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集区丁型肝炎流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付春山 冯笑梅 +3 位作者 迟秀梅 訾君 牛俊奇 张专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集区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国际蒙医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230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组(n=18)和乙型...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集区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国际蒙医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230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组(n=18)和乙型肝炎组(n=212);并以HBsAg定量值250 IU/mL为界限将患者分为HBsAg<250 IU/mL组(n=104)和HBsAg≥250 IU/mL组(n=126)。采用ELISA方法进行HDV抗体的检测,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进行HDV RNA检测。并对HDV RNA阳性标本进行分型检测。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HD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6.09%,抗体阳性患者中HDV RNA阳性率为91.89%。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共18例,HD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4.44%,抗体阳性患者HDV RNA阳性率为100%。HBsAg<250 IU/mL的患者共104例,其中只有3例(2.88%)HDV抗体阳性。而HBsAg≥250 IU/mL的患者共126例,HDV抗体阳性率为26.98%。所有能测出分型的标本的基因分型均为1型。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集区HD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HBsAg≥250 IU/mL及肝硬化患者。需加强HBsAg阳性患者的丁型肝炎检测,及早诊断和治疗,防止肝炎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δ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温针对抑郁大鼠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阿茹娜 包青林 +2 位作者 阿古拉 赛音朝克图 斯楞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8-603,共6页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MMWA)对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MWA组及MMWA+U1组,每组10只。模型组、MMWA组及MMWA+U1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模型;M...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MMWA)对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MWA组及MMWA+U1组,每组10只。模型组、MMWA组及MMWA+U1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模型;MMWA组每日接受刺激1 h后给予MMWA干预;MMWA+U1组每日刺激、MMWA干预后,静脉注射10μg/k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激动剂Urocortin 1;共28 d。HE、尼氏和TUNEL染色观察大鼠前额叶组织学及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浓度,以及前额叶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下丘脑CRH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前额叶CRH、糖皮质激素受体(GR)、5-HT1A受体(5-HT1AR)、5-HT2AR、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蔗糖偏好率小于对照组,不动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MMWA组体重增加量、蔗糖偏好率增加,不动时间减小(P<0.05),而MMWA+U1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前额叶5-HT、NE、ACh、DA、GR、5-HT1AR、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凋亡细胞数,血清ACTH、CORT浓度,下丘脑CRH mRNA、前额叶CRH、5-HT2AR、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MMWA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MMWA+U1组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MMWA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影响神经递质与前额叶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温针 抑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萨其拉 包丽红 呼亚格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59-2877,共19页
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的影响。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及实地调查安代疗法的历史渊源、操作方法、临床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所有纳入病例的基线血... 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的影响。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及实地调查安代疗法的历史渊源、操作方法、临床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所有纳入病例的基线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比较实验组(接受安代疗法的3种体质组)与对照组(未接受安代疗法的3种体质组)的差异代谢物,对相关代谢物进行功能分析,通过筛选相关的代谢物及其通路去探索调控机制相关因素。结果安代疗法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样本中有害代谢物的含量,表明其可能具有调节体内代谢物水平的作用。不同体质对安代疗法的反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赫依体质样本中血清素和枞酸等代谢物含量降低,而希拉体质和巴干达体质样本中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变化。安代疗法对代谢通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可能促进了能量代谢和其他生理过程。结论安代疗法在调节体内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通路活性方面显示出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蒙医体质学 安代疗法 非靶向代谢组学 相关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降低多糖包被降解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
4
作者 孙海燕 郝浩 +4 位作者 孟宪卿 孔立 其力木格 张玉华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0,F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法(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行开关腹手术...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法(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行开关腹手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6 h给予尾静脉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10 mL/kg,参附注射液低、高剂量组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5 mL/kg参附注射液+5 mL/kg 0.9%氯化钠溶液及10 mL/kg参附注射液,成膜后72 h处死大鼠,留取腹主动脉血及组织标本,行pH、PO_(2)、PCO_(2)、Lac等血气分析,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血管内皮,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syndecan-1、H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syndecan-1、HS的表达。结果 血气分析提示: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较模型组pH、PO_(2)显著升高(P<0.01,P<0.000 1),Lac显著降低(P<0.000 1)。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pH值显著升高(P<0.000 1),PO_(2)明显升高(P<0.05),PCO_(2)及Lac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肺血管内皮肿胀明显,线粒体破坏。低剂量组肺血管内皮损伤肿胀,血管内皮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细胞器破坏。高剂量组内皮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及低剂量组轻微,细胞器结构相对完整;Western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syndecan-1水平显著提高(P<0.01),HS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显著提高(P<0.001,P<0.000 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syndecan-1、H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0 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syndecan-1表达显著升高(P<0.01),H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肺组织多糖包被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急性肺损伤 脓毒症 多糖包被 SYNDECAN-1 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嘎木朱尔促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预测及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占登 宁静 +1 位作者 哈斯苏荣 苏日古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0,共10页
为了阐明嘎木朱尔促创伤愈合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嘎木珠尔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作用机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嘎木朱尔有44个有效成分,544个靶点,促进皮肤创伤的靶点有108个,前6个有效... 为了阐明嘎木朱尔促创伤愈合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嘎木珠尔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作用机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嘎木朱尔有44个有效成分,544个靶点,促进皮肤创伤的靶点有108个,前6个有效成分为17β-雌二醇、贝壳硬蛋白、邻酞酸二丁酯、咖啡因、N-去甲荷叶碱和胆固醇,前4个核心靶点为IL-1β、TP53、AKT1和EGFR。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HIF-1α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嘎木朱尔能够加速创伤愈合,并且提高血清及组织中的VEGF、HGF、TGF-β、bFGF、EGF等生长因子表达量,此外还上调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说明嘎木朱尔通过贝壳硬蛋白、17β-雌二醇等成分作用于IL-1β、AKT1等靶点参与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干预创伤愈合,在多个关键环节上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抑制炎症、促进血管和肉芽组织生成、提高代谢合成能力等,从而显著改善创面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木朱尔 皮肤创伤 网络药理学 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包勒朝鲁 乌兰图雅 +1 位作者 那生桑 杨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mL加冰醋酸0.5mL)为流动相B(25: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为室温。结果:乌头碱浓度在12.96—77.7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12466X+2383.9;加样回收率为103.09%,RSD为0.88%。理论塔板数按乌头碱峰计算不低于200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蒙医烘制草乌乌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 烘制草乌 乌头碱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泻心汤的古今文献考证
7
作者 史文丽 梁绿圆 +7 位作者 常雨洁 曹佳蕾 贺晴 李维笑 吕星航 魏炳琦 马丙祥 春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梳理附子泻心汤源流并考证其关键信息,为附子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与后期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附子泻心汤的历史源流、煎服法,药物的组成、基原、炮制方法、剂量与古今应用进行考证分析。结果:研究共纳... 目的:梳理附子泻心汤源流并考证其关键信息,为附子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与后期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附子泻心汤的历史源流、煎服法,药物的组成、基原、炮制方法、剂量与古今应用进行考证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有效古籍文献信息34条,涉及中医古籍33部。经考证,古籍中该方的药物基原基本清晰,药物剂量、炮制与煎服方法的关键信息为“大黄31.25 g,黄连、黄芩15.625 g,白附片15 g,以400 mL沸水渍之,炮附子去皮别煮取汁,合入服用”。附子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的功效,可治疗痞满、恶寒、膈噎等症状,用于疫病、痢疾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附子泻心汤常用于治疗痞满、口腔溃疡、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属寒热错杂的心下痞,兼见汗出,恶寒者。结论:附子泻心汤历代基本沿用《伤寒论》组成及煎服法,“绞去滓”之法为其首创,但现代药理作用机制报道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附子泻心汤 源流 方义 功效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苏格木勒-4汤及其拆方与单药对失眠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8
作者 都丽娜 杨德志 +6 位作者 乌兰 美丽 吴萨如拉 巴雅苏拉 包永昌 苏日古格其其格 松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5,I0058-I0060,共10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苏格木勒-4汤的配伍规律。方法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苏格木勒-4汤组(S-4)、缺酸枣仁方组(QSZR)、缺白豆蔻方组(QBDK)、缺香旱芹方组(QXHQ)、缺荜茇方组(QBB)、酸枣仁组(SZR)、白豆...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苏格木勒-4汤的配伍规律。方法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苏格木勒-4汤组(S-4)、缺酸枣仁方组(QSZR)、缺白豆蔻方组(QBDK)、缺香旱芹方组(QXHQ)、缺荜茇方组(QBB)、酸枣仁组(SZR)、白豆蔻组(BDK)、香旱芹组(XHQ)、荜茇组(BB)、安神补脑液组(Y)。使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剂量为1.215 g/kg,C组和M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Y组剂量为1.8 mL/kg。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与结肠组织形态,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E)、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泌素(gastrin,GAS)含量,结肠组织与下丘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含量,以及肠道菌群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al DNA identification,16SrDNA)。结果治疗结束后M组大鼠昼夜节律紊乱甚至消失,精神状态变差,其余各组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肠组织HE染色显示治疗各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病理变化。M组大鼠血清中5-HT、GABA、AChE、GAS、VIP水平显著改变(P<0.05),结肠与下丘脑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4组能显著改善这些变化(P<0.05)。方中白豆蔻对失眠相关神经递质水平调控能力最强,香旱芹对脑肠肽水平调控能力最强,荜茇对结肠与下丘脑组织中INOS水平调控能力最强。从肠道菌群属水平对各组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多个分组间比较采用线性判别效应量分析(LEfSe),筛选出关键差异菌属7种,并通过分析发现方中各个组分可不同程度调节肠道菌群的紊乱,进一步探讨肠道菌属与所检测ELISA指标之间的关系,得知红蝽菌UCG_002与下丘脑组织INOS呈显著正相关,丁酸弧菌与结肠组织INOS、血清VIP呈显著正相关,双歧杆菌与血清GA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苏格木勒-4汤及其拆方与单药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失眠模型大鼠体内失眠相关神经递质、脑肠肽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方 配伍规律 肠道菌群 失眠 苏格木勒-4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纳贡毕力格 吴红云 包文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医学领域叙事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叙事主体、叙事能力、叙事疗效等,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医学叙事构成要素的特点及其作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叙事构成要素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叙事主体为主持医生和受益学员;主... 医学领域叙事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叙事主体、叙事能力、叙事疗效等,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医学叙事构成要素的特点及其作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叙事构成要素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叙事主体为主持医生和受益学员;主要叙事受益者为庞大的听众团体;稳定、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叙事框架加强了不同案例之间的可对比性;丰富多样的聆听形式以及“心身兼治、多病同治”的治疗特点突破了现有医学叙事研究中治疗病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主体 叙事能力 叙事疗效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医白脉理论探析帕金森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小梅 特木其乐 +1 位作者 初拉 图门乌力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是蒙医白脉病的一种,又称彻彻热乎病。蒙医将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病是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是蒙医白脉病的一种,又称彻彻热乎病。蒙医将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病是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为更好的实现对蒙医优势单病种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基于白脉理论,探析蒙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 白脉 帕金森病 彻彻热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温针疗法对抑郁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阿茹娜 斯楞格 +1 位作者 包青林 阿古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组、药物组,抑郁大鼠采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急刺激致抑郁大鼠模型,温针组采用蒙医温针疗...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组、药物组,抑郁大鼠采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急刺激致抑郁大鼠模型,温针组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取顶会穴、赫依穴、心穴施针,药物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取脑组织及血清测定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IL-1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大脑前额皮层异常增加的IL-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对海马IL-1含量略有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IL-2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海马、大脑前额皮层异常增加的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IL-6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海马、大脑皮层异常增加的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TNF-α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异常增加的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海马、大脑皮层TNF-α含量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0.05,P>0.05)。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异常增加的IL-1、IL-2、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结论蒙医温针疗法可调节抑郁大鼠脑组织和血清内与抑郁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揭示了蒙医温针疗法改善抑郁的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调节具有抗抑郁作用的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学 温针疗法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急刺激 抑郁大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医药分会、心身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12
作者 白香辉 吴红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9-80,共2页
2023年7月13日~15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医药分会、心身医学分会、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心... 2023年7月13日~15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医药分会、心身医学分会、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心身医学研究所协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医药分会、心身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成功举办。21名专家学者围绕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蒙医临床诊疗特色与优势、蒙医心身医学的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线上参会人员高达50多万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蒙医药学 蒙医医院 会议纪要 特色与优势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学术年会 中蒙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24例使用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青峰 李晓轩 +8 位作者 胡汉琼 高哈斯宝力高 包英姝 敖日格乐 蔡明阳 乌吉斯古冷 张小敏 乌兰其其格 佟海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037,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使用安神补心六味丸(吉茹和-6)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初选本方的临床适应病证并局限治疗范围,为其精准临床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等3家医院信息管... 目的:通过收集使用安神补心六味丸(吉茹和-6)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初选本方的临床适应病证并局限治疗范围,为其精准临床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等3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遴选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过安神补心六味丸所有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和清洗,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做描述性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5796份病历,通过数据规范化清洗整理后,最终符合标准的病历数为4524份,其中男性41.95%,女性58.05%;年龄40岁以上占90%以上,以51~70岁居多;主治病种为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主治症状为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心悸等;主治证型有赫依偏盛、希拉偏衰、血偏衰等;以早晚用药为主,常与珍宝丸联用;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最常合并使用2种蒙成药组合为珍宝丸和檀香三味汤。结论:安神补心六味丸临床适应证为头晕、头痛、气短和胸闷,西医治疗优势病种为心脑血管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蒙医治疗优势病种为赫依(蒙语,类似于气)偏盛伴希拉紊乱的心赫依病,具有“双心同调”与“心脑同治”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安神补心六味丸 回顾性分析 临床适应病证 临床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条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青峰 李晓轩 +6 位作者 胡汉琼 陈瑾 乌云斯日古楞 佟玉清 佟蛟龙 黄先菊 佟海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47-2652,2662,共7页
目的:为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吉如和-6)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初步确定了安神补心六味组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特点的专家共识相关问卷层次和条目池... 目的:为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吉如和-6)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初步确定了安神补心六味组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特点的专家共识相关问卷层次和条目池,采用线上函询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种方式向从事蒙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及生产的专家进行咨询,对目前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临床应用特点等进行评价,直至基本达成一致,最终确定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条目。结果:2轮函询共有42位专家参与。根据文献调研、小组讨论及半结构式访谈,第1轮设置函询指标16个;之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指标体系,第2轮设置函询指标17个。经过两轮函询,最终在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2方面17个条目达成共识,涵盖了本方的组方配伍、用量、主治病和合病证、用药时辰等主要内容。结论:通过共识发现将野牦牛心替换为牛心的安神补心六味丸依然有良好疗效,临床使用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蒙药 安神补心六味丸 配伍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乌叶生物碱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敖登其木格 张小峰 +1 位作者 特格喜白音 乌力吉特古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5,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蒙古族习用药材草乌叶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草乌叶生物碱组分,并利用LC-MS技术进行质谱鉴定;进一步检测鉴定生物碱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首先,采用CCK-8法检测生物碱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蒙古族习用药材草乌叶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草乌叶生物碱组分,并利用LC-MS技术进行质谱鉴定;进一步检测鉴定生物碱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首先,采用CCK-8法检测生物碱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毒性作用,确定最大给药浓度;其次,通过PCR实验检测TNF-α、IL-10、IL-1β和iNOS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Griess法测定NO浓度,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10、IL-1β含量;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LC-MS技术同时鉴定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上述6种生物碱对LPS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IL-10、IL-1β及NO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同时可抑制iNOS基因表达及COX-2蛋白表达。结论草乌叶生物碱组分可含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及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而这6种生物碱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炎效应,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COX-2炎症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叶 生物碱 炎症 RAW264.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青春 娜仁其木格 +2 位作者 朱翔慧 王宏宇 白长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9-784,共6页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蒙药熊胆(中、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中、高)剂量7组,并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象、脾及胸腺脏器指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脾脏脏器指数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第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各治疗组PLT、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泼尼松组WBC计数减少,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阿糖胞苷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熊去氧胆酸有望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熊去氧胆酸 阿糖胞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外周血象 骨髓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参与针刺调节抑郁症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利娟 李昱颉 +7 位作者 曹瑾 刘俊彤 赵江豪 牟秋杰 吕威 景泉凯 李志刚 赛音朝克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8期1334-1341,共8页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与环境、遗传、社会压力及个人心理等有关。近年来研究氧化应激和抑郁症的关系逐渐增多,表...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与环境、遗传、社会压力及个人心理等有关。近年来研究氧化应激和抑郁症的关系逐渐增多,表明氧化应激可能是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自由基产生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是氧化应激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脑中SOD的活性降低,NO、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针刺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传统疗法,可以调节体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因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抑郁症等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与抑郁症和针刺关系的发生发展与NO、MDA、SOD酶的表达和活性的关系作一综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氧化应激 一氧化氮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炮制法探微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佟海英 呼日乐巴根 +2 位作者 包迎春 高娃 呼和木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6,共8页
目的:考证蒙药孟根乌苏历代的炮制方法。方法:查阅古代和现代孟根乌苏炮制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蒙药孟根乌苏传统炮制方法始见于18世纪的《必用药剂诸品》,历代炮制分为除... 目的:考证蒙药孟根乌苏历代的炮制方法。方法:查阅古代和现代孟根乌苏炮制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蒙药孟根乌苏传统炮制方法始见于18世纪的《必用药剂诸品》,历代炮制分为除垢、去毒以及具体炮制等3个环节,炮制方法有软、热、寒、平、显、猛、缓、白、黑、速、硬制法等11种,历代炮制方法中有炮制名称一致,但炮制方法不一样,或炮制名称不一致,但炮制方法一样的现象。依据炮制内容可分为7种,其中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应用较为广泛。而现今沿用的仍以孟根乌苏用硫黄的炮制方法为主,分为热制法和寒制法2种,其来源于《甘露四部》的猛制法和平制法,并忽略除垢和去毒重要环节,而其他炮制方法已很少用或不用。结论: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方法至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孟根乌苏 炮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PET/CT分子显像观察广枣-7味丸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国建 韦丽虹 +3 位作者 肖云峰 王文睿 王雪梅 鲁海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6-970,共5页
目的观察广枣-7味丸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4 h、48 h和72 h行Micro PET/CT分子显像,计... 目的观察广枣-7味丸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4 h、48 h和72 h行Micro PET/CT分子显像,计算心肌缺血容积感兴趣区(VOI)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损伤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24 h和48 h显像,各组均见不同程度显像剂稀疏-缺损;72 h显像低剂量组仍见稀疏,而中、高剂量组恢复;低、中、高剂量组内缺血部位SUV mean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F=121.82、450.82、435.75,P均<0.05)。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清除自由基、降低心肌损伤标志酶;高剂量组对SOD,中剂量组对MDA、LDH,低剂量组对CK作用效果好(P均<0.05)。结论广枣-7味丸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影响相关酶活性等方式发挥抗MIRI作用,各剂量均对MIRI具有保护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好。Micro PET/CT分子显像能无创、动态活体检测MIRI,准确评估广枣-7味丸对鼠MIRI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广枣-7味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的方药组成考证 被引量:7
20
作者 佟海英 高娃 +3 位作者 呼和木仁 呼日乐巴根 高钰思 乌吉斯古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3-1358,共6页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源于《甘露四部》,在该书中名为金-18,孟根乌苏-18方名首见于《蒙医金匮》,后代医家对其组成和用量有所调整,直至《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的颁布,使其统一而趋于固定。在不同时期药物组成有17、18、19味不同,至...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源于《甘露四部》,在该书中名为金-18,孟根乌苏-18方名首见于《蒙医金匮》,后代医家对其组成和用量有所调整,直至《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的颁布,使其统一而趋于固定。在不同时期药物组成有17、18、19味不同,至少出现5个不同药物组成的孟根乌苏-18方。但其中制水银、诃子、草乌、硫黄、苘麻子、决明子、白云香、木香、石菖蒲、苏格木勒、石膏、肉豆蔻、丁香、草果、红花、黑云香等16味药物是固定不变的。孟根乌苏-18味丸的药物配比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一致现象,其落差显著,单味药物配比变化较大的属硫黄和白云香,其次有苘麻子、决明子、草果、文冠木。沿用至今的孟根乌苏-18味丸与《甘露四部》载金-18方是药物组成相同的同方异名,与《蒙医金匮》和《诃黎勒晶珠解疑难经》载孟根乌苏-18方药物组成和配比均相同的同方同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根乌苏-18味丸 药味数 药量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