态的影响。在介绍呼包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PMW IN 5.1建立了研究区双层地下水流模型,并根据1998年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统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通过对近51 a降水量的分析,确定将连续出现的2个特枯年作为地下水的变异条件,运用地下水模型对变异条件下地下水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年间对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亏空量达75 296.34万m3,潜水和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潜水位最大下降4 m左右,承压水位最大下降17 m左右;漏斗中心主要集中在开采量大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 地下水 模型 呼包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雁矿区采矿损毁土地整治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霍改兰 乔文光 刘占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427-2428,共2页
内蒙古大雁矿区由于采矿活动,形成了采空区,采空区上方产生了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土地损毁。该研究针对大雁矿区开采特点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采矿工程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整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损毁的土... 内蒙古大雁矿区由于采矿活动,形成了采空区,采空区上方产生了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土地损毁。该研究针对大雁矿区开采特点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采矿工程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整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损毁的土地功能得到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损毁土地 整治 大雁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矿化咸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平 杨亮平 +1 位作者 林晓静 杨晓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河套平原地下高矿化咸水分布广泛,使得河套地区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突出。因此针对河套平原高矿化咸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机理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河套平原受地质、氧化、还原因子影响,表现出21种水化学类型,主... 河套平原地下高矿化咸水分布广泛,使得河套地区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突出。因此针对河套平原高矿化咸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机理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河套平原受地质、氧化、还原因子影响,表现出21种水化学类型,主要以Na+Ca+Mg-HCO_3+SO_4+Cl和Na+Mg-HCO_3+SO_4+Cl型水为主;河套平原地下水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可分出5条高矿化水分布带;高矿化带离子成分主要来源于蒸发-浓缩作用,主要受气候、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后套平原扇前洼地、黄河北岸和西山嘴高矿化水分布带的地下水则受深层海相沉积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咸水 高砷地下水 土壤盐渍化 河套平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甜瓜种植区根系土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8
作者 彭志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155-158,165,共5页
[目的]研究甜瓜种植区根系土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和立地地球化学条件,评价河套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为该地区甜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河套地区甜瓜主要种植区根系土样品和犁底层样品并分析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与《土壤环境... [目的]研究甜瓜种植区根系土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和立地地球化学条件,评价河套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为该地区甜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河套地区甜瓜主要种植区根系土样品和犁底层样品并分析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比,确定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结果]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在黄河退水区含量最高,盐土次之,栗褐土中最小。后套地区中上游灌淤土中有害元素As、Cd、Hg、F、Pb在地表根系土表现为富集特征,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微量元素Cu、Zn,有益元素P、K_2O、Ca O、Mg O、Se表现为贫化;在黄河退水区乌梁素海一带灌淤土中,有害元素As、Cd在地表根系土中明显富集,其他元素贫化或接近背景值;在犁底层土壤中,无论是有益组分还是有害组分均呈富集特征。[结论]河套地区立地地球化学条件优秀,种植的甜瓜重金属元素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 灌淤土 盐土 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防治建议 被引量:12
9
作者 白宇明 李永利 房利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4-116,共3页
包头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土地资源占用损毁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质灾害、地下水系统影响破坏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和矿集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为基础数... 包头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土地资源占用损毁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质灾害、地下水系统影响破坏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和矿集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为基础数据,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及成因;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与成效,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保护与防治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平原中东部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晶 郝爱兵 +1 位作者 魏亚杰 张顺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河套平原由大厚度第四系冲湖积地层组成,地下水水平径流滞缓,以垂向水交替为主。地下水D1、8O3、H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引黄河水灌溉对河套平原中东部地下水循环交替的影响主要是:在没有开采井的地域,灌溉水入渗补给... 河套平原由大厚度第四系冲湖积地层组成,地下水水平径流滞缓,以垂向水交替为主。地下水D1、8O3、H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引黄河水灌溉对河套平原中东部地下水循环交替的影响主要是:在没有开采井的地域,灌溉水入渗补给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十分有限;在开采井周围,灌溉入渗补给的影响深度、范围和强度明显增加,影响深度取决于主要开采层位,影响范围和强度取决于开采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平原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热储系统储能效果和环境影响分析
11
作者 杨热 陈敬宜 王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4-1410,共7页
为了合理地建立热电厂的热储系统,需要探究该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文章以吉林省桦甸市热电厂为例,构建该研究区的地下水-热耦合模型,并设计了最佳储热模型,对该热电厂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还分析了该热... 为了合理地建立热电厂的热储系统,需要探究该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文章以吉林省桦甸市热电厂为例,构建该研究区的地下水-热耦合模型,并设计了最佳储热模型,对该热电厂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还分析了该热储系统对研究区环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口热水井的总提热量为2.2×10^(11)J/d;热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需要15 a以上才能够达到稳定状态;人工热储系统可以节约标煤4 400 t,可以减少CO_2排放量10 96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储热 热储系统 储能效果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水蚀控制效果 被引量:57
12
作者 郭建英 何京丽 +4 位作者 李锦荣 邢恩德 温挨树 刘艳萍 杨改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以典型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不同治理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径流场定位观测设施对不同治理措施植被生长-枯萎期间的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由于实施治理措施对边坡的强烈扰动,不... 以典型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不同治理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径流场定位观测设施对不同治理措施植被生长-枯萎期间的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由于实施治理措施对边坡的强烈扰动,不合理的治理措施导致边坡的土壤侵蚀量大于裸地;当植被盖度大于>35%时,不同治理措施的拦沙、蓄水、入渗能力明显强于裸地;降雨强度与降雨量是边坡产流产沙的主控因子,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裸露边坡的土壤侵蚀模数最大,为14 183 t/(km2·a),生态袋一字型布设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最小,为5 179 t/(km2·a);生态袋一字型布设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是裸露边坡的36.5%,是沙地柏+绣线菊灌丛(植被恢复4 a)的81.5%。可见,排土场边坡是一种极强烈侵蚀的人工再塑地貌,对其采用合理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治理措施要优于单纯的生物措施,是控制矿区排土场边坡土壤侵蚀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植被 煤矿 排土场 产流产沙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量:42
13
作者 张梅 翟裕生 +8 位作者 沈存利 刘永慧 杨帅师 翟德高 要梅娟 王建平 王守光 高征西 张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9-831,共13页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该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容矿围岩、与成矿有关岩体和成矿时代,运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将该区铜多金属成矿初步划分为燕山...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该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容矿围岩、与成矿有关岩体和成矿时代,运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将该区铜多金属成矿初步划分为燕山期斑岩热液、印支—燕山期动力热液和晚华力西—燕山期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热液3个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本区应重视在侏罗世—白垩世火山岩区寻找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加强在已知矽卡岩型或热液脉型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区域成矿特征 成矿系统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松 李和平 +3 位作者 郑和祥 曹雪松 王军 畅利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116,121,共5页
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不同参数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滴灌带埋深和灌水定额,进行了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的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滴灌带埋深20cm时相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的株高高于埋深10和... 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不同参数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滴灌带埋深和灌水定额,进行了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的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滴灌带埋深20cm时相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的株高高于埋深10和30cm;灌水定额30mm滴灌带相同埋深处株高高于灌水定额15和22.5mm时的株高。滴灌带的埋深对紫花苜蓿的产量影响不大,埋深20cm处最高比10cm最低仅高产5.8%;灌水定额对产量影响较大,22.5比15mm增产30.4%,30比22.5mm增产18.4%。由此建议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滴灌带埋深应为20cm,灌水定额为22.5mm,在节水的同时达到增产的效果,有助于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埋深 灌水定额 株高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现场冲刷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喜安 赵润莲 +2 位作者 乔晓英 彭建兵 马润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9-835,共7页
通过现场冲刷试验,结合勘探、调查及室内含泥率测定等手段对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水文特性及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洞穴系统侵蚀过程具有明显的期次性;洞穴过水流量过程曲线可分为增加阶段、相对稳定... 通过现场冲刷试验,结合勘探、调查及室内含泥率测定等手段对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水文特性及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洞穴系统侵蚀过程具有明显的期次性;洞穴过水流量过程曲线可分为增加阶段、相对稳定阶段和减小阶段3个特征流量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普遍存在"滞流效应",第二阶段具有小幅波动的特性,并发现洞穴内的总渗流损失量随设计注水流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根据含泥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分析了不同流量过程段含泥率的变化特点,通过不同工况的累积侵蚀量对比发现洞穴的侵蚀速率与流量显著正相关。从机理上对产生上述过程、现象及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合理解释,为黄土潜蚀机理及潜蚀速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现场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洞穴系统 现场试验 洞穴侵蚀 期次性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鄂尔多斯市虚拟水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和祥 李和平 +2 位作者 白巴特尔 佟长福 畅利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220,共5页
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优化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农作物、动物产品、工业生产、生活消费和生态环境虚拟水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2020年农作物消耗的虚拟水量最大,占消费虚拟水总量的65.35%,其次是工业产品,占消费虚拟... 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优化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农作物、动物产品、工业生产、生活消费和生态环境虚拟水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2020年农作物消耗的虚拟水量最大,占消费虚拟水总量的65.35%,其次是工业产品,占消费虚拟水总量的20.96%;而农作物产品消费虚拟水消费总量最高的是玉米,占农作物消费虚拟水总量的41.31%,其次是薯类,占农作物消费虚拟水总量的21.88%,但单位产品消费虚拟水最多的是麻类,最少的是甜菜;运用虚拟水理论分析各行业的水资源消费情况,可以此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该区域的水资源紧缺压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产业结构优化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在莫阿特铜矿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娜 田淑芳 +2 位作者 马丽丽 张勇 刘新星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5期62-68,共7页
本文主要采用多源信息结合的方法对莫阿特铜矿区进行成矿预测分析。利用ETM+影像对莫阿特铜矿区进行初步遥感地质解译及铁化、泥化信息的提取;并充分利用WorldView-2高分遥感影像的特征,对研究区进行全分辨率精细解译以及采用比值法+密... 本文主要采用多源信息结合的方法对莫阿特铜矿区进行成矿预测分析。利用ETM+影像对莫阿特铜矿区进行初步遥感地质解译及铁化、泥化信息的提取;并充分利用WorldView-2高分遥感影像的特征,对研究区进行全分辨率精细解译以及采用比值法+密度分割方法提取了铁化信息,验证并精确定位了ETM+提取的铁化异常。最终结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提取的蚀变信息及已知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圈出9个成矿远景区,并对这些远景区进行等级划分及综合分析。结果证明,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综合异常区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找寻铜等多金属矿床指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 地质解译 蚀变信息提取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和祥 曹雪松 +1 位作者 畅利毛 郝语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土壤水盐是影响干旱盐渍化地区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始推广种植冬小麦,在重点考虑不同土壤盐分状况,通过设计不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案,分析田间对比试验数据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ISAREG模型开展... 土壤水盐是影响干旱盐渍化地区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始推广种植冬小麦,在重点考虑不同土壤盐分状况,通过设计不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案,分析田间对比试验数据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ISAREG模型开展不同方案的优化决策研究。研究表明:考虑盐分胁迫和冻融因素条件下,ISAREG模型可以对河套灌区冬小麦进行灌溉制度优化;通过建立基于水盐胁迫的ISAREG灌溉制度模型,制定了不同盐渍化条件下考虑土壤冻融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优化得出河套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定额情况为:当土壤含水率低于适宜含水率的85%时进行灌水,通过ISAREG模型即可推导出不同含盐土壤的灌水定额与灌水日期;土壤含盐量较低的情况下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灌水定额分别为66、54、79、83和83 mm,灌溉定额365 mm;中度含盐土壤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的灌水定额分别为78、54、90、97和97 mm,灌溉定额为41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盐渍化土壤 灌溉制度 ISAREG模型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草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中小 岳茂华 贾利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西北牧区草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且与水资源的关系致为密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受损,必须以生态学的观点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 西北草原 水资源利用 生态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志勇 陈新闯 +4 位作者 郭建英 董智 李锦荣 温挨树 田世民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7期50-53,73,共4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段流动沙丘、沙丘前草地、沙丘前农田为研究对象,对沙丘各部位和草地、农田不同深度(0~1m)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以细砂为主,农田以粉粒为主,草地以细砂和中砂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 以乌兰布和沙漠段流动沙丘、沙丘前草地、沙丘前农田为研究对象,对沙丘各部位和草地、农田不同深度(0~1m)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以细砂为主,农田以粉粒为主,草地以细砂和中砂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农田土壤粒径增大,草地粒径减小,沙丘无明显变化;流动沙丘粒度分布曲线为单峰,而草地和农田为双峰。农田偏度呈现近对称到极正偏态的分布趋势,分选较差;草地则呈近对称到正偏态再到极正偏态分布的趋势,分选较好到很差;沙丘分选很好,分选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分析 流动沙丘 草地 农田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