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历史沿革、制度障碍和解决方案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波 何迎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55,共8页
《科学技术进步法》所确立的“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两权模式是中国构建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总结,经历了“收权—放权—分权—有限分权”四个阶段。两权模式对科技成... 《科学技术进步法》所确立的“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两权模式是中国构建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总结,经历了“收权—放权—分权—有限分权”四个阶段。两权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制度体系化角度而言,科技成果所有权法律内涵不明和两权关系不清造成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的不协调,容易引发理解混乱和预期落空。未来中国立法应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通过修正《进步法》第20条第1款和完善科技成果法人财产化,调整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实现科技政策的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员强制转化闲置职务科技成果的地方立法不足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波 何迎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4,49,共10页
基于鼓励科技人员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针对科技人员强制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地方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强制许可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和介入权模式。从法律制度体系角度而... 基于鼓励科技人员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针对科技人员强制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地方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强制许可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和介入权模式。从法律制度体系角度而言,三种模式欠缺合法性和体系性,对现有的科技政策和制度造成冲击。基于《进步法》第20条所规定的科技成果二元归属模式,未来地方立法应当通过赋予科技人员持有者身份和优先实施转化权,为科技人员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提供外部制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职务科技成果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